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你的免疫正常嗎?免疫不是越強越好!

你的免疫正常嗎?免疫不是越強越好!#免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來,各類病毒猖獗,「免疫力」這個話題被大家廣泛討論,坊間紛紛出現各種「增強免疫力」的偏方、保健食品,不少幼童、患者的家屬更是緊張,唯恐這些免疫力較差的族群,會因病毒感染,引發各種疾病。免疫力過強,也會導致疾病免疫力並不是越強越好,免疫系統過強,把無害的異物當作敵人,容易引發過敏反應,當自身免疫系統產生識別上的障礙,就會攻擊自身細胞,引發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由此可知,免疫系統的平衡比強化重要。只要觀察感冒的次數、症狀,即可知道自己的免疫系統運作正常與否。Check!你的免疫系統正常嗎?不當的免疫力,易產生過敏症狀和自體免疫疾病免疫反應不當的增強,易使免疫細胞攻擊自身細胞,而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免疫力太弱,易遭到細菌、病毒感染,且罹癌機率較高。因此體內要有好的自我調節能力,讓免疫力均衡。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才是健康的保證人體免疫系統除協助防禦外來異物,也會清除體內突變細胞,維持重要生理系統的健康。在「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的嗜中性白血球、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被活化後,免疫系統的功能更重要。「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只要辨識出非人體細胞或物質,就會將其吞噬。「抗原呈現細胞」如巨噬細胞等,則會將殺死的病原體顯示給淋巴細胞,供淋巴細胞產生免疫記憶,以便同樣的病毒入侵後,迅速清除以保護身體健康。這些複雜的環節,只要一部分出問題,就會影響全體,只有維持免疫系統平衡,才有利人體健康。如何吃出免疫力?提升免疫力,可從「生活型態」和「飲食」著手。透過以下7種祕訣攝取優質營養,能讓身體的免疫大軍擁有充足戰力。1.攝取優質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主要的成分,免疫系統也需要它才能正常運作。每個人一天需吃3~5份蛋白質。 優質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瘦肉、雞肉、魚肉(特別是含有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如鮭魚、鮪魚等)、海鮮、低脂奶類、雞蛋等。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豆類、豆腐和豆製品、堅果類等食材。2.每天至少吃1碗五穀雜糧粗糙、未精製的五穀雜糧,含維生素B群和各種礦物質。人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供應細胞進行增殖、氧化和還原作用,尤其是B2、B5(又稱泛酸)、B6和葉酸,和維持細胞黏膜健康、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關。3.吃各種顏色的蔬果一天至少要吃3種蔬菜、2種水果。 深綠色葉菜類蔬菜:含維生素B群、C、E和各種礦物質,是提供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必要養分。 紅、橘或黃色蔬菜:如紅蘿蔔、彩椒、南瓜、番薯等,含大量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會在人體內,轉換成對提升免疫力很重要的維生素A。人體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A,易造成免疫功能失調、抗體反應變差、B細胞和T細胞也無法正常運作。4.適量攝取菇蕈類蕈菇類含多醣體(Polysaccharide)成分,研究證實其可調節、提升免疫功能,也被視為抗癌的明日之星;同時也能提高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戰鬥力,並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和活性。5.每天吃1種高維生素C水果維生素C會刺激身體製造干擾素(一種與免疫功能有關的物質),以破壞病毒結構。另外,維生素C也能幫助膠原蛋白生成,讓細胞之間互相緊密聚在一起,減少細菌和病毒入侵的機會。6.多吃大蒜、蔥、洋蔥許多研究發現,大蒜裡的硫化合物,可提高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性,也會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所以不論生吃或熟食,每天吃2~3顆大蒜,或半顆洋蔥、幾節蔥段,都能達到殺菌、預防感染和抗癌的效果。7.脂肪攝取不過量攝取太多脂肪,會抑制免疫系統功能,有些脂肪甚至會抑制淋巴球,減弱免疫系統的作用,如Omega-6脂肪酸含量比例較高的蔬菜油(像玉米油、黃豆油等),這類油脂易在高溫烹調時氧化,產生攻擊免疫細胞的自由基。宜選擇使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如:橄欖油、花生油較好。(本文摘自/這樣吃提升免疫力就能抗病毒/人類文化出版社)

