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

對抗老化自由基 ”原花青素”獨佔鰲頭

對抗老化自由基 ”原花青素”獨佔鰲頭#老化

現代人無不想盡辦法,如何得到老得慢一點,少年得久一點的秘訣。不料金錢和光陰逝去, 倒是蠻快蠻無情的,卻不見青春的影子尾巴,讓我們抓住了多少。於是科學家開始思索究竟老化的機制為何? 又如何因了解而減緩,進而停止老化的過程,達到長生不老的極至,成全每個女人,甚至連秦始皇都夢寐以求的夢想呢? 關鍵就在於科學界已蓬勃研究的「自由基」(free radicals)。「自由基」其實是一種可自由行走於體內的不穩定原子, 更精準的說是帶有一個單獨不成對電子的原子,分子或離子。它的殺傷力包括了毫無選擇性的攻擊細胞膜、細胞及組織,引起連鎖性的過氧化反應,使得人體內部產生退化性症候群,如血管變得脆弱、腦細胞老化、免疫系統衰退、白內障、退化性關節炎、皮膚下垂及全身性老化, 甚至產生癌症的現象,簡直是身體內的流氓,害群之馬。老化的過程中,隨著細胞日常生活不得不的活躍,當身體遭受到細菌侵犯與窮於應付一些外來或是內生的有害物質,如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皆需要大量的氧氣(respiratory burst),以供應能量的使用,所以一但氧氣不敷使用,或是清道夫掃垃圾的速度太慢,便會產生自由基。■人體會產生自由基的情形有哪些情況呢?1.過度氧化症後群(hyperoxygenation syndromes), 例如因為呼吸器高壓氧所導致的氧自由基傷害2.缺氧再灌注症候群 (ischemia reperfusion syndrome)3.老化 (aging)4.藥物導致的溶血性貧血 (drug-induced hemolytic anemia)5.維他命E與A缺乏症 (vitamin E and A deficiency)6.化學物質導致的組織傷害 (chemical-induced tissue injury),如巴拉松、化療藥物、及致癌物質等。■ 那些食物中含有許多抗氧化物質?最傳統的抗氧化物質就包括了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及硒元素;還有聚苯酚、類黃酮素、原花青素及蕃茄紅素。其中以「原花青素」最受專家重視,因為它的小分子結構能夠通透血腦障壁,提供及加強腦內抗氧化的功能,同時它的抗氧化效率比維生素C高18倍;比維生素E高50倍。原花青素存在於自然界的某些植物、蔬菜、水果的皮、莖、葉、種子中。葡萄籽、藍莓、小紅莓、松樹皮及夏威夷果葉子,都含有原花青素的成份。其中以葡萄籽所含的95%原花青素獨佔鰲頭。除此之外原花青素也是血管的守護神,保護血管彈性、阻止LDL膽固醇囤積在血管壁上及減少血小板凝集。對於皮膚,原花青素扮演了保護肌膚免於紫外線的荼毒、預防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的退化,使肌膚保持應有的彈性及張力,避免皮膚下垂及皺紋產生,使肌膚的年齡加密。在免疫系統上,原花青素具有毒殺乳癌、肺癌及胃癌細胞的功能,對於胃黏膜細胞有促進生長效果。原花青素也是有效的關節發炎現象的疏解物質,同時它也具有抗過敏的作用。在歐洲地區的傳統療法中,葡萄籽萃取物多被利用來改善靜脈曲張、下肢腫脹,預防心臟病再發。研究也顯示葡萄籽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遠超過維生素C及維生素 E,且易被人體快速吸收,有利於體內維生素C的再利用,抑制LDL膽固醇的氧化,有效袪除氧原子及過氧原子自由基,降低缺血性心臟病的氧化壓力,保護心臟免受二度受傷。地球因為氧氣而朝氣蓬勃,人類因為氧氣使生命得以持續。然而生命的繁衍,卻是成就於〝氧氣〞亦敗陣於〝氧氣〞,人類若要長生不"病",一定要靠後天內在及外在的保養與運動雙管齊下,才會達到滿意的效果。(文案部份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 - 蔡豐州醫師提供,uho編緝部整理)

