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

遺傳性大腸直腸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遺傳性大腸直腸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老化

50歲彭先生(化名),健康狀況良好,未曾有任何身體不適,只是偶爾大便後有出血情形。至直腸肛門外科門診檢查後,確定罹患了痔瘡,但經詢問家族史後,發現姊姊、爸爸及叔叔都罹患大腸直腸癌,因為有這樣的癌症家族史,故安排大腸鏡檢查。大腸鏡發現一個1公分大的直腸瘜肉,切除後發現為惡性腫瘤,所幸進一步手術後並無發生癌細胞轉移,屬於第一期的早期直腸癌,手術治癒率可超過九成。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直腸肛門外科沈名吟醫師表示,像這樣有家族遺傳性大腸直腸癌的案例,在最近二個月的門診就見過三例。沈名吟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絕大多數的病患是偶發的,與老化、飲食習慣不良、高脂低纖飲食,缺乏運動有關。上述這些危險因子與宿主間交互作用的最終結果,會使細胞的基因發生變化,包括缺失、突變等,而失去正常功能,進而產生癌症。就年齡而言,90%以上的結腸直腸癌患者都在50歲以上。少部份的大腸直腸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佔所有大腸直腸癌的10%左右。一般而言,這類病人出現癌症的年齡平均為45歲,雖然這些家屬中並非全部產生癌症,但如果遺傳到此類癌症基因的話,估計其終身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機會為80%,遠高於一般人。沈名吟醫師建議,家族如有罹患大腸直腸癌之病史,而且有成員於很年輕就罹患大腸直腸癌,應定期至醫院作檢查。二位(或以上)第一等親家屬或一位小於60歲的第一等親家屬罹患大腸直腸癌,個人在40歲以前應接受一次大腸鏡檢,以後則每五年檢查一次。其他等親之家屬罹患大腸直腸癌者,可考慮50歲以前接受篩檢。家族性大腸瘜肉症(FAP)的家屬,10~12歲開始,每1~2年應接受內視鏡篩檢。若屬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HNPCC),建議家族中之親屬21歲以後,應每年作大腸鏡檢查。必要時也可以安排基因測試,以發現早期癌,早期接受治療,以增加治癒率。

