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跟著巨星御用醫師學 終身和肥胖分手

跟著巨星御用醫師學 終身和肥胖分手#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挨餓!0運動!快速瘦!不復胖!好萊塢巨星御用 凱莉安醫師公開20年來,幫助數千人成功剷腹的祕密。只要短短10天,體重少6公斤,腰圍少14公分!88道瘋狂燃脂食譜,讓你享用美食照樣享瘦。永遠平腹計畫可讓你一輩子都有性感又平坦的腰腹,只要照做就行。以下是5個成功的關鍵:第1招:不要「得吋進尺」漸漸地,你可能會從1 份酪梨增加為2 份或3 份,或在你的蛋白質奶昔裡多加進1 把水果。看起來沒差多少,但你的腹部脂肪可會累積不少。按照我的完美比例進食,你就不會走樣。也請緊守前面介紹的「1 份」飲食控制技巧。拿堅果當點心時要特別小心, 堅果很好吃,問題就在這裡。多少次你說「我只會吃1把」,結果嗑掉整罐? (我就知道 !)記得1 份堅果就是1 個拳頭的量,而1 天最多只能吃1 份。第2招:繼續食用健康油脂記得,吃健康油脂可幫你減脂。別怕油脂,更別以為少吃油可以瘦得快。健康油脂可加速代謝,讓脂肪不會又偷偷回到肚子上,也能讓膚質、髮質都變得更好。所以,每餐都要有1 份健康油脂。第3招:每天吃骨頭湯和膠原蛋白在腰瘦飲食計畫結束後,持續喝骨頭湯並攝取膠原蛋白是個好習慣,這可以保持腸道健康、減少發炎,並維持飽足感,讓你不會想要塞垃圾食物到體內,還會幫你撫平皺紋,誰不想要這種效果? 你可以直接喝骨頭湯,或用它來燉菜或做湯底,甚至加入雞尾酒裡(我是說真的,這樣很好喝 !我在下一章會分享食譜)。至於膠原蛋白,你可以加入奶昔或湯裡,或每天享受1 杯膠原蛋白咖啡。另外,如果你放縱自己大吃了,像是吃太多片披薩,隔天胖了1 公斤, 而且肚子還一直很脹,那就來個1 日骨頭湯迷你斷食法。方法很簡單,就是起床後到入睡前只喝骨頭湯,其他什麼都不吃,這可以消除暴食的傷害,彷彿一切都沒發生過。剩下二招請詳見10天腰瘦5.5吋!神奇骨頭湯減肥法(本文摘自/10天腰瘦5.5吋!神奇骨頭湯減肥法/出色文化)

難受孕、肥胖 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難受孕、肥胖 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就醫學上來說,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就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屬於無法治癒的慢性內分泌疾病。它的臨床表現有下列3項條件:1)  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表面呈現許多小型濾泡。2)  月經異常(少經或無經)。3)  血液中雄性激素上升。只要符合2個條件,就可稱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3項條件中,以第1項最常見,但是第3項卻是臨床症狀表現的重要條件,例如多毛症、青春痘,伴隨的肥胖型態則以中心型肥胖(centralobesity)為主,與一般女性常見的下半身肥胖不同。肥胖與PCOS互相加速惡化 形成惡性循環許順菖醫師解釋,PCOS所造成的生理問題主要包括:1)  月經異常,不易受孕。2)  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3)  肥胖。4)  皮膚問題,局部色素沉澱。5)  胰島素過高,胰島素抗性升高,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6)  增加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率。7)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中,肥胖對於原本的PCOS又有加速惡化的影響,因為肥胖本身就會增加胰島素的抗性,增加胰島素分泌量,也會增加雄性素分泌量,彼此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體重控制、調整生活型態為控病情關鍵許順菖醫師說明,PCOS本身是需要被長期追蹤控制的慢性疾病,可惜的是目前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大多只能針對症狀治療,最有效的改善方法,是體重控制與調整生活型態。尤其肥胖的PCOS患者,體重控制被認為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模式,成功減重者可讓生理期回復規律,內分泌激素分泌量回復正常,胰島素抗性降低,改善皮膚問題等等。平時還是得配合正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即可大大減少罹患癌症、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肥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 不孕、懷孕流產風險較高許順菖醫師提醒,肥胖的PCOS患者本身除了增加不孕機會,懷孕過程中流產比率也相對較高,並且容易併發妊娠高血壓或妊娠糖尿病而體重控制也可以明顯改善這些情況的發生率,尤其是生育年齡的女性。若有符合上述條件,皆可尋求相關醫療確診與協助。

