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講座/火鍋暖暖吃

講座/火鍋暖暖吃#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亞硝酸鹽是常見的肉類防腐劑,用來防止肉毒桿菌生長。高溫久煮時,湯中的亞硝酸鹽濃度不斷變高,當大口大口喝著火鍋湯時,就等於是把亞硝酸鹽一口一口吞下肚,攝取過多會導致急性中毒、呼吸困難等。進入人體後,經腸道細菌分解,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過多的亞硝胺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及致癌等重大危害。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6(三)舉辦營養講座,由張偉胤營養師主講「火鍋暖暖吃」,為民眾們提供吃得開心又不傷害健康的火鍋吃法。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火鍋暖暖吃時間:108年1月16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門診前洽詢:02-2249-0088

吃鍋免怕胖!中醫教吃對好享「瘦」

吃鍋免怕胖!中醫教吃對好享「瘦」#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日時光無論天氣冷或熱,都想用一頓火鍋饗宴來感受冬季氣氛。儘管美食魅力難敵,但又會理性地告訴自己火鍋熱量高、可能成為肥胖元凶!對此,中醫師陳峙嘉提出「吃鍋撇步」,提醒民眾,留意食材選擇及食用順序,讓吃火鍋成為享受,無須再膽戰心驚。想吃又怕胖 改變習慣打破吃鍋迷思將各式各樣的食材放入熱呼呼的美味湯底中滾滾沸騰,是許多人在冬季的享受。不過,許多民眾對於吃得健康、又兼具美味常有疑慮;因為擔心肥胖而忍耐不吃、或是拒絕火鍋餐敘的人更比比皆是。陳峙嘉說明,大眾可以打破「吃鍋」迷思,在湯底、內容物、食用順序作些變化、設計,也可以輕鬆享受。過多調味負擔大 天然食材維持身體健康陳峙嘉指出,現代飲食口味常被調味料影響,造成身體負擔。因此,從湯底選擇就要留意,如:清爽蔬菜、新鮮海鮮,都是很好的天然甜鮮味來源;調味、辣油較多的麻辣鍋則要注意,切勿油膩飲食。不過他也提醒,若是本身有痛風、三高狀況的民眾,還是要避開海鮮,以清燉蔬菜為湯底。而內容物部分則建議以「天然食材」為主,捨棄加工品,讓味蕾保持敏感,也使身體可以較輕鬆消化、吸收。最後再吃澱粉 避免過度飲食輕鬆享受美食除了「吃什麼」,「怎麼吃」也相當重要。放入多元食材前,可以先將部分火鍋湯撈起,準備稍後飲用,避開燉煮豐富食材後提高湯底熱量。另外,整體的飲食順序切記將「澱粉」置於最後,以蔬菜、肉類為先,若發現飽足感不足,再適量食用,避免自己陷入過度飲食狀態,最後落得飽到走不動的窘況。陳峙嘉呼籲民眾無須在美食與健康之間拉扯,其實只要留意食材選擇並注意食用順序,「吃火鍋」便不再是罪惡美食的代名詞,每次的聚餐都能輕鬆享受。(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聖誕大餐不爆卡 6口訣聰明吃

