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彈性管理健康飲食 先學著放下熱量焦慮

彈性管理健康飲食 先學著放下熱量焦慮#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將盲目飲食轉換成正念飲食:跟進食有關的決定在毫秒內就產生了。我要更多;我要少一些。我這樣做很糟糕所以我要繼續下去;吃了這個我就會自我感覺更好。就算在執著時,我們經常無法察覺到自己在做這些抉擇。開始察覺以後,我們可以中斷這個循環,從下一個當下獲得自由。別被選擇綁架 我們可以將自動化的反應變成充滿正念的回應。透過靜坐練習及正念覺察,你會學習用一個不加批判的方式來留意所浮現的事物。你會充滿愉悅地了解飢餓、飽足、滿足的感覺,而不會感到不適。你所做出的飲食決定,會滋養你而不是折磨你。我們被太多的選擇所綁架。你會學習停下來聆聽這些選擇,但是不會感到無法抵抗,也不需建立起不必要的圍牆。留意絆倒你的想法:我們把許多過去的歷史帶到每一餐。透過正念飲食,不管你真正或想像的母親怎麼跟你說,你會學習如何很自在的將食物留在餐盤上。你會留意到一些強烈影響你的飲食但其實是不必要的想法,然後給予合適的回應。曾有多少次,你的意志力敗給了渴望,而你就告訴自己:「我吃一點就好。」接著,你可能再多吃了一些,然後你就想:「我爆掉了。」繼續吃,一直到感到身體不適甚至造成疾病?放下對熱量的焦慮這個「我爆掉了」的循環經常反映出一種挫敗的感覺:反正我都控制不了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克服這個循環跟增強意志力無關。自動反應也許會讓你感到無所選擇,但是透過正念的力量,你會發現其實是有所選擇的。當你允許自己與強烈負面的情緒、渴望、罪惡、其他誘發因素同在,以及允許自己享受喜歡的食物,你可以漸漸打破這個循環、聆聽自己的內在智慧,從進食的食物中獲得自在感。遠離食物警察:督促自己的這個想法(也許利用食物紀錄、減重夥伴、體重計)經常誘發一種叛逆的想法。內心可能會說:「誰說我不能吃這個?」透過正念,你從督促自己轉換成了解及滋養自己。放下對熱量的焦慮:我曾遇到一些人因為害怕熱量,他們甚至不想說出這個字,也不曾檢視自己到底吃了多少。另外一些人則是過度執著,連10或20大卡都要斤斤計較。透過學習正念飲食,你會學習彈性管理你的飲食習慣,就像你有預算而要管理金錢一樣。不是為每天設定一個絕對值,而是留意最後的數值。培養味覺與滿足感的關係你真的可以只品嚐半片餅乾或是幾片薯片,可以參加節慶聚餐而不感到焦慮,可以再次接受這些能夠安撫你的食物,可以參加一個有十幾種食物的派對而感到自在,因為你知道自己不會過量進食。你可以吃較小的分量,卻得到更大的滿足。你不一定會在今天、下週或下一個月全部辦到。但是你會學習及練習一些重要的技巧。它們會漸漸地將以上所描述的變化變成常態,而不是偶發的例外。你可以減重、不復胖,也不會感到自己被剝奪或錯過你所喜歡的食物。與其建立疼痛及焦慮的關係,不如培養一個與味覺、滋養及滿足感的關係。你會重新連結如何享受、放下掙扎以及迎接飲食所帶來的味道及愉悅。學習正念飲食會告訴你怎麼做。(本文摘自/正念飲食/大雁文化)

