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

站一下、爬樓梯就累?11點腰腿肌老化警訊

站一下、爬樓梯就累?11點腰腿肌老化警訊#老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常聽人說:「老化從腿部開始。」經由我多年的授課及研究,這句話是真的。當年齡增長時,最令人對「老化」有感的,不正是腰、腿呈現的退化嗎?因為肌肉機能與平衡感都減弱了,無論或站或走、還是跑步,日益衰退的腰力和腿力,都令人愈來愈常感到自己「上了年紀」。聽到我這麼說,或許很多人認為「還早啦」、「我還很年輕」……不過,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很多人的老化都是從30幾、40幾歲時開始的。比方說,你是否有過以下這些經驗?1)地面只是稍微凹凸不平,卻老是會絆到腳。2)雖然沒有絆到腳,走路時腳底總是抬不高、不停摩擦地面。3)經常撞到小腳趾。4)覺得爬樓梯很吃力。5)站著穿鞋或穿襪時,無法保持平衡、身體搖搖晃晃。6)坐在椅子上時,雙腿會在不自覺張開。7)明明是個小水窪,卻無法輕易跳過(要跳之前會猶豫一下)。8)搭電車或公車時,站一下就覺得累。9)站起來時,嘴裡忍不住發出「呦~咻」的吆喝聲。10)雙腳冰冷或水腫的情形變得比以前嚴重。11)走路時經常被後面的人超越。以上都是腰腿開始老化的警訊,若是有任何一個情況都該有所警惕。事實上,目前研究已知:腰腿的衰退和身體其他機能相比,會在較年輕的階段開始。 (本文摘自/效果驚人!1:1逆齡步行法/商周出版)

「緊迫盯幕」眼睛壞光!4招SPA抗視力老化

「緊迫盯幕」眼睛壞光!4招SPA抗視力老化#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整理)手機、網路興起,不管在路上、餐廳還是家中,3C產品總是離不了身,「緊迫盯幕」的情況早已成為現代人習慣;卻也延伸出眼睛疲勞及提早老化的問題,儘管白內障、乾眼症年齡層下降且越來越多,仍然打消不了人們對手機、網路的喜愛!宅在家、缺乏凝視遠方 使眼睛提早老化隨著時代、文明進步,每天用眼時間已高出以往一半以上,加上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腦、玩手機甚至熬夜加班、趕報告,都增加眼睛不少負擔。不只如此,現代人假日少出遊、宅在家更缺乏凝視遠方、多看綠色植物等適度讓眼睛休息的機會;導致眼睛疲勞、乾澀、發炎、提早老化,甚至伴隨黑眼圈、假性近視等問題。眼腫有壓迫感 低頭、彎腰來減壓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眼睛容易腫漲、疼痛或有壓迫感,即表示眼壓過高,此時可做一些使眼睛低於心臟位置的動作,像是低頭、彎腰來減壓。還可透過簡單的指壓與按摩,放鬆眼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更能預防視力減退及老化;以下提供4招眼睛SPA,供民眾參考:1)首先,將雙手搓熱、輕閉雙眼,用掌心溫度及能量摀住雙眼,將熱氣悶在眼窩中,促進眼睛四周的血液循環,以達舒緩放鬆效果。2)接著,雙眼輕閉、雙手握拳,以食指指腹或近端關節輕按穴位,以順時針方向由睛明穴開始,各穴位按壓5秒,重複3~5次。3)最後,同樣將雙手搓熱後,手掌由眼窩輕推至太陽穴且停留數秒鐘,以順時針方向輕轉10圈,來回重複數次。4)此外,也可拿一條熱毛巾熱敷雙眼,或倒一杯熱水或茶,用水蒸氣讓眼睛濕潤,然後用手輕按眼部四周,可按摩到眼周穴道,使眼部舒緩、明亮。

