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阮綜合醫院衛教文章指出乳癌之發生率己成為婦女癌症頭號殺手,台灣乳癌的好發年齡大都在40~50歲之間,且當乳癌診斷確立時,有時腫塊己超過2公分以上,顯然比較晚期發現,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對於乳癌飲食照護,將由振興醫院營養師黃淑珍在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樓門診衛教室為大家做更深入的介紹。主講:振興醫院營養師黃淑珍時間:4月25日(三)上午10時至11時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樓門診衛教室(台北市振興街45號)洽詢:02-2826-4400轉2581、2583
根據阮綜合醫院衛教文章指出乳癌之發生率己成為婦女癌症頭號殺手,台灣乳癌的好發年齡大都在40~50歲之間,且當乳癌診斷確立時,有時腫塊己超過2公分以上,顯然比較晚期發現,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對於乳癌飲食照護,將由振興醫院營養師黃淑珍在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樓門診衛教室為大家做更深入的介紹。主講:振興醫院營養師黃淑珍時間:4月25日(三)上午10時至11時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樓門診衛教室(台北市振興街45號)洽詢:02-2826-4400轉2581、2583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衛教文章提供幾點預防癌症的飲食方針,像是均衡飲食、避免肥胖、少吃醃漬、煙燻、加工食品等,少抽菸、喝酒,多吃蔬菜水果,且營養師強調最好多吃十字科的蔬菜,如包心菜、花棷菜、綠花菜和甘藍:可降低罹患胃癌及呼吸道癌,不吃太油、太甜、太鹹等食物,儘量採用清淡的烹調方法,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此外規律的運動也是不可少。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一定要注意的地方,由中國附醫婦產部醫師葉聯舜、營養師蘇鈺雯帶你更深入了解。時間:4月21日(六)上午9時30分至11時20分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療大樓11樓會議室(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洽詢:04-2205-2121轉2269
冬天是橘子盛產的季節,很多人已經準備開始大快朵頤,但是大陸網站報導,其實吃橘子是有禁忌的,如果沒有遵守這些禁忌,反而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李蒔華營養師表示,以目前的醫學證實來說,網站上所說的禁忌其實不正確。大陸網站提到,吃橘子有四大禁忌,像是不可以跟牛奶一起吃、不可以用新鮮的橘皮泡茶、咳嗽不要吃橘子、空腹或身體酸痛時不要吃橘子;該文章表示,不能喝牛奶是因為橘子的成分會跟牛奶產生作用,對身體有害;而新鮮的橘皮含有過多的農藥;橘子屬於生冷食物對氣管不好等。李蒔華營養師表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酸會凝結,但有這樣的作用是因為受到胃酸的影響而不是橘子酸,所以算是正常的消化現象,不會影響身體。而新鮮的橘皮表皮含的揮發油成分較高,容易刺激腸道,另外橘皮也容易殘留農藥,若將橘子皮拿去浸泡再喝下肚的話,確實會對人體有害。至於咳嗽時不能吃橘子的說法,李蒔華營養師則表示,在西醫上並沒有這樣的說法,但在中醫觀點認為,橘子、西瓜等屬於較冷的水果,所以才會建議有咳嗽的人不要吃太多。空腹或身體酸痛時不要吃橘子的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甚至有人說烤熱的橘子可以治感冒,也沒有醫學上的證據。橘子到底怎麼吃才健康?李蒔華營養師認為,其實橘子的食用建議和一般水果並沒有特別不同。根據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人一天約可攝取2~4份水果,而橘子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養顏美容,橘子中的膳食纖維也有利於改善膽固醇的異常和腸道健康。美女瑞莎保養身體秘訣 天然食物造就自然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54榴槤性熱舒緩經痛? 中醫師:沒聽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79阿伯天天吃香蕉 下腰、仰臥起坐輕鬆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75
