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打擊過敏症狀 茶飲+穴位按摩有效舒緩

打擊過敏症狀 茶飲+穴位按摩有效舒緩#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許多過敏病患,除了流鼻水、打噴嚏之外,皮膚搔癢,甚至癢到睡不著,全身抓破皮,都是過敏常見的症狀,也常常因此不堪其擾,台中就有一名張小姐,早上起床常會打噴嚏、流鼻水,起床有時也會看見自己身上莫名多了好幾條傷痕,原因為皮膚過敏搔癢惹禍,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振羽,就提供了茶飲與穴位按摩的方法,以減緩過敏症狀。吃下發物 過敏症狀更嚴重廖振羽醫師指出,張小姐屬於過敏體質,這類病患除常見出現呼吸道過敏症狀,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很常合併皮膚過敏問題,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尤其是接觸中醫所謂的「發物」後,更容易誘發皮膚過敏。廖醫師表示,「發物」為民間傳統術語,「發」即「誘發」含意 ,「發物」指容易引起上火、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各種食物。常見發物如,甲殼類海鮮(蝦、蟹)、動物內臟、熱性水果(芒果、荔枝、榴槤、櫻桃)、香菇、南瓜、茄子、大蒜、堅果類(花生、巧克力)、酒精性飲料等。張小姐就很喜歡芒果、荔枝這類水果,她說,冰箱拿出來的冰冰芒果、荔枝,吃了十分清涼。廖醫師提醒,造成皮膚過敏的「發物」,因人而異,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避免常見誘發皮膚過敏的食物外,須養成紀錄「飲食日誌」的習慣,瞭解自己容易過敏的物質,才能遠離惱人的皮膚過敏。廖振羽就提供一茶飲與穴位按摩的方法,助民眾能緩解症狀:1)預防茶飲/防風3g、連翹2g、麥門冬6g、大黃2g、甘草6g,加入500~800cc水中煮沸後,再加入薄荷2g,小火煮3至5分鐘後,過濾藥渣,放涼即可飲用。若容易腹瀉,大黃劑量減為1g。2)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也是保健方法,每個穴位按壓1至2分鐘,一天做2到3次,可以減緩搔癢的不適。曲池穴,手陽明大腸經--曲肘橫紋處。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腕橫紋上兩吋(三橫指),兩肌腱之間。血海穴,足太陰脾經--大腿內側,髕骨內緣上2吋,肌肉隆起處。百蟲穴,經外奇穴--血海上一吋,髕骨內緣上4橫指處。三陰交,足太陰脾經--足內踝上三吋(四橫指),脛骨內側緣後方。

男子過敏長紅斑 竟是血小板低下症

男子過敏長紅斑 竟是血小板低下症#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阿傑在升高一的那一年,突然發現自己腳上出現一點一點的紅斑,起先以為只是單純的過敏,但隨時間過去,腳上的紅斑不但沒有好,反而連脖子都冒出來,嚇的家長趕緊帶他求診。經就醫檢查後發現,其實阿傑罹患了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後來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後,現在的他已經痊癒,且重回無憂的高中生活。血小板低下症原因不明 好發於2~4歲兒童雙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陳淑惠醫師表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從嬰幼兒到青春期皆可能發生,尤其好發於2~4歲的小朋友,主要是因為身體產生的抗體結合至血小板細胞膜上,導致帶有抗體的血小板在脾臟被吞噬細胞吞噬,引發出血的表現。只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發生原因不明,較常見的是在病毒感染後1~4週出現,而在臨床上,患者會出現身上瘀青、出血斑點,也可能出現流鼻血、腸胃道出血、血尿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有腦出血。症狀發生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排除其他問題陳淑惠醫師更表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因單純是血小板的問題,診斷時必須先排除其他病因的可能性,若有貧血、發燒、腳酸、腳痛等非典型的表現,則有必要進一步接受骨髓檢查,以排除白血病或是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可能性。另外,要注意的是血小板低下也可能是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先驅症狀,所以,提醒民眾若是有出現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以確保身體沒有其他的問題產生。8成病患一年內可自行痊癒而在治療方面,有8成的病患就算不治療也會於1年內自行痊癒,且治療並不會影響病人的長期預後,但若是接受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治療的話,可迅速提升血小板的數目,減少因血小板太低所引發的出血風險。若1年後仍未改善,就稱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可以利用類固醇或促進血小板製造的藥物進行治療,幫助血小板控制在3萬以上,若是無法的話則需要切除脾臟來達到控制。

樂閱讀/10警訊 你的過敏失控了?

