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

婦長期受鼻塞困擾 檢查竟罹淋巴癌!

婦長期受鼻塞困擾 檢查竟罹淋巴癌!#淋巴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有病就不要拖,小心拖出更大的麻煩!一名住在台中的中年婦人,因為長期受到鼻塞的困擾,前兩年因被醫院診斷必須進行鼻息肉開刀手術,讓她嚇得不敢再看醫生,但近期鼻塞困擾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嗅覺喪失、頭暈頭痛的症狀,讓她不得已被子女押到光田綜合醫院就診,竟發現她是罹患了鼻腔內淋巴癌,而導致嚴重鼻塞,所幸治療後癌細胞沒有擴散,目前還需定期追蹤。看診經驗差 婦女鼻塞一拖再拖婦人因兩年前有不好的就診印象,讓她不願因為鼻塞而就診治療,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劉耿僚醫師指出,患者來醫院門診時,主訴症狀跟大多數罹患鼻炎病一樣,有經常鼻塞、嗅覺喪失,有時感覺頭昏與頭痛,另外也有鼻涕倒流、痰中有血絲等症狀,患者2 年前也曾因鼻塞而就醫,當時醫師告訴她是鼻息肉要開刀治療,嚇得患者不願再看醫生。婦被子女押到醫院就診 赫然發現淋巴癌由於患者實在鼻塞得很嚴重,被子女押著到醫就診,透過鼻咽光纖內視鏡與電腦斷層掃描詳細檢查,患者並接受鼻竇內視鏡手術與切片,病理報告證實是鼻腔內淋巴癌。對此,劉耿僚表示,由於鼻腔與鼻竇鄰近眼窩的視神經、顱底腦部與大動脈這些重要的器官,所以不論是腫瘤本身的擴散侵犯或者是治療的過程,都須小心避免造成棘手的併發症,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會致命。所幸,現今鼻竇內相關手術有醫用導航系統的輔助,治療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大幅提升,而目前癌細胞並未擴散,在經過化療、電療之後,婦人目前只須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醫訊/如何用幽默笑死癌細胞

醫訊/如何用幽默笑死癌細胞#淋巴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淋巴癌是指由淋巴組織所衍生出的惡性腫癌。淋巴癌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淋巴癌的預兆常讓人誤以為是無關緊要的小病傷,如流行性感冒或傷寒,因而延誤治療黃金時機。所以事先認識淋巴癌症狀是很重要的。為了幫助淋巴癌病友積極抗癌,癌症希望基金會主辦「淋巴癌學習營」,邀請臺大醫院血液科黃聖懿醫師主講「淋巴癌治療新趨勢」;營養部陳慧君營養師主講「淋巴癌病人營養面面觀」,並特別邀請暢銷圖文書《大鼻抗癌日記》作者趙祺翔(大鼻)主講「如何用幽默笑死癌細胞」,主辦單位歡迎淋巴癌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額有限,請預先報名。名稱:淋巴癌學習營時間:101年10月23日(二)下午13:45~16:30地點:臺大醫院總院兒醫大樓(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 B1會議室洽詢:02-3322-6286轉129蘇護理師

醫訊/親身對抗淋巴癌的見證者講座

醫訊/親身對抗淋巴癌的見證者講座#淋巴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淋巴癌係指由淋巴組織所產生出的惡性腫癌,淋巴癌通常在末期之前較難被發現,容易被人誤會為輕微的疾病,如感冒等,因而錯過及早治療。 當前淋巴癌病人數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及早認清淋巴癌的發病預兆,對自己及家人是一大保健訊息。為了防治淋巴癌,亞東醫院特為辦理「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講座,邀請腫瘤科暨血液科林世強醫師主講,並邀請「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葛秉誠理事長,分享抗癌經歷見證,以鼓勵病友更積極有效的面對治療,歡迎癌症病友及家屬、社會大眾共襄盛舉。名稱: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時間:101年9月28日(五)上午 10:00~11:30地點:板橋亞東醫院14樓第1教室(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洽詢: 02-7728-2176詹小姐

