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男長期腹痛 竟是黑色素癌搞鬼

男長期腹痛 竟是黑色素癌搞鬼#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正值壯年的陳先生,長期有腹痛、便秘的問題,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竟是惡性黑色素癌搞鬼。醫師表示,黑色素癌的特性即是惡性度高、進展快、確診易延遲,由於人體只要細胞有黑色素之處就有可能病變,不只手掌腳底等皮膚表面,臨床上亦不乏腸道黑色素癌,或因眼花就診才發現眼球黑色素癌、因長期鼻塞才確診鼻腔黑色素癌的案例。確診易延遲 發現時常已遠端轉移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劉俊煌醫師表示,台灣每年新增約250位惡性黑色素癌患者,多數人確診時,癌細胞已遠端轉移,由於化療效果不佳,導致病情進展快速且預後差。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文震醫師指出,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是透過藥物本身直接毒殺或抑制癌細胞,而目前有新的免疫抗癌藥物Pembrolizumab,是國內第一個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核准用於無法切除或已出現轉移的患者,經標準治療無效的晚期黑色素癌後線治療。作用是直接喚醒人體的免疫系統,使T細胞可以辨識癌細胞,並加以殲滅,此創新作用機轉,讓陷入無藥可用困境的末期癌患,終於有新的治療選擇。化療存活期短、副作用多 新藥解套他進一步指出,黑色素癌一旦轉移,過去只能用傳統化療,平均存活期僅6到9個月,五年存活率低於1%,且副作用太大;近幾年雖有標靶療法,平均存活期也只有12到13個月,存活依舊不理想。因此,長期存活對轉移性黑色素癌患者來說,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一項臨床研究指出,針對540名晚期黑色素癌患進行追蹤治療,使用Pembrolizumab免疫療法者,21%腫瘤出現縮小,反觀化療組卻僅有4%,前者高達後者的5倍。免疫抗癌藥延長存活期 健保未給付張文震醫師表示,這類新一代的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可提高腫瘤反應率並提供長期存活機率,和傳統化療相比耐受性較佳、副作用明顯較小,常見副作用主要有皮膚騷癢、紅疹、疲倦等,但仍需注意免疫相關副作用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包括肺炎、結腸炎、肝炎、腦下垂體炎等。目前台灣健保給付仍在申請中。

防癌飲食這樣吃 4步驟打造免疫金鐘罩

防癌飲食這樣吃 4步驟打造免疫金鐘罩#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癌症蟬聯33年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資料顯示,平均11分半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且國人罹癌速度增快、並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國人飲食型態及生活習慣有很大關聯,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鄭欣宜營養師歸納日常生活4撇步,打造身體免疫金鐘罩,吃出防癌飲食!1) 選擇低GI、均衡飲食/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選擇未加工、低升糖指數食物,建議一天當中至少可以有一餐食用全穀類食物,如糙米、五穀米、麥片、小麥胚芽取代白米、精製麵包等,可增加纖維質攝取也增加B群的攝取,提高一天活力來源。2) 蔬果彩虹579,神奇植化素/植化素就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而演化出來的一種天然色素,不同顏色蔬果提供不同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植化素,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可預防攝護腺癌;葡萄籽、松樹皮當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生成;胡蘿蔔、南瓜中的類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除了是脂溶性維生素更在黏膜細胞扮演重要角色;菇類中的多醣體,可增加免疫T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抗癌的效果,建議兒童一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成年女性攝取7份蔬果、男性攝取9份蔬果,攝取蔬果的原則應該是多樣多色,才能讓人體吸收到不同功效的植化素!3) 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 30分鐘,達心跳速率每分鐘130下,規律運動除了可增加心肺功能、幫助代謝、減少體脂肪,減少體內氧化壓力生成,運動種類可依個人身體狀況及喜好度做調整!也建議可維持良好的體態,減少代謝症候群慢性疾病的發生,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另外也必須小心「隱藏性肥胖」,注意體脂率,建議男性體脂肪率介於17~23%,女性為20~27%。4) 定期癌症篩檢/國健署已推出免費篩檢,將大腸癌、子宮頸頸癌、乳癌及口腔癌等國人發生率高的四大癌症,列為癌症篩檢的重要工作,也有統計發現借由癌症篩檢,早期介入治療,可有效降低四大癌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冬病夏治「三伏貼」 提升免疫抗過敏

