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致命危機!有牙周病罹心臟血管疾病機會高一倍

致命危機!有牙周病罹心臟血管疾病機會高一倍#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牙周病是全身性的健康殺手!因為當外來細菌侵入口腔時,會誘導病人的自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身體在殺菌的同時,也破壞了牙肉及牙床骨頭,最終導致牙齒脫落。而這些自身產生的抗菌物質,甚至會藉由血液擴散到其他部位,造成連串的全身性病變,例如:有牙周病的人得到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一倍。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的機轉若發生在腦血管將導致中風。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不可不慎。牙周病危害多  不限口腔!阮綜合醫院牙科部賴彥成醫師說,牙周病細菌可能順著血液,在冠狀動脈腔形成菌斑,隨著動脈管壁增厚產生血栓。即使是口腔牙周組織發炎所產生的物質,也會循著血液引發類似的心血管反應;而一旦冠狀動脈的阻塞,心臟缺氧,也將導致心肌梗塞。孕前預防牙周病  可促進母嬰健康此外,懷孕時由於賀爾蒙變化,很多孕婦都有牙齦流血或腫痛的現象。根據研究,孕婦罹患牙周病可能不利懷孕,因為牙周病病菌引發釋放發炎物質,可能造成羊膜提早破裂而早產、嬰兒出生體重的過低。早產及體重過低嬰兒的母親,通常比正常的母親有嚴重牙周病的比例更高。牙周病治療  有助血糖控制而賴彥成醫師也說,在糖尿病病人的身上經常會發現罹患牙周病,因為牙周病和糖尿病都會促進慢性發炎細胞產生。若針對牙周病進行深度牙根整平去毒,同時結合短期的抗生素治療,會發現對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有很大的幫助。從兩者的致病機轉,可推論任何可以降低牙周致病菌的治療,對於糖尿病的控制也會有幫助。牙周病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會引發身體的低度發炎反應,導致系統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早產或胎兒體重不足、糖尿病的發生或進展。千萬不要以為口腔的感染只限於口腔,而不予理會。

嬰兒先天性心臟病難診斷 突發呼吸急促要當心!

嬰兒先天性心臟病難診斷 突發呼吸急促要當心!#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果發現家中剛出生的小寶寶,突然有呼吸急促,或是嘴唇發黑的現象,家長最好趕緊送醫!台中一名才出生三日的新生兒,因初步檢查並無大礙,遂跟著媽媽一同返家照顧,然而一週後,寶寶突然呼吸窘迫,家人嚇得趕緊送醫,經檢查赫然發現男嬰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所幸經手術治療後,目前已無大礙。新生兒一般健檢 難以發現心臟有問題童綜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黃碧桃醫師表示,因為先天心臟病種類很多,許多嬰兒出生時症狀不明顯,就像是個案在出生後進行一般檢查時都沒有特殊發現,但是因為肺血壓及動脈導管的改變,造成男嬰血流異常而導致心臟衰竭。他說,大部分先天心臟病的病童都不需要立即進行開心手術,只需觀察或以心導管來治療,只有少部分症狀特別嚴重的嬰兒需要及早開心手術。黃碧桃指出,有些新生兒雖然出生時初步檢查沒有特別的問題,但若開始出現呼吸會喘、哭時嘴唇發黑等症狀時,就可能是先天心臟病的前兆,需要立即帶回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想了解心臟健康狀態 研究:測握力就知道

想了解心臟健康狀態 研究:測握力就知道#心臟病

(優活健康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人與人見面的握手打招呼,竟然也可以預測健康狀況?日前,在加拿大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從握手的力量,就可推測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如果力道較弱,就會增加爾後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率。握力每掉5公斤 增17%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由究主要是由麥馬斯特大學,針對加拿大、瑞典、巴基斯坦等17國,年齡介於35至70歲的14萬名受測者進行長達四年的追蹤研究,結果在排除年齡、煙酒習慣、職業等因素後,發現相關風險並沒有改變,每當受測者的手握力每少掉5公斤時,就會增加16%早逝機率、17%心臟病發生率,以及9%的中風率。對此,研究人員表示,當心臟的健康狀態不佳時,血管會硬化,導致肌肉的力量降低、握力減弱,由此可見,藉由握手這招來檢測健康狀態,其實比機器測量還好用、容易,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刺針期刊》。

好「傷心」!研究:離過婚容易罹患心臟病

好「傷心」!研究:離過婚容易罹患心臟病#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段感情走向破裂,不免淚眼婆娑,天天以淚洗面,心也跟著碎成一片又一片,但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一段感情的結束,尤其以離婚慘淡收場,除了心碎,恐怕真的會「傷心」!此研究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分析一萬五千人的資料,長達近二十年所得出。研究發現,這些樣本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離過婚,而這些離婚者,其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都較未離婚的人高出許多。女人為愛而活?離婚衝擊較男性來得大研究進一步指出,離婚婦女,罹心臟病風險,高出常人二成四,若離婚多次,風險更會暴增至七成七以上!不過研究也顯示,離婚對於男性的健康衝擊,就來得較小,風險僅有一成三成不等。為什麼離婚會讓心臟病危機纏身?研究人員指出,因為離婚所造成的精神苦悶會使免疫系統產生劇烈壓力,進一步刺激荷爾蒙的失調,長期下來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觀察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平均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可見愛情難測,還須謹慎面對,現實與浪漫之間,著實要拿捏得當!

