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罹患青光眼恐失明 定期檢查很重要

罹患青光眼恐失明 定期檢查很重要#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名42歲有青光眼病史的潘先生,因為沒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回診檢查,導致雙眼視力嚴重受損,幾近失明,所幸在醫療團隊積極治療下,保住了右眼視力,花蓮慈院眼科主任蔡榮坤表示,雖然青光眼仍是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但是可以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控制病情,臨床上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個案,比例不到百分之十,所以,像是潘先生的案例,不到四十五歲就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個案相當少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二、台灣排名第一的致盲眼疾,全世界有450萬人因青光眼而失明,患者雙眼失明機率高達二十五%。而「沒有症狀就是青光眼唯一的症狀!」蔡榮坤主任表示,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內壓力過高迫使視神經損傷,造成視覺障礙、視野出現缺損等問題的眼睛疾病,多數人在罹患青光眼初期時並無明顯症狀,加上一般人對於青光眼的衛教知識普遍不了解,偏遠地區民眾還有就醫不便的問題,導致許多個案就醫時,視神經早已嚴重受損。 蔡榮坤主任提醒民眾,及早診斷及治療對保護視力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經醫師確診罹患青光眼等眼科疾病後,一定要持續與醫師合作,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另外,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每年一次由眼科專科醫師進行檢查,掌握「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的原則,才能確保靈魂之窗的健康。

長期用眼過度 急性青光眼無預警發作

長期用眼過度 急性青光眼無預警發作#青光眼

天氣冷,連景氣也是冷颼颼,在房地產仲介業擔任中階主管,年紀將近五十歲的朱先生,唯恐自己成為裁員黑名單,因此比平常更努力工作,常常加班到三更半夜,突然在一次加班過程中,盯著電腦的同時,眼睛突然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烈疼痛,眼前一片模糊、幾乎睜不開,伴隨有噁心、嘔吐的感覺,阮綜合醫院眼科林娟宇醫師聽完朱先生描述,再測量眼壓、檢查眼底及視野,確定他所罹患的正是「急性房角閉鎖性青光眼」。在台灣,幾乎四十歲以上的人,每百人就有一位受到俗稱「綠內障」的青光眼威脅,尤其是急性發作時,若未及時就醫降低眼壓,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宣告失明,林娟宇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當我們注視某物體時,物體的影像從視網膜,經由視神經傳達到大腦,視神經就像一根電纜,含有一百萬條電線。經由此電線將訊息傳到大腦,再透過大腦將各種訊息融合為一,產生清晰視力。那為什麼會產生青光眼?林娟宇醫師解釋,人的眼睛內有一透明清澈的液體叫「房水」,此水樣液不斷在眼睛內部流動,維持眼球內正常的壓力(稱為眼壓),以免眼球坍陷,正常眼壓會維持在二十一毫米汞柱以下,一旦房水排流系統受阻,眼球內部的壓力就會上升而傷害到視神經,也就是破壞這些電線,使視野產生盲點,這就是青光眼。但因正常人在看一物體時,是用注意力和眼睛去看,這件物體就成為視野的中心,當視野的中心視力減退時,會馬上察覺到,而對視野邊緣部分的視力減退較不會注意,除非視神經的傷害已經很嚴重,等到察覺就醫時,多已面臨末期,若視神經完全被破壞,就會造成失明。

急性青光眼當高血壓 老婦人失明

急性青光眼當高血壓 老婦人失明#青光眼

有一位80多歲的老婦人,因為頭痛、血壓飆高、腹瀉到急診室求診,醫師認為是高血壓,但是在急診室躺了三天卻沒有好轉,於是轉送到三軍總醫院,三總醫師發現到婦人眼壓不斷上升、視力越來越模糊,斷定婦人罹患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但是因為眼壓升高持續時間過長,最後還是造成失明。(圖片為青光眼看到的影像模擬,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美國National Eye Institute。)三軍總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青光眼可分為隅角開放性與閉鎖性青光眼;開放性屬慢性青光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好發在歐美人士;閉鎖性青光眼屬急性,突然發生,症狀包括眼睛脹痛、視力模糊、眼壓高及頭痛劇烈等,好發在亞洲人,治療方式以雷射為主。為什麼青光眼會出現腹瀉、頭痛、血壓高呢?呂大文醫師解釋,當青光眼發作時,眼壓會從原本正常的20,飆升至50、60,進而影響了交感神經的運作,而交感神經會連結到內臟的神經,所以會出現類似腸胃炎等症狀,因此如果病患突然頭痛、腹瀉、血壓增高,就應提高警覺,進一步檢查是否為急性青光眼。呂大文醫師提醒民眾,一般來說,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在秋冬最容易發生,高危險群多為女性、年紀大於60歲、身高小於160公分、遠視100度到400度,如果這4個條件都符合,又突然發生不明原因頭痛,就應該要注意是否為急性青光眼患者,如果疑似是急性青光眼患者,就需要趕快治療,否則就會像上述老太太一樣,造成失明的遺憾。

