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研究:矮個子易罹心臟病

研究:矮個子易罹心臟病#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心臟病已緊追在癌症後頭,成為我國第二大死因,且又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等,使得心血管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斷攀升中,但除了上述的這些原因,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外,日前更有研究發現,身高越矮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會越高。每高出近6.4公分 就會減少13.5%心臟病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萊徹斯特大學,針對近20萬人進行調查,並觀察180種不同的遺傳變異,結果發現,身高每高出近6.4公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就減少13.5%,舉例來說,173公分的人若與155公分者相比,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會增加32%。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過去已經知道身高與心臟病有些關連,但此研究分析了身高相關基因,以更科學的方式來證實兩者間關係,而非營養不良等因子所致,但其實不論高矮,若想使身體健康、遠離疾病,飲食及運動也相當重要,目前此研究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姐妹注意!女性心臟病死亡率高於男性

姐妹注意!女性心臟病死亡率高於男性#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疾病不再是男性的專利!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98年十大死因,心臟疾病都是男女死因的第二名,但女性心臟疾病死亡率23.8%高於男性21.4%!所以女性不是不會得心血管病,只是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晚,加上過了更年期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後,發病及死亡率很快追上來,甚至於會超過男性!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張瑋婷醫師表示,許多心臟疾病相關症狀及臨床表現,在女性往往不典型,以冠狀動脈疾病為例,男性的表現通常為運動後胸悶胸痛,而女性則可能以心悸、呼吸困難、頭暈噁心、消化不良、全身無力來表現。也因此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及延遲,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機。3大危險因子:壓力、高血壓、肥胖女性預防心血管疾病就從生活開始!因為根據美國十年以上追蹤發現,職場壓力、高血壓及肥胖都是導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工作壓力大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比常人高40%,心臟病發機率大幅高出88%。女性荷爾蒙亂補充   護心不成反血栓而女性過了更年期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心臟病發病及死亡率會提高,那麼是否建議更年期婦女都補充女性荷爾蒙?根據研究顯示,更年期每天補充女性荷爾蒙,並不如預期的達到顯著的保護效果。同時由於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血栓的生成,並非適合所有的女性朋友。張醫師也提醒,心臟疾病與女性息息相關,絕對不可以輕忽!從日常生活的保養做起,除了健康飲食,少鹽、少油、多膳食纖維,規律的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戒菸以及避免置身於二手菸的環境也相當重要!

性功能障礙別拖 增心臟疾病、憂鬱症風險

性功能障礙別拖 增心臟疾病、憂鬱症風險#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性功能障礙,不僅有傷男性顏面,也是許多男性難以啟齒的問題。醫師表示,除了大家最關心的男性雄風以外,尤須注意性功能障礙,也是身體出現健康的警訊之一。因為據統計有性功能障礙的患者,較容易同時也伴隨出現代謝症候群、與較高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憂鬱症,下尿道症候群等問題,不可不慎!南投醫院泌尿科王樹吉醫師表示,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心因性與器官性兩種。心因性常是來自生活上的各種壓力,患者常自述有時表現正常有時卻表現失失常,治療的重點在於心理壓力的排除。而器官性的原因又包含陰莖血管的問題、支配勃起功能的神經產生病變、賀爾蒙失調、以及受到其他藥物的副作用所影響。以上的情況,多需要病患配合醫師問診、透過抽血等檢查、方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不舉別害羞就醫 找出原因重振雄風目前常使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方式包含:口服藥物、陰莖海綿體局部注射前列腺素、陰莖真空抽吸。若對所有藥物治療皆失敗的話,則還有開刀植入人工陰莖一途可供病患選擇。而男性荷爾蒙之補充療法,則是限定使用於睪固酮濃度不足之患者。醫師也說,不管是勃起硬度不足,或是無法勃起,都可以算是性功能障礙,但一般受此問題困擾的男性,卻常常羞於啟齒或是不願意就醫尋求專業的幫助,久而久之不但可能使病況惡化,甚至會影響與伴侶間的相處與互動。

研究:只要久坐一小時 心臟病風險增14%

研究:只要久坐一小時 心臟病風險增14%#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於學生、上班族而言,每天不是坐著面對書本、辦公桌,就是回家時,坐在沙發上休息看電視,但你知道嗎?其實久坐對身體的危害很,不僅會增加肥胖、屁股變大的機率外,就連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會跟著增加,只要久坐一小時,就會增加14%的風險,除此之外,也發現就連每天上健身房運動,也無法抹滅掉它所帶來的傷害,因為只要一久坐,又會失去運動所產生的好處。久坐問題多 恐會增加血管沉澱物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威斯康辛醫學院,針對2031名平均50歲的成年人,進行長期久坐時間統計、心血管沉澱物水平等研究,結果發現,他們每天坐著的時間至少2~12小時,且每坐一個小時,血管沉澱物的水平就提升14%,這也代表著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提升14%。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待在辦公室裡的人,應定期每一小時起來走動一次,因為即使只坐著1~2小時,都會增加爾後心血管健康的風險,另外,雖然運動與久坐所帶來的危害會相互抵消,但仍建議民眾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以降低各種風險。

