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醫訊/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

醫訊/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已是無法避免的場合,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對糖尿病患而言心中的擔憂及挑戰更是困擾。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此次的講座內容營養師賴玉釧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輕鬆穩住血糖!名稱: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時間:106年3月14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一天少坐2小時 一年可減14公斤

一天少坐2小時 一年可減14公斤#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家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其實運動之外的日常活動量,與預防及解決中年肥胖問題,有相當大的關聯。近年來,美國研究專家指出,肥胖的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比平常人少消耗350卡的熱量。消耗熱量的差距在於站立時間的差別以實際統計數據來說,消耗熱量的差距,相當大的原因在於:肥胖者一天站立的時間是373分鐘,坐著的時間是571分鐘;而平常人一天站立的時間是526分鐘,坐著的時間則是407分鐘。一天少消耗350卡 一年就能瘦14公斤一天少消耗350卡的熱量,一個月就等於比別人多囤積10500到10850卡的熱量,1年下來,就等於是12萬7750卡。這些熱量如果全部換算成體脂肪,相當於一年就胖了14公斤。因此,要預防肥胖、保持身體健康,在生活中最好能夠養成勤勞、多動的習慣。尤其是辦公室工作居多的上班族,更要特別留意。(本文摘自/喚醒你的回春賀爾蒙,年輕15歲/大是文化出版)

越吃越餓?快看4大吃素陷阱

越吃越餓?快看4大吃素陷阱#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的人剛開始吃素,會覺得容易肚子餓,這是因為肉類食物消化不易,流在胃腸道的時間長,讓人感覺較有飽足感,從葷食改為素食,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調整,讓胃腸道慢慢習慣,容易肚子餓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盡量以粗糙、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為主素食要能均衡飲食,如果只是不吃肉類,但是精緻的食物食用太多,也會使血糖上升太快,容易產生肌餓感,因此,每餐盡量以粗糙、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為主食,高纖食物可以延長腸道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另外,可多食堅果類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富含優質油脂與纖維素,可使血糖較穩定,此外,要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血糖起伏過大。均衡飲食能為耐力、爆發力加分許多運動員、奪冠的奧運選手都是速食愛好者,均衡的飲食不但不會影響運動選手的表現,沒有因運動量大而產生體力不足的問題,反而能為運動員的耐力、爆發力加分。錯誤4項素食飲食習慣現代人健康概念、環保意識抬頭,除了因宗教信仰而吃素之外,素食人口已越來越多;但有些素食者還是脫離不了「三高」指數,此時應該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真的吃對素了嗎?還是掉入素食陷阱而不自知!以下是常見的錯誤素食飲食習慣:1) 用油過量/料理要避免使用高溫油與劣質油,才不會影響健康。有些素食料理為了美觀、口感,烹飪時常用高溫炸炒,用油量往往過高,烹調的溫度也過高,這會導致維生素等營養素流失,更會吃入過多的油脂。另外,油品的選擇也很重要,應該針對不同的烹飪方式,選擇不同的油,才能確保健康。2) 蛋白質攝取量過高/許多人擔心素食容易營養不夠,所以會補充許多營養素,卻導致攝取過多的蛋白質,豆類是素食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加上素食料理中常有大量的豆類再製品,若食用過量,蛋白質的攝取容易偏高,對素食者而言,蛋白質的來源最好能食用多樣化的豆類,營養才均衡。3) 素料用量過多/素料種類以豆類製品最多,再者是素肉製品(豆類再製品),以及蒟蒻製品。素食料理為了接引葷食者,會使用許多素料入菜,由以素食餐廳更常見,宴客時,幾乎道道以「象形素食」,也就是名字、形狀、味道都極像葷食的素料,蔬菜反而成為配角。這些素料要保存三到六個月,甚至一年,往往需要加物食品添加劑來延長保存期限與增加口感,另外,素料還有納含量偏高,以及摻入葷食等風險,為健康著想,最好慎選或盡量避免吃素料。4) 調味料過多/素食料理為了增加口感,常會添加許多調味料,其中也包含了添加物,尤其以糖類、油脂最常見,還有食用色素、甜精等,以豆漿為例,廠商為了豆漿的賣相,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消泡劑、雙氧水,長期食用有礙健康,選購時要看清標示,或選擇值得信待賴的店家。素食,最好選擇最自然的食物,吃出食物的原味,避免因重口味,而吃進了額外的添加劑、調味料,增加身體的負擔。掌握「吃食物不要吃食品」的飲食要素,就可以吃出健康!(本文摘自/素食50問/法鼓文化)

