#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造成駝背!存骨本防體態走樣

骨質疏鬆造成駝背!存骨本防體態走樣#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別以為女性只有更年期才會流失骨質,其實只要年齡增長,骨質也跟著流失,加上一般人若無適當補充鈣質、少運動、少日曬,久了容易傷害骨本,骨質流失出現警訊會造成體態走樣。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壓迫性骨折會造成脊椎變形、導致駝背,讓體態出現『胸線走山』、『美背不見』、『美腿不再』、『小腹凸出』等老態!輕熟女們愛美,建議力行美女三態:『沉肩、夾臂與縮臀』。這些運動不但讓自己保持健美挺拔的體態,又可以鍛鍊背肌力。除了多喝牛奶補充鈣質外,運動也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一環,建議輕熟女們可從事健走運動,就可輕鬆、簡單達到維護骨骼健康的目的;平常也應維持規律運動習慣,每周至少運動三至五天、每天三十分鐘,保骨又可維持好體態。」已經54歲的顧小姐,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自己的體態,看起來依然是風韻猶存,充滿年輕的活力,與女兒一同逛街還常被誤認為姐妹。人稱美魔女的顧小姐表示:「之前去醫院做骨密度檢測時,骨量值結果是正常的,連醫師都稱讚我的骨頭還很健康,沒想到我的骨值並沒有隨著年齡而減少,反而還算保持良好。由於顧小姐身高較高,容易因為駝背讓自己看起來沒有精神,因此她從年輕時就特別重視運動以及鈣質攝取來維持體態、遠離骨質疏鬆的威脅;顧小姐表示:「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每天至少一杯牛奶、每週保持運動習慣,骨頭健康人看起來體態優美,自然就很漂亮!」

醫訊/認識骨質疏鬆症

醫訊/認識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進入中年時期後,隨著年紀增長,就越有可能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威脅,很多人以為這是老人病之一,但其實已經慢慢年輕化,目前有效的檢測方法有骨質密度測定法等,其可以在骨折尚未發生之前便已經檢測出來有無罹患該症。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為了要防治骨質疏鬆症,將邀請骨科主任黃盟仁醫師,主講「無聲無息的殺手-骨質疏鬆症」,教導民眾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歡迎當地社區與有興趣的民眾共襄盛舉。名稱:無聲無息的殺手-骨質疏鬆症時間:2012年10月18日(四)上午9:00~10:00地點:大鵬華城里民活動中心(新店區中正路700巷26號)4F洽詢:02-66289779

銀髮族殺手 骨折致死率逐年攀升

銀髮族殺手 骨折致死率逐年攀升#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骨折後如果沒有好好保養,可能造成死亡嗎?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研究顯示,骨鬆併發症中最嚴重的是髖部骨折,而65歲以上的男性在骨折發生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2%,是女性的二倍。台安醫院骨科醫師劉文俊表示,骨折後容易使病人的活動力下降,容易引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呼籲民眾萬一發生骨折,必須立即接受治療,降低因骨折導致的生命危機。常見骨折發生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還是因為骨質疏鬆問題導致。劉文俊解釋,骨質疏鬆的情況一般常見於60歲以上的銀髮族人口,隨著年齡越大,骨質密度越低,發生骨折的機率就越高其中又以肩關節、手腕關節、髖關節、脊椎最容易發生骨折。然而,骨折後如果沒有完整治療引發併發症,第一個月的死亡率高達12%,第一年死亡率甚至可到25~35%,比例之高令人擔憂。臨床上曾碰過一名50歲婦女,因脊椎嚴重骨鬆導致胸腰椎體骨折塌陷,疼痛難忍因而引發厭食症,加上長期服用止痛劑,終致尿毒症,於52歲時死亡。劉文俊表示,骨折後容易使病人的活動力下降,加上長時間臥病在床,間接造成身體的機能及免疫力降低,引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常見的肺部感染僅是其中的一種,其他還有心血管疾病、腎臟或膀胱感染、褥瘡、血栓、腦中風等疾病。雖骨折與死亡並無直接關係,但骨折後注意保養則可有效避免骨折引起的併發症甚至是對生命的威脅。劉文俊也建議,保健骨頭除了每天規律的運動外,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的調養,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鈣片、牛奶、蔬果、豆類、蛋類等食物,透過飲食、運動雙管齊下,才能達到「顧骨」效果。另外,一般民眾認為,骨折後補充肉骨頭可以使骨頭癒合,針對此點,網路上對於健康議題討論卓著的「厝邊藥師 阿源爸」表示,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鈣和磷,骨折後如果攝入大量的鈣和磷,容易導致骨質內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失調,阻礙斷骨癒合;而骨折後的骨頭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又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因此,要達到骨頭癒合,建議多補充骨膠原可幫助骨頭再生。