冬病夏治「三伏貼」 提升免疫抗過敏#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鼻子過敏、呼吸道疾病雖然是冬天常見的問題,但若以冬病夏治的預防醫學概念,利用夏天最熱,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三伏天,配合藥物來提升免疫力,就能有效預防秋冬舊疾復發,並減緩病症發作的程度與頻率。然而,所謂的三伏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指的是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天,而每年的三伏天時間不一,今年為7月13日、7月23日、8月12日,所以,只要在這三天做的穴位敷貼治療,就可舒服過冬了。敷貼藥餅 刺激穴道改善呼吸道台北慈濟醫院戴有志中醫師表示,在治療上,選取一些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的中藥材,如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和薑汁製成藥餅後,在背部大椎、肺俞、風門及膻中等特定穴位上進行敷貼。這類溫性藥物透過穴道刺激,將熱能經由皮膚傳導進入穴位,可調節經絡及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的效果,有助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到了季節交替時也能預防感冒的發生。孕婦、心肺功能不佳者 不適合使用適合接受三伏貼的患者,主要是過敏體質的兒童,包括過敏性鼻炎及氣喘,在成人方面,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也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只是,在治療期間,切忌吹冷風、避免游泳等浸泡冷水活動、吃生冷食物及冰品。至於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一歲以內的嬰兒、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病患,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則不適合三伏貼療法。貼藥時間 以不超過4小時為原則最後,戴有志醫師提醒民眾,貼藥時間一般為1~4小時,5歲以下的兒童為30分鐘~1小時,若皮膚發生明顯的紅腫搔癢等過敏症狀,則須立刻撕下藥布。敷貼在皮膚上會有少許刺激性如燒灼感、口乾現象,也會造成皮膚輕微的局部紅腫和少許的刺痛,但因人而異,基本上小心保護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醫訊/「從免疫,看乾癬」講座活動

醫訊/「從免疫,看乾癬」講座活動#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舉凡走過或坐過之處都飄下像雪花般的層層皮屑,乾癬患者不僅要忍受生理上的紅腫裂痛,及承受心理的負擔,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魏正宗主任表示,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的慢性疾病,大約有30%的乾癬患者會合併出現乾癬關節炎的問題,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導致關節的破壞與變形,嚴重影響生活能力。生物製劑治療乾癬性關節炎顯著療效可到7成魏正宗醫師主任說明,乾癬性關節炎屬於慢性的免疫系統疾病,目前無法根治,必須長期追蹤治療。目前針對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可分為傳統口服治療及生物製劑,其中,生物製劑針對特殊細胞進行作用,以長效型生物製劑為例,臨床施打大約1~2個月,75%以上的患者會有顯著的療效,比起過去單用外用藥膏或口服藥物的3~5成,生物製劑有效率達到8、9成。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製劑已有健保給付,只要病友們符合規範條件就可以申請使用,著實為乾癬患者帶來一項治療福音。為提升全民對於乾癬更完整的衛教概念,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將於103年11月1日上午舉辦「從免疫,看乾癬」講座,邀請乾癬病患及家屬共同參與。名稱:「從免疫,看乾癬」講座時間:103年11月01日星期六,上午09:30~12:00地點: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杏樓1樓「杏一教室」(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報名專線:04-24739595 轉34305 /34308 /34309 /34310 魏主任助理

醫訊/多醣體如何增強身體免疫力

醫訊/多醣體如何增強身體免疫力#免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醣體是由碳水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其來源有菇蕈類、酵母菌等細菌,其中以葡萄糖為基本單元形成,稱為葡聚糖,科學證明葡聚糖有保健功能,其能被人體免疫系統辨識,活化免疫系統。菇蕈類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功能,平衡身體免疫反應,具有抗癌功能,保健身體健康。因此,人間福報(社)特舉辦「2013春夏保健 健康樂活講座」,主題為「多醣體啟動身體免疫溝通」,將邀請張惠媛營養師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前50名送禮品。該單位歡迎民眾與志工或有意願服務者踴躍報名參加,需要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2013春夏保健 健康樂活講座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上午10:00~11:30地點:台北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3樓;近台鐵松山站南出口與捷運藍線後山埤站出口1洽詢:02-8787 7828轉36 報名:http://www.merit-times.com/edm/1020625/edm.aspx