你知道年節應景零嘴瓜果中,哪些是高糖、高鹽、高脂、高纖及低熱量的前三名嗎?你知道哪些零嘴看似健康,其實是高油脂、高熱量的”隱形殺手”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針對市面近百種年節零嘴分析其營養成分,發現夏威夷豆、麻花捲/牛奶糖、鱈魚香絲分別名列高脂、高糖及高鹽的榜首;而脫水蔬果乾常常讓人誤以為健康而不小心多吃,頂著蔬果的外形卻隱藏高熱量、高鹽的危險;零嘴中熱量低且高纖的是蒟蒻乾。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室蒐集市面近百種年節零嘴,依所含成分特性,分析其營養成分,蘇湘雯營養師表示,年節零嘴中屬於高糖的大多為糖果類或傳統糕餅類,糖尿病患食用上應慎選!零嘴中高鹽量多為海產乾貨,如干貝乾、昆布、魷魚絲、海苔等,健康飲食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建議約6公克(相當於含鈉量2400毫克),依食物資料分析平均只要100公克的海產乾貨,就相當於一天的鹽分,甚至更高,堪稱是高血壓的隱形殺手。提到高脂零嘴,首推堅果類,第一名夏威夷火山豆,100公克(約30顆)相當於平常一個便當的熱量(770大卡),同時它的油脂含量高達77公克,也遠超過健康飲食建議量每日2~3大匙,亦即45克油脂攝取量。另外,民眾最容易輕忽的隱形油脂零嘴如:脫水蔬果乾類標榜的是天然食材脫水製成,然而製作過程通常經過油炸及加工,例如100克的香蕉片熱量就有528大卡,相當於九根香蕉吃下肚,若不控制,在越吃越順口的同時,肥胖及健康問題找上身,民眾不可輕忽。蘇湘雯營養師表示,民眾可以挑選比較低熱量、高纖維零嘴,如每100公克的蒟蒻乾僅有82.5大卡,約含10公克的膳食纖維,但要注意這類食品調味料也很多,高血壓患者也不宜多吃。而蒟蒻果凍3個(100公克)熱量35大卡,是較能放心吃的食物。過年是體重最容易不知不覺增加的節慶,建議民眾慎選零食,並注意營養標示,讓自己過個健康無負擔的春節假期。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087
99年大學學測即將在1月29號登場,隨著考試的逼近,考生及家長的情緒也跟著緊張起來,甚至睡眠、食慾都受到影響,加上時序進入冬季,又是吃補的季節,因此考試前,家長往往想要替孩子「補一補」,但是過度的補,可能會適得其反,讓考生腸胃吃不消,影響考試表現。光田醫院營養師謝冠妃指出,其實考生的飲食只要把握「均衡」、「營養」、「健康」三個原則即可,以下提供幾項幾個飲食原則供參考:均衡攝取六大類:六大類食物包含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水果、低脂奶類、油脂與堅果(核果)種子類,六大類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同,所以應儘量多樣化的選擇各類新鮮食物。三餐定時定量:考生K書辛苦,常常因為在外補習讀書,因此用餐時間不定,有些孩子飲料零食就充當一餐,因此三餐不均衡。營養師強調三餐定時定量很重要,尤其是早餐,「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泉源,此時補給適當營養,能夠快速消化吸收,促進新陳代謝,進而補充腦部能量,提供上午所需的熱量及養份,保持一天頭腦思緒清晰。若早餐沒吃,易使得早晨的血糖過低,腦細胞的活力變差,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影響學習能力。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攝取:考生壓力大,建議可補充維生素A及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可多選擇深綠色及深紅黃色之蔬菜、水果。而維生素B群可幫助新陳代謝,消除疲勞,可多選用小麥、胚芽、糙米、全穀類製品。礦物質能使生理機能正常運作,預防缺鐵性貧血,深綠色蔬菜,牛、豬等肉類富含這部分的營養。而全穀類、蔬菜、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讓考生腸胃乾淨舒爽,避免考前肚子作怪。清淡飲食少油脂:食材應選擇低油烹調方法,如清蒸、水煮、燒、燉、滷等方式,避免太過油膩的燉補品,尤其補燉品多以肉類或內臟為主要材料,加上麻油、酒等,吃多了反而加重腸胃負擔。適時運動及補充水分:由於讀書的關係,導致坐的時間過長,這會影響考生腸胃的蠕動,所以定時起身走走、做做體操、活動筋骨可消除疲勞,促進腸胃蠕動。至於液體的攝取方面,應盡量減少刺激性的咖啡、茶及碳酸飲料,多喝白開水,才可促進身體廢物排泄,是考生最健康的飲品選擇。
大腸長度約一百二十公分到一百六十公分,是腸道中最容易生病、好發癌細胞的位置,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國內罹患結直腸癌人數,在九十五年首度破萬,超越肝癌,躍居十大癌症首位。高油脂、多肉食,過度西化的精緻飲食,很容易就造成便祕。當大便停留在體內,毒素日積月累,就容易引發體內腸道的癌症病變。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賴煌仁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已不只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像在中部就有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國二學生個案,因為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天都會吃學校附近的烤香腸,結果年紀輕輕便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末期,錯失醫治的黃金期,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大愛電視台「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將在二十日晚間邀請賴煌仁醫師與主持人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探討保健腸道的方法,並在生活中注意腸道的變化。賴煌仁醫師也將以小倩與秀枝阿嬤的這二例個案故事,說明大腸直腸癌的預防與治療,希望鄉親能在忙碌高壓的生活之餘,時時注意身體狀態與變化,與健康的腸道和平相處「腸腸久久」。