肥胖救星棕色脂肪不致胖助燃脂降糖

肥胖救星棕色脂肪不致胖助燃脂降糖#肥胖

國健署2018年公布其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破4成5,平均每二人就約有一人處於肥胖狀態。肥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健康議題,它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脂肪肝、癌症(乳癌、大腸癌、肝癌等)等。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 一般人容易誤以為,脂肪是造成肥胖的元兇。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表示,脂肪組織分兩種,一是儲存能量為主的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tissue, WAT),另一種則是以燃燒能量、代謝為主的褐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tissue, BAT)。白色脂肪組織能存儲過剩的能量,細胞內型態上為單一、大顆油滴;相較於白色脂肪組織,褐色脂肪組織被認定為「好的」脂肪,除了可以消耗能量,研究證實褐色脂肪與肥胖、高身體質量指數、高血糖呈負相關。如何增加成人體內棕色脂肪細胞的比例,是近年學界努力的目標。 今年「第十二屆泛太平洋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12th Pan Pacific Symposium on Stem 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 , PPSSC)」,有來自美國、中國、香港、日本、越南等地的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二十三位重量級大師齊聚。其中,專精棕色脂肪研究、同時也是美國哈佛大學喬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研究計畫主持人的曾玉華副教授分享了最新的棕色脂肪細胞研究成果。 曾玉華副教授表示,棕色脂肪能快速燃燒葡萄糖和血液中游離脂肪酸,產熱而無副作用,因此被視為治療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一個重要解方。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棕色脂肪細胞的比例就大幅下降。花蓮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研發長韓鴻志表示,目前研究發現,米色和棕色這兩種深色脂肪代謝血糖和脂肪的能力極強,可大量產熱,能有效降低血糖和血脂,另一個附加效果就是能幫助減肥,因此花蓮慈濟創新研發中心持續尋找活化棕色脂肪組織的機轉,誘導白色脂肪轉換成棕色脂肪的應用,將有助於體內代謝能力,並抑制現代高脂飲食、缺乏運動、遺傳等因素造成的相關代謝疾病。 這次美國哈佛大學喬斯林糖尿病中心與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除了將攜手合作活化棕色脂肪組織的研究,林欣榮院長表示,乳癌細胞也都包圍著脂肪組織,未來也將與曾玉華教授合作利用脂肪組織的特性,找出更好的對策克服乳癌。 

嚴重肥胖增三高風險 談減重手術療法

嚴重肥胖增三高風險 談減重手術療法#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台灣地區的肥胖盛行率,無論男女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肥胖病人如果可以減重,則可改善其存活率及降低許多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嚴重肥胖的病人 健保給付胃隔間手術陳弘聖醫師說明,減重的方式很多,許多人靠自己飲食控制或是運動獲得改善,也有人尋求藥物輔助減重,而嚴重肥胖的病人,可能需要手術的介入。目前常見的減重手術,有胃束帶手術(adjustable gastric band)、胃袖狀切除手術(sleeve gastrectomy)、胃繞道手術(gastric bypass)。而台灣健保僅給付胃隔間手術(gastric partition),其健保適應症如下:1) 身體質量指數BMI≧40;或是BMI≧35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高危險病症。2) ‧經運動及飲食控制半年以上。‧年齡介於18至55歲間。‧無其他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病態肥胖。‧無酗酒嗑藥及其他精神疾病。‧精神狀態健全經身心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減重手術非絕對安全 仍可能發生併發症手術過後的減重效果,通常初期(約前半年)最明顯,大約在1年半後體重就會達到平衡。然而陳弘聖醫師提醒,手術並非絕對安全,也可能產生併發症。急性併發症例如出血、胃吻合處滲漏、膿瘍;慢性併發症例如狹窄、營養缺乏、胃食道逆流等。治療前建議求診合格醫療院所詳細評估,與專業醫師討論最佳治療方案。

講座/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

講座/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最新 2005-2008全國營養健康調查,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趨勢。代謝症候群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等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公告,即以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患者: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高三酸甘油酯。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4月9日(二)舉辦營養講座,由張昱凡營養師主講「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此次講座內容將告知大家遠離代謝症候群最有效的飲食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時間:108年4月9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別再熬夜!這4時間點飢餓素大量分泌