樂閱讀/10警訊 你的過敏失控了?#過敏

秋天過敏特別嚴重,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別再拖了,趕緊找醫生尋求治療對策吧。1)經常鼻子發癢、猛搓鼻子,甚至搓到脫皮/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只要進出冷氣房或溫差大的早晨夜晚,鼻子容易搔癢難耐、狂流鼻水,症狀如果嚴重到無法專心工作、上課或睡眠,為了避免過敏災情持續擴大到其他症狀例如氣喘,建議要就醫。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鼻血管收縮劑、肥大細胞抑制劑、抗生素等合併治療或局部類固醇噴劑。2)熊貓眼/黑眼圈也可拿來「算病」? 的確,黑眼圈跟過敏嚴重度有相關性,台大醫院研究發現,67%過敏性鼻炎孩童有黑眼圈,且下眼袋的顏色較黑,面積也較大。3)鼻塞很久都沒好/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個多星期會好,如果持續鼻塞很久沒好,很可能是過敏所致,若沒就醫用藥,容易併發鼻竇炎、長鼻瘜肉(反覆的發炎反應,讓組織增生,嚴重時會阻塞氣道,使呼吸不順暢)、睡眠障礙、氣喘或頭痛。4)呼吸時有咻咻聲/一般來說,氣道受阻時會產生咳嗽、胸悶有壓迫感、喘鳴,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呼吸時伴隨咻咻的聲音,尤其運動過後更明顯,且經常反覆發作,很可能是氣喘,請趕緊就醫檢查。5)皮膚癢到不行/皮膚發癢,抓到停不下來,搔抓引起疹子,疹又導致癢,惡性循環,如果是發生在孩童身上,當心得了異位性皮膚炎,這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濕疹,建議找醫生好好治療控制病情,以免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6)蕁麻疹/有一種癢,皮膚會出現膨疹,很像被蚊子叮過之後的腫塊,一段時間會消退。大人小孩都可能得,那就是蕁麻疹,雖然國內外指出約二○%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會得一次,那不表示可以輕忽。如果皮膚腫脹發生在比較深層的部位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萬一發生在喉嚨,有可能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性命。建議找醫生看診,找出過敏原,並配合用藥治療,改善症狀。7)失眠/長期失眠會扼殺生活品質、工作表現,所以當發現長期咳嗽、鼻塞、眼睛癢、皮膚癢等各種過敏症狀已經惡化到影響睡眠時,就是該看醫生的時候了。8)很難專心且很沒耐性/過敏與過動確實有關係。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楊曜旭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孩童跟一般孩童相比,有過動症的比率高出2.8倍,更且,如果把過敏治療控制好,過動的情形也能大幅改善。尤其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常常會伴隨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結膜與眼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耳朵也癢、不斷打噴嚏,手很容易在臉上摸來摸去,渾身不舒服,動來動去,不僅很難專心,脾氣也變得不太好,超沒耐性。9)疲倦無力/長期因過敏症狀干擾睡眠、體力透支,就容易精神不濟;過敏反應也可能讓免疫系統過亢,也會讓人疲累;此外,如果有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也可能讓你昏沉嗜睡,如果持續覺得自己倦怠無力,建議回診跟醫師或藥師尋求協助。10)情緒長期低落、憂鬱/這是真的,過敏症狀嚴重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連情緒也跟著賠上。最近歐洲有項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失衡,不僅容易患有過動症,也容易出現憂鬱、自閉傾向,這篇研究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期刊。不論大人或小孩,如果經常飽受過敏症狀折磨,建議找醫生商量,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讓症狀有機會獲得緩解,重拾生活品質。(本文作者/林貞岑、曾慧雯等著)(摘自/跟著天氣養生/康健出版)