八招對抗老化自由基

八招對抗老化自由基#老化

隨著抗老化風潮興起,喚回青春、延緩老化並非不可能,然而坊間抗老診所林立,貴族化的消費型態往往只屬於金字塔頂端的高收入群,然而,「抗老」並不只是為了保住青春,做好個人抗老化預防,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預防疾病的發生才是更積極的意義。一個人能活得長壽、快樂及健康,是比財富還好。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柯萬盛主任表示,不是天生麗質及好的遺傳就足夠的,其實重要的是後天保養工夫。科技的發達,發現衰老是一種可以延緩的過程。秦朝秦始皇派部下至海外仙島求長不老之藥,最後當然是求不到的,甚至壯年就死亡,反觀現今醫藥的發達,基因工程、荷爾蒙及抗自由基物質的發現,抗衰老已不是夢想。為何需要進行抗老化治療?柯萬盛主任表示,人之所以會老化、體力衰退、皮膚失去光澤及彈性,除了年齡是無法抗拒的因素外,主要的即是體內自由基過多,年輕時體內有較好的中和系統來排除自由基,降低它所造成的傷害;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人體修復自由基的能力也隨之下降;若未能及時補充抗氧化物,細胞就開始損傷,疾病於焉產生。柯萬盛主任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體內自由基含量越高,壽命越短」。然而何時開始接受抗老化治療呢?柯萬盛指出,原則上最好在身體器官尚未老化前或有衰老現象時即應開始治療,除了坊間抗老化醫學門診可提供健康上的專業諮詢外,重要的是由您的生活做起,「疾病的預防甚過於治療」!由於不當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會在體內製造自由基,此自由基會進一步破壞細胞之脂質,蛋白質及染色體中之核酸,而導致細胞突變成為癌細胞。柯萬盛主任建議大家,如何避免自由基的傷害可由以下做起:一、拒絕抽煙科學研究抽煙是目前產生最快及最多自由基的方式,每吸一口煙會製造十萬個以上之自由基,會導致全身性的癌症,甚至加速癌症細胞生長。尤其是肺癌高達五十倍以上的危險率,還有它會造成許多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病症及糖尿病,還有研究證實一手煙及二手煙傷害是一樣的。二、減少做菜的油煙中國人做菜喜歡煎煮炒炸,大多數家庭主婦做菜是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沙拉油。此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成為自由基。最近研究較安全的油是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大於百分之五十之油品,橄欖油含有百分之七十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食用油。還有儘量少食煎炸食物,所以為了您的健康,美式速食店及中式自助餐店少去。三、盡量少服不需要的藥物有些藥物包括中西藥是有毒性的,例如抗生素,消炎痛劑,化療藥物是會產生自由基的,不要誤信藥物可以有病治病,無病保身。罹病時應該找醫生看病,應該服藥才可以服藥,不可以隨便亂服藥。四、避免農藥之污染台灣農業是精耕,需要大量農藥。而農藥是會產生大量自由基。選擇蔬果產品外觀應不好看,甚至有蟲咬過的農產品,是較安全及少農藥的。另外一種降低農藥殘留方法是將蔬果放入冰箱一至二天才用,這樣可以降低百分之發八十至九十之農藥殘留量,還有應時常清洗冰箱。五、大量飲用乾淨的水健康的飲水每日應飲用乾淨水2000毫升以上。台灣學者研究台灣民眾身體中之重金屬百分之八十以上過量,最常見有汞、鉛、鎘等重金屬,汞污泥及鎘米事件使我們感覺台灣土壤並不乾淨。所以我們更要注意飲水健康,天然且檢驗合格的礦泉水是很很好的選擇,用逆滲透水也是很好的選擇。罐裝各式飲料含各種添加物是不好的水分補充,純淨的水是最好的水分補充物。六、多食用蔬菜及水果健康的飲食應是每日蔬果及肉類比例為七比三,蔬果中含有天然抗自由基的維生素及黃酮素,還有增加腸蠕動的纖維素。實用蔬果最好生食,以免維生素及黃酮素流失,每天食用有三種顏色以上之蔬果,這樣才能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及黃酮素。七、少攝取動物高脂肪類食物魚、蛋、奶、豆類均含有豐富蛋白質,應適當攝取。研究發現高脂肪及蛋白食物經煙燻、燒烤過程中,肉類油脂滴入碳中,在高溫下裂解,與炭火作用形成毒性強的致癌物,即多環芳烴,隨煙燻揮發會回到食物中。高溫烹調會使蛋白質及氨基酸裂解,產生胺類衍生物而致癌。八、減少加工食物攝取食品加工過程中會添入色素,防腐劑及香料等,這些過多食入身體會產生過多自由基的。例如醃製食品含有硝酸鹽,如在加工過程中添加過量,會在胃中與肉類,蔬菜中之胺類作用,造成硝酸胺,此為高致癌物。