別輕忽青光眼 恐導致失明

別輕忽青光眼 恐導致失明#青光眼

20多歲的張小姐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因工作關係必須長時間坐在桌前使用電腦工作,下班後也會再上網與朋友聊天。年初時張小姐開始覺得眼睛很容易痠痛,掉眼淚,至眼科就診時醫師告訴她眼睛要多休息,當時檢查的眼壓為20mmHg。經過半年,張小姐覺得眼睛痠痛的情形愈來愈嚴重,甚至還有頭痛情形,她以為是太累或偏頭痛,自行服用止痛藥狀況並未改善。張小姐到神經內科求診,醫師建議她再到眼科做檢查,於是張小姐至台中醫院眼科朱雲華主任門診求診。朱主任幫她做完詳細的檢查後告訴她:「妳罹患了青光眼,而且現在的眼壓已經高到40mmHg,妳如果再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及讓眼睛好好的休息,久了你可能,會有失明的危險」。現在張小姐除非工作必要,盡量不再使用電腦,並遵守醫師交代每隔一段時間就讓眼睛休息一下,也配合醫師的藥物治療。 朱雲華主任建議患有青光眼的患者於日常生活應注意以下幾點:●減少彎腰動作,改用蹲式。 ●避免拿重物,重打噴涕、咳嗽、憋氣及瑜珈倒立,解便時也切勿太用力。 ●避免用眼過度,使眼睛疲勞。 ●避免情緒起伏過大。●避免飲食過於刺激,例如:茶、咖啡、酒類,也不要一次大量飲水。何謂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系列令視神經受到永久性破壞的眼疾統稱,情況嚴重者可導致失明。它是全球成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疾。青光眼引起的視力受損一般是從視野兩旁開始,視力會逐漸收窄,大部份青光眼在病發初期是無痛及不易發覺,因此,很多病人往往沒有察覺他們已患上此病,直至他們的視野範圍只剩餘低於兩成。

長期盯電腦用眼過度 當心急性青光眼致失明

長期盯電腦用眼過度 當心急性青光眼致失明#青光眼

隨著高科技時代的來臨,人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愈來愈多,無論是在家、上班上課,甚至是走在路上、搭捷運公車等等,幾乎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而長時間盯著螢幕的後果不僅是近視度數飆升,還可能引發急性青光眼。新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許維成表示,長期用眼過度,可能會引起急性青光眼,若延誤治療恐有失明之虞。日前一名輕熟女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幾乎有超過8小時的時間必須盯著電腦螢幕,長時間下來出現眼睛不時流淚、痠痛,最後就醫時發現眼壓已高達40mmHg(毫米水銀柱),正常眼壓應在12至21mmHg之間,且該女被確診患有青光眼。許維成醫師表示,一直盯著螢幕會造成眼睛睫狀肌過度充水,使得房水逆流進玻璃體,導致水晶體向前移動,以至於前房水無法順利排出之下,才會讓眼壓飆高。而急性青光眼的症狀最為明顯,但由於伴隨著出現頭痛、嘔吐的現象,時常被誤認是腸胃炎等,導致延誤治療,許維成醫師提醒民眾,當眼睛也有脹痛、紅腫、視力模糊的情況時,就得盡快到眼科檢查,以免拖太久有失明的危險。而近幾年使用電腦與手機的年齡層逐漸降低,慢慢呈現青光眼患者偏向愈來愈年輕化的現象,眼科醫師王騰毅表示,近視就是患青光眼的高危險因子之一,建議大家最好每40分鐘讓眼睛休息10分鐘,且用電腦時最少相隔60公分,並注意別關燈看電腦、電視等,以免讓眼睛受到更大的危害。老年人「殺很大」?! 長者自殺有跡可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62&HN_Yr=0&HN_Mon=0網拍買母乳安全嗎? 恐含藥物傷寶寶肝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60&HN_Yr=0&HN_Mon=0馬如龍挽袖接種流感疫苗 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64&HN_Yr=0&HN_Mon=0

3D電影好精采 看多恐致「急性青光眼」

3D電影好精采 看多恐致「急性青光眼」#青光眼

暑假強片上映,不少3D電影讓青少年感受聲光效果,但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如果你是青光眼的危險群,看3D電影可能因為陰暗的環境,再加上電影效果逼真,容易引起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發作,若未及時處理還有可能失明。

看韓劇別太過火 婦人看戲看到差點瞎眼

看韓劇別太過火 婦人看戲看到差點瞎眼#青光眼

一名40歲的婦人,為了看韓劇連續熬夜,不但在房間關燈用筆記型電腦觀看長達三天三夜,而且三天只睡兩小時,不料竟然看到雙眼視力模糊、頭痛、嘔吐等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得了惡性青光眼。婦人不僅眼壓增加至44、45毫米汞柱,也出現全身症狀如頭痛、惡心嘔吐、胸悶、手腳麻、呼吸困難等,且視力從原本的1.0降到0.05,才三天就近視700多度。

什麼是「青光眼雷射治療」?!