小資女注意!每天碰3C、上妝又熬夜 老化速度快

小資女注意!每天碰3C、上妝又熬夜 老化速度快#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整理)雖然女性天生膚質比男性光滑、水嫩,但隨著年齡增長,生活改變及使用化妝品,女性的老化速度宛如飛梭一路狂飆!只要壓力大、熬夜加班便立刻寫在臉上;此時,多數人都會使用化妝品、保養品改善,但效果往往不如預期。事實上,這都是因為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及防腐劑在搞鬼!卸妝拉扯眼周肌膚 熬夜使膠原蛋白流失 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造成女性皮膚差、老化速度快,分別有3個原因,包括:長期使用3C產品、戴假睫毛及熬夜;其中因為上班族幾乎每天有高達3分之1的時間在使用電腦及手機,過程中難免會有抿嘴、瞇眼、皺眉和托下巴等動作,這些都是造成痘痘、細紋產生的原因。而上班化妝幾乎是小資女的必備,有些人甚至喜歡戴假睫毛來打造電眼;但因其會覆蓋於眼皮而產生異物感,很容易有頻繁眨眼的現象,加上每天卸妝、上妝的動作會對眼周肌膚造成拉扯傷害,加速皺紋增生。最後則是熬夜加班的生活型態,易使膠原蛋白快速流失,會產生皮膚鬆垮、臉頰凹陷、淚溝等老態模樣。產品含防腐劑 皮膚吸收後體內積毒素為對抗這些「年輕殺手」,愛美的女性都會使用保養品、化妝品使肌膚回到少女時代;但其實很多強調添加植物萃取物、抗老化成分的美容產品,都加了防腐劑及化學成分,不僅使保養品無效,在經過皮膚吸收後,毒素也會累積於體內,導致越擦越老的悲劇!對此,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美青呼籲,女性在選擇保養品時,必須養成先試擦、注意能否被肌膚吸收的習慣;掌握「了解成分、認識產品、體驗試擦」3步驟,才可達到抗老效果且防止肌膚受傷。

高齡社會的重要課題:老年憂鬱症

高齡社會的重要課題:老年憂鬱症#老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說到身體疾病跟憂鬱症之間的關聯,還有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老年憂鬱症。年老本身並不會引發憂鬱症,包括臺灣在內世界各國的流行病學研究甚至指出:老年世代被診斷出重度憂鬱症的機會,比年輕世代來得低。但隨著年紀增長,身體逐漸老化,各種毛病也陸續出現,視力模糊、齒牙動搖、行動不便、慢性疼痛、睡眠障礙、健忘等等,生活的自主性和控制感漸漸消失,心情難免容易沮喪和低潮。這時候,如果再加上心理和情緒的壓力,如喪偶、孤獨、經濟狀況不佳、家庭關係不良、人際支持網絡不足、失能等,就會大大增加高齡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是身體不適還是心理不適?老年憂鬱症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病痛多,常把「我不舒服」掛在嘴邊,家人聽多了,往往不太在意,這又讓老人家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而感到無助失落,心情更加挫敗。麻煩的是,老人家感受到憂鬱情緒時,通常不會說:「我不開心、我心情不好。」而是以「抱怨身體不舒服」來表現,只會描述自己失眠多夢、沒胃口、頭痛、便秘、拉肚子、感冒、骨頭痠痛、手腳抽筋無力、頻尿等。帶他們到醫院檢查,也找不出毛病來,家人就更容易認為他們是無病呻吟,而輕忽病情。老人憂鬱症有時不容易被診斷出來,病人或家人常常以為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只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吃了一堆安眠藥或止痛藥,效果卻不佳,這才發現是憂鬱症在作祟。一般來說,年紀越長、身體疾病越多、支持系統越不足的老人,憂鬱的程度可能就越高。是大腦退化還是憂鬱症?老年憂鬱症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健忘。這種情況很容易與失智症混淆。不過,跟失智症不同的是,憂鬱症經過治療之後,隨著情緒的好轉,健忘的情況也會改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許多老年人退化性的大腦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它們常常會合併憂鬱症狀,甚至它們的早期症狀是以憂鬱症來表現。臨床上常常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區分憂鬱與大腦退化之間的關係。總之,如果家裡有個不斷抱怨病痛的老人家,可以先透過內科或神經科的檢查,或是與精神科共同照護。除了確認身體健康狀況,也要留意他們的情緒狀態。若發現他們常常躺在床上、坐著發呆、不願出門、不愛活動,或者有悲觀、心情悶悶的、焦慮不安、自我否定、容易生氣、看什麼都不順眼、生活自主能力降低、體重莫名減輕等情況,最好尋求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來進行診斷和諮詢。老年憂鬱症經常被低估臺灣已經逐步進入高齡化社會,可以預見的,老年憂鬱症將是未來精神醫療的重點之一。臺灣老年人憂鬱症的盛行率,其實並不少於國外。臺灣老年精神醫學會黃宗正醫師曾指出,臺灣社會正在快速老化,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60萬人,若依照國外的調查數據,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約12%來估計,國內至少有31萬名高齡者,深受憂鬱症困擾。而根據臺北榮總醫療團隊在石牌地區所作的調查得知,社區中的老年憂鬱症人口盛行率大約是9.8%,女性比男性多。老年憂鬱症的嚴重程度,通常與鰥寡孤獨、身體疾病(如中風、認知功能障礙)、低社經地位有密切關係;尤其身體的疾病,是引發憂鬱症最常見的危險因子。身體的毛病越多,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會越高。臨床發現,不僅住院老人罹患憂鬱症的情況相當普遍,一般家庭中也有許多老人出現憂鬱症狀,由於尚未達到診斷標準,而被家人忽略,以致沒有受到合理的協助。老年人一旦罹患憂鬱症,併發的行為症狀將很令人頭痛,也會讓原有的身體疾病雪上加霜。例如很多老人生病之後容易失去鬥志,不聽醫囑、不想起身活動、自暴自棄、食慾降低、營養不良甚至長出褥瘡等,讓原有的骨質疏鬆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更加惡化,然後又更加重憂鬱症的病情,形成惡性循環。【病友心聲】有沒有可能人在家中坐,憂鬱自然來?我要做些什麼事,才能夠預防憂鬱症發生。憂鬱症是本世紀最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經常有病友或家屬很關心地問:「憂鬱症是可以預防的嗎?要怎麼預防?」「我的憂鬱症已經治療好了,要如何預防它再復發?」我很誠心地告訴各位讀者:所有的疾病都一樣, 防重於治療,憂鬱症當然也是如此。由於憂鬱症是多重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最好的預防之道當然是多管齊下,從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等三方面共同著手,盡量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其中,最重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良好的壓力管理。 (本文摘自/珍愛生命,希望無限/心靈工坊出版)