老人日托職能治療 有助生活品質的提昇

老人日托職能治療 有助生活品質的提昇#老化

職能治療在老人照護上佔有重要的角色。除了早期介入可以有效地預防及延遲慢性病的併發症,也可以減輕慢性病所造成的各種功能上的障礙;即使病患因功能障礙而導致失能,仍可藉由治療及復健幫助許多患者恢復自我照顧能力,回歸家庭及社會。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老人病房 - 劉靖旋 職能治療師表示,老化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變化。是故老人的復健目的並非功能的提昇,而是在於維持其活動性,鼓勵自理其生活照顧及日常生活鎖事,以維護老人自尊心並維持生活品質,使其覺得自己有用,對生活滿意。而復健之目標因人而異,經復健及環境改造後,少數人的功能障礙可以恢復至幾乎正常;有的人僅需人伴隨或稍加協助,即有可能獨立生活…等。所以,在老人長期照護規劃中,較需要的是居家護理照護,而不是積極的復健訓練。老人復健的原則在於鼓勵做自動自發性的活動,避免被動性、照護性的活動。活動內容應該簡單易做而不具有危險,每次活動量不要多、不要長、也不要太劇烈,最好少量多次。老人運動最好是全身性的活動,運動部位應遍及全身,而不應只侷限於某單一特定部位,且應有較長時間的暖身及緩和運動。運動方法可著重在有氧運動、次高量運動及等張收縮運動。治療目標應以病人生理、心理能力為依據,老年病患因其年齡差距、退化程度、疾病診斷皆不同,所以訂立的治療目標也就因人而異。劉靖旋 職能治療師指出,要說服老人家維持增進體能活動,有二種模式:一種是有結構性的執行,也就是將運動計畫結構式的安排於生活行程中,例如每天三十分鐘,每週三次,每次達到心跳130的333運動計畫;另一方式則是改變生活形態,也就是在生活形態中做調整,例如每日一萬步的運動計畫。對於老人家的運動量,美國運動醫學會與心臟學會的建議是:在頻率方面,每週至少五次的中等強度運動量,或是每週至少三次的激烈強度運動量;若採用中等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需達30分鐘;若採用激烈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需達20分鐘至於運動的方式,除了以一般運動的方式進行,如快走、打球、游泳、騎腳踏車或較耗體力的家事外,專家們還建議每週應該有二次肌力訓練與柔軟度訓練;有跌倒可能性的老人家,還應該加上平衡訓練。運動方式無論是選用哪一種模式,一定要考慮到的準則是:運動頻率、運動強度與運動時間皆須符合要求。年長病人們除了在疾病發作的急性期應住院接受治療,狀況穩定後接受復健訓練,老人回到家中後仍鼓勵持續進行活動,不可「一天打漁,三天曬網」,一曝十寒的運動方式將大大減低其成效。除了在醫療機構中執行的復健活動以外,回家後的社區照顧也是介入的重點。若是獨居的老人在自我照顧、三餐準備、購物、家事處理上確有其困難,也可考慮申請居家服務的協助。部分地區還有老人日托中心可以提供臨時或長期的日間托老服務:白天將長者送到日托中心中接受包括社交、娛樂、休閒、個人衛生、儀容修飾等活動安排,在加上還有醫療的管理,可以將老人們放心的託付;到了傍晚再將老人接回家共享天倫,讓長者們可以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和所愛的人相處。劉靖旋說,透過這些介入都可有助於年長者保持適度的獨立性及維持年長者的尊嚴。老人平日在家應培養休閒嗜好,以活動筋骨為主,維持日間活動量,避免白天躺床,影響夜間睡眠及生活作息,並儘量參加社交活動,避免社交功能及人際關係的退縮,待在其熟悉的社區中不但可獲得自然的人際支持,更有助於生活品質滿意度的提昇。

搓湯圓 繪燈籠 阿公阿嬤長一歲

搓湯圓 繪燈籠 阿公阿嬤長一歲#老化

農曆元月15日慶元宵,配合吃湯圓的習俗,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們9日上午自己動手搓湯圓、彩繪燈籠,除了趣味,更希望能藉此活絡手部與相關協調功能;為了鼓勵老人家參與,行政督導侯玟伊特地設計了養生的彩色湯圓,五彩繽紛的顏色,果然吸引了不少阿公阿嬤動手一試,雖然搓出來湯圓有大有小、有圓有扁,不過老人家們覺得很有樂趣,直說開心就好。80多歲的林奶奶說,這一陣子天氣轉暖和,縮在口袋裡好久的雙手終於可以伸出來活動活動;她邊搓湯圓邊提醒其他的老人家,盡量將湯圓搓小一些,吃的時候較好入口,也不怕噎著。陳阿公則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因此喝喝甜湯就好;天真童稚的語氣,讓工作人員不禁莞爾。不過長輩們對湯圓該搓成多大?該加肉燥煮成鹹口味,還是加桂圓做甜湯?意見不一,認真討論了大半天;最後工作人員順應長輩心意,大的湯圓煮鹹湯,小的湯圓煮甜湯,老人家皆大歡喜。為增添活動豐富性,工作人員還安排阿公阿嬤動手彩繪燈籠,藉著創作和塗鴉,讓老人家發揮想像力,屬牛的張婆婆開心得在自己的燈籠上畫上一隻隻各種顏色的牛,得到許多讚美,她還不忘寫上自己的名字,顯然很滿意自己的創作。侯玟伊鼓勵長輩一同動手搓搓湯圓,趣味中除能增進手部功能和相關協調功能,也可增進人際交流互動。

