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

失智老婦買藥迷路 熱心員警助返家

失智老婦買藥迷路 熱心員警助返家#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表示,中和第二分局錦和派出所警員楊斯傑、黃騰億與黃志賢等三人,於8月30日晚間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在中和區連城路上有一名老婦人疑似迷路,身邊又無其他人陪伴,為免發生意外,主動趨前詢問關心。員警當下發現老婦人因年事已高、記憶力不佳,且口齒不清,無法清楚表達自己身分及住處,疑似有老人失智現象,經警方帶回派出所照顧並嘗試詢問身分。經員警反覆詢問,得知老婦姓陳,透過警政戶役系統查詢其姓名及住處,由員警護送返家。據陳姓婦人陳述,因該戶最近才搬遷至中和區,外出至連城路一帶買藥膏,忘了回家的路,所幸警方及時發現並護送返家,防止可能意外的發生。而陳老婦人及其家屬對於警方的用心與協助表示感激,並肯定巡邏員警能及時的發現,主動積極為民服務的善行。根據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衛教文章解釋,失智症指病患有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記憶力變差、語言功能退步、判斷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惡化、對人時地物的定向力及分辨能力變差、操作及執行能力退步等。有很多疾病會造成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為阿茲海默氏症(即所謂的老人失智症),其次為血管型失智症。在居家照護方面,照顧者應注意環境設施的安全,當失智症患者生理協調能力及記憶力日漸減退時,他們日常生活受傷的機會也就隨著增加,所以要儘可能的維持居家或生活環境的安全性。此外,也應保持日常生活簡單化 ,嘗試給病患一些簡單的工作,但避免工作內容有太多的選擇機會,以免他們產生混淆、無法下決定。圖:陳姓老婦人於8月30日外出購物迷路,經熱心員警詢問其身分後,護送返家。(照片/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提供,為保護當事人,照片經適當處理。)

關心高齡失智者 票房冠軍電影嘉義免費播

關心高齡失智者 票房冠軍電影嘉義免費播#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以失智老人為主題的四段式電影「昨日的記憶」,今年三月上映期間創下北市新片單廳票房冠軍,日前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成功爭取該片前來嘉義縣市免費播映,同時也是該片全國首度的公益演出,並獲台灣禮來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在嘉義縣市地區舉辦五場宣導影展,盼望透過該片所呈現的失智症家庭的故事,呼籲民眾共同關心高齡社會與失智症照護的議題。 「昨日的記憶」全片由四部圍繞失智症主題的的影片所組成,四部戲各自從不同角度出發,以小人物的生活角度,寫實地描寫失智長者與家屬之間的生活與情感,讓看似沉重的失智議題,在影片處處充滿溫暖、幽默、卻又能夠引人深刻思考失智照護的議題。 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及嘉義市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陳美惠表示,嘉義地區老人比例、老化速度都位居全國前矛,失智症正是好發在65歲以上長者的病症,僅能緩和惡化,無法痊癒。再加上失智症的照護也最為耗費人力、物力,因此,失智症患者照顧的需要與家屬的壓力更是難以形容。因此,中華聖母基金會與聖馬爾定醫院在嘉義地區長期持續建立失智照顧體系,照顧失智長者,並同時支持失智者的家庭。 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希望失智症的議題,除了持續強化在醫療機構的治療,以及照護機構的完善照顧外,更能夠加入社會的瞭解、注意和關心,而人口老化已是台灣社會現今的事實,高齡社會衍生的失智照顧需要已不單是醫療或社會福利的責任,而是需要積極讓民眾參與和關心。本次影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熱門國片的免費播映,吸引民眾前來觀賞,且由於「昨日的記憶」內容簡單易懂又發人深省,即使是對失智症毫無概念的民眾也能從中一窺失智症家庭照顧的限制與需要,讓民眾能夠從認識中帶來瞭解,瞭解帶來關心,共同面對高齡化的社會。 嘉義縣市失智影展共計將展演五場,影展前辦理免費記憶力測驗,展演時間及地點分別為7月21日早上十時至十二時於聖馬爾定醫院十二樓國際會議廳、7月28日早上十時至十二時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視聽教室、8月4日早上十時至十二時於嘉義縣創新學院大禮堂、8月10日晚間七時至九時於嘉義市文化公園諸羅印象牆、9月7日晚間七時至九時於嘉義市文化中心演講廳,活動完全免費。