研究:每天一杯紅酒可防止骨質流失

研究:每天一杯紅酒可防止骨質流失#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 大家都知道適度的飲用紅酒,對心血管及身體都有不錯的幫助,現在紅酒的好處又多了一項,根據刊登於《更年期雜誌 Menopause journal》當中的研究顯示,每天一小杯至兩杯葡萄酒,對於骨骼强度的維護和防止中老年婦女患骨質疏鬆症以及骨質流失狀況明顯降低,與服用骨質疏鬆藥物(雙磷酸鹽)的療效相當。(圖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專家們分析了俄勒岡大学的研究结果顯示:戒酒反而會導致患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適度的飲用紅酒和雙磷酸鹽的作用一样,雙磷酸鹽是為了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藥物。研究以40名健康的停經婦女,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6歲。结果發現,婦女每天飲用大约一到兩小杯的葡萄酒,可以防止骨質流失,改善骨骼之間的平衡,保持骨骼强度。研究人员表示,當參與的婦女被要求停止飲酒時,他們骨轉換增高。專家說,骨轉換為高轉換型會導致骨骼變薄變弱,容易導致骨折。但當又再度開始適度飲用葡萄酒時,他們的骨轉換又因此降低了。但研究人員也警告:想透過飲酒來防止骨質疏鬆症的停經婦女,必須要注意適量就好,不然過量飲酒也會增加因為跌倒而骨折的風險。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也說,葡萄酒對身體的好處很多,因為當中所含的物質(白藜蘆醇),不僅能防範心血管疾病、對抗氧化、發炎、抗老,還有減少心肌梗塞及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保有好骨力 存骨本應從小做起

保有好骨力 存骨本應從小做起#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其實骨質疏鬆不只是年紀較大的人需要注意,由於骨質疏鬆會增加骨折的風險,為了避免骨鬆性骨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青少年時期建立強壯的骨本。一般來說青少年是骨骼大小與密度不斷增長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男生13至17歲,女生11至14歲;多運動並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在青春期結束前儘量增加骨骼的密度與質量,是避免中老年時期發生骨鬆性骨折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骨質的流失速度加快,儲存「骨」本更應從小做起。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的報告指出:若能增加一成的骨骼最大量,可以降低五成在成人時期發生骨鬆性骨折的風險。根據國民健康局在95年針對4千多位國中學生所進行的「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約有四成的國中生每週運動天數少於2天,其中又以青少女的情形更為嚴重,約有半數的青少女每週運動天數少於2天。約有三成的國中生每週攝取牛奶或奶類製品不超過一次,可能是怕由乳製品吃到較多的脂肪,因此減少攝取乳製品以避免肥胖。卻忽略了奶類是攝取鈣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在時代審美觀影響下,青少年從小就會開始重視體態與外表,有些女性的身體質量指數雖已顯示為過輕,還是認為自己的體重稍重或過重。其實體重過輕再加上低活動量及鈣質攝取狀況不足,都是日後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行政院衛生署呼籲家長在注意自身的骨質密度情形時,更應關心家中青少年階段孩子的生活與飲食狀況,維持良好的骨質健康狀況。

