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發症

輕忽流感症狀 當心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輕忽流感症狀 當心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併發症

流感疫情發燒,國內死亡病例持續增加,疾管局預估農曆過年前後達到疫情最高峰。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主任林名男醫師提醒,最近門診就有較多症狀嚴重的流感患者,入冬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原本就會比較多,但流感患者的發燒時間較久,主要症狀還包括肌肉酸痛、倦怠無力、疲倦等全身性症狀,比一般感冒症狀嚴重,提醒大家不要輕忽。 林名男表示,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或是慢性病患者,屬於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因此只要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狀,就應立即就醫,以免病程發展快速,引發肺炎、心肌炎、腦炎、橫紋肌溶解症、腎衰竭等併發症,若是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以上等症狀,更應立即至大醫院就醫,以降低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 林名男指出,目前A型及B型流感對於流感抗病毒藥劑的反應都很好,若在診間碰到較症狀嚴重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都會注意是否有感染流感的可能。若周遭已有證實罹患流感的患者,本身又有發燒、肌肉酸痛等症狀,目前疾病管制局就可以認定為流感高度疑似患者,予以投藥治療,通常需連續服藥五天。但林名男也提醒,不是每家診所都有提供公費克流感,目前全國有二千多家診所為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配置點。民眾可以撥打疾管局諮詢免付費專線1922查詢。 賴重彰提醒,季節性流感傳染力高,且所有年齡層皆可能遭受其侵襲,在特定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更可能引發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目前只有疫苗能有效預防流感,是最經濟、安全、有效的措施,如民眾尚未接種,應盡快施打疫苗,才能產生抗體。

糖尿病控制好 延緩腎臟病變

糖尿病控制好 延緩腎臟病變#併發症

為了照顧糖尿病患,臺大醫院竹東分院自100年3月中加入「新竹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在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由醫師、營養師及個案管理師提供病友全方位的醫療及生活指導,日前獲頒「新竹縣糖尿病共同照顧網」認證合格醫療院所證書。醫療部林明鋒主任表示,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的糖尿病友近700人,糖尿病病況的掌控,除了定期返診醫師追蹤外,更需要有營養師、個案管理師陪同提供飲食、生活、運動及藥物等全方面的衛教指導,協助病患獲得更佳的生活品質。在這當中,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的最佳指標是「醣化血色素」,在竹東分院已收案的2百多人中有85%的病患能維持或控制在正常範圍,病患的滿意度也較高。林主任表示,糖尿病是慢性病,並不會因為吃藥而根治,但是可以透過病況控制減少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因此衛教是協助病友控制病況很重要的一項工作;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律不整﹚、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感染等問題,不管哪種併發症對於病友的生活品質影響都很大,藉著血糖控制及適當的衛教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本身為腎臟科的院長朱宗信,糖尿病的疾病控制對於延緩腎臟病變的惡化有極大的影響,期許團隊秉持「新竹縣民身心健康守護者」的宗旨,守護民眾的健康。

流感進入高峰?已20死、萬人掛急診

流感進入高峰?已20死、萬人掛急診#併發症

流感疫情持續發燒!疾管局10日公布新增2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分別為居住新北市的58歲及71歲女性,從去年7月至今,已有20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且光是上周就有超過2萬名類流感患者掛急診、確診病例達76例,顯見流感疫情似乎越演越烈。這兩名死亡病例都是感染B型流感,而且兩人都有糖尿病的病史,所以疾管局強調,如果有慢性病的病患、嬰幼兒等容易發生流感併發症的族群,感染流感後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些族群免疫機能較差,病程發展快速,所以需要特別注意有沒有出現流感危險徵兆,像是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 小時等。衛生署已請縣市衛生局積極增設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醫療機構配置點,目前全國共有2,203家,較去年12月初增加近千家。衛生署提醒臨床醫師,流感有多樣化的症狀表現,除了併發肺炎,也可能出現肺部以外的併發症,例如心肌炎、腦炎、橫紋肌溶解症、腎衰竭等,或是伴隨其他細菌感染,造成嚴重病情;另流感可能導致慢性疾病惡化,應對流感和慢性疾病一併妥善治療控制。衛生署再度呼籲醫師在診治流感患者時,注意危險徵兆,以降低患者發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疾管局指出,估計流感疫情還會持續上升,預期最高峰應該是在農曆年前後這段時間;流感症狀除了與一般感冒類似外,還可能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等症狀,民眾要密切防範、注意自我保健。

世衛:接種流感疫苗,減併發症與死亡

世衛:接種流感疫苗,減併發症與死亡#併發症

隨著入冬時節,寒流一波波來襲,流感疫情蓄勢待發,依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高雄市自入夏以後迄今(去年7月至12月),已確診176例流感併發症個案,其中有93%未曾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依歷年流感疫情趨勢,流感流行主要自11月至隔年3或4月,將於農曆年前、後疫情達到高峰,對高危險群如老人或幼兒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全面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併發症與死亡病例,控制整體疫情傳播。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放接種,截至101年1月2日高雄市成人流感疫苗共計232,941人完成接種,剩餘量計13,023劑,幼兒共計20,312人接種,剩餘量計3,149劑。高市目前成人劑型施打率已達9成5,幼兒劑型施打率已達8成7,為優先保障高危險、高傳播族群,符合本年度接種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出生滿6個月以上嬰幼兒至國小4年級學童、醫事及衛生等單位相關人員、禽畜養殖等行業相關人員及重大傷病患者等民眾,應把握時間提早接種,以及時預防流感的侵襲。衛生局提醒民眾,流感防護措施如下:1.勤洗手,雙手勿碰眼、口、鼻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3.每日量體溫4.流感流行期間,避開人多擁擠區5.感冒戴口罩6.咳嗽、哈啾摀口鼻。此外,因近日氣候不穩定,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民眾,更需注意保暖,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避免感染後併發症的發生。