研究:多說「謝謝」 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研究:多說「謝謝」 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全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而在台灣死於心臟疾病的人口,則成為第二大死因,所以,在預防、降低風險方面,一直以來都成為民眾關注的生活焦點,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多說謝謝不僅可以改善心理狀況,還能使心臟保持健康。擁有感恩的心 將有助於提升心率變異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針對186名被診斷出無症狀結構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憂鬱症狀、睡眠質量、疲勞程度等調查,結果發現,經常懷有感謝之心的人,他們的情緒、睡眠、疲勞等狀況也會比較好,而這些對於心臟健康來說,皆有很大的幫助。且為了進一步測試研究結果,研究人員還讓患者們,連續八周每天寫下三件他們感謝的事情,結果增加了他們的心率變異,而改善心率變異,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措施。然而,之所以會選擇無症狀結構性心臟病患者來做研究,主要是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出現心臟受損的問題,但還沒有產生心臟衰竭的症狀,此時若能改變生活習慣,將能有效改善心臟狀況,否則一旦出現較嚴重階段的心臟病問題時,就會增加5倍的死亡率,而根據研究結果看來,擁有感恩的心,的確能使心臟更健康,目前此研究刊登於《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雜誌。

研究:矮個子易罹心臟病

研究:矮個子易罹心臟病#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心臟病已緊追在癌症後頭,成為我國第二大死因,且又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等,使得心血管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斷攀升中,但除了上述的這些原因,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外,日前更有研究發現,身高越矮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會越高。每高出近6.4公分 就會減少13.5%心臟病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萊徹斯特大學,針對近20萬人進行調查,並觀察180種不同的遺傳變異,結果發現,身高每高出近6.4公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就減少13.5%,舉例來說,173公分的人若與155公分者相比,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會增加32%。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過去已經知道身高與心臟病有些關連,但此研究分析了身高相關基因,以更科學的方式來證實兩者間關係,而非營養不良等因子所致,但其實不論高矮,若想使身體健康、遠離疾病,飲食及運動也相當重要,目前此研究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姐妹注意!女性心臟病死亡率高於男性

姐妹注意!女性心臟病死亡率高於男性#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疾病不再是男性的專利!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98年十大死因,心臟疾病都是男女死因的第二名,但女性心臟疾病死亡率23.8%高於男性21.4%!所以女性不是不會得心血管病,只是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晚,加上過了更年期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後,發病及死亡率很快追上來,甚至於會超過男性!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張瑋婷醫師表示,許多心臟疾病相關症狀及臨床表現,在女性往往不典型,以冠狀動脈疾病為例,男性的表現通常為運動後胸悶胸痛,而女性則可能以心悸、呼吸困難、頭暈噁心、消化不良、全身無力來表現。也因此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及延遲,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機。3大危險因子:壓力、高血壓、肥胖女性預防心血管疾病就從生活開始!因為根據美國十年以上追蹤發現,職場壓力、高血壓及肥胖都是導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工作壓力大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比常人高40%,心臟病發機率大幅高出88%。女性荷爾蒙亂補充   護心不成反血栓而女性過了更年期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心臟病發病及死亡率會提高,那麼是否建議更年期婦女都補充女性荷爾蒙?根據研究顯示,更年期每天補充女性荷爾蒙,並不如預期的達到顯著的保護效果。同時由於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血栓的生成,並非適合所有的女性朋友。張醫師也提醒,心臟疾病與女性息息相關,絕對不可以輕忽!從日常生活的保養做起,除了健康飲食,少鹽、少油、多膳食纖維,規律的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戒菸以及避免置身於二手菸的環境也相當重要!

性功能障礙別拖 增心臟疾病、憂鬱症風險

性功能障礙別拖 增心臟疾病、憂鬱症風險#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性功能障礙,不僅有傷男性顏面,也是許多男性難以啟齒的問題。醫師表示,除了大家最關心的男性雄風以外,尤須注意性功能障礙,也是身體出現健康的警訊之一。因為據統計有性功能障礙的患者,較容易同時也伴隨出現代謝症候群、與較高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憂鬱症,下尿道症候群等問題,不可不慎!南投醫院泌尿科王樹吉醫師表示,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心因性與器官性兩種。心因性常是來自生活上的各種壓力,患者常自述有時表現正常有時卻表現失失常,治療的重點在於心理壓力的排除。而器官性的原因又包含陰莖血管的問題、支配勃起功能的神經產生病變、賀爾蒙失調、以及受到其他藥物的副作用所影響。以上的情況,多需要病患配合醫師問診、透過抽血等檢查、方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不舉別害羞就醫 找出原因重振雄風目前常使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方式包含:口服藥物、陰莖海綿體局部注射前列腺素、陰莖真空抽吸。若對所有藥物治療皆失敗的話,則還有開刀植入人工陰莖一途可供病患選擇。而男性荷爾蒙之補充療法,則是限定使用於睪固酮濃度不足之患者。醫師也說,不管是勃起硬度不足,或是無法勃起,都可以算是性功能障礙,但一般受此問題困擾的男性,卻常常羞於啟齒或是不願意就醫尋求專業的幫助,久而久之不但可能使病況惡化,甚至會影響與伴侶間的相處與互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