停經後婦女 骨質疏鬆程度高達3成5

停經後婦女 骨質疏鬆程度高達3成5#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國人30歲後骨質逐漸減少,65歲以上的人約50萬人面臨骨質疏鬆威脅;75歲以上長者,幾乎每4人中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程度更高達3成5。許多人常以為運動可以改善骨質疏鬆,但根據「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像是走路、爬樓梯或者是啞鈴操可以提升骨質密度,但是游泳以及自行車等運動,則無法提升骨密度,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雙腳的負重力,踩自行車、游泳,雙腳都懸空,屬於非負重式運動,因此無法拉高骨質密度,騎單車雖可甩掉熱量,又可以增加肺活量,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想增加骨密度,可是白做工。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想運動保骨最好是健走,走路可改善下肢骨頭骨密度,快速健走效果又比慢速散步好。慢跑可改善成年人腰椎、腳跟處跟骨等骨密度;停經後婦女多走路、慢跑或爬樓梯,能改善腰椎、大腿骨連接骨盆處的股骨頸等多部位的骨質密度,而透過雙腳直接跟地面接觸時則可以提供外來的壓力來對抗地面,才能訓練肌肉、骨骼,防止骨鬆;而除了運動,飲食也能增加骨本,多攝取鈣質食物如牛奶、起司、豆腐,少喝咖啡和避免熬夜,但還是要依個人體能調整,以免保骨不成先掛病號,最重要的是做合適的運動才能真正達到「保密防跌」。

銀髮族服用骨鬆藥品 應注意副作用

銀髮族服用骨鬆藥品 應注意副作用#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年長者最擔心的老化症狀之一就是骨質疏鬆,臨床上常使用於老人及更年期婦女的骨質疏鬆藥品,潛在著導致罕見且嚴重顎骨關節壞死的風險,如果長期服用者沒有注意口腔衛生或進行拔牙、植牙手術,恐將會引發嚴重顎骨關節壞死的問題。此外,近期研究也發現,其亦可能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不良反應。一位70多歲的老婦人,經醫師診斷有骨質疏鬆症的症狀,因使用雙磷酸鹽類骨質疏鬆藥品治療超過3年,沒想到有一天因蛀牙疼痛而接受拔牙手術,術後過了8個星期,拔牙的傷口仍遲遲無法癒合,且有疼痛、發炎化膿、潰爛出血等情形,經醫師以X光診斷,發現已產生下顎骨骨髓炎及壞死現象,經長達1年的治療後,雖然已經復原,但患者在治療期間,咀嚼能力大受影響,繁複的療程也讓病人和家屬身心俱疲。因此,在病患使用該藥品之前,應經由醫師謹慎評估,使用期間亦需嚴密監控是否發生不良反應,以確保用藥安全。民眾服用骨質疏鬆藥品期間,應注意口腔衛生,倘若需進行拔牙、 植牙或其他牙科手術之前,或有任何疑問或出現不適症狀,如口腔顎骨關節疼痛,應儘快洽詢開立處方醫師,千萬不要未經醫師處方,聽信親友等介紹,經由非正規途徑自行取得藥品服用,以免讓身體暴露於高風險狀態下。

醫訊/鈣質攝取不足?保鈣飲食不可少

醫訊/鈣質攝取不足?保鈣飲食不可少#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是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的併發症有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國民健康局建議,成人一般每日應攝取的鈣含量為1000毫克,但根據國民健康局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攝取鈣質明顯不足,僅達到每天鈣質建議量的50%~70%。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會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因此亞東醫院特別邀請營養師吳宛真告訴大家,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及調整飲食,來增加人體對鈣質的攝取及吸收。講座時間:101年7月26日(四) 下午2:00~3:00講座地點:亞東紀念醫院一樓思源廳14樓第一教室講座洽詢:(02)7728-122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