蔬果通便?吃錯便秘更嚴重

蔬果通便?吃錯便秘更嚴重#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有便秘問題嗎?許多民眾都知道,多吃青菜、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解決便秘問題,但你知道吃錯方法恐讓便秘更嚴重嗎?現代人頻繁外食,往往攝取過量的油、鹽與熱量,加上活動量不足,不少人會有便秘症狀。營養師提醒,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之餘,也要記得補充足夠水分,才能讓糞便俐落的通過腸道!攝取大量的纖維時 需要有水分幫助膨脹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朱恩琪表示,若是人體水分攝取不足,糞便體積會變得又小又密實,在腸道過程更慢,容易變得肝硬而產生便秘症狀,因此當人體攝取大量的纖維時,需要有水分幫助膨脹,這時腸道會接受到訊號,產生便意。攝取水分是每日必做功課,人體每天的基礎補水量,依照體重來計算,每1公斤需補充35c.c.的水分,換句話說,若民眾的體重為60公斤,每日至少要喝2,100c.c.以上的水分,才算達到標準。遵循3點 增加飽足感又解便秘對於愛美女性來說,減肥時最好的朋友就是生菜沙拉,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分為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的粗纖維,水溶性纖維包含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蒟蒻,可以延緩醣類消化吸收,控制血糖、降低血膽固醇,更可以增加飽足感。麩質、全麥、穀物、豆類、根莖類、果皮等非水溶性纖維可以縮短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減少毒素與腸道的接觸,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除了蔬菜水果,遵循以下3點也可以有效緩解便秘:1) 全榖根莖類(如:薏仁、燕麥、蕃薯、芋頭等)代替部分白米飯。2) 增加豆類(如:紅豆、黃豆、綠豆、莢豆類等)的攝取。3) 菜色加入菇菌類(如:木耳、香菇等)及海藻類(如:海帶、紫菜、洋菜等),添加風味及食材變化性。逐次增加攝取量 搭配水分、運動朱恩琪營養師表示,若平日不習慣攝取纖維質,可以嘗試逐次增加攝取量,高纖飲食一定要搭配足夠的水份、適度的運動及規律的生活才能有效緩解便秘!

