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尿

一出力就漏尿 婦人嚇到不敢出門

一出力就漏尿 婦人嚇到不敢出門#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些人因為擔心漏尿,不敢出去旅行,更有人因為擔心身上有尿臊味,漸漸不願意與親戚朋友聚餐,將自己禁閉在家中。一名鄭姓婦人最近因為感冒咳嗽,意外發現常常一咳就不由自主尿褲子,因為怕別人聞到她身上的尿騷味,開始減少出門的次數,每天宅在家裡成為名符其實的宅媽。好發於多產、停經後、肥胖婦女阮綜合醫院排尿障礙中心吳俊賢主任指出,這些因為咳嗽、打噴嚏、身體突然用力或是改變姿勢,而造成漏尿的情況,稱為「應力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好發於多產、停經後或肥胖的婦女,或是曾接受骨盆腔手術的人,如婦科、泌尿科或大腸直腸科手術,或曾接受放射線治療患者。由於多數的患者都是在生產過程中,因為胎兒經過產道時,造成骨盆底的肌肉裂傷或神經血管受傷所導致,或是停經婦女因為缺乏荷爾蒙,使得尿道支撐力變弱。勿憋尿、凱格爾運動可改善吳俊賢主任說,症狀上有輕重之分,輕度患者只有在咳嗽嚴重時,才會漏尿,平時不需要使用護墊。若是每星期至少發生一次因為出力而漏尿,也開始使用護墊,就屬於中度級;重度是指輕微的出力或活動就會漏尿,平時一定要使用護墊,有人甚至因長期使用護墊或尿布,產生尿布疹或感染併發症。  而輕度的應力性尿失禁患者,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就可以獲得改善,如不要憋尿、不要過度飲水,並學習骨盆腔收縮的凱格爾運動,來加強骨盆底肌肉群的肌力,就可減少漏尿情況。至於已影響生活品質的中度及重度病患,應該要尋求治療,除了藥物,也可使用手術來改善漏尿情形。

7成婦女有漏尿困擾 產後、更年期易發生

7成婦女有漏尿困擾 產後、更年期易發生#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般人都以為排尿障礙,僅出現於老年男性,但其實這也是許多婦女難以難以啟齒的健康問題,而他們排尿障礙主要以頻尿、漏尿、排尿困難等為主,有的甚至還有不明原因腰酸背痛的困擾。對此,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丁大清醫師表示,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骨盆底肌肉無力造成的原因,所以,可以透過骨質密度檢測以及簡單的骨盆運動,幫助大家解決及預防骨盆底肌肉無力造成的排尿障礙、生殖道器官脫垂、慢性骨盆疼痛等問題。全球有2億人口曾有排尿障礙的困擾依統計資料顯示,婦女因體質不同有40%~70%的可能性,會有排尿障礙的問題,甚至是生殖道器官脫垂、慢性骨盆腔疼痛的困擾,丁大清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約有兩億人曾有過排尿障礙的問題。除了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之外,尤其是生產過的婦女,因為懷孕時副壓增大加上生產時產道擴張,導致內括約肌受損或者更年期過後停經,造成體內賀爾蒙環境改變等因素,這些都有可能會讓婦女產生困擾。除了手術治療外 運動也能改善困擾往往都以為出現排尿障礙或生殖道器官脫垂的困擾時,都只能靠手術解決,但丁大清醫師表示,其實不是只有手術可以治療,在症狀輕微的時候,透過藥物、電刺激或者訓練特定肌肉的復健運動等非侵入性治療,就能有效改善。像是將阻力球放在雙膝中間夾緊,深呼吸、吐氣等,看似簡單的動作,就能讓婦女輕鬆自我保健,此外,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蔡娟秀教授結合凱格爾運動與提肛運動,設計而出婦女在家坐著也能進行的骨盆運動,藉著阻力球位置的移動,加強骨盆底肌、腹橫肌與臀大肌等肌肉強度,在骨盆底肌肉無力症狀輕微的時候,就能解決後續出現的問題,蔡娟秀教授表示,運動不是光靠肌肉,骨骼健康也非常重要的。水量補充少 當心泌尿道感染除了透過運動改善問題外,丁大清醫師表示,有多數人認為尿失禁就是害怕喝水了,但其實這是錯誤想法,因為水量補充的少時,會造成尿液濃度高,反而會過度刺激膀胱,造成更嚴重的排尿障礙,甚至是泌尿道感染,所以,應該要多喝水,只是,要少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等刺激成分的飲料,如此一來,才能真正解決排尿障礙。