呼吸不順、走路喘 小心流感併發肺炎

呼吸不順、走路喘 小心流感併發肺炎#併發症

流感疫情兇猛,署立嘉義醫院社區醫學部深入社區宣導流感預防,4日上午在嘉義市保生里為里民量體溫、血壓及血糖,並提供流感快篩服務,署嘉家醫科醫師張志富指出,流感容易引起併發症,最令人害怕,許多染流感死亡的個案,都是併發肺炎或其他慢性病,民眾需積極應對。張志富醫師應保生里里長蕭蘇明珠邀請,至嘉義市保生里為里民服務,針對流感的症狀與預防措施,向里民做詳細的說明,並且做基本的身體檢查,現場也提供流感快篩服務。張志富醫師表示,每到過年期間就是流感的盛行期,流感初期症狀與感冒很類似,但一般感冒三、五天就會好了,流感則是病情加劇,發燒、頭痛、全身酸痛,可能拖一兩個禮拜才會痊癒,如果有慢性病的患者,則容易引起肺炎,或加重原來病情,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病。二歲以下幼兒、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或住養老院的住民,最容易受流感病毒的侵襲,民眾如果有感冒的症狀,但二、三天過後病情都沒改善,小孩子一直嗜睡、吸奶無力,就可能染到流感,若是加上走路會喘、吸不到空氣,這可能肺部已經發炎,都要馬上就醫。如何對抗流感?張志富醫師強調,每年要定期接受預防接種,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如有感冒症狀要馬上就醫,並且在家休息不要亂跑。張志富醫師說,流感其實比SARS還可怕,因為SARS只流行一陣子就沒了,但流感的病毒時時在變異,每年反覆流行,大家不可不慎。

無刀雷射矯正近視 術後視力更穩定

無刀雷射矯正近視 術後視力更穩定#併發症

廖小姐是位護理人員,近視度數達600度,長期輪三班,戴著隱形眼鏡老覺得眼睛不舒服,改換一般眼鏡在照護病人時又感到礙手礙腳的,最近她接受無刀飛秒雷射手術,即使屬於高度近視,但因切的角膜較傳統手術薄,得以保留較多的角膜厚度,不但擁有高穩定度的視力品質,且大幅降低術後產生圓椎角膜的風險性。雙和醫院眼科主任賴史忠指出,無刀雷射在進行角膜瓣切割時,可以切得更薄,與傳統手術相比,在同樣角膜厚度的前提下,可增加300~400度的矯正度數,且保留較多的後角膜,不但術後視力更穩定,也可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機率,例如可能導致視力下降的圓椎角膜。傳統手術較容易在角膜表面產生不平滑的痕跡,但無刀雷射則可達到角膜表面完全平滑的境界,降低眩光的發生率,再加上前導波的運用,減少手術中高階像差的產生,讓患者得以獲得比戴眼鏡更佳的視力品質。

糖尿病患常併發足部問題 當心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常併發足部問題 當心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併發症

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葉敬淳表示,隨著台灣漸漸地邁入高齡化社會,糖尿病的盛行率也是有增無減。而在糖尿病的種種併發症之中,困擾患者最多、耗費醫療資源最鉅者,首推「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特點,主要在於多重病因,包括周邊神經及血管病變、免疫缺失及感染、血流動力學改變及骨骼變形。因此患者除了需要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幫忙控制血糖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必須由「整形外科醫師」來照顧他們重要的「腳」;如此才能夠避免足部潰爛、壞死而導致將來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悲慘結局。根據美國統計,單一糖尿病足的醫療支出就超過了國家整體醫療預算的百分之十。而每五位糖尿患者就有一位是因為糖尿病足而住院。此外,在下肢接受大截肢的患者中,超過一半是歸因於糖尿病足。再者,這些下肢接受過大截肢的患者中,五年內將有一半會再接受截肢;同時,只有一半的患者存活超過五年。因此,糖尿病足已不僅是「腳」的問題而已,除了牽涉到病人的健康生命外,更加影響到整體的醫療資源和社會成本。

首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出現! 民眾要接種疫苗避免感染

首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出現! 民眾要接種疫苗避免感染#併發症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今年流感季第一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個案為92歲男性,有代謝性及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病史,於10月4日發病,10月7日因咳嗽、發燒、呼吸急促等症狀就醫,隨即入住加護病房治療,10月12日因心因性休克及心臟與呼吸衰竭死亡,經該局實驗室確認感染A(H3N2)型流感。 疾管局表示,疫苗施打後需約1個月後才會產生足夠的保護力,該男性雖於10月2日接種流感疫苗,但接種日與發病日間隔僅2天,還來不及產生足夠抗體,因此該局呼籲民眾應儘早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針對非公費接種對象的校園高傳播族群、中老年人、慢性病患、孕婦、平日有需要照顧幼兒或老人者,及抵抗力差及經常須接觸人群者,建議儘快自費接種流感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疾管局表示根據疾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流感季自7月1日開始迄今,累計流感併發症病例共54例,其中14例需加護病房治療,1例死亡;分離病毒型別以B型流感為主(54%),個案年齡分布以65歲以上老人最多共26例(佔48%),其次為20~50歲族群為14例 。 疾管局提醒民眾如有流感症狀時,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依醫囑服用藥物,並於家中休養;平時養成勤洗手與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流感傳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