中醫教4穴位提升免疫 阿膠真假辨別

中醫教4穴位提升免疫 阿膠真假辨別#免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感染及致死的病例尚未緩和,要抵抗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以外,我們也不能忽視照顧好自身的免疫力,扶原中醫診所院長郭大維醫師和大家分享能夠幫助活血、提升免疫力的穴位,讓大家也能提升自我防護力,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幫助活血、提升免疫力的四大穴位一、腎俞穴:位在下背部兩側,屬膀胱經。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因此按摩此穴具有補腎益氣 的功效。二、關元穴:位在肚臍往下四指處,屬任脈。此穴會匯集全身血液,是強健身體的重要穴位,具有鞏固元氣 的功效。三、血海穴:屬脾經,位在膝蓋內側上方。顧名思義這裡就是血液最豐沛的地方,能夠幫助調血養血,同時也是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的常用穴位。四、足三里穴:屬胃經,位在膝蓋下方四指處,能夠調理陰陽、健脾和胃。阿膠+當歸、熟地助補血 阿膠+桃仁、紅花助活血想要增強抵抗力,平常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中藥材來補血,最常見的就是當歸、何首烏,另外比較特別的還有之前甄嬛傳裡面常常出現的阿膠。當阿膠和當歸熟地一起,就具有補血的功效,那和桃仁、紅花補起來,就有活血的作用。辨別阿膠真假的方法但阿膠價錢比較高,很多人都會說擔心買到假的,這邊我也教大家一個簡易辨別的方法,把阿膠放在用手機的手電筒上,如果透出紅色的光,就是真品。郭大維醫師表示,除了按穴位、透過中藥材補血外,大家也別忘了日常中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也不要過於勞累,隨著天氣變化來增添衣物!(文章授權提供/扶原中醫診所)

提高免疫預防疾病 趕緊補充9營養素

提高免疫預防疾病 趕緊補充9營養素#免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因應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除了減少聚集公眾場所、戴口罩和勤洗手之外,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和觀念是預防疾病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外食族居多,額外補充營養素來調節免疫功能,進而預防疾病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國軍桃園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沈明忠醫師表示,體內免疫系統,可分為三大環節:粘膜屏障(如皮膚、眼睛、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組織)、非特異免疫機制(如巨噬細胞、單核球),以及特異性免疫機制(如T淋巴細胞毒殺、B淋巴細胞)。調解免疫系統所需要的營養素 維生素A:是T淋巴細胞生長、分化與活化過程不可缺少的。一旦缺乏,淋巴細胞增殖能力下降,T淋巴細胞輔助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也會下降。常規補充劑量為2500-7500 IU。 維生素B群: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其他含有管壁和內腔的器官,修復上皮細胞層的關鍵營養素。生活壓力大、熬夜和大量腦力活動等,都會消耗很多維生素B。 維生素C: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與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提高體內抗體,補體的含量與活性,而維持最佳免疫狀態的維生素C的需求量遠遠大於機體最佳生長的需求量。根據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的建議是每天至少3公克。 維生素D:能支持免疫系統,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建議每天125微克(5000 IU)持續兩週,之後每天維持50微克(2000 IU)。每天125微克(5000IU)持續兩週,兩週之後維持每天50微克(2000IU)每天125微克(5000IU)持續兩週,兩週之後維持每天50微克(2000IU) 維生素E:在淋巴細胞中的含量比紅血球中高十倍,缺乏時,淋巴細胞增殖能力不正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也會下降。 鋅:缺乏時,T淋巴細胞減少和巨噬細胞功能異常。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建議每天20毫克。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所必須的,對清除自由基有重要作用,缺乏時會導致免疫力低下。根據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建議每天100微克。 鎂、鐵、銅:對免疫系統都有支持作用。其中鎂建議每天400毫克。 魚油:每天500-6000毫克。充足營養素 助降低感染風險沈明忠醫師表示,體內的免疫系統,需要各營養素的相互合作,每日攝取多種營養,才能讓免疫系統具有抵抗外來病菌的作戰能力。我們每天面對流感或武漢肺炎的感染威脅,額外補充營養素雖然不能殺死病毒,但充足的營養素不僅可以支持免疫系統和調節免疫力,最主要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因此,我們每天除了正視自己吃的食物是否健康之外,也可以額外補充營養素。(文章授權提供/國軍桃園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沈明忠醫師)

疫苗接種防蚊避日本腦炎!重症恐致死

疫苗接種防蚊避日本腦炎!重症恐致死#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9)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5月1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4日由院方通報後轉院治療,並於17日檢驗確診,目前個案仍意識昏迷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同住家人1人日前有疑似症狀。重症損腦恐致死 預防接種別輕忽!日本腦炎為蚊媒傳染病,在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此外,成人如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感染風險者,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病媒蚊預防方式:日本腦炎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營養多 母乳還可助產後止血!