簡易防跌運動 幫助老人健康樂活

簡易防跌運動 幫助老人健康樂活#老化

在臺灣,跌倒墜落為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原因,根據統計,我國老人跌倒發生率約在10.7%~20.1%之間,以臺北市而言, 1年約有3萬~6萬的老人發生跌倒;跌倒嚴重時除可能造成死亡外,亦對老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負面之影響,其中髖骨骨折一年約要花費30億元的社會成本,其他照護成本更難以估計。老人跌倒對於個人及社會可能造成極大負擔,然而老人跌倒並不是純然的意外,相反的,跌倒是可以透過許多方法加以預防,以下策略已被證實有效:環境改善、運動以及藥物調整等。臺北市今年度由內湖區、大同區、信義區與北投區,等四區健康服務中心,就各區醫療資源分布與人口組成等特色,結合跨領域之防跌相關議題,並融合中老年保健業務與安全社區營造等,於社區中開辦為期3個月之「保命防跌班」,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長者防跌網」,期望有效降低北市老人事故傷害傷亡之發生,營造更安全的生活文化與環境。內湖區防跌特色計畫是以「健康老化」為主軸,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為發展模式,透過結合內湖區老人服務中心、社區保健志工、防災科學教育館、社區藥局等單位與鄰里辦公室等公私單位之合作,來強化政府部門與民間的力量與效益,展現跨域多贏的局面,並共同提供長者老化過程中可能面對的各種健康、生活課題與方法,來協助社區中老年人「成功老化」;一來可提昇個人生活品質,二來更可降低家庭與政府部門的負擔,減輕人口老化對社會的衝擊。尤其,內湖區已於2005年成為全球第94個國際安全社區後,持續推動「老人防跌」更成為社區中銀髮族之重要安全議題。本年度內湖區防跌特色計畫,特別與台北護理學院彭雪英老師合作,針對60歲以上長者為實施對象,讓學員了解老化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與改善方法。除了安排衛教知識的說明,以提昇學員的健康意識外,亦進行簡易的居家運動指導及訓練課程,如:以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之器材(如椅子等),設計簡易防跌操;特別在下肢肌力的訓練,改良日本文獻資料,設計「居家防跌運動333」,第一個「3」是抬腿板腳看(書)報30秒,第二個「3」是單腳站立刷牙3分鐘,第三個「3」是每日原地踏步300下。因在家裏隨時可進行且容易學習,故學員的接受度與執行度均相當高;此外結合5家以上社區藥局與醫療機構,針對慢性處方藥品設計「安全用藥」貼紙,提醒藥師特別宣導相關用藥安全知識。經過防跌班的訓練與安全用藥宣導後,老人在預防跌倒認知平均提高2分,腰臀圍與BMI也有顯著的下降,特別是與跌倒相關之平衡性、敏捷性等運動項目的檢測,單眼站立與八字步行的維持秒數,均較課堂前多1.5~2秒,多數項目檢測結果皆達到顯著效益;另外學員中有90%會安排定期的休閒活動、有95%以上會持續健走,顯示防跌班的開設,對長者預防跌倒是具有實際效益的。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銀髮族的健康更需要你我的關心,透過老人防跌班的開辦,與民眾日趨重視長者健康議題的情況看來,建立公私部門合作平台,以加強有關老人安全議題之推廣為勢在必得之趨勢;另外最值得提及的,內湖區還發展個人與團體衛生教育模式,讓社區老人能得到適當且妥善的照顧與關懷。期望能以內湖區防跌特色計畫為例,引發更多各區市民的認同與參與,以增進身邊長者對跌倒傷害預防的正確認知與能力,確實降低老人事故傷害發生與跌倒之機率,實現「健康老化  樂活終老」的美麗願景。