回春玻尿酸 拉提臉部立體感

回春玻尿酸 拉提臉部立體感#老化

打玻尿酸可以隆鼻,墊下巴、填平法令紋、抬頭紋、皺眉紋、淚溝、眼袋,也可以豐唇、豐耳垂,拉提下垂眉尾、甚至可以填補凹陷皺紋,包含豐頰、豐太陽穴、疤痕凹洞,幾乎是想得到的都可以填補,可見施打玻尿酸的妙用隨著醫師的巧思及巧手,幾乎可以做到想補哪裡就補哪裡,隨著注射針筒所到之處渴望的效果立即呈現在您眼前,術後不但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連輕微的紅腫現象也只要1-2天就可以完全恢復,一點也不影響社交生活,難怪有些愛美的貴婦們甚至不惜斥資填補雞爪手、竹竿腳…等,好讓自已全身上下珠圓玉潤散發著青春富貴的氣質。施打填補用的玻尿酸效果立即呈現,可維持至少6-10個月但這裡所提的玻尿酸可不是一般的玻尿酸喔!這是專為填補凹陷而設計的填補型玻尿酸,其特點是在注射進皮膚後玻尿酸分子會自動架構起來,形成一個固態膠狀的結構,醫師必須利用這個時機一邊判斷施打的部位、分配的劑量,再一邊用手指進行按捏塑形,以幫助呈現出術後想要的樣貌,病人也可以用鏡子立即看到自已外貌的改變,必要時還可以和醫師溝通自已喜歡的樣子,結束後只要簡單的擦點藥膏、5-10鐘的冰敷就大功告成了,經過2-3天左右這些已被塑型的玻尿就會持續的維持被塑造的樣子停留在皮下,對我們的外貌提供所須要的支撐,由於這種專為填補用而設計的玻尿酸,不會在短時間內被人體吸收掉,因此效果至少都可維持半年至10個月以上甚至更久,才會慢慢的隨著被人體的代謝吸收而讓塑形效果漸漸遞減。施打玻尿酸對皮膚可以啟動回春作用這些被吸收掉的玻尿酸,在功成身退後還能成為皮膚保濕的守護天使,因為玻尿酸本來就是我們皮膚真皮層中原本就有的成份,也是皮膚保濕效果最好的材料,因此施打部位的皮膚,還可因此得到最深層的保養滋潤效果喔!此外我們的真皮組織也會因為施打進去的玻尿酸長時間停駐的刺激,而啟動真皮層纖維母細胞製造膠原蛋白的回春機制,讓該部份的膚質變得更緊實更有彈力,所以不管由那個觀點看,施打玻尿酸不但能讓外貌,不須經由手術的方式得到改變,對皮膚方面也有很好的回春作用。打玻尿酸看似簡單也有很大學問,用得巧、不用多、省錢又有效填補用玻尿酸製品是以不同分子的顆粒大小區分,包裝在0.5C.C.~2C.C.的注射針筒內,每支要價在12000~35000之間,選擇愈小分子施打術後呈現效果愈平整,適合用於表層的填補,如淚溝、細紋…等;但因其分子較小被人體吸收的速度也最快,相反的愈大的分子的玻尿酸因顆粒較粗大,自然較不易被人體吸收,但施打效果也比較不平整,所以只適合施打在深層的位置,這原理很像蓋房子打地基,愈粗的石塊放在最下層,主要功能是提供結構體的支撐力,再以細小分子平鋪在上層達到想要的平整效果。