別再熬夜!這4時間點飢餓素大量分泌#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因為過年期間不斷吃吃喝喝,體重上升,又要展開減重大計。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造成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風險比正常體態的人增加3倍;得到高血壓、膝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痛風等風險則增加2倍。營養師提醒,肥胖者體重降低5%,就能改善血壓與血糖,均衡少吃加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過年久坐狂吃零食 體重上升根據2013年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男性有53.4%,女性則有38.3%。台灣人有2項冠軍,分別是愛吃肉、不愛動,也因此造成台灣為亞洲肥胖冠軍。要如何減重?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表示,人體攝取熱量與消耗熱量就猶如一個蹺蹺板,當攝取熱量高於消耗熱量,體重就會上升。例如過年時長時間坐著不動,一直吃零食,體重當然會增加。不吃早餐、「三高一低」飲食習慣易造成肥胖造成肥胖的飲食習慣包括不吃早餐、不吃蔬菜、愛喝飲料、愛吃肉食、吃宵夜、三高一低(糖、鹽、油高、纖維質低)等。澱粉吃太少,會導致頭腦不清楚、情緒不穩、便秘、腹部肥胖等,因此減肥一定要吃澱粉,可以選用纖維質高的全榖根莖類當澱粉來源。凃宜辰營養師建議,每天均衡飲食,最好吃25種以上食物,不要因為某種蔬菜葉很好,就每天吃固定一種蔬菜,最好每天換不同種類與顏色的食物。對減肥最重要的是天天五蔬果,選擇紅、綠、黃、白、黑等五色蔬果,避免高脂食物如控肉、雞皮、魚肚等,烹調方式盡量用清蒸、水煮、清燉、烤、滷、涼拌,不吃油炸食品,減少油脂攝取。半夜一點飢餓素分泌旺盛 熬夜吃消夜易胖攝取過多精製糖會造成記憶力變差、高膽固醇、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痛風等,凃宜辰營養師提醒,男性約1800卡每天建議攝取精製糖約9顆方糖為限,女性約1500卡上限約7顆方糖,小朋友如果吃糖,會造成生長激素停止分泌2小時,影響成長,建議口渴時不要喝含糖飲料,喝開水最好。想要健康減重,要維持均衡飲食,避免精製糖,不喝飲料,留意飲食技巧。在飲食技巧方面,進食順序為先喝湯、吃青菜,再攝取低脂蛋白質(豆腐或是魚肉或雞胸肉)、纖維高全榖根莖類,進食時細嚼慢嚥;看電視時零嘴可以用水果、堅果,取代高熱量爆米花、洋芋片、瓜子等零食。凃宜辰營養師提醒,每天上午8點、中午12點、下午5點及半夜一點,身體飢餓素分泌旺盛,若是熬夜不睡,就會想吃宵夜,建議要按時睡覺,不要熬夜也很重要,才不會有想吃宵夜欲望,更不要因為壓力用「吃」抒壓。均衡少吃而不是只有某一樣不吃,均衡飲食加上多運動,就有希望減重成功。