聖誕大餐不爆卡 6口訣聰明吃#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享用耶誕大餐的同時,也容易吃過量或飲食不均衡,造成健康負擔。常見耶誕餐點如濃湯、牛排、豬排、白醬義大利麵、含糖飲料、各式糕點等,吃一頓可能攝取超過2000大卡熱量。但以一般體重60公斤靜態工作者而言,每日所需熱量僅約1800大卡、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30%(即540大卡計算,脂肪不超過60公克)、每日鈉攝取量為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食鹽),一頓大餐下來,熱量、脂肪與鈉含量均超標,約需跑76圈操場,才能將1餐多餘的熱量消耗,而超過每日建議量1倍的脂肪與鈉攝取量,也會對健康造成威脅!我的餐盤6口訣 聖誕不爆卡為了在歡慶佳節時也能維持好體態,建議民眾可運用國民健康署於今年公布的「我的餐盤」6口訣於家中自製耶誕餐點,控制飲食份量及聰明選擇食材,並邀請親友共享,讓自己與家人朋友健康度過佳節時光:1) 每天早晚1杯奶/在選擇飲品時可以無糖飲品或原味乳替代含糖飲料,並建議若製作蔬果沙拉可以以原味優格替代熱量較高的沙拉醬,如凱撒醬、千島醬等。2) 每餐水果拳頭大/水果建議每餐吃到1個拳頭大小,選擇沙拉配料時可以搭配一些水果,或是於餐後以水果替代甜點。3) 菜比水果多一點/蔬菜份量選擇應比1個拳頭再多一點,而除了於沙拉中的蔬菜,也可以製作香烤杏鮑菇、蒜炒時蔬、蔬菜湯等,盡量避免奶油焗白菜、乾煸四季豆等熱量及含油量較高的菜色。4) 飯跟蔬菜一樣多/全榖雜糧類除飯以外,還有南瓜、芋頭、地瓜、紅豆等食材,建議食用時份量比1個拳頭再大一些,盡量選擇未精製的全榖雜糧類做烹調,如烤地瓜全穀雜糧飯等。以麵類為主食時,可搭配口味清爽醬料及配料,製作如鮮蔬橄欖油義大利麵等,亦可在製作沙拉時搭配藜麥、洋薏仁等,少選擇炒飯、炒麵、白醬義大利麵、甜麵包等餐點。5) 豆魚蛋肉一掌心/建議每餐豆魚蛋肉類份量大小及厚度和自己的掌心差不多大,食材選擇的優先順序為豆類及其製品,其次為魚類、海鮮類,接著是蛋類,最後才選擇肉類。選擇肉類時,以白肉(如雞肉、鴨肉)取代紅肉(牛肉、羊肉),並以蒸、煮、烤等烹調方式為優先,少選擇油炸、油煎,並以蔥、薑、蒜、香草等香辛料取代市售調味料。6) 堅果種子一茶匙/建議可在餐點中灑上1茶匙的堅果(如核桃粒、杏仁粒或芝麻粒),並盡量以水果取代糕點,或是製作以蔬菜為基底的清湯取代酥皮濃湯,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及脂肪。平日也可落實我的餐盤6口訣把握上述口訣製作佳節餐點,適量取用並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歡慶佳節同時也能吃得健康。餐後和親朋好友於各耶誕景點散散步感受濃濃過節氛圍,或是騎騎腳踏車在公園、河濱步道漫遊,不但能夠拉近彼此的感情,也能夠增加身體活動量。建議民眾除了在耶誕佳節透過我的餐盤6口訣聰明吃,平日也能夠將我的餐盤落實於生活中,並且持續保有運動習慣,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天涼吃鍋兼顧健康 6原則絕不出錯

