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壓力過大誘發「乾癬」 天氣轉涼易復發

壓力過大誘發「乾癬」 天氣轉涼易復發#免疫

每年到了秋冬之際,許多皮膚的疾病都容易復發,像是皮膚過敏、乾燥與乾癬等,根據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醫師在台大網站的衛教文章中指出,乾癬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美國侵犯約2%的人,至於台灣目前並正式的統計,但是在健保資料庫中,每年因為乾癬而就醫的人數約為0.2%。在乾癬協會網站上表示,乾癬和一般黴菌感染所造成的癬並不相同;傳統醫學上曾被俗稱為牛皮癬,在中國大陸又稱銀屑病。乾癬在臨床上相當常見,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的皮膚與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有一部分病患會發展成乾癬關節炎。之所以被稱為癬或是銀屑,是因為表皮細胞增生比一般人快,容易造成角化不全及脫皮等現象,並且會因為光線折射的緣故,使堆積的角質看起來有銀白色的麟屑,很容易被誤會是傳染疾病,但是乾癬事實上並不是傳染病。目前醫界對乾癬發生的原因並不是很清楚,還需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瞭解真正的成因,以便對症下藥 ;但是現在醫界認為發病常見的原因是,有乾癬體質的人,會因外傷(如車禍)、過大的生活壓力、特定藥物(如某種降血壓之阻斷劑)、或突發劇烈影響情緒的悲傷事件,而造成乾癬的發作。乾癬容易發生在全身各處的皮膚,患者應該避免復發及誘發的危險因子,還有作息要正常,做好情緒壓力控管,皮膚的保濕,健康均衡飲食,避免外傷,適度休息,勿濫用藥物,並配合醫囑妥善治療,大部分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乾癬是什麼,台灣乾癬協會特地邀請台大醫師皮膚科蔡呈芳主任與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在世界乾癬日10月29日下午1點到5點,在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6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舉辦醫學講座,會中將會介紹目前乾癬的治療與保健,可以幫助乾癬病友獲得新的乾癬資訊,應用在未來的預防與治療上,減輕身體的不適,歡迎乾癬並有或是家屬踴躍參加、聆聽。紅唇族快戒掉檳榔 口腔癌比率高28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39上班族「休假恐懼症」上身 有效率短休可以抒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0現代人越來越懶得動? 推廣「健走」護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38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免疫

許多自然療法的專家都認為,85% 的痛風、高血壓、癌症患者等,都是酸性體質所引起。所以只要讓身體恢復成弱鹼性,就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台中林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剛民表示,酸性體質的人確實較容易生病。林剛民主任表示,酸性體質容易生病的原因,像痛風患者,血液中的尿酸高,當給予鹼性的鈣治療時,就可以快速降低尿酸值,有時候臨床上常聽到痛風者多補充蔬菜、水果等偏鹼性的食物,會慢慢地讓身體的血液呈現弱鹼性,就是酸鹼中和的應用,至於吃過多的肉類、海鮮等酸性食物,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出現混亂,影響免疫系統。林剛民主任表示,當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之後,所產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離子等離子比較多,就容易在體內形成酸性物質,使人體產生酸性反應。相反地,如果食物代謝後產生較多的鈉離子、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等,就容易在體內產生較多的鹼性物質,形成鹼性反應。總體來說,動物性脂肪、蛋白質等多屬於酸性食物,蔬菜、水果類多屬於鹼性食物,也就是說,如果常常吃大魚大肉就容易使身體呈現酸性體質。林剛民主任說,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目前還無法用醫學儀器來檢測,只能透過病患的飲食習慣,來得知病患體質可能偏酸性或是鹼性。總體來說,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補充體內的鹼性物質。但是體內的酸鹼要平衡,所以也不能光吃蔬菜水果,而是要透過均衡的飲食,才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使身體常保健康。身體越「酸」代謝越慢身材越胖 如何「鹼」出好身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19番茄吃多會傷胃?營養師: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49腎結石患者不能喝豆漿? 適量喝沒問題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1