抗「老化」!保健從食衣住行育樂下手

抗「老化」!保健從食衣住行育樂下手#老化

老年期是人生歷練與智慧累積最豐碩的時期,而「活得健康又活得愉快」,是每位銀髮族朋友最渴望追求的目標。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家醫科 - 林怡君醫師表示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了解「老化」在身體器官及生理功能產生的改變:例如:皮膚變粗失去彈性、口腔牙齦萎縮、感官功能變差…等等,皆屬於正常老化的一部份,只是每個人的老化速度不盡相同;有了這些認知,才能在心情上做最好的調適。其次是可藉由日常生活習慣的保養開始做起的。林怡君醫師分別依「食、衣、住、行、育、樂」提出銀髮族的保健之道。1.「食」方面:強調少鹽、少油、少甜食、少飽食(六至七分飽就夠了)、少動物性蛋白,也可少量多餐、多植物性纖維,多注重新鮮度,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較好。2.「衣」方面:衣著宜簡單、寬鬆、通氣及吸汗,當然更要注意保暖與否。新衣服、新鞋子不要一次穿太久。 3.「住」方面:住宅宜簡單通風、陽光充足為佳,以居住舒適安全為原則。尤其須注意臥室、浴室與廁所的通道安全,不少銀髮族常在自宅意外跌倒而受傷。4.「行」方面:老年人要在適當的時機外出,不宜將自己與社會隔離。外出時不要趕時間,要注意交通安全,停看聽是基本原則,可跟著人群過馬路或移動,步態不穩時,要借重適當的輔具(如柺杖)來幫忙。5.「育」方面:多教育充實自己,多看書報雜誌,或者聽新聞媒體以及優質的電視報導,甚至學著上網吸收新知。行有餘力,還可以用自己的拿手本領教育他人。6.「樂」方面:一定要讓自己快樂起來,養花、種菜培養嗜好,常活動、少煩惱,多笑笑、永不老。多參與團體活動,不管是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皆可;要活就要動,只要「高興地動」就是好的運動。「老化」既無可避免,也無法逃避,但由於醫藥發達,社會進步,環境的改善,進入老年期也不必過於擔心害怕。為了減少老年之後對他人的依賴,並盡可能獨立自主的生活下去,所以對疾病的防治更應重視。林醫師建議,銀髮族的保健之道,其實應自中年時就開始,甚至更年輕時,並盡可能排除致病因素,維護身體各組織官於最佳之功能狀態,而朝健康長壽的目標邁進。

北市人口政策宣導月活動開跑

北市人口政策宣導月活動開跑#老化

為響應每年11月的人口政策宣導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配合內政部97年人口政策宣導重點:「親親寶貝,無限希望」、「關心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及「展臂迎接新移民,建設多元新社會」,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30餘場宣導活動,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加。人口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其組成數量、素質及分布,攸關國家民族興衰、經濟之榮枯,觀察一個國家人口的數量、素質、結構及分佈情形,便可瞭解該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狀況,因此人口問題是許多問題的根本所在。根據內政部人口資料統計,臺灣地區97年上半年出生嬰兒計95,789人,較上年同期減少1.1%;折合年粗出生率約8.4‰,較上年同期微降0.5個千分點,繼續呈現緩慢減少趨勢。臺北市粗出生率由86年的13.48‰,降至96年的8.22‰,大幅減少5.26個千分點,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從85年的1.45人下降至96年的1.02人,比臺灣地區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的1.1人為低,加上我國老年人口(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已從85年7.9%上升至96年的10.2%,老化指數(係指65歲以上人口占0~14歲人口比率)亦從85年34.0%上升至96年的58.1%,雖然比歐美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為低,但卻比其他亞洲國家為高,儼然已產生「少子高齡化」現象,而我國現階段人口問題主要為不婚、晚婚、延遲生育及少子等現象,衝擊著現代人對婚姻及生育的看法並間接成為影響人口結構因素之一。每年11月為人口政策宣導月,衛生局為使本市市民對人口政策及人口問題有正確的認識與瞭解,建構生育、養育、兩性平等優質環境及完善老年經濟安全照顧服務體系之願景,以舒解人口結構老化的壓力,並協助新移民融入本市社會機制,共創一個和諧多元文化新社會,特配合本年度人口政策宣導重點辦理30餘場人口政策宣導活動,鼓勵民眾踴躍參加,部份場次還有贈送精美小禮物唷!有興趣的民眾,欲知詳情可上網查詢: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36&mid=442&itemid=21929