天涼吃鍋兼顧健康 6原則絕不出錯#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涼,與親朋好友一同圍爐享用火鍋暖胃又暖心,但相較於一般飯菜搭配的傳統飲食,吃火鍋容易在歡愉的聚餐氛圍下,不自覺攝取過多熱量。而火鍋常使用的食材、配料及飲料亦處處隱含陷阱,如五花肉片、加工火鍋料及沙茶醬,也常搭配含糖飲料及甜點。吃到飽熱量爆表 跑83圈操場才消耗掉以去吃到飽可能吃到的份量估算,一餐可能攝取近2800大卡,約相當於10碗白飯的熱量,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0大卡,甚至超過整天的熱量需求。吃一頓約需跑83圈操場,才能將1餐多餘的熱量消耗。為了不要經歷一個冬天就讓身材走樣,民眾可善用「我的餐盤」口訣,透過控制飲食份量及選擇食材,讓自己吃得更健康。為了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均衡飲食,國民健康署今年公布我的餐盤的圖像及口訣,建議民眾運用「我的餐盤」圖像比例及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活用「我的餐盤」口訣 吃鍋6原則無負擔吃火鍋時,可以依據口訣中所提到的比例及份量換算概念,並運用「拳頭」及「掌心」來估計食物攝取量。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供6原則教民眾活用「我的餐盤」口訣,讓您安心吃鍋也可以少負擔:1) 蔬菜要多吃/每餐的蔬菜量建議比您的1個拳頭再多一點,由於蔬菜類相較於其他火鍋食材具有低熱量、高營養價值特性,建議吃火鍋時可以比平常吃更多蔬菜增加飽足感。多攝取當季新鮮蔬菜及各式菇類,富含的纖維素可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2) 全穀雜糧吃適量/我的餐盤口訣中提到-「飯跟蔬菜一樣多」,每餐飯量建議比您的1個拳頭再多一點,但吃火鍋時不一定會搭配白飯,而是經常搭配各式各樣全穀雜糧類食物,像南瓜、芋頭等根莖類及雜糧類食物,及麵、冬粉及米粉等。相較於飯類,這些常用食材因具有體積較大或煮熟後吸水體積膨脹程度較高特性,建議每餐總計可吃到約為您的2個拳頭大。3) 肉類選低脂不過量/建議所吃的豆魚蛋肉類食物份量總和,大小及厚度約為一個掌心大,並且選擇的優先順序以豆類及其製品為先,其次為魚類、海鮮類及蛋類,最後才選擇肉類。若選擇肉類時,建議以白肉(雞肉、鴨肉)取代紅肉(牛肉、豬肉),並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如以里肌肉片取代五花肉片)。4) 以水果取代甜點/吃火鍋時經常選擇冰淇淋作為飯後的甜點,使已過量攝取的熱量雪上加霜,建議依照我的餐盤口訣-「每餐水果拳頭大」,以1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取代甜點。5) 少油調味選天然/選擇火鍋湯頭時,建議以昆布湯取代高熱量、高脂肪及高鈉含量的麻辣湯;選擇配料時,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可多選擇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並可依照我的餐盤口訣,搭配1茶匙的堅果種子,如花生粉或芝麻粉。6) 少糖飲選乳品/含糖飲料中含大量添加糖及熱量,過量攝取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建議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若欲進一步增添風味建議可以搭配乳品。不小心吃過量 其他餐減量、增加運動量若用餐時不小心吃過量,建議您其他餐次須減量攝取或是增加運動量。除了以上的原則外,用餐後多花點時間與親朋好友逛街散步,搭乘交通工具回家時可以提早幾站下車多走路,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平時更是要保有多運動的好習慣,讓您享用大餐的同時仍保有好身材。

不吃早餐反而易變胖!7大壞處傷身

不吃早餐反而易變胖!7大壞處傷身#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許多女孩,不喜歡吃早餐,或早晨空腹吃冷食,或只吃1個蘋果減肥,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飲食。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在剩餘的時間裡吃得更多,且更喜歡吃高熱量食物,因此這些人往往容易感覺疲勞、精神不集中、易怒。以下是不吃早餐的「7大罪狀」:1)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從入睡到起床,是一天當中停止進食最長的一段時間,如無早餐供應血糖,腦部血糖低,即會感到疲勞,造成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委靡的症狀。2)易患消化道疾病/早餐不吃,中晚餐大吃,飢一頓,飽一頓,打亂了消化系統的生理活動規律,易誘發腸炎等腸胃道疾病。3)膽固醇增加/不吃早餐者,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比每日吃早餐者高出33%;而高膽固醇患者,血管中有脂肪紋,它是粥狀動脈硬化的早期徵兆。4)易患膽結石/人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特別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況下,膽囊收縮,膽固醇會隨著膽汁排出;反之,膽囊不收縮,長此以往,就容易罹患膽結石的毛病。5)易導致肥胖/人在空腹時,身體內儲存能量的保護機制增強,攝取的食物很容易被吸收,即使吸收的是糖,也容易囤積成皮下脂肪,造成身體肥胖。6)皮膚乾皺和貧血/不吃早餐,人體只能動用體內儲存的肝醣和蛋白質,久而久之,會導致皮膚乾燥、長皺紋和貧血,加速衰老。7)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營養不良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易罹患感冒和心血管方面的各種疾病。(本文摘自/吃對三餐吃出健康/康鑑文化出版)

