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中醫治療腎臟病效果好 針灸減緩腎臟負擔為優先

中醫治療腎臟病效果好 針灸減緩腎臟負擔為優先#糖尿病

台灣洗腎患者與腎臟病變非常的多,會有慢性腎病變的患者多與本身的慢性疾病有關係,由於許多慢性處方藥物及其代謝產物需要溶解在尿液裏,經腎臟排出體外。而腎臟對尿液的濃縮使局部藥物濃度升高,因而腎臟更容易成為藥物攻擊的目標,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是會傷腎的,一定要提高警覺。用藥前認真閱讀說明書,不明白之處務必弄清,需要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的專家,不能自作主張,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中醫師表示當腎臟出問題,往往無聲無息,等到真正發現症狀時都已經接近洗腎邊緣,這也是腎臟病難處理的原因,不同於西醫診治腎病專注在單一器官,中醫認為腎病與其他臟腑相關聯,需要一併調理。 那中藥是不是對腎臟都是有害而無益呢,西醫把草藥偏方都歸成中藥,然而中藥絕對不等於草藥 正統中藥材有典籍根據,記載它的科屬、特性,且須經過泡製程序去除毒性,這類中藥材危險性低,副作用小。民間草藥、偏方不能算是中藥,卻要中醫師來揹這黑鍋。客觀來說,今天民眾會來尋求中醫,大半認為西醫沒法治療,這時只要他找的是合格中醫師,對病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中藥裡面對腎臟的普遍藥材,最常用的是大黃、白茅根、生地黃、丹參與黃耆可以抑制慢性發炎反應,調整人體免疫系統,也可以有效的減輕腎臟的負擔,臨床上也可有效減輕排尿疼痛改善最多,再來是生活品質提升。譬如尿酸、蛋白尿、血糖數值明顯改善,也可緩解氣滯血瘀造成的失眠、怕冷,同時針灸也改善了糖尿病腎病變引起的手腳麻木、神經病變及鈍痛。 周大翔中醫在治療腎臟問題,其實針灸是很好的方式,針灸可以減輕腎臟的負擔,改善症狀,減少對藥物的依賴性,通常使用頭皮針與耳針去改善與調節身體神經與內分泌的傳導,進而減輕食物與藥物對於腎臟的負擔,中醫能做的是把腎臟僅剩的功能正常發揮出來,使腎功能指標回到正常值,而不是讓腎臟恢復到完好無損的狀態,如果有長期服用慢性病用藥的朋友請定期做腎功能檢查,若想吃中藥,針灸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才會對您的健康有保障。

末期腎臟病「換腎存活率」比洗腎高!醫揭腎臟移植「5大心血管風險」

末期腎臟病「換腎存活率」比洗腎高!醫揭腎臟移植「5大心血管風險」#糖尿病

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近9萬人罹患末期腎臟病須靠洗腎維持生命,但其實腎臟移植也是延命選項之一。醫師指出,腎臟移植成功率高,存活率更高於洗腎3倍,生活品質也更好,不用定期回診接受透析,已成為長期存活治療趨勢,但移植後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生趨勢仍較同齡來得高,建議腎臟移植患者可透過護心關鍵,維持心血管健康。

有圖解》糖尿病適合做什麼運動?專家列「7種運動」控血糖順燃脂

有圖解》糖尿病適合做什麼運動?專家列「7種運動」控血糖順燃脂#糖尿病

運動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種方式,有氧與阻力訓練皆可以改善胰島素作用,糖尿病患者要做哪些運動呢?康璽胰島素研究中心院長蕭慎行於《搶救糖尿病》一書中,精闢剖析肥胖的真正原因,並公開項革命性糖尿病全新療法,同時分享數名接受「糖尿病完整治療」的研究案例報告,幫助讀者遠離肥胖與慢性病的傷害。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動保腎護心卓越機構 保護糖友遠離心腎共病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動保腎護心卓越機構 保護糖友遠離心腎共病#糖尿病