醫訊/如何防治過敏免疫風濕病

醫訊/如何防治過敏免疫風濕病#免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風濕病關節炎是廣泛且頑固的慢性疾病,輕微時可能影響關節僵硬、疼痛,嚴重則會引起全身關節腫脹疼痛及損壞,甚至造成殘障,若有上述症狀一定要儘早診斷與治療。緣此,大林慈濟醫院與嘉義市醫杏風濕病關懷協會,將在大林慈濟醫院舉辦「過敏免疫風濕病友夏季聯誼會」,歡迎過敏免疫風濕疾病病友及家屬、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該活動需要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過敏免疫風濕病友夏季聯誼會時間:102年6月1日(六)上午8:30~12:00地點:大林慈濟醫院(嘉義縣大林鎮民生路2號)5樓大講堂洽詢:05-2648000轉5036社服室

比國際還嚴!食品放射能污染標準重修

比國際還嚴!食品放射能污染標準重修#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為防止受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之食品危害國人飲食安全,衛生署已訂有「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的標準。但由於近年內國際間已有更為完整之相關科學性評估及研究資訊,加上原標準之評估年代較久遠,國內相關膳食暴露風險之評估資訊也應更新,故經重新檢討。在彙整專家學者及我國原子能委員會之專業意見後,已於101年6月29日公告「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之修正草案,該等草案限值,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歐盟及加拿大等先進國家均更為嚴謹,並展開為期60天之預告評論期。衛生署指出,本次預告草案除修正原有碘及銫等放射性核種於乳品、嬰兒食品及其他一般食品之安全容許量外,並擴大新增鍶等七種放射性核種於食品中之限量規定,且針對不同類別食品,就相關限量標準之適用加以備註說明,包括乾燥或濃縮食品、茶葉及調味香辛料等特殊食品之適用規定等,使相關標準更為完整及合乎實際需求。

黑眼圈不一定是疲勞 可能是過敏反應引起

黑眼圈不一定是疲勞 可能是過敏反應引起#免疫

天氣一變化,鼻子過敏的民眾,打噴嚏、流鼻水的情況又變嚴重了,不過根據最近電視媒體報導,鼻子過敏除了會有打噴嚏、流鼻水的情況外,還容易讓眼周的血液循環變差,出現難以消除的黑眼圈,另外更有平面報導指出,過敏的時間越長、症狀越嚴重,甚至會加深、加大黑眼圈,醫生建議,可以多吃芝麻、海帶、還有喝綠茶,當然還有遠離過敏源。根據嘉義長庚醫院小兒科蔡宜展醫師在衛教文章中指出,所謂的過敏性鼻炎是因為鼻黏膜上的免疫細胞,會對經由空氣吸入的過敏誘發因子產生過度反應,鼻腔受到吸入性的過敏原(像是粉塵、花粉等)刺激後,會局部產生大量抗體,當過敏原跟抗體結合之後,會在鼻腔釋放出化學物質,例如組織胺、白三烯素及前列腺素而誘發鼻膜發炎反應,接著,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好而容易形成黑眼圈。營養師則表示,天氣狀況的改變,的確會讓許多免疫系統不平衡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現象,因此營養師建議,多吃蔬菜、深海魚油等,另外還可以補充益生菌來增強免疫系統,改善過敏體質,減緩過敏症狀,目前益生菌補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喝優酪乳的方式來補充,而媒體也指出多吃紅蘿蔔、海帶和芝麻,補充維生素A、鐵質和維生素E,從體內把黑眼圈由內而外逼出來,就能跟黑眼圈說掰掰了。對抗黑眼圈 簡單輕鬆有撇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708黑眼圈跟過敏有關?電腦分析告訴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220「乳暈霜」擦眼睛黑眼圈可以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71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