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

中風非老人專利 研究發現年輕人大增

中風非老人專利 研究發現年輕人大增#失智

近日首波寒流前來報到,氣溫越來越冷,南部地區日夜溫差明顯,此時候最容易引發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佳里奇美醫院近來發現,原本以為只有中老年人居多的中風患者,漸漸地有年輕化的趨勢。佳里奇美醫院內科部主任莊華盈醫師表示,近來有許多45歲以下的民眾中風求診,原因多為生活習慣不良、氣溫變化大所引起,若中風復發多次,可能會有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圖片翻攝自署立台中醫院,為缺血性中風的示意圖。)莊華盈醫師表示,近日有2位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分別是一名44歲男性及一名33歲的女性,「年輕型腦中風」所指的是18到45歲的中風患者,他引用美國疾病管制局1995到2008研究數據說明,年輕型中風發生還是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菸及其他不良習慣關連最大。莊華盈呼籲,預防中風最好先改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則以低糖低鹽為佳。莊華盈說,雖然75%的腦中風患者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但是經過不斷地宣導,許多中老年人多少會有點憂患意識,反倒是年輕人,自恃身體年輕力壯,反而容易輕忽身體的照顧,導致病情往往來得又快又突然;因應中風年輕化的趨勢,預防觀念應在社區中落實,莊華盈正與公益團體計畫設置血壓自我監測站,可以監控自己的血壓狀況;家中最好可以準備溫度計,以便隨時檢測溫度、注意保暖,醫師最後強調,中風非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民眾應多加注意。

神智不清拿牙刷梳頭? 原來是「水腦症」作怪

神智不清拿牙刷梳頭? 原來是「水腦症」作怪#失智

「最近我媽媽怪怪的,譬如,要刷牙的時候,她會把牙膏擠在梳子上,拿來刷牙;梳頭的時候,她卻又拿牙刷來梳頭。」梁女士家屬在台東基督教醫院就診時的陳述,這種看起來常見於銀髮族的失智現象,但是經過詳細問診及進一步檢查,東基神經外科醫師吳忠哲確診梁女士罹患「水腦症」,即刻安排她進行「腦室腹腔引流手術」。術後梁女士復原的狀況讓家屬判若兩人,她既能和家屬正常溝通,也能自行走路。吳忠哲醫師大聲疾呼:「雖然步態不穩、尿失禁及失智是許多銀髮族的困擾,但是這些症狀陸續在同一個病人身上出現時,就要特別注意了,一定要就醫確認是否為水腦症的問題,輕忽不得!還有,病人出現的症狀,不一定都是三種,也可能只有兩種。」成人的腦室裡每天大約生產300~500C.C.的腦脊髓液,它的成分為鹽、葡萄糖及微量的蛋白質。正常情況下,這些腦脊髓液會被人體吸收;一旦無法吸收,就會形成腦部積水。水腦症是腦部裡慢性積水的疾病,也因過程較久,腦部壓力變化較少,所以稱之為「常壓性水腦」。通常發生在腦部有過傷害的銀髮族,常有的症狀為尿失禁、步態不穩及失智。若能盡早予以診斷與處理,常常能減少老年人的快速退化,甚至得到恢復的機會。數個月會有頭部外傷、腦中風、腦膜炎、或其他腦部傷害的病史;少數腦部或脊椎術後的病人也會發生這樣的症狀。大多數會有水腦症的病人會是年紀較大的病人,發生的機率各國統計不一,大致上在大於六十五歲的社區人口可能占約0.02~2.9%;甚至有些在長期照護中心做的統計顯示,水腦症的比例高達14%。水腦症的治療方式,主要還是以腦室腹腔引流為主。有些藥物的使用可能可以短暫性的緩解症狀,但是對長期的疾病過程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主要的處置還是需要以手術的方式來置入一個管路在身體裡,主要是希望可以藉由這個引流管,將累積的腦脊髓液由腦部引流至腹部,由腹膜吸收;也藉由這樣的方式改善腦部的積水。