地瓜怎麼吃?4大疑惑一次詳解

地瓜怎麼吃?4大疑惑一次詳解#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聽說地瓜的升糖指數不高,所以吃了不會胖?A:雖然與其他澱粉類食物相比,地瓜的升糖指數不是特別高,但其實肥胖與升糖指數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是跟熱量有關。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所謂的升糖指數就是用來檢測食物吃進體內後對血糖升降值的影響。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在吃下去後會讓血糖急速上升,身體為了將多餘的糖分帶去細胞儲存,就會分泌較多的胰島素,所以才會出現一種說法是,升糖指數愈高的食物愈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使熱量轉變為脂肪,而升糖指數低的不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就不容易變胖。地瓜屬於澱粉類食物,若是吃得太多還是會發胖。Q:可不可以靠吃地瓜來減肥?A:地瓜富含高纖維,升糖指數約55~70,並不像其他澱粉類動輒80、90,加上又是營養價值豐富的澱粉類食物,因此適合拿來做輔助的減肥飲食,取代營養價值較低的白米飯、白麵包等食物,但並不適合餐餐都以地瓜為主食。以超商地瓜為例,熱量只要吃兩條就過高了,可是吃一條又不見得吃得飽,若三餐都以地瓜為主食,很有可能會因為食用過量而發胖。Q:若要靠吃地瓜來減肥,什麼時候吃會比較好?A:若想吃地瓜減肥,有中醫師建議最好是在早上7點~9點間吃,而且最好能搭配五穀雜糧,像是地瓜稀飯一類的,最是健康。透過充分的咀嚼可以獲得飽足感但也有營養師建議,其實只要將早餐或午餐的主食替換成地瓜,避免晚上吃,配菜方面不變即可。之所以要避免晚上吃,是因為晚上消耗的熱量普遍較少,地瓜又含有糖分,若攝取了過多糖分,反而容易導致肥胖。此外,地瓜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要連皮一起吃,此時可以選擇用蒸或煮的方式來料理,這樣會比較好入口。吃地瓜時要充分咀嚼過後再吞下去,吃一口地瓜盡量要咬30次再吞下去,因為透過充分的咀嚼可以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讓我們獲得飽足感,避免吃得過多,而且還能促進消化,達到整腸通便的功效。Q:如果想吃地瓜減肥,是否只能吃烤地瓜?A:其實吃烤地瓜比較容易吃進較高的熱量,而且難以將有高營養價值的皮一起吃進去。若想連皮一起吃,建議可改用蒸煮的,若還是喜歡吃烤地瓜,則建議可以將烤好的地瓜放進冰箱的冷凍庫中,變成冰地瓜之後再食用,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地瓜的熱量。而且冰地瓜的升糖指數也比熱的烤地瓜低,比較不會引起血糖和胰島素升降,不論是對控制糖尿病或減少飢餓感都很有幫助。吃冰地瓜熱量會比烤地瓜少吸收一半歐洲的實驗甚至發現,冰過的地瓜中,澱粉會形成結晶變成「抗性澱粉」,抗性澱粉的吸收率與消化率都比一般澱粉差,甚至可以降低消化率到42%,連帶地在熱量的吸收上也會減少約50%。所以吃冰地瓜後吸收的熱量,就會比吃熱的烤地瓜減少約一半。而且人體在吃進冰地瓜後,因人體的恆溫反應,會慢慢消耗掉熱量以提升地瓜的溫度,加上冰地瓜的冰冷刺激會促使甲狀腺素增加而提升新陳代謝,這麼一來也能有助減肥。不過,如果有鼻子過敏、氣喘或是吃到生冷食物胃部就會產生痙攣的人,並不適合吃冰地瓜,此時則可改變一下,將烤好的地瓜改放置冷藏室,也會有不錯的減肥效果。(本文摘自/地瓜粗食養生書/世茂出版)

比較熱量 不必節食也能瘦

比較熱量 不必節食也能瘦#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僅可以避免食慾瞬間爆發,導致暴飲暴食,還可以因為滿足食慾而感到幸福。即使喜歡吃的食物是高熱量食品,在此也務必建立一個觀念:「沒有任何食物不能吃」,吃了高熱量食物後,降低其他食物的熱量攝取才是重點。如此一來,就無需刻意忌口了。「愛吃什麼就吃吧!如果要少吃,記得不要讓自己感到痛苦」請以這樣的態度面對減肥。沒必要硬將營養學的理想型態套用在自己身上。了解食物成分 減少脂質的攝取以「不喜歡的食物,就不要吃」的方法減少熱量攝取,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減少熱量攝取」所造成的壓力愈小,愈能長久持續。如果無法減少飲酒量,可以從食物中著手,例如將美乃滋換成醬汁。不妨想想之前喝水和吃洋芋片的例子,脂肪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形成的,不可能迅速消除。脂質(去除脂肪水分精製而成的純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是轉化成「脂肪」的主要物質,飲食只要針對這兩大物質改善即可。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以生成4大卡(白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四成)熱量、每克脂質則能生成9大卡熱量。由於兩者熱量相差一倍以上,只要控制脂質的熱量攝取就能有效瘦身。一大匙沙拉醬與一顆小葡萄柚的熱量差不多,一杯生啤酒與淋上滿滿沙拉醬的沙拉,熱量也不相上下。知道這一點之後,你會選擇哪一道?不必放棄愛吃的食物也能瘦我曾經跟某間上市公司的副社長一起吃午餐,他點咖哩飯,完全不吃肥肉。聽他說自從發現自己發胖之後,喝咖啡就不加奶油與糖。由此可知,他很清楚自己該少吃哪些食物,哪些食物又可以放心吃。話說回來,想利用食物選擇降低熱量時,建議養成「到便利商店比較食物熱量再購買的習慣」,以計算卡路里的方式開始。到一般餐廳點餐時,部分菜單上也有標示熱量,你選擇吃不同的餐點可能會相差好幾百卡熱量。現在很多食物與店家都會標示熱量,不妨先列出想吃的食物清單,再從中選出熱量較低的品項,就不會累積壓力(請注意,慢性病患者或目前身體不適的讀者,必須諮詢醫生與營養師的專業意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本文摘自/驚人的30秒瘦肚操/采實文化)

健康過元宵 這樣吃降血糖!