戒菸永不嫌晚 只要一天就能減少心臟病風險

戒菸永不嫌晚 只要一天就能減少心臟病風險#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民眾紛紛在新年中給自己一個期許,因此,建議有吸菸的民眾,雖然戒斷菸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才有辦法做到,但迎接新年最好的方法,就把健康還給自己,同時也為了家人的健康,所以,趕快把菸給戒了。只要戒菸20分鐘 血壓就會開始下降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越早戒菸效果越好,只要戒菸1天,心臟病風險就開始下降,而且再晚戒菸,對身體都還是有幫助,何樂而不為。戒菸對健康其實是有立即、無價的效益,只要戒菸20分鐘,血壓、心跳下降,手腳回暖;戒菸1天,心臟病風險開始下降;戒菸2週~3個月,心肺功能改善;1年後冠狀動脈疾病危險性降低一半;5年後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危險性下降;10年後肺癌危險性降低一半等。30歲開始戒菸 可延長十年壽命戒菸是最可預防致病及早逝的單一因子,根據研究指出,吸菸者約半數會死於吸菸相關的疾病,其年死亡率為不吸菸者的3倍;若吸菸者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戒菸成功,預估分別可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平均壽命,無論在任何年齡戒菸,都能幫助健康立即獲得改善。特別是家中有孕婦或孩子的吸菸者,切勿讓自己、家人及孩子,受到菸品的影響及危害,此外,若以每天吸1包菸,每包70元計算,戒菸1年至少可省下2萬5千元,而這筆錢拿來買新衣、家電甚至是智慧型手機等來犒賞自己,或跟家人一起出遊旅行,都是聰明又省錢的作法。二代戒菸 降低負擔、增健康為了幫助吸菸者戒菸,衛生福利部推出二代戒菸服務,透過菸捐收入補助吸菸者專業戒菸治療,目前全國已超過3,000家戒菸服務醫療機構,不論在門診、住院或急診都可使用,一般民眾僅需繳交最高200元之藥品部分負擔,至於低收入戶、山地離島者,甚至連部份負擔都完全減免,且對於孕婦、青少年及不適合用藥的民眾,亦可獲得專業戒菸衛教師之戒菸協助。

長年飽受心臟病之苦 蒙古男跨海千里來就醫

長年飽受心臟病之苦 蒙古男跨海千里來就醫#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跨海千里來就台醫!日前,一名來自蒙古的奏古特先生,長年來飽受心臟病之苦,且2年前被診斷出心肌無力,而在當地僅能用藥物治療,因此,醫師建議他到海外接受手術,經過多方詢問後,來到了台灣接受檢查。結果發現幾條血管嚴重阻塞,又加上他本身患有糖尿病及腎臟病,若不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所以,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而目前恢復迅速,已順利出院返蒙。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好發60歲以上長者台北醫院心臟內科黃建元醫師表示,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且大部份病患可經由心導管手術治療,不僅如此,隨著心臟外科手術的進步,目前此手術已不如想像中危險,若以常規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說,成功率已高達95%以上。另外,近年來也已發展出各種微創,及低侵襲性的技術,來幫助患者降低術後所產生的不適,恢復也更為迅速。  

口罩擋不了霾害 醫:慢性呼吸道患者少出門

口罩擋不了霾害 醫:慢性呼吸道患者少出門#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國霾害嚴重,東北季風將霾帶到台灣來,造成台灣空氣汙染,而南投醫院也提醒民眾,一般口罩無法防護霾,建議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霾害嚴重時,減少出門次數。南投醫院胸腔內科施志宏醫師表示,霾是車輛、工廠所排放的汙染物,與空氣中的水氣結合,在逆溫層下方堆積,加上光化汙染、降水偏少、幅合、大氣擴散條件不良所形成的能見度降低現象。細懸浮微粒 恐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而且粒徑小於2.5微米的細懸浮微粒,對健康影響很大,此細懸浮微粒進入人體後,在肺部吸收,造成肺部以及全身性的傷害,易形成慢性支氣管炎、細支氣管擴張、肺水腫或者是支氣管纖維化等症狀,使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狀加劇,甚至引發急性發作之狀況。因此,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呼籲民眾,在環保署發布霾害新聞消息時減少出門,平時亦可至環保署網站查詢空氣品質現況,查看台灣各地區的細懸浮微粒指標,當細懸浮微粒濃度達36 μg/m3(第4級),少至戶外活動,以保護呼吸道以及肺部遭受侵害。若感到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症狀加劇時,需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低溫易誘發心臟病、中風 胸悶痛、手無力是徵兆

低溫易誘發心臟病、中風 胸悶痛、手無力是徵兆#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寒冬到來,受到冷氣團及輻射冷卻的影響,出現攝氏10度左右低溫,而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局呼籲加強保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戴帽子和圍巾來保暖頭部也非常重要,尤其長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低溫的天氣,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就醫。  對溫度遲鈍   糖尿病患使用保暖產品易燙傷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因此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而晚上睡覺時,可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衛生局特別提醒,心臟病徵兆  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另使用暖暖包、熱水袋做局部保暖時,要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個部位,尤其糖尿病或有周邊血管疾病的病人,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時更應特別小心以免燙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