惟一不同的是人體組織是有生命力的,只要在最適當著力點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其週邊的組織也會跟著自動些微調整,況且玻尿酸具有高度水合能力,進入皮膚後也會自動補捉水份子而膨脹自已的體積,所以只要懂得擅用解剖學的原理,取巧的施打玻尿酸,比起傳統那種見凹就打,全面性的盲目施打法,所造就的巨額支出花費又得不到自然動態美感的效果要經濟許多。以專業判斷用最少量做出最好的效果,在臉部主推”豐蘋果肌” 依照上述法則,每當有施打玻尿酸須求的愛美人仕求診時,我都會先全面性的分析造成他須填補凹陷治療的原因,再找出能以最小的注射劑量,選用分子顆粒粗細最合適的劑形來幫他們進行注射治療,其望能讓病人以最小的花費來體驗注射美容及微整形的神奇效果。當順利達到60%的改善後,再依每個人的須求追加施打,以修飾比較細微部位的方式,慢慢的逐步朝100%完美的方向升級,這種以小劑量發揮最大效果的施打方式,很像露營時搭帳棚的原理,要先把主樑豎起來,讓其他地方也會跟著拉高,再審視支撐較不夠的部位來加強支撐填補劑量,如此的方式,不但治療效果可以立竿見影,病人的支出也可以精簡許多,而我這種搭帳棚式的施打技巧用於臉部填補最成功的,莫過於豐蘋果肌的術後成果了。為什麼是豐蘋果肌呢?因為一張年輕的臉通常會呈現較立體感的輪廓,而擁有立體感輪廓的臉形一定會有較明顯的五個高點,分別是額、鼻、下巴、及兩側位於顴骨與鼻樑處之”蘋果肌”,蘋果肌的表現可以在嬰兒的臉形上明顯看見,尤其是當他們笑開懷時圓鼓鼓的蘋果肌甚至更加突出,這個豐潤感十足的臉頰,就是讓人看了會頓時產生好可愛、好甜美、好想咬一口的感覺的誘因,我想這就是蘋果肌的魅力吧!。年齡增加導致臉形平板下垂、老態畢露隨著年齡增加、地心引力的作用,蘋果肌漸漸萎縮下垂了,通常到了35歲原本圓潤的蘋果肌就下滑到成為下垂的雙頰的一部份了,到了40歲甚至還成為讓法令紋看起來更顯深刻的幫兇…。失去蘋果肌的臉型不但平板、沒有吸引力,整張臉看起來更是無精打采,甚至還會給人嚴肅平板、不易親近的印象。這種臉型的改變作用對年輕時擁有平順鵝蛋臉形而自傲的東方美人尤其明顯,四十歲不到,就一副善良歐巴桑的樣子,也有些人因臉形的顴骨較高,雖較不易感受蘋果肌的流失造成的下垂臉頰,但她們的問題,卻更明顯的表現在眼眶下方的大面積凹陷及明顯的淚溝,除了讓整張臉起來嚴肅、兕惡、不苟言笑,笑起來時還更顯眼袋及眼眶下陷的凹凸分明,老態畢現。 拉提臉部立體感,還可改善法令紋淚溝,效果更自然以施打玻尿填補這些惱人的法令紋、淚溝、眼眶下凹陷…等問題,固然可以採取分別進行方式填補,一一矯正凹陷,也可達到不錯的效果;但仔細看看整張臉總略顯平板、僵硬,更重要的是找不回那份年輕時的神采飛揚,這時如果能改以豐蘋果肌的方式,先進行大範圍拉提臉部立體感,不只能立即提昇臉型輪廓,連帶的法令紋、眼眶下凹、淚溝、眼袋也會隨著臉頰線條的提昇而改善了不少,之後再慢慢的以少量的補打技巧來修飾仍顯不足的小範圍凹陷部位,這樣一來不只效果可以更加立體自然,所須施打的劑量也可能經濟一些,比起缺哪裡就打哪裡的盲目施打法,愛美人仕不但可以少挨了好幾針,還可以達到更自然的回春效果,省了皮肉之痛、賺了荷包更贏得美麗,何樂而不為呢?