3成婦女生完產會漏尿 她竟每小時都需換尿布度日

3成婦女生完產會漏尿 她竟每小時都需換尿布度日#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中一名二十八歲許姓少婦,生完第一胎後,原本該沉浸於為人母喜悅的她,卻是一連串噩夢的開始!根據統計,大約有三成的婦女,在產後會有嚴重程度不一的尿失禁問題,而這名少婦生完產後竟嚴重漏尿,每天除了替寶寶換尿布之外,更得需要幫自己每小時換一次衛生棉,晚上睡覺時還不敢睡太沉,以免尿床,讓她睡也睡不好,苦不堪言。據悉,這位少婦,生完第一胎原本應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但她卻發現近期剛上完廁所沒多久,又會想排尿,有時只是抱孩子稍稍用力,或者蹲下要起身時就會尿濕褲子。加上做月子和哺餵母乳期間,攝取的湯湯水水很多,連帶造成排尿量也增加,尤其到了晚上,都不敢睡太沉,怕一不小心就尿濕床鋪。為此,少婦只好24小時都墊著衛生棉,而且每過1小時就得更換一次,她無奈的說,當了媽媽以後不僅得幫寶寶換尿布,竟然還得幫自己換尿布,為人母當真是不容易!女性命苦 生產完還要受漏尿之苦光田整形美容中心蘇棋楓醫師表示,一般肌膚組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彈性逐漸老化鬆弛,但其實女性最私密的部位也會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尤其有超過三成的婦女在生產過後可能患有程度不一的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主要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時造成骨盆底神經與組織的損傷,導致骨盆腔鬆弛,使尿道支持力變弱,所以患者每次用力、打噴嚏、大笑時腹部壓力增加,就會有尿液溢出。嚴重者可透過「微創陰道頸懸吊手術」及「骨盆腔重建手術」,解決脫垂和漏尿問題;而年紀輕或症狀輕、中度者則可採免開刀、免住院、免麻醉的雷射治療方式來改善。蘇棋楓醫師解釋,就像愛美的女性會透過雷射療程促進膠原蛋白增生,使肌膚恢復緊緻的原理一樣,這種專屬於私密處的雷射包括治療與保養兩個層面,是透過特殊探頭,直接深入女性私密處,360度的釋放雷射能量,大約15分鐘的療程就可以刺激陰道周邊膠原蛋白再生與重組,活化細胞層,改善陰道鬆弛並提升尿道的支持力,對於症狀較輕微漏尿婦女,可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別喝了!先戒咖啡 緩解夜尿、漏尿問題

別喝了!先戒咖啡 緩解夜尿、漏尿問題#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紀增大,排尿問題是許多人說不出的痛!這問題可是男女都有!男性年齡越長,可能會攝護腺肥大,出現漏尿、夜尿、小便無力、排尿延遲、滴滴答答等問題,60歲以上的男性盛行率高達80%;而女性則是被尿失禁問題困擾。醫師表示,要治療泌尿道疾病,建議先由改變生活習慣作起。振興醫院泌尿科楊景偉醫師表示,由於雄性素和雌激素分泌不平衡,導致男性攝護腺會在40歲後開始增大、50歲生長速度加快,良性攝護腺肥大會使尿道變窄,若嚴重阻塞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膀胱功能受損,引起日後膀胱無力。而婦女的尿失禁問題,是因年齡、認知功能障礙、行動不便、肥胖、生產、停經等原因造成尿失禁;漏尿的原因是由於膀胱內壓大於尿道關閉壓力所產生的。治療泌尿道疾病 改變生活習慣為首要 楊景偉醫師建議,良性攝護腺肥大的保健,在睡前盡量少喝水,忌茶、咖啡等利尿性飲料,且忌諱過度喝酒和服用安眠藥,並減量服用感冒藥、過敏藥和止瀉藥等,因這些藥物會抑制膀胱收縮而解不出尿。至於治療尿失禁,楊景偉醫師說,需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咖啡攝取、減重、戒菸,並治療慢性咳嗽、慢性便祕等問題;再來接受生理治療,利用膀胱訓練,或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療法來緩解症狀;或是透過藥物治療,如果情況仍然嚴重,就必須手術處理。

老婦尿失禁 只要咳嗽就會漏尿

老婦尿失禁 只要咳嗽就會漏尿#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也有尿失禁的問題嗎?日前,台南就出現一位六十八歲的老婦,因為有尿失禁的問題,嚴重到連咳嗽時都會漏尿,讓他的生活產生許多困擾,必須包尿布才能夠上街。三十歲婦女 兩成五曾發生尿失禁問題對此,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婦產學科主治醫師黃于芳指出,婦人這種症狀實屬壓力型(亦稱應力性)尿失禁,也就是在腹部用力(腹壓增加)的情形下,所發生的漏尿。這種問題雖然是小病,嚴重時不但會讓老年人因害羞不敢出門,也會讓一位年輕人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據國民健康署統計,30歲以上的婦女,有四分之一曾經發生尿失禁症狀。國內外的統計一致指出,自然生產次數越多、年齡越大、或肥胖者,會有較高的尿失禁發生率。她解釋,壓力型尿失禁的原因無論是尿道結構內因性或外因性,其治療方式可依照嚴重程度來區分,輕微者可同時合併藥物或凱格爾運動輔助,中重度以上者才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而手術採用陰道式微創手術的長期治療成效已經漸漸廣為接受,已蔚為世界潮流。婦人在充分瞭解手術之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住院天數少、成功率高的優點,與可能的併發症後,經歷陰道式單一傷口尿失禁吊帶手術,並在術後一個月內配合醫師醫囑,悉心保養與僅允許適合的活動,終於治癒其漏尿的症狀。