愛吃燒烤、炸雞 基因加速老化失智症提早上門

愛吃燒烤、炸雞 基因加速老化失智症提早上門#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常吃燒烤、油炸物,當心基因加速老化、疾病提早上門!一名30歲女子,愛吃燒烤及炸雞,又常熬夜追劇,健檢報告已發現高血脂外,醫師指出,她的健檢報告顯示顯示輔脂蛋白基因(APO E)高風險基因型,膽固醇不易代謝,也比一般人容易罹患失智及冠狀動脈疾病。生活習慣太差 基因老化跟著來小兒科醫師潘俊伸表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基因特質,這些微小的差異性造就人類有不同個體的特質,基因檢測是針對特定單一核甘酸多型性(SNP)基因位點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個體常見重大疾病的罹病風險,進而採取進一步個人的健康管理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另一名39歲男性,才剛步入中年卻已經高血壓及高血脂纏身。健檢發現血管硬化嚴重,血管年齡老化數十歲,腦部磁振造影發現兩側橋腦、視丘及基底核有小間隙腦中風病灶,兩側前側及後側大腦動脈有粥狀樣硬化,生活型態基因報告發現,葉酸在體內無法正常活化;醫師表示,用葉酸的效率較低,容易增加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憂鬱症、直腸癌的風險,因此建議他從飲食加強補充葉酸、維生素B群及相關營養品,並建議戒菸及勿過量飲用咖啡。環境及生活方式 也可降低疾病風險潘俊伸表示,每個人的基因型態除了先天遺傳特質外,與外在環境、營養相關,若生活習慣太差常接觸有害物質及飲食,基因容易往往以老化型態表現。簡單來說,即使擁有好的基因,若常常破壞它的健康的環境,加速老化的速度,也與其他高風險基因者無異。潘俊伸提醒,儘管基因型無法改變,藉由環境及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減低罹患相關疾病的風險。透過調整生活型態、個人化營養補充及飲食習慣等,也能改善基因的後天表現。