10年糖友 受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影響 燃起戒菸決心 今年60歲的張伯伯,已經患有糖尿病長達10年,過去他習慣在社區的家醫診所就診。三年前,他兒子在新聞中得知「保腎護心卓越機構」糖尿病診所的資訊,發現這些診所會專注糖友的心腎狀況做風險評估及衛教,而且剛好住家附近有獲得機構認證的診所,因此推薦父親前往看診。實際前往後,他們發現保腎護心卓越機構與一般診所不同,張伯伯分享說,過去在家醫診所就診時,醫師雖然也會針對他的心腎狀況做檢查,但並未花費太多時間進行詳細的解釋。相比之下,在卓越機構,醫師及衛教師會根據每個患者個別狀況進行風險評估,並且很有耐心的衛教相關資訊,讓病人可以了解每個資訊背後的的重要影響。張伯伯說,以前醫師常叫我要戒菸,我都聽聽而已,但聽了衛教師的說明後才知道抽菸對我有多危險,雖然我還沒完全戒掉,但跟過去相比已經少抽很多了,張伯伯笑著和我們分享轉診後最大的改變。 心腎共病症狀不易發現 定期評估風險 才能及早預防 隆安診所的羅文一院長指出,糖尿病患者可能面臨的心腎共病風險包含心肌梗塞、心血管阻塞、心臟衰竭及腎衰竭等併發症。心臟衰竭的常見症狀有走路時會喘、下肢水腫及容易疲倦,而腎衰竭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需要透過抽血檢查才能確診。嚴重的腎衰竭可能會導致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洗腎治療。為了預防這些併發症發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檢查。 羅文一院長提醒,糖友罹患心腎共病的風險因子包含抽菸、肥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家族成員有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病史、長期使用消炎藥及重口味的飲食習慣,這些都可能是引發共病的未爆彈。糖友來到保腎護心卓越機構,除了基本的血糖檢查外,醫師及衛教師會針對每個病人狀況進行評估及衛教,提供更全面的指導,幫助病人更積極控管心腎疾病的風險。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致力於守護百萬糖友的健康 控糖以外更要顧心腎 根據2023年國健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每年近萬人因其死亡。由於糖尿病容易併發心臟衰竭、慢性腎臟病等心腎共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並縮短壽命,因此,糖尿病是需要高度關注的慢性病。 自2019起,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與基層診所攜手推動「保腎護心卓越機構」認證,致力於協助糖友在每次的回診中有效控制血糖,更透過醫師及衛教師的指導,評估和檢測心臟及腎臟共病風險,提供全面的衛教宣導,讓糖友能更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即時預防疾病的發生。目前民眾可透過「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的衛教網站,查詢附近的認證機構,享受安心又便利的醫療服務。 糖友注意!控糖也要腎心安 超前預防 遠離洗腎心衰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為了提升台灣糖尿病友對於心腎風險的危機意識,攜手全台超過150間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共同舉辦「速測風險指數,兼拿實用衛教品」活動。 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只要到保腎護心卓越機構衛教網站,完成心腎風險評估,憑結果畫面即可至全台有保腎護心卓越機構認證標章的診所兌換一份衛教品,數量有限,發完為止!👉點我參加活動 *實際參加活動之保腎護心卓越機構依衛教網站顯示為主 【心腎風險評估表】

糖尿病不只手腳麻⋯還恐「自律神經病變」!當心「4類器官」功能異常

糖尿病不只手腳麻⋯還恐「自律神經病變」!當心「4類器官」功能異常#糖尿病

糖尿病不僅只影響血糖,還要小心神經病變併發症!55歲的阿明因手腳麻痺、刺痛影響睡眠,有時感覺腳像有螞蟻在咬,仔細看看卻什麼都沒有,到奇美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病變,經控制血糖和使用治療藥物才獲得改善。醫師提醒,糖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糖尿病足」,恐怕面臨截肢風險。

懷孕怎麼吃才健康?營養師授「控糖飲食菜單」防妊娠糖尿病、貧血

懷孕怎麼吃才健康?營養師授「控糖飲食菜單」防妊娠糖尿病、貧血#糖尿病

不少媽媽在懷孕期間常常暴飲暴食,以為「一人吃兩人補」可以毫無顧忌,但要小心吃太多,讓體重上升太快速,恐導致妊娠糖尿病上身!《優活健康網》特選營養師李婉萍所撰此文,為避免懷孕期間出現高血糖,引發危險的代謝疾病,她建議除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還可搭配以下5個飲食策略,以達到穩定血糖的效果。

金鐘視帝庹宗華一度「牙鬆到咬不動」!醫警告「4症狀」恐是牙周病前兆

金鐘視帝庹宗華一度「牙鬆到咬不動」!醫警告「4症狀」恐是牙周病前兆#糖尿病

口腔清潔不當,當心牙周病上身!台灣曾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的實力派演員庹宗華,因多年來拍戲時間不穩定,無固定刷牙習慣加上抽菸,長期導致牙齒周邊的齦肉發炎、牙結石堆積,造成口腔異味有口臭;原本以為只是火氣大不以為意,直到牙齒嚴重搖晃,甚至已無法咬合、影響正常進食,才趕緊尋求專業牙周病治療,最後更引此為鑑,成功戒菸。

終於贏韓國?台灣可望明年領先日韓「C肝清零」:醫籲3類人快篩檢

終於贏韓國?台灣可望明年領先日韓「C肝清零」:醫籲3類人快篩檢#糖尿病

肝病是國病,C型肝炎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然而,全台仍有約4萬名C肝感染者,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也是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不治療將惡化。對此,肝膽胃腸科醫師提醒,「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若能良好治癒C肝,對於糖尿病控制及延緩慢性腎病進展大有助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