樂齡新風采 「憶」起Show活力

樂齡新風采 「憶」起Show活力#失智

我國自1993年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老年人口比率開始逐年升高,由7.10 %增加到2009年的10.6%(內政部,2009)。臺北市在98年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12.60%,老化指數83.43%。然而失智症好發於老年人,一般來說,65歲以上之失智症老人盛行率平均約為5%。以此推估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328,416人)的失智症個案約為16,420人左右。失智症長者,是最近老年人口中常被關注的一群,尤其年齡越大患病機會越高。在其疾病演化的過程當中,常出現自我照顧能力退化及干擾行為的產生,失智症患者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家屬。因此,幫助社區失智長者延緩功能障礙的程度、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宣導失智症防治及民眾預防失智的衛教,以期早期發現疑似個案,協助早期診斷提供相關預防惡化與照護措施,更是現階段必須努力的重點工作。為能使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議題,並正向支持鼓勵失智長者及家屬。特於19日上午,聯合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假信義區行政中心10樓大禮堂,舉辦「樂齡新風采,憶起Show活力」-100年度失智症長者樂齡活動照護成果發表會,藉由創造失智長者專屬舞台,激發長者參與社區活動意願,並讓家屬分享照護心路歷程,達到相互交流與成長,以期能幫助失智症長者及家屬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當日活動由臺北市信義區三張里長青健康活力站長者,表演彈力球+軟Q勇健毛巾操,為「樂齡新風采,憶起Show活力」-100年度失智症長者樂齡活動照護成果發表會活動開場,這些長者是信義區100年度阿公阿嬤健康活力秀中獲得「出類拔萃獎」隊伍,表演活力百分百;信義區瑞智樂齡學堂的七敲八打表演是失智長者的學習分享,藉由簡單的手部拍打動作,除了訓練手觸感、靈活感、手部肌力鍛鍊,來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穴道按摩的效果之外,並藉由不同部位的拍打順序、節奏,讓長者同時動腦筋去記,達到記憶訓練的效果;大安區慈馨文化發展協會是由一群用愛心關懷及投身公益的人士組成的社團,不定期到老人安養院、殘障看護中心,以舞蹈、歌唱表達對弱勢團體之關懷,藉以溫馨社會各層面,期許促進社會達到和諧友愛的境界。大安區彩虹長青園於96年成立,往年以「音樂治療」及「藝術治療」為主體,配合肢體協調、現實導向、藝術療法、打擊樂器、懷舊金曲等活動做為課程主軸,今年開始加入以「園藝治療」為主軸,透過聽覺、觸覺、嗅覺、視覺以及味覺的五種感官刺激,及植物或操作的活動來親近自然並達到治療及復健的效果。現場除了動態組曲歌唱(花現奇蹟),還有長者的園藝作品展示,讓大家一起感受花的美麗力量;最後由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樂齡照護的長者,運用自製的樂器表演NO TIME TO LOSE-憶不容遲及當樂聲響起,自當是非同凡響。另針對失智症警訊之認識及提早開始預防做起,活動現場同時提供簡易心智狀態篩檢服務,該問卷調查表(SPMSQ)亦可至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xyhc.taipei.gov或各健康服務中心網站下載相關資訊。

智不可失、樂力再現 全方位家庭照顧者培訓班

智不可失、樂力再現 全方位家庭照顧者培訓班#失智

依據國內研究調查顯示,臺灣地區65 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為2~4%,若以臺北市100年3月人口數推估,臺北市65 歲以上罹患失智症人數約為1 萬6,000人左右,80歲以上老人盛行率更高達20%,平均每增加5歲,盛行率就增加一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擾行為,一名失智症老人可能影響22.7人的生活,其中包括親人及朋友,主要照顧者更成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據研究顯示有30~83%的失智症老人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長期下來常導致照顧者產生身心負荷症狀,甚至間接影響照顧者的工作及正常社交活動。衛生局於今(100)年為了滿足逐年增長的失智症個案及其家屬照護需求,委託臺北榮民總醫院、馬偕紀念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及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等五家機構,辦理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培訓班,課程內容包含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問題、營養衛教、溝通方法及家屬情緒處理、居家環境設計及懷舊治療等,提供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所需之照護知識、技能與照護資源,並推動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協助個案及家屬建立個別的支持性照顧環境,減輕失智症照顧者之壓力。衛生局希望提供臺北市民一個以醫院資源為基礎,建構更人性化及優質的失智症照護模式,今(100)年為加強基層醫療人員對失智症的認知,特請委託該5家機構辦理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希望透過此教育訓練,提升本市失智症專業人員知能,進而提供本市民眾優質之失智症醫療照顧服務,並深耕社區,服務更多需要幫助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同時提醒您,若有意願參加培訓班或專業人員教育訓練相關課程,請向各委託醫院報名(開課時間及報名專線詳見附表)或洽衛生局承辦人(1999轉7083)。以上訊息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地中海飲食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地中海飲食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失智

