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刺激肌筋膜 整骨助調節慢性病

刺激肌筋膜 整骨助調節慢性病#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整骨術是一種徒手療法,這種療法對各式各樣的疾病都有一種相應的治療手法,整骨療法乃是夠透過觸診,以及特定的技法與按摩手法來進行治療,雖然有些整骨術的療法頗具爭議性,但是根據整骨協會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整骨療法對於許多疼痛症狀,還有某些調節障礙如高血壓等,以及偏頭痛與慢性病,都有療效。整骨在美國是一門專業研究領域整骨療法頗受一般大眾青睞,是相當熱門的治療方式,在美國甚至是大學學術殿堂裡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也是醫師訓練的一環,學界目前正對整骨術的療法進行臨床研究評估。各器官臟腑與身體部位處於動態整骨療法背後的理論基礎認為,人體各個器官臟腑與身體部位均處於動態,彼此間互相牽動,而且這種動態關係有其必然性,因為每一個器官與身體部位都是生命流的一部分,是體內液態系統的一環。透過肌筋膜 全身上下都在液體交換對照人體內的肌筋膜系統來看,透過肌筋膜網絡,人體全身上下的確都在進行液體交換,即使身體各器官與大肌群都被包裹在肌筋膜這層外衣裡,它們並未因此受到拘束,依舊可以活動自如,這也正是人體各個器官與肌群可以順暢運作的關鍵因素。刺激肌筋膜 加快新陳代謝因此,整骨療法之所以能見效,真正原因應該是整骨治療師所運用的技法能夠刺激到肌筋膜,進而引發某些效應,例如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或是使神經元產生反射與反應。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一些整骨術的治療方法確實有效果,而且這些效果都可以從肌筋膜的角度加以解釋,但是整體而言,全面性的科學仍然付之闕如,或許是因為整骨療法過於「包山包海」,面對五花八門的疑難雜症都想要一手包辦,除此之外,治療手法欠缺一致性也是一個問題。(本文摘自/肌筋膜健身全書/商周出版)

醫訊/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

醫訊/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尿失禁、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不僅是生活品質受影響,甚至影響心理及社交行為,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很多,例如前列腺肥大阻塞、逼尿肌活性過強等,許多男性更在步入中年後就面臨泌尿風險增加問題。為提供民眾全方位的照顧,9月25日星期(日),上午:09:00~12:10,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將於台大醫學院104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號)進行「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內容完整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5年9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09:10-12:10地點:台大醫學院104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號)  洽詢:(1)電話02-22192771     (2)網路:http://www.tcs.org.tw

脊椎錯位 恐致慢性病

脊椎錯位 恐致慢性病#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脊柱,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由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1塊骶椎(由5塊骶癒合為1塊)、1塊尾椎(由4塊尾骨癒合為1塊)組成,它除了是「人體的大樑」,起到支撐、承重的作用,還是人體全身神經的高速通道,大腦和脊髓都是人體的中樞神經,其中,人體有31對脊神經支配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大腦指令 通過脊椎才能傳全身大腦(司令部)發出的所有指令,都必須首先通過脊椎,才能傳送到全身各部分,而發向大腦的任何資訊,最終也都需要彙集到脊椎之後才能上傳到大腦,所以如果脊椎這條通道出了問題,你的身體就像沒有了指揮官的散兵游勇,不聽使喚,而大腦也陷入光杆司令的尷尬境地。脊椎骨是一個中空的管道,椎管內有脊髓、脊神經、植物神經、動靜脈等,人體每個部分的末梢神經,也都隨著骨骼而行,如果骨骼發生問題,尤其是脊柱發生錯位,使生理彎曲改變,該彎的地方不彎,該直的地方卻彎了,身體往往就容易陷入亞健康或慢性病的狀態。外邪或脊背損傷 影響臟腑功能《黃帝內經》,在描述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時候,用了這樣的話:「(督脈)起於小腹,出於會陰,延脊柱內上行,經項入腦達頂。」、「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從這段話中不難理解,督脈和膀胱經這2條經脈都是與脊柱平行分佈的,按照中醫理論,脊柱就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通路,外邪或脊背損傷的刺激,可通過經絡的傳遞作用而影響臟腑功能,使其循行所過的組織器官功能失常,從而出現相對應的症狀。(本文摘自/養骨就能救命:骨骼決定一生健康/出色文化)

不只防失智 乳酪還可控血壓!