營養多 母乳還可助產後止血!#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新手媽媽而言,撐過懷孕初期的害喜不適、後期大腹便便、頻尿以及更加辛苦的生產過程,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出生,又有煩惱的問題要考慮,最重要得當然是考慮要給自己的小寶貝喝母乳,還是配方奶,對於許多常見的疑惑,衛福部南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馨慧,提供給新手媽媽們專業意見跟常見問題解惑。初乳含很好營養及免疫來源新手媽媽擔心剛生產完是否有母乳,黃馨慧醫師表示,初乳呈現淡黃色,一般來說量不多,但因為含有較多的抗體,對新生兒來說是很好的營養及免疫力來源,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還小,需要的母乳量不大,所以在生產完,新生兒出現尋乳反射時,就可以開始嘗試母乳哺餵,可以讓子宮收縮幫助產後止血,也能刺激母乳的產量。寶寶在喝飽後會自然的鬆開嘴另外,因為親餵時不知道寶寶喝進去多少,許多媽媽擔心會讓寶寶吃撐了,黃馨慧醫師表示寶寶們都很聰明,會表達出自己是否吃飽,在正確的含乳姿勢下,努力吸允的寶寶在喝飽後會自然的鬆開嘴,另外母乳哺育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寶寶出現尋乳反射,親餵媽媽們就可以試著哺餵母乳。母乳量不夠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雖然說母乳的確是寶寶們最天然的食物來源,但每位媽媽的身體構造、生活環境、甚至工作性質都不同,也可能在生下寶寶之後,母乳量不夠,並不是一定要餵養母乳,對於奶量不夠的媽媽,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新手媽媽們要照顧小孩,壓力已經很大,不要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維持輕鬆心情,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寶寶。

WHO:新日本腦炎疫苗應有3大目標

WHO:新日本腦炎疫苗應有3大目標#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逐步將舊日本腦炎疫苗汰換成新一代細胞型疫苗,台大醫院小兒部部主任黃立民說明,台灣使用的不活化鼠腦疫苗,以感染病毒的鼠腦組織為主要原料,即使不活化鼠腦疫苗存在市面上超過3/4個世紀,相對新型疫苗不良反應較多、製造程序未標準化、需要接種較多次,應以其他新型疫苗取代鼠腦疫苗。發燒、頭痛 症狀不明顯易誤診日本腦炎病毒感染,目前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唯有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主任邱政洵進一步強調,大多數的日本腦炎感染為無明顯症狀感染,可能僅會出現發燒或頭痛等症狀,但民眾可能會因為症狀不明顯而輕忽,甚至有可能因此被誤診,延誤治療。成年族群 為日本腦炎新高危險群因此,在日本腦炎流行期間,提醒民眾應避免出入蚊子滋生的地方,和注意居家清潔,尤其是成年族群已成為日本腦炎的新興高危險族群,若有疑慮,建議可與醫師討論並自費接種,加強保護力,此外,根據研究追蹤,在台灣現有的日本腦炎接種政策下,國人的抗體陽性率會隨時間逐漸下降,接種後2年保護力就會下降為55%~80%。新型日本腦炎疫苗 只需接種2劑就接種劑數而言,黃立民醫師表示,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最新日本腦炎建議,不活化鼠腦疫苗,和不活化細胞型疫苗都要接種4劑,而活性減毒細胞型疫苗只需要接種2劑,因應傳統日本腦炎疫苗的限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新一代細胞型日本腦炎疫苗都應滿足3大目標:1)     符合減少接種劑數量2)     產生更好、更持久的免疫效果3)     具備更高的安全性,目前各國已逐步汰換不活化鼠腦疫苗為新一代細胞型日本腦炎疫苗,包括細胞型不活化疫苗和細胞型活性減毒疫苗。