健康過元宵 這樣吃降血糖!#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元宵節吃包餡湯圓應景,有哪些飲食事項需要注意?營養師表示,湯圓及元宵都是用糯米所製作,因為有包內餡者,由於有含糖及高油脂的花生或芝麻,故其熱量高。另外,幼兒、牙口不好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為了避免湍念困難、影響血糖,也該適量攝取。影響血糖降不下來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提醒,傳統無內餡的紅白小湯圓20顆,熱量約為140卡約為半碗飯的熱量。鮮肉湯圓2顆,熱量約110 卡,至於芝麻、花生湯圓的熱量,只要2顆就有140 卡,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糯米GI值高,特別容易升血糖,再加上內餡飽含高糖高油,恐導致血糖久久降不下來的情形。吞嚥較慢的老人、幼兒應盡量避免家醫科主任醫師莊家銘提醒,家中有長輩的話因為老人家牙口不好,腸道消化及蠕動較慢,吃湯圓要特別小心。建議每次只吃半顆,小量小口確實咀嚼後吞食,若是本身常有嗆咳或是吞嚥較慢的情況的老人家應該盡量避免。幼兒及成人食用也要特別小心充分咀嚼細碎再吞食,以防食物噎住造成食道阻塞無法呼吸。洪弘昌院長表示,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的民眾,要盡量避免甜湯圓,因為甜湯加上糯米會刺激胃酸分泌,恐會讓火燒心症狀更為嚴重。食用包甜餡料的湯圓 應小於2顆蔡秀雯營養師提醒,民眾食用包甜餡料的湯圓應小於2顆,可使用少量淡淡的黑糖增加香味及果寡糖可以幫助腸道有益菌生長;如果吃鹹湯圓可以使用紅蔥酥增加香味,避免加入太多的鹽,並多增加些蔬菜。糖尿病、高血壓、腸胃道消化差的患者都要盡量減少食用,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應避免吃甜的湯圓,如果要吃可選擇瘦肉煮的鹹湯圓,食用時先吃瘦肉再吃青菜再吃湯圓,也可以減少食用之後胃酸過多的情形。  

年後拚減重 餐前先喝500cc水!

年後拚減重 餐前先喝500cc水!#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口渴就喝飲料,這個壞習慣會讓你在不知不覺當中體重直線上升,事實上,對年後想減重的民眾來說,靠正確攝取白開水,就可以幫助你輕鬆享「瘦」!多喝1~3杯水 熱量可減少68~205大卡根據2016年美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分析18,311位18歲以上美國人的飲食習慣,發現只要在每日的液體攝取中多喝1~3杯水,一杯約240毫升,當天平均攝取總熱量可減少68~205大卡、脂肪減少1.6~5克、糖減少5~17克、鈉減少78~235毫克,膽固醇則減少7~21克。如果以一杯水取代一杯含糖飲料,在4年中可以避免體重上升0.49公斤,取代一杯果汁則可避免增加0.35公斤。另外,餐前先喝500cc水的人減輕了7公斤,沒喝水的人只減輕5公斤,有喝水的人減重速度也較快,5週減4公斤,沒喝水的人則需要9週才能達到。水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排除廢物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現代人常習慣口渴就喝含糖飲料,許多人甚至有喝飲料一樣是攝取水份,可以取代喝水的錯誤觀念!水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排除廢物,促進體內循環,而且是沒有熱量的;如果水份攝取量嚴重不足,容易影響消化系統、讓新陳代謝下降,還可能導致體內堆積多餘水分,進而影響減重。許惠玉提醒,但含糖飲料中的過量糖分不但容易導致肥胖及新陳代謝症候群、胰臟癌等多種慢性病,還會影響兒童發育;就算是無糖的茶飲、咖啡也有利尿作用,常喝的人反而要更注意補足白開水!每日攝取2000c.c水分 健康又能減重許惠玉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攝取2000c.c左右的水分,早起喝水有助排便、飯前喝水產生飽足感有助減少食量,董氏基金會強調,任何飲料都無法取代喝水,白開水健康、環保又經濟。口渴就喝白開水,減低喝含糖飲料的慾望,對健康、減重都是一大加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