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年紀

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年紀#老化

走進生殖醫學中心的患者,由於沒生過小孩,大多數身材姣好,看起來也特別年輕,真正符合女人40一支花!但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就是「年紀」,因為卵子在出生時數量已固定,無法再增生,現在有研究已經推翻此中心教條,認為卵子可能再新生,而晚婚、大環境汙染等因使卵子老化、品質較差而影響懷孕,此為不可逆之反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 - 鄭幼妃技術長指出,生殖醫學中心40歲以上做試管嬰兒的患者,比率從1996小於10%,到現今的28%;超過35歲的更達一半以上(超過34歲以上稱為高齡媽媽,衛生署建議做羊膜穿刺檢查寶寶染色體)。小於40歲的懷孕率平均40%,流產率小於20%;大於40歲懷孕率下降至20%,流產率則升高至30%以上。而真正能活產的多集中在40-42歲,43歲以上要靠自己的卵子懷孕真的是鳳毛麟角!不論台灣或歐美國家,想要懷孕的高齡婦女都以倍數成長,而懷孕活產率始終未見成長,因此對抗老化是目前很HOT的課題!鄭幼妃技術長表示,下列幾個方向可供大家參考:(1) 鼓勵大家在適婚年齡就趕快結婚生小孩:此也符合優生的觀點。(2) 改善卵子的細胞操作:之前曾有論文發表細胞質移植,將年輕捐贈者卵子的細胞質注射至受贈者的卵子。因為卵子老化除了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染色體)異常外,細胞質內的粒線體缺損、紡錘絲異常、蛋白質合成異常等問題,但此牽涉到倫理及捐贈者(粒線體基因在細胞質內)的問題。但若是自體粒線體移植,由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萃取粒線體植入卵子內則無此問題。(3) 抗氧化因子:在培養基內加入一些可以抗氧化的物質,減少自由基產生改善胚胎品質。(4)冷凍卵子及胚胎:一些癌症病患或是特殊原因在治療前可以將卵子或卵巢冷凍貯存保留日後生機,用玻璃化超快速冷凍卵子目前蓬勃發展,日後可延伸運用至超過35歲還未有結婚對象者或是家族有早發性更年期患者,卵子捐贈者…等。鄭幼妃指出,卵巢冷凍之後移植可以自己再恢復排卵功能,胚胎冷凍已經很穩定,做一次試管嬰兒可以分多次植入,而且是較年輕時的卵子。(5) 幹細胞的發展: 幹細胞可分化成各種細胞。(6) 改進刺激排卵藥物及方式:刺激排卵藥發展新趨勢是可以打越少的針劑得到越多的卵子。減少病患挨針的痛苦,或有的高齡患者施打很多刺激藥物也只有一顆卵,用自然週期試管嬰兒也不失為可行的方法。(7) 選擇好的胚胎:用各種方式如培養基代謝物的測定,胚胎基因診斷(PGD),胚胎正常分裂速率及外型,選擇好的胚胎植入可增加懷孕率及減少流產的機會。其實高齡的夫妻通常在身心,經濟各方面都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但結果常令人很沮喪,所以呼籲大家『做人要趁早!! 』