減重者必知!4種控熱量原味茶

減重者必知!4種控熱量原味茶#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是撇開加糖後導致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喝茶對於人體其實有諸多好處,除了提神醒腦、讓人神清氣爽外,還可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病變、提升免疫力。四種原味茶,越喝越瘦容易心悸的人,可選擇微糖以平衡咖啡因濃度(歐盟建議一天咖啡因攝取量不得超過 300 毫克);若擔心茶葉有農藥殘留,可確認店家是否出具檢驗報告書。自己在家泡茶時,建議煮 15 分鐘,並於 60 分鐘內喝完,茶湯才不會受環境因素影響而變質。以下是我建議減重者飲用的四種原味茶飲。1)綠茶/富含兒茶素,目前已知的兒茶素類型有十餘種,其中最主要的兩大類型為「酯型兒茶素」與「游離型兒茶素」,可協助身體抗氧化、清除自由基。2)紅茶/紅茶的咖啡因含量雖為茶葉之冠(約為黑咖啡的二分之一,見圖表5-3),但由於製作過程經過完全發酵,因此較不傷胃。3)烏龍茶/含有烏龍茶多酚,研究證實可以降低黑色素生成,且有美白效果。4)麥茶、普洱茶/幾乎不含咖啡因,因此很適合容易失眠的人,但由於不含茶多酚,對於減重與美白較無效果。茶葉的發酵程度越低,保留的營養素就越多,因此綠茶、煎茶等未發酵茶葉,營養價值就比全發酵的紅茶來得高(見圖表 5-4)。現在手搖飲店煮茶的溫度,約控制在80度C至 95 度C,有的店家還會使用冷卻機一邊浸泡茶葉、一邊降溫,藉此保存較多的營養素。下回大家在買飲料時,不妨注意觀察一下店家的製茶方式。(本文摘自/不斷醣、降三高的七七七飲食法:貪吃的營養學博士這樣吃,遠離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體檢數字全正常。/大是文化)

珍奶上癮怎麼辦?這樣喝降低糖、熱量

珍奶上癮怎麼辦?這樣喝降低糖、熱量#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請大家先看圖表,這是我根據某連鎖飲料店提供的資料,換算出的方糖顆數。手搖飲料店的大杯全糖飲料(700 毫升),含有近15顆的方糖;早餐店一杯 350 毫升的飲料,則有約5顆至6顆方糖。若以每天攝取熱量2,000大卡、一天不得吃超過10顆方糖為標準,點一杯半糖的大杯手搖茶(約含6顆方糖),一天的精製糖攝取量就已瀕臨超標。各位大概很難想像,就算喝半糖飲料,一天的糖分攝取量也可能爆表,但以上說的只是「純茶飲」的部分,還沒計算「加料」後的熱量及糖分。一般常見的飲料配料如珍珠、布丁、椰果、養樂多等,熱量和糖分都很高,大杯的無糖珍珠奶茶,儘管各家飲料店的用料與分量不盡相同,但平均下來還是有約350大卡的熱量。如果你點的是全糖大杯珍珠奶茶,等於吃了約60公克的糖,與4茶匙的沙拉油,這是因為奶茶含有奶精,而奶精屬於油脂類,如此一來熱量至少有420大卡;如果再加入珍珠或是波霸等配料,熱量更會來到530大卡至630大卡,直逼一個油雞便當。假設各位午餐吃了一個便當,飯後又搭配一杯全糖大杯珍奶,熱量便會直接突破 1,000 大卡,肥胖與贅肉就是這樣累積出來的。如果真的非喝奶茶不可,建議改點中杯無糖珍珠鮮奶茶(珍珠+低脂鮮奶+無糖綠茶或紅茶等),熱量大約只有 170 大卡,不僅可藉由新鮮牛奶(而非奶精)補充鈣質,還可減少油脂的攝取。4 茶匙油脂+9 顆至 12 顆方糖=波霸(或珍珠)全糖珍珠奶茶(530 大卡至 630 大卡)=油雞便當特調水果茶,最好少喝水果富含維生素 C,可協助人體抗氧化、抗發炎、提升免疫力,並預防感冒。但市面上大部分的水果茶(包含葡萄柚綠茶、蔓越莓綠茶等調味茶),除了水果之外,大都會以果醬調味。果醬在製作過程中會加糖燉煮,造成熱量負擔。因此在點購水果茶時,建議大家可詢問店家使用原料為何、是否額外添加果醬。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想喝酸酸甜甜的熱水果茶,但維生素 C 不耐高溫,建議大家盡量以無糖中杯常溫為佳。最後記得把裡頭的水果一併吃下,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此外,大家也可選擇新鮮現打的果汁,並以無糖中杯為主。因為水果一份約有 60 大卡,而打成果汁通常需要較多的水果量,若點大杯可能會攝取過多糖分與熱量。▲市售水果茶大都會加果醬,建議飲用前可先詢問店家。(本文摘自/不斷醣、降三高的七七七飲食法:貪吃的營養學博士這樣吃,遠離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體檢數字全正常。/大是文化)