臉部拉皮手術VS.光波電波拉皮術

臉部拉皮手術VS.光波電波拉皮術#老化

(一)「拉皮手術」拉的不只是皮膚臉部老化的原因包含肌肉、脂肪、皮下軟組織…受地心引力牽引而下垂,導致臉型變大,失去立體感。也因固定脂肪的筋膜長期受壓力失去彈性,而使得脂肪鬆脫而凸出甚至移位,最明顯的例子要屬眼袋、淚溝等。因此真正的拉皮手術,必須能重塑臉部線條,所以拉提的不只是皮膚,而是將下垂鬆弛移位的肌肉、脂肪軟組織等一一復位,並重新繃緊鬆弛的筋膜後,再將已鬆弛的皮膚剪去多餘的贅皮之後緊密的固定,貼合在已重新塑形的臉部上,術中為提高皮膚再生,縮短定型期甚至配合三秒膠的運用來強化皮膚再生功能,如此一來不僅臉型輪廓變年輕了,膚質也能獲得滿意的改善。(二)各式各樣新的拉皮術各有專精近年來拉皮手術的研究突破十分活躍,(1)有配合內視鏡之運用,將切口藏在頭髮內,剝離的部位也縮小不少,不僅縮短術後恢復期,也能將疤痕穩藏到不被注意。(2)更有五爪釘的推出,這種新型的固定器能在手術定形後,自行分解被人體吸收,不但不用拆線,更能運用在一向不易做到的部位,例如代表青春的特徵 - S型弧線,利用 五爪釘可以將疤痕藏在下眼線或髮下位置,輕易達到笑肌弧度立體豐盈的效果。(3)而鬆垂的雙頰也可以懸吊式拉皮來獲得自然的立體效果,懸吊式拉皮最廣為人知的首推羽毛線,隨著運用的技巧及醫材的強化,此款拉皮手術也可以真正免開刀達到拉提下垂組織的目的。(4)FDA更核准了倒鉤線的運用,這種比羽毛線拉提力道強上數倍的新式縫線。不但擁有360°立體的拉提結構,同時配合專利的杯狀固定器,如同五爪釘一樣完全定形後會自行吸收,不須取出,且運用彈力表現更佳的特性,拉提的角度更可以依須求調整出立體自然的弧度,因此能結合在傳統手術或內視鏡手術,讓拉皮後的表情更立體生動,也可單獨運用在怕動刀的熟女們,因為施術時只須局部麻醉,30-60分鐘在醫師的巧手下,將縫線埋入皮下,即可大功告成,術後也只有5-7天的腫脹,輕鬆擺脫眉毛眼尾下垂、法令紋、嘴角下垂,臉頰下垂、頸部鬆弛等、各種老化表情的困擾。只是各種拉皮手術及各項新式醫材的運用,都必須仰賴有經驗且手法純熟的醫師,依照老化程度、下垂的成因及病人體質而加以評斷,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例如:(A)50歲以上整臉皮膚鬆弛、且佈滿深刻皺紋,最好以傳統手術及內視鏡手術為首要選擇,拉皮同時修整皺紋,填補凹陷區域。(B)若40歲左右中度老化的病人其主要困擾為下垂的眼尾、臉頰、法令紋,則推薦懸吊式拉皮及局部脂肪移植,不但不須全身麻醉且術後7-15天即可定型,而且表情自然沒有僵硬感,十分適合社交仍活躍的智慧熟女。(C)此外如果伴隨有沈重的眼袋及下眼眶凹陷,則可考慮追加五爪釘的運用,在不增加切口的條件下,提昇中臉的弧度,重塑豐盈的笑肌,讓笑容更飽滿甜美。(D)除此之外近年來韓式削骨手術被大量運用在美容的領域,然而許多受術者術前未受到完整的評估,術後失去適當的支撐而造成下垂、鬆弛現象,突然間增加了10幾歲,這些因術前評估不夠精確而造成的後遣症,一樣可以考慮五爪釘或新式倒鉤線的懸吊拉提,重塑下垂的組織,達到臉部復春的效果。(三)「光波電波拉皮術」不僅為拉皮手術加分,也適合初步老化的初級熟女至於近年來繼脈衝光後又推出的光電拉皮術,宣稱免開刀無恢復期,讓許多熟男、熟女耀耀欲試,其實光電拉皮的運用原理是以光、熱甚至電波的導入,在皮膚中的真皮層製造組織增生,結構排列緊實的功效,使皮膚彈力增加,達到緊緻臉部的功效,能使衰老的皮膚獲得新生光采,故也經常被整形醫師推薦運用在拉皮術後的膚質重整,能為拉皮手術增添加分功效。除此之外,光熱拉皮術也十分適合初步感受到老化壓力的年輕族群,例如25-35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熬夜或作息失調時,開始出現的倦容,及皮膚輕微鬆弛的情形,這時施於光波拉皮、電波拉皮、脈衝光回春、碳粉雷射都可以使肌膚因刺激得到甦醒,迅速找回俐落的青春線條。但是這種經由刺激達到緊實皮膚的光電拉皮術,並不能取代拉皮手術,畢竟拉皮手術提拉的是包含皮膚以下更深層的組織,由各種精密手術讓失序的組織包含肌肉、脂肪、軟組織等一一復位後,再將皮膚覆蓋在已塑形的臉部,若本未倒置期望以較具彈力、緊實的皮膚來達到壓迫提拉已變形下垂的臉部組織,來展現拉皮回春恐怕要大失所望了。(四)相信專業、選擇適合的手術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許多接受光電波拉皮的病人,都抱怨術後確有些微改善,但在消腫後就漸漸露出原形,究其原因就是沈重下垂的皮下組織結構沒有被拉回應有位置,當然無法達到持久塑形的效果,因此在這整形美容科技日新月異的此時,千萬不要認為新的就是最好的,畢竟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只有接受專業醫師的建議,才能在安全的條件下有效的逐步完成抗老回春的願望。