咳嗽、大笑就漏尿 如何告別「濕」生活

咳嗽、大笑就漏尿 如何告別「濕」生活#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老年婦女最常見就是出現尿失禁問題。一名71歲的王姓病患,在提重物、咳嗽時出現漏尿情形,童綜合醫院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使用藥物治療後,症狀已有明顯好轉與改善。這名病患原本在用力咳嗽時才會出現漏尿情形,不以為意,時間一久發現竟然越來越嚴重,只要一提重物、咳嗽、大笑、打噴嚏時都會出現漏尿,讓病患感到非常困擾且怕麻煩而不願遠行。尿失禁問題 並不都是尿道肌肉鬆弛許兆畬醫師表示,正常人膀胱的儲尿量是300cc~500cc,但王姓病患的骨盆底肌張力過強,在排尿時無法放鬆,產生功能性的排尿障礙,造成膀胱積尿達到700cc的量,當腹部受到壓力(咳嗽、大笑等)擠壓時就會出現漏尿情形。一般針對排尿有困難障礙的病人,除服用藥物外,還可使用施打肉毒桿菌方式,以抑制支配肌肉的神經之傳遞物質的釋放,讓注射的周圍肌肉變鬆弛而降低收縮力,幫助膀胱不會積存過多尿意。一般民眾都認為排尿障礙是小便不好解(尿量少、尿速慢等),但有時還包括有漏尿與頻尿的問題,因此當女性出現尿失禁問題時,並不絕對是尿道肌肉鬆弛所造成,還是要經由專業醫師進行診斷,確定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治療改善尿失禁情形。

醫訊/漏尿尷尬不再來

醫訊/漏尿尷尬不再來#漏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是指婦女卵巢機能退化到完全喪失的這段時期,停經是說1年以上沒有月經。一般停經年齡是在48~52歲左右,大約有1~5年的時間,會產生一些生心變化,社會關係與角色也面臨新的轉變。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婦女平均壽命可以超過80歲,更年期議就更顯得重要。因此,國泰醫院將舉辦「101年更年期講座系列」,這次主題為「漏尿尷尬不再來;擺脫肥胖更年輕」,邀請婦產科梁宏碩醫師主講「生殖泌尿系統的症狀與其預防」;營養組羅悅伶營養師主講「更年期防胖原因與體重控制」。該單位歡迎民眾與更年期婦女、家屬踴躍參加,需要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101年更年期講座系列時間:101年12月26日(三)下午13:30~16:30地點:國泰醫院(新北汐止區建成路59巷2號)B2第3會議室洽詢:02-2648-2121轉5107

夜晚頻尿、漏尿 雙極電刀改善男子難言之隱

夜晚頻尿、漏尿 雙極電刀改善男子難言之隱#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91歲張老先生攝護腺肥大問題已困擾多年,且今年2月開始,張老先生在家頻頻跑廁所,一個晚上頻尿20~30次,睡眠品質大受影響,因此至台中林新醫院泌尿科求診,但因張老先生年歲已高、又有高血壓,對手術風險承受度不高的考量下,因此選擇低侵襲性的雙極氣化刀將疤痕平整,讓狹窄處更為通暢,手術過程順利,也解決了張老先生的漏尿問題。台中林新醫院泌尿科醫師張靜閔指出,攝護腺肥大是50歲以上男性常見疾病,部份病患透過藥物治療,就能獲得改善,但仍需持續服用藥物,維持生活品質。如果藥物療效不顯著,還可透過手術治療。 張靜閔醫師說明,攝護腺肥大手術分為3種,第一種為傳統的泌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是從尿道經膀胱將攝護腺肥大的部分刮除,較容易有出血傾向,且術後需將大量蒸餾水灌入膀胱,易造成低血鈉症,因此,傳統型手術漸漸被其它手術取代。第二種是雷射,但不管是那一種雷射,差別在於光源及能量的不同,皆是利用雷射光束將阻塞尿道的攝護腺肥大腺體切除氣化,使尿液順利排出,優點是安全性高、術後復原快,但雷射目前尚未納入健保,費用相對高昂。第三種,也是張老先生所接受的手術雙極氣化刀,也叫雙極電刀,是利用電的能量將多餘攝護腺肥大組織切除氣化,是一種低侵襲性、安全、術後復原快、對周邊組織傷害小、可立刻解決病人排尿困難等症狀。解決了多年的難言之隱,張老先生開心表示,現在每天排尿都順暢無比,而張靜閔醫師表示,其實不管選擇何種手術,重點是醫師對病患的評估,包括攝護腺大小、形狀、及身體狀況來判斷病患適用哪一種治療方式可有效解決攝護腺肥大引起的阻塞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