人類的腦力常隨著年紀增長,出現相對性的減退。運用健腦食材特性,從日常料理中儲存腦本,將可以降低日後失智症的發生。根據研究指出,地中海型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同時可有效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及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變成失智症的風險,是值得推薦的飲食型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張惠萍營養師表示,地中海飲食型態為一種金字塔結構的飲食方式,塔的底層說明除了飲食之外,保持足夠的身體活動,和愉快的用餐氣氛和吃什麼東西一樣重要。金字塔的第一階,也就是每天應該吃最多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穀、橄欖油、豆類、核果、種子、香草植物;金字塔的第二階,也就是可以常吃的,例如一星期兩次以上、但是不必天天吃的,包括魚類和海產;金字塔的第三階,是家禽、蛋類(一個星期 1~3 次,每次適量)和乳製品(每星期 1 次~每天 1 次,要適量);金字塔的最頂端,也就是只能偶一為之的,如:紅肉 (豬肉、牛肉)和甜點;金字塔的左邊說明了要多喝水,然後每天或偶而喝適量的紅酒。詳細的地中海式飲食內容包括:多攝取蔬果(維生素C、E)、豆類、未精製穀類(B群):蔬果中富含維生素C、E,這些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E)可以減少失智症的發生;另外,維生素B群及葉酸的缺乏與腦部血循環有關,這是失智症發生的原因之ㄧ,因此多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B群將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但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目前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的來源進行補充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以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並且少食用飽和性脂肪:許多研究顯示,攝取飽和性脂肪將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未飽和脂肪酸的食材將有助於血管的暢通,進而減少失智症的發生,也對老年人健康有助益。未飽和脂肪酸除了橄欖油之外,也包含瓜子、堅果及松子仁等食材。多攝取深海魚類(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是一種聚不飽和脂肪(polyunstatrated fat, PUFAs),研究指出,低程度的omega-3脂肪酸與增加失智症風險有關。在深海魚中富含omega-3脂肪酸,若多食用深海魚類(如鮪魚、鱈魚等),將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維持飲用適量葡萄酒的習慣,但無此習慣者則不建議喝酒:不少研究指出,65歲以上老人每日飲3小杯紅酒(約140C.C.)將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但飲用過量,反而會造成智力退化且有成癮等副作用。因此,平日若有飲酒習慣者,建議以紅酒為主且減為少量,而無飲酒習慣者,還是不宜嘗試。從精選食物開始調整生活型態,是預防失智症的第一步。進而可以多多增加人際網絡、增加社會參與、多多動手動腦,也都是可以預防失智的小撇步。將健康飲食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多關心自己與身邊的家人是否有失智的徵兆,一起動手預防失智症的發生,臺北市衛生局期待市民朋友與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延伸閱讀「地中海式飲食金字塔」圖示: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218

輕鬆體驗「新孕動」 助你孕育優質下一代

輕鬆體驗「新孕動」 助你孕育優質下一代#失智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7月1日起辦理「新孕動」好孕雙重送!設籍本市已婚未懷孕之夫或妻皆可享有免費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女性補助檢查費用1,595元,男性補助檢查費用655元;另針對設籍本市之懷孕11-13週之孕婦,補助母血唐氏症篩檢費用2,200元;懷孕14-20週之孕婦補助母血唐氏症篩檢費用1,000元。鼓勵符合資格之市民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特約醫療院所接受篩檢,額滿為止。為了鼓勵市民孕育健康優質的下一代,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期望藉婚後孕前健康檢查,民眾得以及早獲知有礙健康與生育的問題,在充分準備下孕育下一代。男性補助檢查項目共5項包括:尿液檢查、血液常規、梅毒篩檢、愛滋病篩檢及精液分析檢查;女性補助檢查項目共8項,包括尿液檢查、血液常規(含海洋性貧血篩檢)、梅毒篩檢、愛滋病篩檢、德國麻疹抗體檢查、水痘抗體檢查、甲狀腺刺激素檢查及紅斑性狼瘡檢查。母血唐氏症篩檢可篩檢出70%以上的唐氏兒根據資料顯示,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生出唐氏兒的機率較高,但34歲以下的孕婦仍有可能產下唐氏症寶寶。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健保未給付的母血唐氏症篩檢補助給設籍臺北市之孕婦。希望透過較不具侵入性的篩檢方法來協助孕婦早期發現染色體異常的問題,並提供諮詢及介入處置,減低懷孕期間的焦慮及不確定感。針對懷孕初期(11-13週)的孕婦進行超音波檢測及孕婦血清檢驗,補助篩檢費用2,200元或懷孕中期(14-20週)的孕婦進行2指標(AFP、β-hCG)血清檢驗,補助篩檢費用1,000元。輕鬆體驗「新孕動」所帶來的健康感受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及母血唐氏症篩檢是建立一個美滿家庭生活的開端,不但增進夫妻雙方的身心健康,亦可避免不好的遺傳、異常的染色體或其他健康危害因子影響夫妻及下一代。99年7月1日起,凡符合資格的民眾只需至特約醫療院所掛號受檢,毋須另行申請,輕鬆體驗「新孕動」所帶來的健康感受,相關訊息請洽詢市民熱線199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