醫訊/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講座

醫訊/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講座#淋巴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什麼是淋巴癌?癌症病友與家屬又該如何協助癌患做治療?你知道最新的淋巴癌治療趨勢嗎?由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林世強醫師講授「淋巴癌介紹與治療新趨勢」課程,並邀請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葛秉誠理事長,以親身抗癌經歷鼓勵病友積極面對治療。 歡迎癌症病友、家屬及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時    間:2012年9月28日(五)上午10:00~11:30地    點:亞東醫院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    詢:02-7728-2176

女老師抱病教書 以為感冒竟是淋巴癌上身

女老師抱病教書 以為感冒竟是淋巴癌上身#淋巴癌

中國大陸有位22歲的鄉村女教師,為了教導農村裡沒有爸媽照顧的孩子,每天從早忙到晚,不但工作繁重、壓力過大且無法休息,日子久了女老師不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且經常發燒、吃不下飯,以為只是普通感冒而已,就算身體不舒服,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業,這個女老師仍堅持帶病工作,直到有天莫名昏倒才知病情惡化,檢查才知已是惡性淋巴瘤末期。

腦瘤的預防與治療(上)

腦瘤的預防與治療(上)#淋巴癌

文/新店耕莘醫院  放腫科謝忠志主任腦部是個獨特的器官,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複雜,組成的細胞種類多樣。醫學上所稱「腫瘤」,係指不正常的細胞增生,形成累贅,甚至於侵犯周圍或遠處的細胞組織,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如同其他部位的腫瘤,腦部的腫瘤亦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各包括多種細胞類型。良性與惡性腫瘤一般以組織病理學的檢查來確定,惡性的腫瘤即所謂的癌症,癌細胞生長快速,並侵犯周圍組織。良性腦瘤雖然不會侵犯到鄰近組織,但也可能壓迫腦組織的敏感區域並造成症狀,當一個良性腫瘤位於腦部的重要功能區域,並影響到神經與其他生理功能時,即使它不含癌細胞,臨床上仍應被視為惡性的。有些腫瘤無法獲得病理診斷,必須倚賴影像檢查與臨床表徵作判斷。整體而言,腦部腫瘤無論其本質為良性與惡性,均可能造成神經功能的傷害,因此一般在臨床上均統稱為「腦瘤」。若根據腫瘤來源的不同,可以分成:原發性腦瘤:原本就從腦的組織細胞長出來的,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膠質細胞瘤這一類。續發性腦瘤:從其他部位轉移過來,例如:肺癌或乳癌轉移至腦部,這一類「外來客」反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腦瘤,部分病人甚至尚未被發現原發處有癌病,就因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而發現已轉移至腦部。腦瘤的成因與預防大部份的腦瘤都是由於基因的突變或損傷所造成的,另外有一些不正常的基因活化後,刺激分泌生長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而造成腫瘤的血管增生和腫瘤的細胞增生。基因的變異可能來自遺傳或環境因素。藉由流行病學的研究,已有某些環境因素被發現會增加腦瘤的發生率,包括:物理性因素,如游離輻射線、電磁波…;化學性因素,如含氮硫化物的染料、殺蟲劑、有機溶劑…;生物性因素,如某些病毒與腦部的淋巴癌有關。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915世界淋巴癌日 邀您健康闖關、樂活人生