科技大廠不負責任手機殼愛用「鎳」 早引發新一波過敏危機

科技大廠不負責任手機殼愛用「鎳」 早引發新一波過敏危機#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採訪報導)智慧型手機已成現代民眾不可或缺的重要必須品,但人們手上所拿的手機,令人始料未及,竟成了現今過敏原的主要元兇之一!經《優活》觀察,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直指,接觸手機而過敏的案例,在近十年之間,暴增了十二倍以上,究其原因,就是手機上頭所鍍上的一層金屬「鎳」,然而,鎳金屬雖為目前醫界公認的「最易誘發過敏的金屬」,但在現今,無論在高階亦或低階手機,皆可看見金屬鎳的蹤跡,恐讓過敏體質的民眾,深陷於起疹、長水泡的風險之中!報告顯示 手機早已是過敏元凶之一焦點先轉移至前陣子來自於《小兒科過敏、免疫學與肺學》的報告指出,愈來愈多的科技大廠,在手機鍍上金屬鎳、鉻等情況日益嚴重,導致從2000年至2010年,因使用手機而造成過敏的案例,暴增十二倍以上,其中,又以重度使用手機的兒童與青少年最為常見,恐造成臉頰、下巴等處出現疹子或水泡。不管是在高階或低階手機,都能看到鎳、鉻的蹤影,而三星與黑莓則被點名,幾乎有七成以上的手機,都鍍上一層鎳與鉻。近期,《小兒科期刊》也發表了一名十一歲男童個案,男童因使用父母新買的iPad,竟使全身起疹,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是平板上頭一層金屬鎳所致,而父母經醫師建議,在平板外頭包上一層包膜,男童的症狀也隨即好轉。國內五年來因鎳過敏案例 莫名增加 國內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坦言,近五年來,因鎳而過敏的病患,查無任何原因,的確有明顯增加的情況,過去,鎳過敏案例大多來自於耳環或是手環上,但智慧型手機似乎也要納入考量的範圍之內。皮膚專科醫師趙昭明也說,鎳是最易誘發過敏的金屬,在醫學上也獲得普認知,而門診上也曾遇過眾多因耳環與手環,外層因鍍上一層鎳,而產生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的案例。塑膠機殼鍍上鎳合金也能有金屬質感 難怪科技廠愛用然而,雖鎳金屬極易引起過敏體質的人們,出現接觸性皮膚炎、紅腫、癢等症狀,但在科技界裏頭,卻仍肆無忌憚的,持續在機殼上鍍上鎳金屬,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林招松表示,即使是塑膠機殼,也能透過鍍上一層鎳與鉻的方法,使其出現金屬光澤與具備質感的外觀。另鍍上此兩種金屬,也能使塑膠機殼的功能提升,例如,提升其抗磨與耐刮性。在塑膠機殼上,若能鍍上一層鎳合金,就能使手機出現具備金屬光澤的質感,難怪在追求手機外觀需日益精緻的當下,各個科技廠當然對金屬鎳趨之若鶩,如此愛用,顏宗海醫師就提醒,過敏體質的民眾,最好能在任何手機的外頭,包上一層包膜,以防止機殼上的金屬鎳直接碰觸到皮膚,除了能保護手機外觀不受外力刮傷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能避免引發皮膚過敏,讓人苦不堪言。

吹冷氣過敏大發作 中醫三伏貼助改善

吹冷氣過敏大發作 中醫三伏貼助改善#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炎熱,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讓有過敏的體質患者也還是鼻水流不停。其實炎炎烈日的七月天,雖然讓人吃足暑熱苦頭,不過卻也是中醫冬病夏治時機,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因此中醫認為過敏氣喘這個好發於冬季的病,就可以利用夏天最熱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三伏天,增加抵抗外來邪氣的能力,達到達到「冬病夏治」的目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申一中醫師說,今年三伏日為7/18、7/28、8/7,利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合薑汁做成藥泥後,貼在背部穴位達1至4小時,通過藥物刺激和吸收作用,藉由經絡傳導,以疏通經脈,行氣活血,調節臟腑功能及調整陰陽平衡,從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連續敷3年  過敏改善8成在敷貼時,皮膚多會有搔癢或燒灼感,此屬正常反應。但申一中醫師提醒,若在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或是皮膚紅癢起水泡疼痛等狀況,則須立即停用。敷藥當天不可洗冷水澡、游泳。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宜進行三伏天灸。三伏天灸治療方法簡便,對懼怕針刺、注射和服藥的患者更為適宜,所以也容易被小兒接受。研究報告指出,運用此療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申一中醫師也說,適合接受三伏貼的患者,為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也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而林森中醫院區將在三伏天加開特別門診為患者服務。但提醒,敷貼期間應避免易引起過敏的生冷食物,以免影響藥效,若過敏情況嚴重者也可搭配三九貼助改善。