現代民眾已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對健康檢查的認知及需求也愈來愈普及,除了基礎全身健康檢查之外,也透過影像醫學檢測,輔助診斷癌症等重大疾病。近幾年來很多醫院重金買下高階影像儀器,並以政商名流使用經驗來吸引民眾檢測。不過,部分民眾對高階影像醫學趨之若鶩,誤以為一項影像醫學檢查,即可取代基礎健康檢查,卻並不清楚影像醫學有一定風險存在。■ 影像醫學非萬能 小心輻射及過敏風險日前衛生署考慮放寬基層診所購置電腦斷層掃描儀,並會同專家提供意見,不少醫界人士提出對於此政策憂心萬分。根據原子能委員會建議,健康成人每年的輻射最好不要超過1毫西弗,一般胸部正面x光射影的輻射量約0.1毫西弗,而一次正子斷層造影檢查(PET/CT)則高達10毫西弗,相當於照了一百次的X光。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進一步表示,部分影像醫學檢查需要注射顯影劑輔助清楚掃描,必須審慎評估是否有過敏體質,避免造成過敏反應。曾碧娟表示,檢查的項目愈多、死角愈少,影像醫學檢查雖有輻射及過敏的風險,但仍具有早期診斷的醫療價值,能精準找出0.1-0.4公分的微小病灶,提高及早治癒的機會。不過,健康檢查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健康狀況、預防疾病發生,而影像醫學檢查僅能針對已經成形的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做篩檢,對於早期的腸胃疾病、代謝症候群及慢性疾病,則無法直接判讀。■ 量身訂作健診項目 全面掌握健康狀況曾碧娟指出,高階影像醫學健檢有它的功效,但也有它的限制,且動輒數萬元,並非每位受檢者都需要,應透過專業人員綜合評估其必要性,包括年齡、身體不適的主訴、個人及家族疾病史,並且比較先前的健診項目等,為受檢者量身訂作完整、適當的健檢項目,才能保障受檢者的健康又不花冤枉錢。曾碧娟說,日前一位34歲女性,在親人安排下前來進行全身健檢,透過超音波及血液檢查,發現有嚴重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但受檢者表示並無不適,也沒有眼凸、大脖子等明顯病徵,難以相信檢查結果。在聯安醫師抽絲剝繭詢問下,發現她已經出現大腿肌肉無力的症狀,只是受檢者難以自行判斷與甲狀腺有關。這樣的案例,若僅藉由昂貴的高階影像儀器,也無法及早發現。曾碧娟強調,所有的檢查項目都有其篩檢限制,影像醫學的發展協助提高疾病的篩檢率,然而並非萬能,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全身健檢的項目。民眾在為自己安排健檢時要有正確的觀念,應從個人固定健康檢查做起,將高階影像健檢當作進階輔助工具,畢竟價格不斐,在不景氣的時代,不只為受檢者把關健康,也要為受檢者守住荷包。延申閱讀:預防醫學院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市民積極及持續參與各項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活動,促進民眾自我健康管理意識,以預防疾病發生, 98年擴大「市民健康卡」申辦地點及集點方式,除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原衛生所)及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發卡單位外,更新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及其院外門診部、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更多可近性及多元化的活動內容。集點方式除行政院衛生署規定之預防注射項目、五大癌症篩檢、三高篩檢、衛生保健志工服務及健康講座或健康促進活動外,更可透過參加本局公告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及本局各處室辦理之預防保健與健康促進相關活動或辦理器官捐贈卡,享有集健康點數及兌換為個人量身打造之健康服務。截至98年2月28日,「市民健康卡」總發卡量計156,511張、累積點數高達300,337點,並有2,967人持健康點數換取健康服務,其中免門診掛號費2,578人;健康教室65人;初階健康檢查97人;進階健康檢查119人;高階健康檢查108人。為方便市民查詢自身累積之點數,衛生局建置「市民健康卡」點數查詢系統,民眾上網即可查詢自身健康累計點數。此外,提醒每一位臺北市民朋友,自97年9月15日起,每集2點健康點數,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其16處院外門診部就醫,可免「門診掛號費」乙次(價值50元),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萬芳醫院自97年10月1日開始加入提供限量的「市民健康卡」集點後健康檢查服務,期許每一位市民朋友「一卡在手,健康樂活」,以健康點數換取適合個人的健康服務,為自身的健康權益把關。「市民健康卡」活動詳情請瀏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或洽各行政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其院外門診部或臺北市立萬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