醫訊/透過電影 了解、關心高齡失智者

醫訊/透過電影 了解、關心高齡失智者#失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以失智老人為主題的四段式電影「昨日的記憶」,在今年三月上映期間創下北市新片單廳票房冠軍,日前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成功爭取該片,在嘉義縣市免費播映,同時也是該片全國首度的公益演出,期盼透過該片所呈現的失智症家庭的故事,呼籲民眾共同關心高齡社會與失智症照護的議題。台灣禮來股份有限公司更贊助,在嘉義縣市地區舉辦五場宣導影展,「昨日的記憶」全片由四部圍繞失智症主題的的影片所組成,四部戲各自從不同角度出發,以小人物的生活角度,寫實地描寫失智長者與家屬之間的生活與情感,讓看似沉重的失智議題,在影片處處充滿溫暖、幽默、卻又能夠引人深刻思考失智照護的議題。其他四場場次分別為,七月二十八日早上十時至十二時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視聽教室、八月四日早上十時至十二時於嘉義縣創新學院大禮堂、八月十日晚間七時至九時於嘉義市文化公園諸羅印象牆、九月七日晚間七時至九時於嘉義市文化中心演講廳,活動完全免費,開演前半小時另有記憶力量表測驗,歡迎民眾參加。活動時間:7/21(六)早上10:00~12:00活動地點:聖馬爾定醫院十二樓國際會議廳

學生po網訴食物中毒 衛生局立即稽查

學生po網訴食物中毒 衛生局立即稽查#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上週晚間建國科技大學50位學生到臺中西屯區一家飯店舉辦謝師宴,向餐廳業者訂購30道自助式菜餚,謝師宴結束後,有學生因身體不適紛紛在網站上留言表示:30道菜餚中的沙拉拌涼筍及局烤海鮮盅怪怪的,但當天並無學生或醫院向衛生局通報食物中毒事件。據衛生局調查表示:當天有50位學生到飯店用餐,約有20位學生吃完晚餐後覺得身體不舒服,實際到醫院就診僅有兩位,分別在當天晚間,及隔天上午自行到不同醫院診所就診。衛生局在接獲通知後,立即到飯店進行衛生環境及員工個人衛生檢查,發現飯店工作環境的牆角有部分地方出現蜘蛛網未清、生熟食未分類、冷藏冰箱的安全拴壞掉未修復及存放製冰櫃生鏽等情形,以開出限期改善單,要求業者在6月21日前改善缺失。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不論在學校或外燴、餐飲場所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醫院或民眾都應該立即向在地衛生局通報,衛生局也會立即派人前往採集人體檢體、環境檢體及留樣食材等送驗檢查,以釐清食物中毒真正原因。     

關懷失智者 衛署規劃失智症照護網絡

關懷失智者 衛署規劃失智症照護網絡#失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綜合報導)隨著現代醫療進步,走向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也隨著增加,衛生署在昨日對於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公布之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失智症~公共衛生首要議題」,呼籲全球均應重視失智症對於家庭、社會與國家之衝擊與影響,並應即早準備。目前,該署正積極推動之措施包括,長照十年計畫,將失智症納入長照服務;失智症長者可經需求評估判定失能或失智程度,核定補助時數,可接受包括居家照顧協助、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日間照顧、居家護理等服務:與內政部會齊發布老人健康檢查保健服務及追蹤服務準則,將認知(心智)功能檢查列為選辦項目,加強對老人失智症篩檢;辦理失智症宣導活動、家庭照顧者支持講座等,增進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與強化家庭照顧者知能;將失智症防治之相關知識及其技能,納入長照專業人力培訓課程,培訓失智症之優質專業照護人力。衛生署已擬定長照服務網計畫,未來5年內將全國劃分區域,分別建置失智照護資源;資源規劃包含提供失智專區、專責機構、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與建置家庭照顧者服務網絡等。