男長期腹痛 竟是黑色素癌搞鬼

男長期腹痛 竟是黑色素癌搞鬼#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正值壯年的陳先生,長期有腹痛、便秘的問題,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竟是惡性黑色素癌搞鬼。醫師表示,黑色素癌的特性即是惡性度高、進展快、確診易延遲,由於人體只要細胞有黑色素之處就有可能病變,不只手掌腳底等皮膚表面,臨床上亦不乏腸道黑色素癌,或因眼花就診才發現眼球黑色素癌、因長期鼻塞才確診鼻腔黑色素癌的案例。確診易延遲 發現時常已遠端轉移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劉俊煌醫師表示,台灣每年新增約250位惡性黑色素癌患者,多數人確診時,癌細胞已遠端轉移,由於化療效果不佳,導致病情進展快速且預後差。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文震醫師指出,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是透過藥物本身直接毒殺或抑制癌細胞,而目前有新的免疫抗癌藥物Pembrolizumab,是國內第一個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核准用於無法切除或已出現轉移的患者,經標準治療無效的晚期黑色素癌後線治療。作用是直接喚醒人體的免疫系統,使T細胞可以辨識癌細胞,並加以殲滅,此創新作用機轉,讓陷入無藥可用困境的末期癌患,終於有新的治療選擇。化療存活期短、副作用多 新藥解套他進一步指出,黑色素癌一旦轉移,過去只能用傳統化療,平均存活期僅6到9個月,五年存活率低於1%,且副作用太大;近幾年雖有標靶療法,平均存活期也只有12到13個月,存活依舊不理想。因此,長期存活對轉移性黑色素癌患者來說,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一項臨床研究指出,針對540名晚期黑色素癌患進行追蹤治療,使用Pembrolizumab免疫療法者,21%腫瘤出現縮小,反觀化療組卻僅有4%,前者高達後者的5倍。免疫抗癌藥延長存活期 健保未給付張文震醫師表示,這類新一代的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可提高腫瘤反應率並提供長期存活機率,和傳統化療相比耐受性較佳、副作用明顯較小,常見副作用主要有皮膚騷癢、紅疹、疲倦等,但仍需注意免疫相關副作用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包括肺炎、結腸炎、肝炎、腦下垂體炎等。目前台灣健保給付仍在申請中。

防癌飲食這樣吃 4步驟打造免疫金鐘罩

防癌飲食這樣吃 4步驟打造免疫金鐘罩#免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癌症蟬聯33年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資料顯示,平均11分半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且國人罹癌速度增快、並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國人飲食型態及生活習慣有很大關聯,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鄭欣宜營養師歸納日常生活4撇步,打造身體免疫金鐘罩,吃出防癌飲食!1) 選擇低GI、均衡飲食/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選擇未加工、低升糖指數食物,建議一天當中至少可以有一餐食用全穀類食物,如糙米、五穀米、麥片、小麥胚芽取代白米、精製麵包等,可增加纖維質攝取也增加B群的攝取,提高一天活力來源。2) 蔬果彩虹579,神奇植化素/植化素就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而演化出來的一種天然色素,不同顏色蔬果提供不同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植化素,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可預防攝護腺癌;葡萄籽、松樹皮當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生成;胡蘿蔔、南瓜中的類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除了是脂溶性維生素更在黏膜細胞扮演重要角色;菇類中的多醣體,可增加免疫T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抗癌的效果,建議兒童一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成年女性攝取7份蔬果、男性攝取9份蔬果,攝取蔬果的原則應該是多樣多色,才能讓人體吸收到不同功效的植化素!3) 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 30分鐘,達心跳速率每分鐘130下,規律運動除了可增加心肺功能、幫助代謝、減少體脂肪,減少體內氧化壓力生成,運動種類可依個人身體狀況及喜好度做調整!也建議可維持良好的體態,減少代謝症候群慢性疾病的發生,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另外也必須小心「隱藏性肥胖」,注意體脂率,建議男性體脂肪率介於17~23%,女性為20~27%。4) 定期癌症篩檢/國健署已推出免費篩檢,將大腸癌、子宮頸頸癌、乳癌及口腔癌等國人發生率高的四大癌症,列為癌症篩檢的重要工作,也有統計發現借由癌症篩檢,早期介入治療,可有效降低四大癌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