「銀髮歡顏」展~ShowShow家中老寶貝

「銀髮歡顏」展~ShowShow家中老寶貝#老化

您的家中也有「老寶貝」嗎?提供長輩多元且連續性照護的「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預訂在12/13 舉行落成典禮,台東基督教醫院特別公開徵選「銀髮歡顏」照片,希望透過一幅又一幅的影像傳達遲暮之年的長者依舊能保有喜樂、活力的青春樣貌。並藉著為人子女抒發的短文,喚起兒女對父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珍愛之情,這抑是「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成立的服務目的。凡參加此活動者,台東基督教醫院就會贈送一份回報禮,上面有「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代言人物迦迦阿嬤、南南阿公造型圖案之紀念品。徵件日期只到 11 / 12 (三)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 徵件內容:照片+溫馨短語■ 徵選條件:(一)照片主角需年滿65歲的長者,性別、人數不限。(二)長者展現青春不老的活力、燦爛的笑容。(三)黑白照、彩色照,皆可。(四)報名者請寫下 100 字以內的配搭短文(圖說)。(五)每人以不超過2張為限。■ 收件方式:(一)一般照片:以不超過A4大小為限。(二)數位影像:請以數位相機(400萬畫素以上)拍攝,原始檔案大小為2272 × 1704像素以上的JPG 檔案。或提供A4大小( 29.7 × 21 公分 )解析度為300dpi 的JPG檔案。■ 寄送方式:(一)郵寄,請寄至台東基督教醫院發展室(950台東市開封街350號),並請註明「銀髮歡顏」照片特展收。(二)E-Mail,請寄至[email protected]電子信箱。備註:請自行上東基網站下載報名表,填寫個人基本資料及書寫100字以內短文,連同照片一併寄出。■ 活動洽詢: 089-960888 轉 1361 陳小姐。活動詳情請上:http://www.tch.org.tw/tch/11/2008/10/2008_10_07.php