雲林健檢開跑 今年新增失智篩檢

雲林健檢開跑 今年新增失智篩檢#失智

據統計,雲林縣為全台老年人口率最高的地區之一,為關懷民眾的健康,大林慈濟醫院與雲林縣衛生局合作,從三月份起展開免費的社區健康篩檢活動。24日在古坑國小的第一場活動就吸引三百多位民眾參與。為了幫65歲以上長者的健康把關,今年特別增加心電圖檢查、失智症篩檢等項目,歡迎民眾把握機會。檢查項目包括一般成人健康檢查、大腸直腸癌篩檢、口腔癌篩檢,還有針對婦女朋友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古坑鄉民黃金惠表示,雖然每年都會參加自己公司所舉辦的員工健檢,覺得有定期檢查就夠了,但在活動宣傳單裡看到有子宮頸抹片檢查項目,因從不曾做過檢查,就決定前來參與活動。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盧韋勳醫師指出,高齡化地區的民眾常見高血壓、脊椎及膝蓋等方面的問題,透過檢查可針對民眾的問題提供就醫管道,再加上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的四癌篩檢項目,整體的檢查對民眾的健康有很大幫助。大林慈濟醫院社區醫療部高級專員陳鈞博說,為提升民眾接受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以及考量偏遠地區就醫的交通不便,與雲林縣衛生局合作巡迴。從今年三月起將配合大埤鄉、元長鄉、四湖鄉、古坑鄉共七場次的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活動,民眾可密切注意衛生局所發放的宣傳單張,或村里的廣播系統。

家中之寶免失智 讓長者從生活中治療

家中之寶免失智 讓長者從生活中治療#失智

台灣失智症總人口已超過17萬人。依據內政部98年6月底身心障礙人口統計,身心障礙手冊申請人口中只有28,639人為失智症患者,顯示仍有許多失智患者尚未就醫。而台灣人口老化速率快,也使得失智症問題日趨沈重,據推測到民國145年,失智症人口將達61萬人,也就是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因此面對失智的長者,不少家屬不知所措,又照顧得心力交瘁。因而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開啟整合服務,除了早期診斷治療外,還有讓家屬訓練照護技巧及心理支持等。盧奶奶是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輩,大約十年前,就在奶奶六十五歲的時候,媳婦張小姐發現奶奶出現記不得孫兒作息時間,以及誤認電視新聞每日重複播報同樣內容的情形,幾經輾轉才來到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門診,診斷確定為老人失智症。然而失智症尚未有特效藥,能做的便是盡可能延緩病程,並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質。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至今成立兩年,除了針對病患與家屬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也竭力參與社會宣導教育及研究,為高齡化社會及失智症家屬與病患努力著。因失智症伴隨而來的認知、行為、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的缺失與障礙,需融合醫師、護理、心理、職能治療、社工、音樂治療…等各專業的整合性服務,尤其退化過程中,藥物加上非藥物治療的輔助更能幫助長輩們維持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能力,透過懷舊、光照、園藝、運動…等活動,融合認知、肢體平衡、日常生活功能等要素之治療介入,使長輩們能夠達到”生活即治療”之目標。長庚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表示,失智症發病年齡有逐年下降之趨勢;現在最年輕的失智患者是48歲。家人或病患本人如果發現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等情況,建議應該立即尋求專業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和診斷,依據結果來決定治療的方向,就可能延緩部分症狀的惡化。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老化的必然現象而延誤適當的治療時機。早期發現此疾病,可早期治療,延緩退化,減少失智症之影響。

失智婦人吃東西噎到 送醫不治

失智婦人吃東西噎到 送醫不治#失智

一名失智婦人,疑似因吃東西噎著,導致呼吸困難,前天早晨被家人發現時,已經沒有呼吸,送醫急救後仍然宣告不治,醫生在婦女口中發現痰、食物,因此懷疑是吃東西時噎著,但正確死因目前仍待檢警相驗釐清。照顧婦人的翁姓先生說,妻子罹患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根據台北大學附設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好發50-60歲左右,主要是影響身體活動力,大部份患者思考及智力均是正常,有部分患者會在疾病後期出現老年失智的症狀。文中也指帕金森氏症,初期會出現身體異常抖動、僵硬、步態不穩、動作緩慢,說話的聲音愈來愈小、字也愈寫愈小,隨著多巴胺數量減少,症狀會愈來愈明顯,平衡感變差,走路還會跌倒,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失調,容易影響吞嚥,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目前仍無根治方法,但透過藥物、手術及其他輔助性治療,可以大大減緩症狀,讓患者能獨立生活,且大部分可享有正常壽命,不過患者除了須配合規則服用藥物外,保持運動習慣可預防因肌肉僵硬引起的併發症,另外均衡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已有一定療效,若懷疑有帕金森氏症時,應及早接受診斷及治療,以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