915世界淋巴癌日 邀您健康闖關、樂活人生#淋巴癌

民國九十五年公布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淋巴癌在男性排名第八,女性排名第九,顯見淋巴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癌症。淋巴癌是人類腫瘤中組織分類最複雜的一種,它分為非何杰金氏及何杰金氏兩大類,而台灣大多數的淋巴癌患者都屬於非何杰金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好發族群分布於四十到五十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患者大則是以卅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六十至七十歲的老年人居多。研究顯示,先天基因異變導致免疫系統不全,以及後天因過度勞累,作息不正常,或是多菸、多酒、多刺激性飲食,以及病毒感染、遺傳因子、環境污染,都可能是引發淋巴癌的原因。由於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而早期徵兆又經常讓人與感冒產生混淆,以致延誤了及早就醫的時機。為避免民眾延誤就診,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暨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情人湖院區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淋巴癌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接受正規治療,是可以全癒或控制的癌症。提醒民眾注意淋巴癌六大症狀-燒、腫、癢、汗、咳、瘦,若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或六個月內體重驟減百分之十以上,莫名的發燒,就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但由於發燒、淋巴結腫大、咳嗽等症狀與感冒症狀雷同,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只要留心身體的變化,有疑問即早就醫即可。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表示,淋巴癌除了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心靈支持更是必要,病人及家屬可透過病友會,獲得情緒支持和經驗交換,讓他們堅持走下去。在癌症希望協會服務的經驗中不難看到治療後邁向康復之路的病人,淋巴癌病人春慧也是其中之一,歷經長達半年的治療,在家人、朋友、病人的支持下,更在治療後有了另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由希望協會輔導運作的08愛俱樂部(淋巴癌病友會),目前有北區及南區2個分會,有需要幫助的病人及家屬,或有意願加入08愛俱樂部的人,請撥0809-010-580。雖然,淋巴癌的發生的人數逐年增加,但是隨著現代治療醫藥研發的增進,其治療效果已都大為提升。為了讓民眾能更加瞭解淋巴癌的徵兆,癌症希望協會與羅氏大藥廠特別將今年淋巴癌宣導主題設定為「打擊淋巴癌、樂活癒後人生」,並在915世界淋巴癌日正式起跑,在可愛的08愛小天使的帶領下,藉由「淋巴癌宣導網站」、「宣導影片」、「淋巴癌6大症狀貼紙」、「淋巴癌小遊戲」、「獨家限量08愛小禮」等ㄧ系列活動推廣下,讓社會大眾隨時檢測自身健康,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就有機會邁向康復。詳情請上網淋巴癌防治網 http://www.08i.org.tw 認識淋巴癌,遊戲闖關成功者還有機會拿到精美贈品。

”淋巴癌”誤當流感 注意六大症狀警訊

”淋巴癌”誤當流感 注意六大症狀警訊#淋巴癌

大陸中央電視台著名的資深新聞主播羅京,因罹患淋巴瘤,日前病逝於北京的消息,讓大家為之震驚與惋惜。羅京於2008年9月確診患有淋巴瘤,不到一年時間,因病情惡化病逝的新聞,除了讓不少人為之噓唏之外,也再度提醒社會大眾「防癌」的重要。在台灣,每7分10秒就有一個人罹癌,隨著近年來生活型態的改變與社會高齡化的來臨,淋巴癌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在癌症希望協會服務的淋巴癌病友中,有的是因為咳嗽近2個月並未改善,或因肚子痛、體重減輕、感覺疲倦等症狀久未好轉,在就診檢查後才確認為淋巴癌,他們都會問:「怎麼會? 不是只是感冒嗎? 不是運動受傷嗎? 什麼是淋巴癌?」淋巴癌一向被視為沉默的癌症,原因在於其徵兆經常讓人以為是流行性感冒或傷寒,產生混淆,因而導致錯誤的診斷,依據台灣94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當年有1,802人被診斷有淋巴瘤,為所有癌症發生率的第11位,但若與十年前相比,發生人數約成長了兩倍。目前,淋巴癌致病的明確原因仍不清楚,較無法有效的預防及篩檢,但民眾若能瞭解淋巴瘤的徵兆,於疾病發生時及早發現,隨著現代治療醫藥研發的增進,淋巴癌的治療效果及存活期都大為提升,五年存活率可達70%,它是少數能治癒的癌症之一,治癒率更為所有癌症之冠。因此,癌症希望協會提醒大家,注意淋巴癌六大症狀「燒(發燒)、腫(淋巴腫大)、癢(皮膚癢)、汗(夜間盜汗)、咳(咳嗽)、瘦(體重減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持續追蹤,是打擊淋巴癌的不二法門!歡迎民眾上癌症希望協會淋巴癌宣導網站http://www.08i.org.tw 尋找更多資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