當心!這5大生活習慣恐害腸胃病

當心!這5大生活習慣恐害腸胃病#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飲食失衡/吃過多蛋白質、脂肪、熱量;膳食纖維、維生素卻不足。代謝酵素低下,殘餘和油脂積成血濁、脂肪肝、胃脹等,小心憩室發炎、膿瘍、出血、腸穿孔、卡糞石、大腸瘜肉產生,最易導致腸胃癌!2) 健檢不足/國人罹癌人數上升,尤其大腸癌,但篩檢率不到3成,故死亡率比美國高;「男性冠軍」肝癌則早期少有症狀,一經確診往往已是後期。各縣市衛生局力推「4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據宜蘭縣最近近8萬人接受四癌篩檢,檢出罹癌率不低,能即早發現治療,重病癌症的治活率才較高。3) 運動過少/作息久坐少動,消化道蠕動變慢,機能、基礎代謝率都會衰退,容易全身或局部胖、胃脹氣、溢胃酸、食積、腸阻塞、潰瘍無法癒合,致癌率大增!4) 作息不定/國人從兒童、青少年起,普遍有睡眠不足、熬夜現象,代謝力、免疫力呈現衰退,尤其錯失夜間肝臟解毒時機,使肝炎、肝癌指數大大增加。5) 壓力過大/大腦訊息、自律神經、內臟肌肉等無法協調,最易腹痛、胃酸不適、大腸激躁、肝鬱悶,經常拉肚子或便秘。(本文摘自/顧腸胃天然飲食/蘋果屋出版)

養生粽藏危機?5大族群要注意

養生粽藏危機?5大族群要注意#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傳統肉粽潛藏高熱量、高油脂、高膽固醇的危機,更容易熱量爆表、增加體重、消化不良,養生健康粽標榜少油健康,然而養生粽真的適合每個人嗎?特殊族群應該謹慎選擇養生粽,才能在滿足口腹之慾之餘兼顧美味健康,以下5大族群要注意:1) 腎臟病患者 /烏日林新醫院營養師林宜德表示,不少健康養生粽將糯米換為含糙米、燕麥的五穀米,對腎臟病患者來說會造成極大的負擔。原因是五穀米含有高磷、高鉀,對於腎功能代謝不佳的民眾,容易在體內累積過多的磷,如此一來容易導致血管硬化,甚至是心肌梗塞,反而影響健康。2) 最近進行腸胃手術的人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魏宏宇表示,近期有進行腸胃手術的人,術後調理階段建議採取多日低渣飲食,這時如果食用傳統肉粽,或者膳食纖維偏高的五穀粽,反而會造成腸胃負擔,對術後復原無幫助,建議這類族群的民眾,與家人一同歡慶端午佳節時,別忘了還是要忌口,不吃粽子為宜。3) 消化功能不好者 /傳統粽子內的糯米因黏性高,容易產生脹氣、消化變慢,而五榖健康粽因屬粗纖維,對於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會造成腸胃不適。傳統粽子為追求美味包有高脂、高鹽的內餡,也會降低腸胃的消化速度,刺激更多胃酸分泌,反而造成胃潰瘍。建議一餐吃一顆粽子為限,食用時細嚼慢嚥避免消化不良。4) 尿酸高或痛風者 /健康粽的食材選擇上會建議將五花肉換成瘦肉或海鮮,但對於尿酸高或痛風患者,食用干貝、鮑魚或花枝等高普林食材,可能造成尿酸升高,建議在食用肉粽時,應盡量避開這些地雷食物,以免引起痛風發作。 5) 糖尿病患者 /對於糖尿病患者若是食用一般糯米包的粽子,容易造成血糖飆高,可食用由五穀雜糧米製成的粽子,建議一餐不超過一顆為限,但糖尿病患者若有合併腎病變,則不適合食用五穀養生粽;另外熱量低的鹼粽,糖尿病患者建議少沾糖食用,並適量攝取,避免血糖控制不佳。淺嚐搭配蔬菜一起食用魏宏宇主任建議,家中包的肉粽可酌量控制鹽份及油脂,若為外面購入的肉粽則要適量食用,可採分食的方式淺嚐即止,同時可搭配蔬菜一起食用,有助於營養均衡。飯後吃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如鳳梨、木瓜、香蕉、奇異果,幫助消化又能促進腸胃蠕動。享用完粽子搭配散步、適度運動,歡度佳節之餘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遵守三低一高 糖友也可以吃粽子!