支持”老”有所養 關懷弱勢社區

支持”老”有所養 關懷弱勢社區#老化

關心弱勢社區內的失能家庭,是今年度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重點服務計劃。以伊甸長期服務地方的經驗來看,弱勢社區內需要照顧的族群除了孩童之外,「老人家」同時佔有絕大部份的比例。因此,秉持著「愛我幫幫我」的助人精神,伊甸基金會推出「老人安養照顧.社區服務計劃」。該計畫是站在原有的居家照顧服務的基礎上,一步步馳援台灣社會更偏遠、更弱勢、更底層的鄉村、部落,找出社區潛在人力、物力,將現有社區資源做最有效的連結運用,補強現有不足,滿足社區老人及其家庭,營造一個適合在地老化的環境。照顧人力吃緊  高齡社會服務網絡體質虛弱 民國82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數超過全國人口數7%門檻,宣告邁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內政部96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老年人口數已高達229萬5千餘人,約佔總人口數10.2%,預計到106年,65歲以上人口比將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單就老人安養來看,「我想要留在家中安養天年」,這是大多數高齡長者的心願。根據內政部近4年的老人生活狀況調查顯示,6成老人傾向與家人同住或居住在熟悉的社區裡,除非不得已,老人家才會進入安養院等養護機構。但實際情況似乎並非如此。以內政部統計為例,94年國內失能老人已達32萬7699人,約有26819人,約8%比例接受近似在宅服務的居家照顧;2年後失能老人已增加至37萬1088人,卻只有24508人,服務仍只停留6.6%的需求者,居家照顧服務的提供緩慢的龜速仍趕不上失能老人增加的速度。當然,其中或許有不少家庭聘雇外傭,勞委會96年的統計,目前接受外籍照顧的人數約14萬3059人,但學者仍一致認為,正式體系所提供的老人社區服務嚴重不足。社區動起來  弱勢社區老人有盼望現年52歲的Mata (泰雅語) 原本在桃園縣復興鄉拉拉山上種植水蜜桃,高齡80多歲的老母親癌症末期,Mata一肩挑起照顧、陪伴的責任,無暇顧及水蜜桃。多虧他們所居住的卡拉部落加拉教會推出「老人關懷照護計畫」,在水蜜桃採收的6~11月旺季,為部落裡的老人煮食、送午餐及日間關懷,這樣一來,免除老人單獨在家炊火的危險與孤獨感,同時也為Mata找到新的工作機會。「因為看到部落的需要,教會責無旁貸。」主動提出這項計畫的加拉教會牧師亞馥誒宥說,水蜜桃是族人最重要的生計來源,當青壯人口上山農忙時,不免擔心家中老者的安全,特別是今年初以來部落裡已陸續有三位老人家中風,更是亟需協助。因此,他找來族裡的婦女利用教會廚房烹煮,暑假期間並委由部落裡的高中生送餐。卡拉部落60歲以上老人不超過20位,是一個小型的泰雅部落,但就和全台偏遠鄉村面臨一樣的問題,人口結構嚴重老化,許多家庭裡老人照顧老人,生活品質堪慮。自從教會推出送餐及日間關懷服務之後,「很多老人家每天都在等這一餐」,亞馥誒宥形容。經費有限的情形下,好在伊甸基金會伸出援手,讓送餐服務得以延續。站在海拔1100公尺高的拉拉山上,亞馥誒宥遙望卡拉溪對岸的山頭,他說,那裡還有一位Yaki(泰雅語),高齡82歲的老阿嬤,中風將近10年,始終與外傭同住,區區一個午餐便當對Yaki來說不算什麼,能夠得到部落裡族人的問候與關懷才是最珍貴的吧。老有所養,是所有人心底的想望,伊甸基金會正在尋找更多的亞馥誒宥,希望能夠將溫暖、關懷送到更多老人家的眼前。邀請您一起來關心「老人安養照顧社區服務方案」。相關訊息請上網查詢:http://www.eden.org.tw/serivce.php?level2_id=35&level3_id=107

