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養生夏日中藥茶飲 消暑清熱DIY

養生夏日中藥茶飲 消暑清熱DIY#過敏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最容易出現口乾,心情煩熱、食慾不振、頭昏眼花、多汗、皮膚身癢,大太陽下甚至出現中暑等証,為恭醫院中醫部主任 - 杜旻峯醫師提供「養生夏日中藥茶飲」,以供民眾親自DIY,以清熱定神,消暑,預防酷暑引起之各種病症。1. 薄荷茶組成:薄荷、菊花、麥冬、甘草(或冰糖少許)功用:清熱消暑、清熱止渴。亦適於多汗身熱而頭昏。2. 生脈茶組成:黨參、麥冬、五味子。功用:益氣生津、去煩除熱、補氣歛汗、口渴多汗、頭昏中暑。適於元氣虛而不能溫補者之涼補。3. 金銀花茶組成:銀花、薄荷、天冬。功用:清熱止癢、多汗身熱、口乾口臭。亦適於內有熱而皮膚癢之人。4. 石斛天冬茶組成:石斛、天冬、麥冬、甘草功用:生津止渴、口苦口乾、咽乾聲啞。5. 沙參天冬茶組成:沙參、天冬、青蒿、生地。功用:怯熱止煩、寧心定神。適於躁熱有火、經常身煩熱、體溫低熱、或面紅發熱之人。6. 香茹茶組成:香茹、白扁豆、厚朴。功用:去濕補脾、消脹助食。適於夏月食冰冷飲料過度,消化不良,腹瀉腹脹不喜食之人。以上簡單之茶飲請用水煮後飲用,水量以500cc-1000cc左右,隨喜好增減,提供參考,但杜旻峯醫師提醒,仍應請醫師辨証後,依個人症狀所不同而使用。此外,今年民眾若想藉由三伏天改善體質,杜醫師指出今年的三伏天,初伏是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是8月13日。貼藥的時間,初伏是7月13、14、15日,中伏是7月23、24、25日,末伏是8月12、13、14日。在這三個時段各選一天來貼藥。若時間無法配合的話,只要在開始入伏以後,從初伏開始的前一天7月14日到7月23日選一天來貼,中伏開始的7月24日到8月2日選一天來貼,末伏開始的8月12日到8月21日選一天來貼,每次貼藥的時間大約間隔十天就可以了。

傳愛反家暴 捐百元抽捷安特小摺

傳愛反家暴 捐百元抽捷安特小摺#過敏

家庭暴力防治法通過即將滿十一週年,為了提醒社會大眾重視家庭暴力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現代婦女基金會將於六月二十日(星期六)十一時至十八時,假台北市信義威秀影城中庭徒步區舉辦「518傳愛反家暴暨愛心風火輪公益募款活動」。◆ 趣味闖關送好禮現場除了有趣味的家暴闖關遊戲外,還安排了精彩的魔術、舞蹈、音樂表演節目,攤位區更設有各式商品義賣,邀請民眾共同做公益。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我們把『受暴經驗』轉化成遊戲呈現,希望讓民眾體驗家暴受害者身心的『痛』之外,並可以從遊戲中建立正確的家庭暴力防治觀念。」現場完成闖關遊戲的民眾,還可獲得各式小贈品。◆ 捐款百元抽小摺此外,為募集受暴媽媽服務經費,現代婦女基金會將在現場舉辦別開生面的「愛心風火輪公益募款」活動,民眾於現場捐款100元以上者,將有機會抽中捷安特摺疊腳踏車、愛惠浦家用淨水器、太平洋休閒渡假飯店住宿及泡湯券…等多項大獎;前100名參與並上台騎乘愛心風火輪的民眾,另將獲得驚喜贈品。而民眾於6月15日前,透過事前捐款該會,並於捐款資料中加註「捐款抽小摺」字樣,亦可參加抽獎活動。所有獎項得主將於6月20日活動現場抽出,歡迎民眾前往同樂。現代婦女基金會邀請民眾將愛傳遞給受暴媽媽及家暴兒,讓家不再充滿恐懼和傷害,也歡迎企業團體捐助。現代婦女基金會劃撥帳號:19872360,活動熱線:(02)2391-7133#83。