遵守三低一高 糖友也可以吃粽子!#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養生風氣盛行,加上端午節將近,許多業者紛紛推出雜糧養生粽、健康全榖粽等,強調少油、少鹽與高纖,端午節將至,糖尿病友對於傳統肉粽、甜鹼粽到底應該怎麼吃最安心?養生粽真的健康嗎?營養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三低(低油、低鹽、低糖)一高(高纖)均衡飲食,仍可和家人輕鬆共享端午美食。粽子與米飯互相替換可減少額外糖類攝取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筱尹表示,傳統粽子主要以糯米為主材料再搭配其他食材一同包覆而成,糯米屬全榖根莖類食物,食用的份量多了易使血糖上升。一顆鹹粽份量約等於一碗飯,而鹼粽則有半碗飯,食用時可選擇中型粽子,或將其納入飲食計畫中並與米飯互相替換,可減少額外醣類攝取、身體負擔也不會這麼重。鹼粽可將加水稀釋砂糖或以代糖取代除了鹹粽,冰涼甜蜜的鹼粽或豆沙粽也是很多人的最愛,若將其當成點心食用,則需注意正餐的飯量需減少半碗,否則會使醣類攝取過量,鹼粽沾上砂糖後易使血糖急遽上升,因此食用時將砂糖加水稀釋或以代糖取代,皆可使血糖控制的更平穩。黃筱尹營養師指出,除糖尿病患者外,一般民眾吃粽也需注意。細嚼慢嚥、適量攝取,食用時搭配一碟燙青菜、一碗蔬菜清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與一份水果(如芒果、西瓜、鳳梨等),不僅增加纖維攝取也可使餐點營養均衡。瘦肉或豆干取代五花肉 栗子取代鹹蛋黃此外,包粽時高鈉的食材如菜脯、筍乾等可以清水多洗幾次,或以新鮮餡料如香菇、竹筍、紅蘿蔔等食材取代,以瘦肉或豆干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餡料勿炒太油等都是減少油脂攝取的方式,包粽時只要多點巧思與改變,粽子也能吃得健康又營養。黃筱尹營養師呼籲,選購粽子時除注意餡料內容,也需注意份量是否適中,找尋符合個人需求的種類,食用時搭配蔬果一同食用,才能吃得營養又均衡,粽子外雖包裹著粽葉,但裡面卻藏有不少健康隱憂,只要謹記三低一高與均衡飲食的原則,端午節也可以吃的沒有負擔。