不亞於塵蟎!夏季蟑螂多8倍 恐引發過敏危機

不亞於塵蟎!夏季蟑螂多8倍 恐引發過敏危機#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阿!有蟑螂!」這是多數民眾看到蟑螂的第一個反應,倘若蟑螂能夠振翅飛翔,簡直猶如洪水猛獸,令人為之崩潰,但你知道這微小之物,除了造成民眾的恐慌之外,根據國外研究,它也是僅次於塵蟎的最大過敏原,嚴重恐導致咳嗽、皮膚炎、氣喘等問題,因此當民眾再次看到蟑螂時,請展現你的勇氣,無畏將它撲殺,免得後患無窮!近四成氣喘兒對蟑螂過敏根據國外過敏期刊研究報告指出,百分之三十~五十的過敏患者與蟑螂有關。而國內的資料也顯示蟑螂可能是僅次於塵蟎為第二常見的過敏原。美國國家內陸城市氣喘研究發現:約36%氣喘兒童對蟑螂過敏。它更指出89%兒童房間裡存有高數量的蟑螂過敏原。然而,值得關注,且最不幸的事情,就是根據另一項的統計,因蟑螂貪熱怕冷,將導致夏季的蟑螂數量,比起冬季還要暴增至八倍以上!糞便、穀屑、唾液都是蟑螂導致過敏主因家醫科醫師方銀漢指出,蟑螂的糞便、穀屑、唾液、分泌液等都是造成過敏的主要原因,其中,若民眾習慣性的看見家中的死蟑螂而置之不理,會讓蟑螂身上的過敏原四處分解且飄散在空氣中,其過敏原的數量,恐怕更勝於塵蟎。在台灣,因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我國的過敏兒日漸攀升,根據統計,台灣幾乎每三個兒童,就有一人有過敏症狀,因此夏日除了防備塵蟎外,滅蟑!恐怕才是民眾所要關切的問題,以下《優活》列出除蟑建議:1) 請維持家中環境整潔,用完的餐具盤子務必立即清洗,另廚餘桶與垃圾桶,更要記得密封起來,避免蟑螂有機會大啖垃圾一番!2) 殺蟲劑務必備好,其中廚房裡的櫥櫃或抽屜,爐子、冰箱下面,更為殺蟑重點處。3) 因蟑螂喜愛藏身於縫隙處,務必將家中牆角、地板、窗戶等縫隙堵住,以免蟑螂鑽進,且大量繁殖。4) 房間亦或衣櫃,建議可放置「搗碎」後的蒜頭,因蟑螂不喜蒜頭的味道,可防止蟑螂出沒。方銀漢也提醒,家中能看見的死蟑螂,務必立即清掉,以免分解更多的殼削或過敏原經分解後,飄散於空氣中,恐使得過敏原除都除不盡。

夏天治療過敏好時機 三伏貼增強免疫力

夏天治療過敏好時機 三伏貼增強免疫力#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陽氣最旺的夏季,是氣喘病友進行「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敷貼的好時機,透過三伏天穴位敷貼活,藉以增強免疫力,減緩每年秋冬季節交替或寒流來襲時急性氣喘發作的危機。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中醫科林煥欽醫師也指出,因為夏天人體陽氣旺盛,尤其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天氣最炎熱的日子,此時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敷貼,使用一些稍具刺激和中藥補養、溫通的藥物製成藥布,貼敷於病人的穴位皮膚上,透過皮膚的吸收達到治療和預防如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作用,可扶正祛邪、增強身體免疫力及減少冬天發病次數。自古以來中醫特別強調夏季調養,利用陽氣旺的特點來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使病情好轉甚至不再發病。林煥欽醫師也表示,三伏天敷貼時間並非僅限於這3天才有效,三伏天的前、後1個月都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現在也是治療的好時機。透過外敷熱藥  防過敏症狀而且特別適合虛寒體質的人伏貼,目的在於透過外敷熱藥,達到體內去寒去濕的療效,但並非人人皆適用,孕婦、發燒、咽痛、皮膚易過敏及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二歲以下幼兒及體弱老人等皆不適合做三伏貼療法。但林煥欽醫師也叮嚀,敷貼時間最好以一到二小時為限,不宜過長,因為敷貼的藥物大多具有辛溫性及發泡性,敷貼時間過久,皮膚會產生刺激作用,易起水泡及搔癢不適,嚴重者可能留下痕跡。建議三伏貼的治療需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一般民眾不要自己隨意敷貼,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冬病夏治調體質 三伏貼揮別過敏症頭

冬病夏治調體質 三伏貼揮別過敏症頭#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溫熱浪來襲讓人受不了,不過對於患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反而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針對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7/18、7/28、8/17「三伏貼是運用古人冬病夏治的概念,利用一年中最熱的三天,調理臟腑功能助長陽氣,增加對寒邪的抵抗力。孕婦、1歲以下幼兒較不適用研究顯示,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的沈炫樞醫師表示,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是冬季好發的難治疾病,根據中醫春夏補陽原則,在一年最炎熱的三伏天,將中藥餅敷貼患者背部的穴位三次,可減少腸胃道干擾,延長藥效外,特別適合不喜服藥的兒童及服藥過多的老人。沈炫樞醫師表示,特別針對氣喘、過敏性鼻炎及反覆上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或是患有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成人,都可經由此法改善症狀。但提醒三伏貼並非所有體質都適用,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短時間敷貼皮膚即會大量起泡的病患,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宜進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