梅雨季節來報到 過敏族『黴』運到

梅雨季節來報到 過敏族『黴』運到#過敏

今年梅雨季節的天氣,是陰晴不定,溫暖而潮濕。那種悶濕的感覺,足以使人整日昏沈慵懶,精神萎靡不振。相反的此刻正是黴菌蓬勃滋生繁殖的好時候,它伺機侵入人體的呼吸道,讓有呼吸道過敏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的人開始了難捱的日子。台灣地處亞熱帶,一般住屋內外極易發現黴菌的蹤跡,如地下室、浴室、廚房、水溝旁、落葉多的地方、草堆、廢物木材堆積處等。北醫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張棋楨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知名過敏期刊研究指出,有過敏體質者對黴菌過敏的比例有高達百分之卅,而國內並無正確的統計資料,據推估約百分之十。黴菌有成千上萬種,一般可分為二類:一是單細胞酵母菌類,另一種則是常見有菌絲的黴菌類,這二種皆可以引起過敏。表列出數種常引起過敏的黴菌種類,其中以青黴菌及交錯道黴菌最常見。 黴菌是空氣中的過敏原,當鼻子吸入時就可能造成流鼻水、打噴嚏、鼻塞,兩眼下方像描了兩條黑影,像貓熊一樣,有些人甚至連視力、記憶力都受到影響。如果症狀再嚴重則會有咳嗽(久咳不癒或夜咳)、胸悶、氣喘等症狀。至於要如何避免黴菌過敏,廖學聰醫師表示,有黴菌過敏體質的人,盡量避免到黴菌容易滋生的地方,若不得已最好戴口罩進出這些場所。以下提供幾個環境上必須注意的事項,才能杜絕黴菌生長的溫床。(一)戶外:保持水溝暢通、常清理落葉及草坪、不要堆積木材廢物。(二)房間:盡量保持通風,密閉空間易長黴菌、使用冷氣機及除濕機保持濕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並定期保養清除機器內部 衣櫥內要防潮,並定期將衣服取出整理,被褥要曝曬、不要使用地毯、壁毯及泡棉製品、使用吸塵器或空氣清靜機可除去黴菌袍子。(三)浴室:勤加刷洗馬桶的角落、水龍頭、排水孔這些地方,洗澡後要打開窗戶。(四)廚房:使用排油煙機,排除烹飪所帶來的水氣、冰箱角落易生黴菌,食物不要放太久。(五)地下室:不要堆放太多物品,牆壁要防水漆以防潮生黴。可使用除濕機。(六)垃圾桶易生黴菌,需清洗乾淨且常倒垃圾。一般而言,對何種黴菌過敏可由皮膚試驗及抽血檢查(MAST或RAST)來確認之。而治療黴菌過敏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它(可用上述的方法),若環境改善後過敏症狀還是持續,便可能要服用抗過敏藥物,嚴重者則考慮減敏療法。張醫師與廖醫師強調,過敏體質的人要學會適應自然環境和氣候變化,為了避免梅雨季節來臨跟著走『黴』運,因此必須有一套良好的保健方法,才能減少並預防過敏疾病的發作。 

游泳涼一夏 小心”氯”過敏 痘痘長不停

游泳涼一夏 小心”氯”過敏 痘痘長不停#過敏

天氣越來越熱,雖然夏天尚未來臨,但已經有許多人受不了高照的艷陽,紛紛利用週末假日到游泳池暢快玩水。玩水固然開心,但皮膚科醫師仍要提醒民眾,要小心氯引發的皮膚問題。台中縣一名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女學生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肌膚非常敏感,日前因天氣轉熱,她與同學相約到游泳池玩水,不料之後卻發現自己皮膚嚴重發癢,而且還狂冒痘痘,原本平滑的肌膚變得坑坑疤疤,經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醫師診斷後,確認是皮膚對水中的氯過敏所引起。好在該女大生滿臉的痘痘和凹疤在經過專業治療與該中心毛孔縮小淨痘護理療程後,肌膚已恢復原來的健康狀態。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張和興醫師表示,氯對於人體來說是一種重要的電解質,可以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促進蛋白質、維生素B12或鐵質的吸收等,如果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無力、脫毛、鹼中毒等多種問題,但吸收過量也能導致高氯血症、酸中毒等。不過,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自來水中,也加入氯來進行消毒,而游泳池也通常會利用氯來殺菌,但民眾或許不知道,洗澡或游泳時,水中的氯可能會破壞皮膚和頭髮中的蛋白質,這也是為什麼部分民眾游泳過後會導致肌膚敏感、乾燥或發癢。而前述這位女大學生,本身就已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皮膚的平衡能力較弱、保水性差、油脂分泌不足。因此每當季節交替、氣候忽冷忽熱時,就時常會出現皮膚乾燥、紅斑或發癢、長皮疹、冒痘痘的症狀,這樣敏感的皮膚再加上氯過敏反應,才會讓問題一發不可收拾。因此醫師特別要提醒皮膚敏感的民眾,在換季或天氣炎熱的時候,應更加小心保護肌膚,建議可以減少接觸過敏原,做好皮膚保濕,勤塗保濕劑,有皮膚過敏問題的民眾最好不要下水游泳,以免引發病症。如果出現症狀,應立刻到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將可幫助患者緩解症狀發生時之不適,同時避免症狀惡化,在臉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疤痕。