嘴巴有破洞嗎?口腔潰瘍與壓力息息相關

嘴巴有破洞嗎?口腔潰瘍與壓力息息相關#免疫

人體免疫功能變差的原因很多,遺傳、年齢、體溫、壓力、營養、疾病、感染、放化療和免疫抑制劑等,都會使免疫力下降;其中,沈重的壓力,更是破壞這道重要自然防線的元兇之一。以口腔扁平苔癬患者來說,100%和精神壓力有關,其次是90%以上的復發性口腔潰瘍;其他如口乾舌燥,都和壓力脫不了關係。適當的壓力對人體有喚醒作用,腎上腺會在短期承受高度壓力時,分泌大量皮質醇,刺激身體釋放能量對抗外來壓力。但現代人長期承受過重壓力,腎上腺因此工作過度而疲乏,皮質醇分泌不足,導致人們無法有效對抗壓力,並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相互反應,免疫力降低,進而表現出身心各方面症狀,比如:反覆發作的憂鬱症、失眠、頭痛、經常感冒、消化不良,甚至引發「癌前症狀」。情緒與免疫的關係是許多學者近年來研究的課題,精神緊張等心理因素,可影響「自體免疫性疾病」的誘發、症狀演變、疾病的預後、甚至抵消療效的反應。眾多的事實,使人們相信情緒障礙,特別是緊張刺激引起的負性情緒體驗,可以改變機體免疫功能、而增加個體對疾病的易感性。情緒與免疫的研究,還涉及到腫瘤與自體免疫疾病問題。目前不僅證實良性與惡性腫瘤的女性患者間的心理反應不同,而且一些前瞻性研究也顯示,那些有可疑的子宮頸抹片異常的婦女,經過追蹤觀察發現,有明顯的情緒異常者,大多數發展成為子宮頸癌患者。生活於緊張性環境中數月後,婦女的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同樣的現象也可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我多年研究扁平苔癬的自體抗體、和腫瘤指標「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以及修格連氏症候群(乾燥症候群)的自體抗體等,也有類似的情形,不當的情緒壓力,會打破免疫平衡,造成免疫失調,使得自體抗體或腫瘤指標濃度升高。情緒與免疫的一些證據,可以從研究中得到證實,比方離婚、是一個較嚴重的生活事件,情緒的變化也較為複雜,因而引起的免疫學變化也很複雜。參加考試的學生,在參加考試的當天與考試前後壓力比較,也是不一樣。病人臨手術前的等待,是一種最深刻的情緒體驗,手術前的精神壓力,可影響到淋巴細胞對刺激物的反應,尤其是病人個體的敏感性、擔心對手術預後了解與評估的不足,影響關係都是最為密切的。口腔潰瘍,也可算是因生活形態導致的「文明病」,很多患者的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從臨床觀察,多是在過度疲勞後發病的。也就是說,口腔潰瘍最喜歡找上精神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愛抽菸、酗酒、嚼檳榔、體質虛弱和失眠的人。容易罹患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除了對症治療外,也要注意生活規律、該休息的時後就要休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持之以恆的運動,並且保持心情愉悅。本文作者:孫安迪 醫師摘自:小心嘴破:身體免疫拉警報,由大塊文化發行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免疫

小勇(化名)是12歲7個月大的男生,因慢性咳嗽有膿痰及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來就醫。檢查時發現他的肺部有囉音,胸部X-光發現右中肺葉有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現象,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治療後病況改善許多,現已出院並定期回門診追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任曾慶昌說,支氣管擴張症定義是指永久性膨脹支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因發炎或感染而遭破壞,造成呼吸道阻塞。曾慶昌提醒,家長應注意小朋友是否有慢性咳嗽或化膿痰。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出現咳血情形。聽診檢查時,呼吸會有囉音,用X-光檢查時會出現支氣管擴張現象,形狀像鐵路軌道,而且支氣管分佈顯得擁擠密集。就像上述治療情形,診斷支氣管擴張症除了用X-光以外,也可以用電腦斷層掃描。支氣管擴張症有先天性也有後天性,如支氣管阻塞、囊性纖維化、纖毛運動障礙、免疫缺乏、alpha1 antitrypsine缺乏、過敏性疾病等等。但是此病有時侯也可能是特發性,原因不明。如果置之不理,此病很可能惡化變成呼吸衰竭,因此早期就醫,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外科治療,可使用化痰藥物、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也需經常補充水份。患者因重複感染必須定期回門診追蹤,每年照肺部X-光,做肺功能檢查,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桿菌疫苗。