眉飛色舞-內視鏡提眉

眉飛色舞-內視鏡提眉#老化

「醫生,我的雙眼皮不見了」、「醫生,我的眼尾都垂垂的」,在多年的看診經驗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多不勝數。一般來說,東方人的臉型與西方人的臉型,在相較之下,是屬於臉型秀氣、五官小巧的類型,而東方人的眉毛位置,是以眉毛在眉骨上為基準點。當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老化時,眉毛會逐漸下垂並低於眉骨,連帶就會造成眼皮的下垂,使得原本有明顯雙眼皮的人,變成內雙的雙眼皮,或甚至內摺於下垂的眼皮內,完全變成單眼皮。  在時尚的整形風,不少女性因為雙眼皮不見了,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割雙眼皮」,其實不然,現今的微創手術「內視鏡提眉」手術,就可以改善擾人的抬頭紋、眉間紋、魚尾紋、法令紋、嘴角紋,以及眉毛下垂、高低不一、內雙、眼尾下垂或三角眼…等問題,而如何能夠完整的改善個人問題,並且使其效果維持長久,秘訣就是在於手術方式、手術技術及固定器材。「內視鏡提眉」手術的傷口位於髮際線內切四個小切口,每個約1點多公分,外觀看不見傷口,內視鏡手術是藉由一支細長的顯微內視鏡鏡頭,放入約1點多公分的手術傷口內,再外接鏡頭末端連接至影像螢幕上,放大組織內部結構,讓醫師可看清臉部組織與骨頭的間隙,避開血管、神經;當骨膜剝離後,將所謂的「五爪勾」固定在骨頭表面,其固定法是將一面固定於頭骨上,另一面則是以五支爪子勾住強韌的骨膜做深層的固定,使組織能牢靠的固定於理想的位置,若遇到眉間太寬或眉毛高低不一者,則能給予適當的調整組織「支撐力點」,以改善不對稱的問題,或是針對個別性改善每個人特殊性的問題;因此,醫師對內視鏡手術的熟悉度與純熟度,亦是密切影響下垂組織改善狀況良好與否的重要環節。此外,根據研究,內視鏡提眉可維持長達五到十年的效果,但是,若沒有長久牢靠的固定方法,就算把下垂的組織提回到正常位置,也將會使組織再度下垂;所以術前應詳細了解手術的方法及固定方式,才是關鍵的一環。現代醫學科技的突飛猛進,器械及材料的品質,已經比以往更為安全及穩定,而「五爪勾」在「內視鏡提眉、內視鏡提頰」手術上,佔了無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引進美國所採用最新的內視鏡專用固定器「五爪勾」,它是一種生化合成的材質,是多點固定,能平均分攤拉力,不容易有鬆脫情形,這與傳統骨釘固定法之單點固定法不同,單點固定縫合點常因承受極大的拉力,容易造成組織撕脫,最後容易導致所固定的組織提早鬆脫或下垂。而「五爪勾」是符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標準,在美國臨床醫學上使用多年,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約一年的時間,即可完全被人體吸收;當「五爪勾」消失在體內時,「內視鏡提眉、內視鏡提頰」手術中被剝離的骨膜組織傷口,早已重新癒合、重新定位,足以對抗歲月與地心引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