睡不飽易肥胖!別放過這黃金睡眠時段

睡不飽易肥胖!別放過這黃金睡眠時段#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白天總覺得累、睡都睡不飽嗎?常失眠體重卻直線上升?小心翼翼計算每餐熱量、努力運動,嚐試各種不同減肥方法,減肥效果卻不如預期,或總是在體重達到目標後,無法維持多久又開始復胖。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或許你應該好好檢視睡眠品質。睡眠不足使脂肪代謝紊亂 影響荷爾蒙分泌現代人很多都有睡眠不足問題,但別以為睡眠只影響精神,用咖啡提神或假日補眠就好。根據美國健康研究顯示,睡眠時間是神經、內分泌調節非常重要的階段,長期睡眠不足,不但容易影響情緒、健康,還會加速老化與肥胖的形成。研究顯示,每天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的人,比起睡眠時間7小時的人,肥胖機率增加高達50%。睡眠不足如何影響體重的變化?何信緯醫師說明,睡眠不足的人不但會讓脂肪代謝紊亂,還會影響胰島素、皮質醇、飢餓素與瘦體素這些荷爾蒙的分泌,其中最主要的關鍵是飢餓素和瘦體素的分泌。激餓素增加 對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胃口大開飢餓素又稱為食慾增加素,睡眠不足時,飢餓素增加會造成食慾變好,尤其會特別想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這也是很多減重的人無法抵抗高熱量食物與甜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睡眠不足的人也因為清醒時間比較長而吃進更多食物,不知不覺中就攝取更多熱量。(圖表參考自 journal of Obesity & Eating Disoeder vol.1 No 2:2)睡眠也不是睡越多越好,而是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何信緯醫師表示,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睡眠需求,一個成年人所需要的正常睡眠時間大概是7個小時,其中黃金睡眠的時間是指凌晨11點到3點,切記千萬別熬夜,即使假日睡再久也補不回來。如何提升睡眠品質1) 避免午睡時間太長。2) 適量運動。運動不但可以減重,更可以提升睡眠品質,但是避免在睡前3小時做運動。3) 睡前7個小時避免咖啡因的攝取。4) 避免過度飲酒。因為酒精會破壞睡眠週期。5) 睡前1至2小時,暫停使用3C產品。6) 晚餐在睡前4小時前完成。如果晚餐太晚進食,睡覺時胃裡還有大量食物沒來得及消化,食物的熱量與脂肪就容易囤積在腰、腹、臀部與大腿。7) 睡前30分鐘洗溫暖熱水澡、喝杯溫牛奶,讓身體放鬆,緩解全身疲勞,都是促進睡眠不錯的好方法。利用良好的睡眠 改善長久以來困擾的肥胖近年來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肥胖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減重也成為許多人生活中努力的一部分。肥胖的成因也往往不只單一因素,一味少吃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何信緯醫師建議,好好檢視自己的作息,在秋冬之際,利用一夜好眠的荷爾蒙量,把健康補回來吧!

節慶不肥胖 量體重併10秘訣有效

節慶不肥胖 量體重併10秘訣有效#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關將近,又到了跨年、聖誕節的季節,加上接力的農曆新年不免大吃大喝,許多民眾過完年後腰圍不免胖一大圈。對此,英國伯明罕大學和拉夫堡大學日前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研究指出,若給予受試者一些簡單提示,如每周定期量體重、標示熱量的飲食指引等,實驗組別在節慶過後的體重會比對照組平均輕0.49公斤。論文作者弗朗西絲‧梅森(Frances Mason)對此表示,雖然實驗中兩個組別的體重差距很小,但結果顯示,任何體重控制都能提供一些正向的健康影響。簡單飲食運動提示 平均少胖半公斤根據《BBC》報導,為幫助民眾預防節慶暴肥,研究團隊啟動一項為期6至8周的「冬季體重守護計畫」(Winter Weight Watch),將272名受試者隨機分配成兩組;其中體重干預組被建議在節慶期間一周量測兩次體重,並獲得10項體重管理提示,包括限制酒精、糖分飲料攝取量、規律運動,一份消耗熱量的清單等。至於另一個組別作為實驗對照組,僅收到一份健康生活的傳單,上頭沒有任何飲食建議。研究顯示,對照組在節慶期間平均增重0.4公斤,然而體重干預組不僅沒有增肥,在節慶過後的體重比對照組平均輕0.49公斤。沒瘦回來 假期應控制體重朗西絲‧梅森博士表示,在佳節期間應控制體重,長期來說對避免肥胖有很大的幫助。「許多民眾在聖誕節時大吃大喝,每年平均會胖1公斤,節慶過後卻沒有瘦回來,累積下來成為驅動肥胖的危險因子。」加上許多民眾常常低估食物熱量,又高估運動帶來的燃脂效果。微小的生活習慣改變,例如「不要吃5根雞腿,只要2、3根就好」、「多外出走路」等,這種「自我監測」是一項有效的減重策略。遵循健康10秘訣1.固定用餐時間2.多吃低油食物3.日行萬步4.選用蔬菜、低卡優格當點心5.注意營養標示,尤其是脂肪和糖分6.注意食量(蔬菜例外)7.多站立(每1小時站10分鐘)8.慎選飲料,多喝水、無糖飲料;少喝高熱量果汁和酒類9.專心進食,忌邊走邊吃、配電視10.一天五蔬果參考資料:1.Weigh-ins help prevent piling on pounds at Christmas.2.These Simple Tips May Prevent Holiday Weight Gain, Study Suggests.3.Frances Maso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brief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weight gain over the Christmas holiday perio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18; 363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k4867(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