天然的尚好?當心DIY曬後美白不成反毀容

天然的尚好?當心DIY曬後美白不成反毀容#過敏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衝浪、戲水、騎單車等戶外活動,成為假日出遊最熱門的選擇,但豔陽之下除了防曬工作要完備,曬後的保養更不能馬虎。日前就有一位辣妹至艷陽高照的墾丁戲水騎單車,卻在日曬後使用檸檬皮敷臉,造成臉部皮膚嚴重過敏險毀容!皮膚科醫師警告,曬後皮膚泛紅易敏感,必須小心選擇溫和,兼具保濕並經衛生署核可之有效成分,以免美白不成反而留下遺憾。袁上雯皮膚科醫師表示,時下流行DIY美容保養,許多民眾誤以為蔬果等天然成分對肌膚更有幫助,然而植物中多數成份無法直接被皮膚吸收,沒經過處理就敷到臉上,不但效果有限還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曬後的肌膚敏感脆弱,要特別避免檸檬、柑橘等具酸性且刺激性的成分,以免皮膚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而快速轉黑,像這位辣妹直接使用果皮敷臉,更是萬萬不可,建議民眾千萬不可使用未經醫師認同的偏方來達到美白的目的。袁醫師認為美白淡斑等皮膚問題,特別像多數台灣女性所具有的雀斑、曬斑這類表淺層的斑點或不嚴重的色素沉積,其實是可以藉著持之以恆地塗抹美白與防曬產品來達到消除與預防的目的,特別是皮膚除了會被紫外線UVB 曬傷之外,所有的黑色素斑點都會在紫外線UVA 的照射下變深,除了在活動中塗抹高度預防UVA/B的防曬劑,若能在曬後黃金24小時內,立即使用溫和並具有效成分的美白產品,同時提供保濕舒緩的保養品來鎮定皮膚,抑制麥拉寧色素,便可從皮膚深層阻斷斑點的形成與沉澱。理膚寶水品牌協理謝蕙瑩建議,選擇高效美白保養產品,可適用於敏感性膚質,搭配經衛生署核可之有效美白與高效保濕成分,對於曬後脆弱及需要回復白皙的皮膚來說,是較安心與適當的選擇。美白及保濕雙管齊下,提升皮膚的保水度,呈現自然透亮感,幫助肌膚回復原有的白皙透亮光澤。

春寒侵體 類風濕性關節炎須重視「保暖」

春寒侵體 類風濕性關節炎須重視「保暖」#過敏

談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已故作家劉俠女士,此種疾症好發於三十至五十歲女性,屬慢性、發炎性較強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原因是關節滑膜囊發炎變厚,以致關節腫脹、僵硬疼痛。發病初期的半年是黃金治療期,錯過期限,關節很可能變形,病情嚴重者甚至全身疲倦、不適,手肘、臀部皮膚起腫塊,或引發眼睛、肺部發炎。易患此症之族群有:1.三十至五十歲中年女性。2.組織抗原中含有HLA-DR4人類白血球抗原者(與遺傳、體重、壓力、運動無關)。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台東基督教醫院張靜芬營養師建議,患者應多攝取含Omega-3之深海魚類、魚油及核果等富含維他命E食物。類風濕性關節炎既然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還可以在骨科就診嗎?台東基督教醫院洪樂堯醫師說,大多數民眾以為,只要跟關節有關的疾病都應該掛骨科,其實三大關節疾病中,退化性關節炎屬於「骨科」或「復健科」範疇,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的治療應找「過敏免疫科」、「骨科」或「內科」。洪醫師建議,關節疼痛病人在描述病況時應表達:1. 什麼時候最痛(白天、夜晚或睡覺前)?痛多久了?2. 什麼姿勢最痛?痛點會延伸到其他部位嗎?3. 是「悶」痛、「酸」痛還是「刺」痛?4. 發作時會腫或熱嗎?舉凡關節炎患者,只要面臨「高溼度加低溫度」的情況,關節就會又僵又痛,所以讓關節常保順暢的不二法門是保暖,穿長褲、戴護膝都是好方法。活動時避免爬坡、下樓梯、蹲跑跳,運動則以衝擊力較低的游泳、水中漫步、平路散步、騎腳踏車為較佳選擇。(本文取自宇宙光雜誌 2008 年一月號「診療室的春天」專欄,吳方芳撰稿)