破解復胖密碼 4原則一定要遵守

破解復胖密碼 4原則一定要遵守#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身體吃進去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累積轉成脂肪存在體內,就會造成體重增加。照這個算式來看,如果我們能減少吃進去的熱量,或是增加消耗的熱量,就能降低發胖的機率。運動效果慢,控制飲食如何?很多人提到減肥,基本不脫「少吃」、「多動」種方法。運動的確能鍛練肌肉、加強代謝,讓我們變得更健康;但是,就「消耗熱量」這一點來說,效果可能不如我們預期的那麼好。比方說,慢跑30分鐘,大概消耗306卡路里;在健身房騎飛輪30分鐘,則消耗約398卡路里,而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熱量就高達653卡,如果是慢跑,大概得跑上80分鐘,才能消耗掉。既然運動所消耗的熱量有限,從飲食上來控制我們吃進去的熱量,應該就能達到減重的目的吧?於是就有人採取「卡路里瘦身法」,每天斤斤計較自己吃進了多少熱量,以為攝取的熱量愈少,體重就會掉得愈快,結果卻發現,體重計上的數字,並沒有發生預期的結果。那是因為,在卡路里之外,「吃什麼」和「怎麼吃」,一樣也很重要。選擇低GI食物在熱量相同的前提下,吃進一碗白米粥,跟吃進一碗糙米飯,對身體的影響並不相同,差別在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GI代表食物經胃腸道消化吸收後,使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GI值愈高,血糖上升速度愈快,愈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讓人更容易飢餓,而且攝入的食物熱量更容易形成脂肪,當然就更不利於減重。如何判斷自己吃的是高GI還是低GI的食物?有幾個快速檢視的指標:1) 含纖量/一般來說,纖維含量越高,GI相對較低。含豐富膳食纖維的糙米,有助減緩澱粉的分解和吸收,GI比白米低上許多。2) 含糖量/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使血糖急速上升,進而刺激大量胰島素分泌,促使體脂肪形成,因此GI高。3) 加工度/加工食品比天然食物的GI高,像多重加工的肉鬆,GI就比天然的豬肉高。4) 澱粉糊化程度/任何澱粉類食物過度煮爛糊化,都會增加食物的GI,像白粥就屬高GI,很多人因為減肥,就不吃白飯,改吃粥,其實是錯誤的認知。在相同的熱量下,當然要吃低GI的食物。不過,要小心的是,低GI食物不一定熱量低,吃多了也是會發胖。多攝取蛋白質可抗肥胖另外,在人體的熱量消耗上,基礎代謝率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代謝率低的人,熱量不易消耗,也比較容易發胖。如果想提高基礎代謝,除了要透過運動增加肌肉比,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像奶類、肉類、蛋類,以及豆漿、豆製品中的植物性蛋白,都能促進基礎代謝。一項名為「DiOGenes」的研究計畫,在2005 ∼2007年之間,針對荷蘭、丹麥、英國、希臘、西班牙、德國、保加利亞、捷克等國的932位體重過重者,先透過8個星期的低熱量飲食,讓每個人減去約11公斤的體重,然後分為5組,進行為期26週的差別飲食計畫,其中1組為控制組,另外4組則在蛋白質、和GI上做變化,而總熱量都是相同的。高蛋白質、低GI飲食 能有效降低復胖結果發現,高蛋白質(比控制組多攝取5.4%)、低GI的飲食,都能有效降低減重後的復胖。結合這兩者的飲食,不但對於後續的體重維持,效果特別好,在血壓、血脂的數字上,也出現了改善。高蛋白質飲食的效果,甚至可以維持1年。簡言之,只有控制卡路里的數字,並不保證你就能瘦下來;少糖、少脂、低GI,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吃對食物,才能幫助你對抗肥胖,正是「吃對,瘦一身;吃錯,胖一生。」(本文摘自/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天下文化) 

營養放「粽」 1顆粽子要配2碗菜

營養放「粽」 1顆粽子要配2碗菜#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腳步越來越近,到了端午節,總要吃吃粽子、應景一下。但民眾千萬別以為吃紫米粽、五穀粽等養生粽,就能大吃特吃,過於放「粽」。營養師張益堯表示,粽子多由糯米製作而成,吃太多糯米,不只容易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血糖也會快速攀升,像紫米粽,雖然含有花青素,但紫米也是糯米,攝取過量,一樣也會出現這些問題。吃太多紫米粽、五穀粽 一樣也會消化不良另外,像五穀粽等養生粽,往往含有糙米、燕麥等多種穀物,因為含有米糠,屬於高纖維食物。張益堯營養師表示,五穀粽等養生粽的確比傳統糯米肉粽來得健康、營養,但一次吃太多,也會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沒有細嚼慢嚥,更容易消化不良。1 顆粽子搭配1、2碗蔬菜 營養更均衡張益堯營養師分析,傳統肉粽熱量很高,以北部粽來說,糯米會先用油炒,加上肥肉、花生等餡料,一顆熱量為550到600大卡,相當於3份主食、2到3份蛋白質,油脂也有3份之多,有的成年男性一餐吃1顆不夠,會吃到2顆,熱量攝取就達1100大卡,不但蔬菜量不夠、營養不均衡,也容易吃太多、吃太飽。若吃五穀粽等養生粽,攝取過量,還是會對腸胃造成極大負擔。張益堯營養師建議,端午節一餐除了吃一顆粽子,也要加上1到2碗蔬菜,這樣纖維質攝取量才會足夠。糖尿病患者吃粽子,更要精密計算份量,以免血糖快速上升,造成危害。至於腎臟病患者,則不建議吃含糙米養生粽,避免其中磷含量過高,進一步傷害腎臟健康。消化不良、胃酸過多 慎選胃散、胃藥藥師莊博惠則提醒,民眾一旦吃太多粽子,產生胃酸過多、脹氣、消化不良等問題,短時間內可以考慮服用現成胃散、胃藥,及時中和胃酸,進而減輕不適症狀。而市面上胃散、胃藥選擇很多樣化,若其中含大黃、丁香、甘草等中藥成分,不只可幫助紓解腸胃不適、積食吐瀉等症狀,藥物也比較溫和。不過若症狀持續3天沒改善,就得考慮就醫。若是患有患子癇前症、高血壓的孕婦,則不宜服用這類胃散、胃藥。吃粽子後 不要再多喝湯湯水水張益堯營養師也提醒,民眾吃粽子後,盡量不要再喝湯湯水水,如果飲料、湯湯水水超過300cc,胃部就會撐大,消化不良情況也會更加嚴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吃對才健康 孕媽咪必知5大營養技巧