什麼是「青光眼雷射治療」?!#青光眼

在科技發達的今日,雷射早已普遍應用於各領域的醫療診治,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眼科正是第一個將雷射應用在醫學治療的科別,尤其青光眼雷射更是長期被證實有效且實用的技巧而廣泛應用施打。青光眼是個「一言難盡」的複雜疾病:患者的視神經纖維因某些原因造成傷害而損及視力表現,若能即時降低病 患的眼壓即可大幅改善患者的視力預後並保存神經功能。臨床上最常使用降眼壓眼藥水治療,但對於眼球結構較狹小的病患(亦即「隅角閉鎖青光眼」患者)則需要在週邊虹膜上打個小洞才能有效改善眼壓。在沒有雷射的年代,病患需要進開刀房接受「虹彩切開術」,手術雖然不算困難,但仍然可能有術中出血、術後感染、疼 痛等併發風險機會;自從有了Nd-YAG雷射之後,病患只需要坐在眼科顯微鏡前接受醫師施打「雷射虹彩切開術」,幾分鐘的時間即可完成治療,大幅提升治療 的安全性及舒適性。隅角開放型青光 眼的患者則無法以「雷射虹彩切開術」根治,通常只能長期點藥或於藥物無法控制時接受手術治療;近十幾年來歐美眼科醫師試著利用Argon雷射施打於青光眼患者的小樑網(即眼房水的排水管道)獲得不錯的降壓效果,但黃種人因小樑網上色素成份較少而成效略遜,故此術於國內較不普遍。近年來又有「選擇性雷射小樑網整型術」問世(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其使用532奈米波長的Nd-YAG熱型雷射針對小樑網內的黑色素進行反應,而較不會破壞灼傷正常的小樑網結構,提供相同於傳統Argon小樑整型術(Argon Laser Trabeculoplasty, ALT)的降壓效果但可安全反覆施打;曾有青光眼專家以二極體雷射施打小樑整型術(Diode Laser Trabeculoplasty, DLT),宣稱效果相近且對正常結構的破壞亦少,但此術比起ALT更不普遍;同樣是二極體雷射,波長為810奈米的微波雷射亦被用於小樑整型術 (Micropulse Diode Laser Trabeculoplasty, MDLP),比DLT更不容易破壞組織結構亦為另一項安全選擇。最近熱門的Pascal掃瞄型雷射的光源使用532微米波長的Nd-YAG熱型雷射,除了 拿來治療視網膜,在美國亦有醫學中心彷效SLT的打法施行小樑整型術(Pascal Laser Trabeculoplasty, PLT)。不論是哪一種小樑整型術,其治療機轉皆未有定論,目前多認為乃雷射的溫度活化小樑網鄰近的血管細胞、並引來吞噬細胞(Macrophage)清 除小樑網上的雜質而改善眼睛的房水流通功能。目前多半會在一顆眼睛上施打180度約50個雷射點,日後若有需要可另行施打剩餘的180度。術後可能會引起 輕微炎性反應或眼壓短暫微幅升高,配合醫師處方即可避免副作用,多數病人皆無任何術中或術後的不適反應。(影片:熱型YAG雷射施打小樑成型術實況)過去的經驗裡,雷射小樑整型術的效果不若手術明顯,且隨著時間會有降壓效果遞減的情形,故較少單獨使用來治療青光 眼;但對於某些不適合手術、或藥物控制不佳的患者、以及懷孕想暫停青光眼藥物的孕婦來說,卻是不錯的輔助治療選項,而且健保可給付,值得隅角開放型青光眼患者考慮。對於隅角較窄或虹膜高原症(Plateu iris)的病患來說,亦可以Argon雷射施打於週邊虹彩上(Argon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ALPI),則可改善隅角狹窄的情形。而長期使用縮瞳 劑的患者可能會因為瞳孔過小而影響視力表現及眼科檢查,則可在虹彩上施打多道Argon雷射燒灼以擴大瞳孔。另外還有內視鏡雷射可從眼內 瞄準施打睫狀體色素層以減少房水分泌,但通常會與白內障或玻璃體切除手術合併施行。對於末期青光眼患者來說,視力預後較差,為了解除高眼壓帶來的疼痛不適,則可考慮二極體雷射燒灼睫狀體色素以減少房水分泌以改善生活品質。由上可知在青光眼的領域裡,雷射扮演著舉足輕重的治療角色,建議青 光眼病友不妨多和你的眼科醫生討論,也許在點藥、手術之外,還可以找到另一個幫助改善眼壓與視力預後的科技利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