天熱愛喝手搖杯 全糖1杯就爆卡!

天熱愛喝手搖杯 全糖1杯就爆卡!#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會想透過一杯清涼又甜蜜的含糖飲料來消暑,但含糖飲料不但不能解渴,反而可能越喝越渴,還會成為健康的敵人。市售含糖飲料所含成分多半為添加糖、含糖發酵乳等,使用的配料(粉圓、芋圓、粉條、布丁等)也多含有糖分,長期飲用的狀況下,很容易造成肥胖,並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每日添加糖攝取熱量不宜超過200大卡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1.9%國小學童、94.8%國中生、90.9%高中生、74.7%的19至64歲成人及40.5%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且其中4成民眾每週至少喝7次以上。因應全球減糖趨勢與維持國民健康目的,國民健康署於107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首次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熱量攝取量2000大卡為例,每日添加糖攝取熱量不宜超過200大卡,也就是50公克糖(約10顆方糖,每顆方糖含5公克糖,每公克糖可產生4大卡熱量)。以國人常飲用的市售700毫升「全糖」手搖飲料為例,「綠茶多多」的添加糖含量超過70公克(熱量約280大卡)、珍珠奶茶及烏龍奶茶的添加糖含量超過60公克(熱量約240大卡),僅飲用1杯即超過每日攝取量上限。減糖生活3技巧 聰明健康選飲料因應酷夏的來臨,國民健康署推出減糖生活3技巧「喝白開水最好」、「飲料聰明選」、「原味乳好健康」,幫助民眾掌握技巧,聰明選擇消暑飲品,輕鬆無負擔的度過盛夏時光:1)喝白開水最好/白開水可以協助體內代謝,並補充流失水份。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8杯水(每杯240毫升),國小學童建議至少飲用1500毫升的水,分次喝、小口慢飲。運動前、中、後皆補充水分,避免因脫水造成身體不適。另外也可嘗試自製無添加糖的風味飲品,如水果茶、花草茶等。2)飲料聰明選/購買市售包裝飲品時,選擇糖含量標示為0者最健康,或是選擇天然果汁。建議可仔細看營養標示與成分,選擇熱量與糖量較低、較無負擔之包裝飲料;購買手搖飲料時,仔細看店家提供標示,選擇無糖或微糖,並減少添加配料。3)原味乳好健康/原味乳的糖並非額外加入的添加糖,是飲品的好選擇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應攝取1.5-2杯(每杯240毫升)原味乳(鮮乳、原味保久乳等)。原味乳中含鈣質、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由於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大多不足,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是最容易滿足鈣質需求的方法,而一般調味乳皆含添加糖,建議民眾選擇原味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