面對高齡化社會 請多關心家中老寶貝

面對高齡化社會 請多關心家中老寶貝#老化

台灣由於科技進步人口結構隨著環境而改變,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對的增加。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超過7﹪,達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謂之「高齡化社會」之標準。依行政院經建會預估,至民國一百年,老年人口之比例將達10.3﹪。但隨著工商業發展,社會環境變遷,家庭的型態已由傳統的大家庭形式轉變為核心家庭或折衷家庭型式;又因經濟結構的改變,一般的家庭除了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運作模式以外,目前有更多的「雙薪家庭」存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 - 劉靖琁職能治療師表示,若家中有長者,且其無論生理及心理健康均狀況良好,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寶少則可幫忙看家,多則可協助家務或照顧幼兒,更可以提供心理或經濟上的支持;就算是未與子孫輩同居的銀髮族,至少也可以獨立生活,充分達成自我實現,自我照顧無虞,不需人擔憂,減輕年輕一輩的負擔。但很可惜的,上數情形只發生在幸運的少數人身上。大多數的人多因老化所伴隨的各種狀況,而有著程度不一的困擾。 劉靖琁職能治療師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長者要被迫接受許多改變,像是心理方面:屆齡退休失去收入也失去生活重心、子女離家後情感上的失落、同輩親友相繼辭世的感傷及缺乏友伴的孤寂。在生理上則得面對生理機能全盤衰退,因而導致老人知覺功能較差。常見的老化現象包括心臟功能退化、肺功能減少、身體適能衰退、視力減退、聽力衰退、心智退化等。老化現象雖然因人而異,但若觀察到身邊長者出現體重減輕、易疲累、活動量低、動作緩慢、無力等就是生理老化現象的表現。若出現記憶力減退、定向困難、解決問題能力下降、社區活動能力障礙、家居嗜好變少、自我照顧困難等情形,則考慮有失智的可能性存在。而這些機能的退化,常使老人家容易發生跌倒、受傷、患急性病症,及伴隨而來的各種功能障礙,甚而導致依賴的生活形態、生活品質變差、心情沮喪、認知障礙、譫妄等狀況。在台灣地區六十五歲老人患病比率高達六成七。年老且有疾病困擾的年長病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徵:多樣性-很少只有一種病;連鎖性-常互為因果;依賴性;恢復慢;易生功能障礙;及安全顧慮多。老年人有許多疾病常會造成功能上的的明顯障礙,包括自我照顧困難、日常生活自理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行動不便、溝通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判斷力下降、定向紊亂、人格或行為改變等,都需要接受醫療及復健。唯有透過復健醫療照顧及擬定長期復健計劃,才可以控制及改善症狀之進行。劉靖琁職能治療師說,就醫療成本投資與效益而言,復健醫療可提高醫療品質,長期醫療照護中的社區服務,更可有效地減少機構性養護及住院需求,同時也降低家庭及社會付出的種種人力、物力的支出。對於曾經為社會、家庭及個人貢獻出青春的長者,在他們不幸罹病而成老、病、殘者,致家屬照顧困難時,不應只有長期安置一途,應由社會善用資源,建立合適的慢性醫療照顧體系,加以妥善照顧及復健。老年人口的問題,尤其是健康醫療問題及慢性病長期照護問題,已不容忽視。

年終孝親新選擇 「老人年針」健康好禮表孝心!

年終孝親新選擇 「老人年針」健康好禮表孝心!#老化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民眾的荷包紛紛縮水,年終獎金也不如以往豐厚,年節將近,又到了向長輩表達孝心之時,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長李佩淵醫師呼籲民眾,經濟不景氣,民眾送禮更應該精打細算,表達孝心不一定要準備豪華大禮,能守護長輩身體健康的好禮,才是最聰明又實用的選擇!在寒冷的季節裡,許多老年人因衣著厚重、反應遲緩,很容易發生跌倒的意外,所以家中如有年老的長輩同住,應格外留心、預防他們跌倒,尤其是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長者,更要注意行動上的安全。李醫師強調,骨質疏鬆症因不容易被發覺,故常被忽略或只是消極認為它是老化的必然現象,無須處理,殊不知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因為骨頭密度不足而發生骨折的危險,就好像房子的樑柱被侵蝕,一旦侵蝕過度,房子隨時都會有倒塌的風險。根據李醫師的臨床經驗,每到過年前,骨折人數就會出現一波高峰,主要原因是低溫造成老人家臨危反應變慢,像是行走在潮濕的地面或在家中掃除時發生跌落或是扭傷等意外,就容易發生骨折。李醫師表示,一旦發生了「骨質疏鬆症」,一般人很難單純藉由鈣質補充把流失的骨質補回來,這時就非得需要藉由藥物來治療。目前新的骨質疏鬆治療傾向使用長效型注射式的骨鬆藥物,根據臨床研究證實,一年接受一次骨鬆藥物注射治療,可以降低二至七成不同部位骨折發生率及三成髖部骨折手術後死亡率,對於害怕吃藥或是容易忘記吃藥,以及腸胃脆弱的老年人是個方便的選擇。目前每次療程的費用約為二萬多元,比起購買名牌包包或是出國旅遊來孝親,是比較實際且具經濟效益的選擇,因為骨折後衍生的疾病治療費用與照護成本,可是高的嚇死人。避免骨折意外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下手,李醫師提醒大家,民眾可以在家中浴室及陽台添加防滑設施、更換具有防滑止跌功能的拖鞋,甚至添購外出時可使用的拐杖等輔具幫助步行,這些都是小支出大效益的投資。最近景氣低迷,如果年終獎金有限,不如把錢花在刀口上,幫助長輩遠離骨鬆骨折意外,才是最孝順的表現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