髮質差易顯老!吹太久、超過40度加速惡化

髮質差易顯老!吹太久、超過40度加速惡化#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不管是俐落短髮、性感大捲或氣質長髮,雖然髮型能讓人有不同樣貌;但不論如何,只要髮質差、毛躁又乾枯,儘管造型一百分,還是讓人看起來有點「不舒服」;研究也指出,髮質不好會讓整個人看起來更老、氣色差和不健康等;因此護髮絕對是所有人都要做的功課。易出油者應每天洗頭 避免引起毛囊堵塞相信每個女生都有一套護髮秘方,不論是挑選洗髮精、潤髮劑及護髮素或利用食物幫忙;凡是提到保養秀髮,人人都可以說上一段「護髮經」。然而,不管是女星獨家馭髮術,還是造型師推薦保護撇步;若一味學習與自身髮質不搭的護髮方法,恐怕都只是徒勞無功。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許多人誤會常洗髮會傷害髮質,因而拖了兩三天才洗;事實上,洗髮頻率要以個人髮質判斷,如頭髮較易出油者,油脂分泌多再加上環境影響,很容易造成污垢黏附,應天天清洗才不會引起毛囊堵塞。只有乾性及中性髮質因為油脂分泌少、髒污黏附力差,才可以兩到三天洗一次。高溫環境使髮乾澀  吹頭8成乾即可不過,趙昭明醫師也說,國中到50~60歲的人每天洗頭並不會有太大問題,只要感覺髒、油膩、發癢不舒服就要清洗,無須強忍造成不適。然而,洗髮精的挑選也是護髮要件之一;他指出,由於頭皮屬弱酸性,應選擇相容度高、不易傷害皮膚組織的弱酸性洗髮精為佳。此外,洗完頭髮後應先將頭髮包於毛巾內再以水吸乾,接著把吹風機溫度調於40度以下,避免太高溫傷害頭髮髮質;另,趙醫師表示,由於頭髮是由胺基酸蛋白質組成,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會使髮質枯黃、乾澀,因此只要吹8成乾,讓髮尾部分自然乾就好。

年長者每6人一個有糖尿病 老化是主因

年長者每6人一個有糖尿病 老化是主因#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美食與身材往往是不可兼顧,如果有一天突然多吃、多喝、多尿,體重還能減輕,就要擔心事不是糖尿病上門,醫師指出,在台灣,40歲以上成人罹患糖尿病機率增加,60歲以上者約每5~6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年長者多是因為老化造成,而年輕族群則是過胖所導致。胰島素作用無法發揮 致血中葡萄糖升高書田診所家醫科林兆啟醫師說明,當人進食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會增加,胰臟釋放胰島素到血液中,胰島素與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結合,讓葡萄糖進入細胞轉換成能量。血液中葡萄糖,進入肝臟時產生肝醣、進入肌肉時被利用、進入脂肪組織時變成脂肪儲存能量。然而罹患糖尿病時,胰臟分泌胰島素的量相對不足,或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使得胰島素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夠被充分利用,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而細胞卻無法吸收,腦部會送出飢餓訊息,造成「多吃」的症狀。同時,其他體內細胞也試著要求身體分解脂肪和肌肉內的蛋白質,以獲得能量;肝臟也會將肌肉內的蛋白質轉換成葡萄糖,使得「體重下降」。而當血液中的葡萄糖太多時,就會漏到尿液當中,在尿液檢測時就會出現尿糖。此外,尿糖會使患者產生大量的尿液,造成「多尿」,排出過多的尿液會讓人感到口渴,因此出現「多喝」的症狀。養成好的作息 定期成人健檢林兆啟醫師提醒,作息規律,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不二法門。罹患糖尿病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應該要注意血糖,有危險因子者,即使沒有症狀,也應定期作糖尿病篩檢,如政府提供之40歲以上成人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成人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倘有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下降的典型症狀,更要當心,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發生。

延緩老化!多吃番茄、大蒜4種食物

延緩老化!多吃番茄、大蒜4種食物#老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化指的是什麼呢?黑斑、皺紋、鬆弛、身體的衰弱?中年肥胖?追根究柢,人的身體為什麼會老化?老化簡單地說,就是身體逐漸鏽蝕。光是呼吸氧氣,吐出二氧化碳這樣的行為,也會讓身體慢慢地生鏽。此外,像是受到紫外線照射、使用手機和電腦而曝露在電磁波當中,各種原因都會讓細胞氧化,身體逐漸生鏽。身體一旦生鏽,就會出現黑斑、皺紋、鬆弛等所有老化的現象。造成生鏽的原因,是體內產生的活性氧這種物質。活性氧具有體內殺菌的效果,是人體所需的物質;但過度產生,累積在體內,它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使身體細胞氧化、加速鏽蝕的元凶,令人恨得牙癢癢的。要遏止身體的氧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攝取含有抗氧化物的食物。維生素中抗氧化效果最強的有維生素A、C、E,綠茶中含有的美肌效果極佳的兒茶素,以及蕃茄和大蒜中含有的具高抗氧化力的類胡蘿蔔素等植化素、掀起熱潮的輔?Q10等等,都是抗氧化物的代表選手。攝取富含這類抗氧化物的食物,就可以遏止細胞的氧化。人一定會老,但多少可以延緩老化的速度。(本文摘自/女醫師才知道的正確美容法/平裝本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