氣溫回暖 急性結膜炎患者增多

氣溫回暖 急性結膜炎患者增多#過敏

春暖花開季節,醫師發現急性結膜炎的患者最近有增多現象,光田綜合醫院眼科呼籲一旦眼睛出現紅、腫、痛、癢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切勿自行購買眼藥水,以免病情惡化,得不償失;平時應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常洗手、少出入公共場所,防止結膜炎的感染。醫師發現,近日因患春季結膜炎而導致眼睛癢及不舒服來求診的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日前一位民眾在家打掃後,發現眼睛有紅、腫、痛、癢等不適症狀產生,而前往沙鹿光田醫院眼科門診求醫,經眼科楊榮華主任仔細檢查後,診斷出該患者為春夏常見的眼科疾病─急性結膜炎。眼科楊榮華主任指出,最近氣溫回暖,飄揚在空氣中的花粉、灰塵,成了誘發症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民眾利用假日進行環境清掃時,可能會灰塵等異物進入眼睛,使眼睛產生不適的情形,如果持續感到不適,且出現疼痛、畏光、流淚等症狀之際,要及時尋求正當的醫療管道加以治療,千萬不可到藥局購買眼藥水自行點藥,如果點的藥水含類固醇,恐怕因此併發藥物副作用,甚至引起青光眼就得不償失。楊榮華主任表示,在夏天氣候溫熱時病菌較活躍,特別容易造成流行性的感染,若不慎有異物進入眼睛緊急狀況下,醫師建議,民眾可先行以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沖洗眼睛,沖洗方向由眼睛內朝外側清洗,之後再到醫院就診。急性結膜炎的傳染途徑屬「接觸感染」,楊主任提醒民眾預防急性結膜炎之道便是勿與人共同使用毛巾、多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即可避免眼睛受到感染,保有明亮的「靈魂之窗」。

孕婦忌吃”蜂膠” 當心影響胎兒發育

孕婦忌吃”蜂膠” 當心影響胎兒發育#過敏

A先生走進急診室時,雙唇紅腫、說話有些不清楚,檢查時發現口腔黏膜及舌頭呈現充血腫脹的現象,經問診後才知道:A先生因為感冒、喉嚨不舒服,在家人的建議下,乃自行在舌頭上滴了少量的蜂膠,過了不久口腔內外就開始紅腫。幸好A先生並沒有進一步的變化,在「蜂膠過敏」的診斷下給予抗過敏藥物,並且留院觀察幾個小時後,A先生症狀改善離院回家。臺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許名揚表示,在大眾傳播及口耳相傳的大力幫忙下,蜂膠(propolis)已經成為目前非常熱門的一種養身保健食品。它是由蜜蜂採集樹脂並混合其唾液及蜂臘後所形成的一種褐色膠狀物質,用來填補於蜂巢的間隙當中。蜂膠的應用至今已經有約2000年的歷史了,直到近年來研究發現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及黃酮類化合物,而且實驗證明蜂膠有殺菌、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及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所以除了傳統的保健功能外,目前還廣被宣傳有抗細菌感染、抗過敏、促進傷口癒合、治療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療效,簡直到了無所不治的地步。蜂膠是不是真的如此神奇呢?許名揚醫師指出,雖然全世界有許多機構在研究其療效,但是或許是因為蜂膠的成份差異極大,或許因為萃取的方式與使用途徑的不同,甚至由於體質的差異性影響到身體吸收及反應的能力,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具體有效的人體實驗結果可以證實。同時蜂膠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雖然機率不高(和盤尼西林相近,約萬分之五),但是一旦發生,除了局部過敏症狀外,甚至會引發咽喉痙攣或過敏性休克;另外,由於蜂膠會抑制一歲以下的嬰兒的免疫力,同時也可能造成類似蜂蜜所引起的肉毒桿菌中毒;孕婦服用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影響胎兒發育。所以蜂膠在一歲以下的嬰兒、孕婦及對蜂膠過敏者都不可以使用。許名揚醫師建議,愛用蜂膠的朋友們可以將蜂膠當作一種健康食品,作為平時養生保健之用即可。當初次使用時,一定要先將少量蜂膠塗抹於耳後或前臂內側,以測試是否會過敏,同時要確定蜂膠的來源、內含成份、萃取方式以及使用方法與劑量,一旦身體產生不適就應立即停用,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其實,就像維他命永遠比不上食物對於身體營養的補充一樣,想要獲得良好的免疫力,只有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和開朗的心情才是最自然有效的處方,而萬一有了病痛,就應該立即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如此才能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