半倍型基因資料庫 提升幹細胞比對與移植成功率

半倍型基因資料庫 提升幹細胞比對與移植成功率#免疫

花蓮慈濟綜合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研究團隊為增加移植成功率、減少受髓者體內的排斥反應,新近建立了85種台灣人的半倍型基因資料庫,再推算出418種可辨識的半倍型,這將有助於幹細胞比對及移植的順利成功。這研究也發現有幾個台灣族群特異性的半倍型顯示與新內幾內亞族群及毛利人族群的人類學方面的關係。 花蓮慈院骨髓幹細胞中心自成立骨髓資料庫近15年以來,至今年八月止,志願捐髓者已將近31萬5000人,骨髓捐贈移植案例數已有27國近1680多例。近年,為提升幹細胞比對及移植成功率,實驗室研究團隊積極從基因研究努力,如今也綻放出亮麗的成績。 院長石明煌指出,以去年到慈濟取髓的土耳其骨髓資料庫而言,當地人口比台灣多一點,志願捐髓者資料約有三萬筆,比對成功率是1%,目前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配對成功率達七成,在全球每一百個幹細胞捐贈者中台灣就有二點八個,除了資料庫匯集的志願捐贈者多之外,基因組套多樣性是一大因素,此外,中心迎接十五週年的同時,正積極申請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MDA)之國際認證。 楊國梁指出,幹細胞移植治療血癌或血液疾病的成敗和組織相容(histocompatibility)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人類免疫基因(HL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的比對是幹細胞捐贈者與受贈者在移植前必需謹慎評估的一項檢測,以確保HLA-A, -B及-DRB1基因的相容性。半倍型(haplotype)是每個人從父母雙親遺傳而來的基因「組套」,它的特徵是有族群間的相似性,以及若兩人之間半倍型相同時,介於免疫基因HLA-A、-B和-DRB1間的其他基因的差異可能會較少的趨勢。因此,捐受者兩人之間的半倍型若相同,則除了HLA相同之外,介於HLA之間的基因相同的機會也可能大量增加,對增加移植成功和減少排斥都有助益。 花蓮慈院骨髓幹細胞中心研究團隊利用同合子(homozygosity)的機制,不僅已從120位非親屬關係的捐贈者,建立了85種台灣人的半倍型,並利用已知的半倍型,從1903位非親屬關係的捐贈者,推算出418種可辨識的半倍型。這503種半倍型資料將有益於在尋求比對時幹細胞捐贈者的選擇,也可以用來評估捐受者HLA差異時,是否要考慮替代方案,使用適宜的幹細胞捐贈者。 在研究的同時也發現有幾個台灣族群特異性的(specific)和保存性的(conserved)半倍型。其中有幾個台灣人特異性的半倍型顯示與新內幾內亞族群及毛利人族群的人類學方面的關係。 楊國梁指出,這項研究成果有益於病患在慈濟資料庫尋找比對時,從捐贈者的基因分布情況,了解比對成功率的高低,進一步構思比對及選擇捐贈者的策略,以利幹細胞的比對及移植的順利成功。另外,未來也可針對稀有半倍型基因組套的捐贈族群,進一步宣導、鼓舞參與捐髓搶救生命的大愛行列,也增加資料庫的豐富性。 從幹細胞中心建立半倍型資料庫的成果可見,骨髓捐贈不僅是人性的昇華,付出無所求的大愛,也彷彿「找到了祖先」,台灣人遺傳基因多樣化,更使得骨髓幹細胞比對的成功率大大提升,搶救生命的良能遍佈全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