吃對才健康 孕媽咪必知5大營養技巧#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養出白嫩的健康寶寶,卻不胖到自己的辣媽咪?產後想快速恢復苗條身材?不讓媽媽長肉的養胎飲食5大技巧,一定要趕快跟著學起來!1) 早餐一定要吃/早餐匆忙吃或乾脆不吃,會造成孕媽咪上午的血糖偏低,反而容易疲累、注意力不集中;還會導致媽媽中餐不小心吃太多,攝取的熱量與營養出現分配利用不均的情形,可說大大影響母體與寶寶的健康。2) 額外補充蔬果/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攝取到較好的膳食纖維,並且平衡外食較油膩的組合。無論是時間不夠只能在辦公室裡吃便當,或是外出餐館覓食的媽咪,務必都要多吃蔬菜、自己準備水果。市售蔬果汁通常會添加額外糖分,不建議經常用來取代完整的天然蔬果。3) 至少有一餐自己準備/在外飲食,怎麼樣都比不上自家做的安心、健康。真的沒空開伙,早上出門前先用電子鍋煮好飯,下班買些滷味或烤雞,回家後快速燙個青菜、蒸條魚,很快就可以開飯了。4) 當餐沒吃到的部份下一餐補回來/外食種類應多樣化的選擇,假如這一餐的某種營養吃得不夠,從下一餐或點心補回來也是OK的。比方說早餐吃了主要由澱粉組成的三明治或漢堡,記得點心或晚餐就要再多補充蔬果;午餐青菜不足,晚餐就多吃一點,就不用擔心營養不均衡了。5) 變換菜式及用餐地點/建議媽咪們要經常更換外食菜色及餐館,既可換換口味,也可以從不同店家推出的菜單中盡量達到「多元攝取、營養均衡」的目標。(本文摘自/吃對營養順序孕媽咪好孕又快瘦/台灣廣廈出版)

講座/端午節這樣吃粽子最健康!

講座/端午節這樣吃粽子最健康!#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知道吃1顆粽子至少要跑步2小時才能消耗熱量嗎?您了解患有哪些疾病不適合吃粽子嗎?隨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到,可以品嘗肉粽的美味,但要小心恐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我們要如何吃粽不增重,健康吃粽子呢?烏日林新醫院將舉辦「端午粽子健康吃講座」,由林宜德營養師分享健康吃粽子的相關衛教,隨著現代人開始重視養生,各式各樣的粽子有了更多選擇,要如何製作健康粽子及一天可以吃幾顆?份量多少?將由專業營養師一次為民眾做介紹!邀請您一起健康快樂過端午,利用「聰明吃」來維持健康,又能歡慶佳節,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民眾踴躍參加5月17日(三)上午10:00-10:30在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藥局前候藥區舉辦的「端午粽子健康吃講座」。名稱:端午粽子健康吃講座時間:106年5月17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藥局前候藥區(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 分機1815 林宜德營養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