不只防失智 乳酪還可控血壓!#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徐平/綜合報導)許多研究指出,地中海型飲食能遠離肥胖有效降低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也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及保護大腦血管免受損傷,降低發生中風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被認為是健康的飲食形態。橄欖油助血管暢通 減少失智症地中海飲食特點,包含大量的蔬果和全榖雜糧提供維生素、礦物質、熱量、抗氧化劑及纖維,橄欖油是地中海飲食的核心,使用橄欖油作為食用油來烹飪、烘烤食品和調拌沙拉、蔬菜,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提升高密度膽固醇,防止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的發生,更有助於血管暢通,進而減少失智症的發生。鯖魚、鮭魚、秋刀魚 助降血脂堅果、豆類、種子類還可提供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建議每天要補充一份堅果種子類,地中海飲食蛋白質主要來源是白肉,如魚蝦海鮮、雞肉,金槍魚、鯡魚、沙丁魚、鯖魚、鮭魚、秋刀魚等富含ω-3脂肪酸則有降血脂、血壓、抗發炎、抗失智等功效,除了海鮮魚貝類,也可變化禽肉或蛋類。酸奶乳酪 促進骨骼健康、穩定血壓每日適量吃些酸奶或乳酪也是地中海飲食的特點,該類食品中的鈣能促進骨骼健康、穩定血壓,香料的運用也是地中海美食的一大特色,可以改善食物色香味,同時減少烹飪中油鹽的用量,使菜肴變得清淡健康,如迷迭香、荷蘭芹等。甜點、紅肉 每周至多1~2次紅酒含的多酚抗氧化、對心臟有益,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地中海飲食攝取更大量的蔬果雜糧,配合產地及文化,推廣在地食材,每天要吃大量蔬果、雜糧、豆類、堅果種子類,適量乳酪、優格、橄欖油,每周要吃到魚蝦海鮮、禽肉、蛋類,至於甜點和含飽和脂肪的紅肉、加工肉品,只建議每周至多1~2次。 

傷口難好?照護門診來幫忙

傷口難好?照護門診來幫忙#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高齡80歲的林阿嬤,患有糖尿病、中風、高血壓,因為長時間臥床、坐輪椅,臀部長期受壓,產生傷口紅腫破皮,起初到社區診所就診後每天抹藥膏、換藥,傷口仍遲遲沒有好轉,甚至感染發黑,實在是讓家屬束手無策,只好到門診找熟識的醫師求救。傷口擴大10公分 換藥取代清創阿嬤的傷口惡化面積擴大到10公分,組織發黑、發臭,醫師擔心因為阿嬤年事已高,屬於麻醉風險極高的病人,建議以換藥的方式取代清創,住院期間從感染、血糖控制、與傷口護理同步處理,經過6個月照護,阿嬤的傷口終於順利痊癒,讓家屬相當感恩。血膿、惡臭發黑、爛到見骨糖尿病控制好了,但身上的瘡口還沒有復原,出院後的照護是糖友照護者的最大難題,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表示,在病房經常聽到傷口病人反應,身上有個傷口1個多月沒好,伴隨血、膿、惡臭發黑、爛到見骨等情形,卻不知該看哪一科,或是病人在居家照護時,處理便袋以及造口護理問題時,找不到合適的人諮詢。提供居家預防 避免跨科不便傷口造口照護門診,是處理這類複雜傷口問題的單一窗口,除了提供像是結腸、小腸及泌尿造口的周圍皮膚照護,以及手術前衛教與造口定位外,還針對壓瘡傷口、足部潰瘍、放射性皮膚炎傷口、惡性腫瘤蕈狀傷口、失禁性皮膚炎、腸皮瘻管、引流管或胃、空腸造口滲漏者,提供居家預防與自我照顧,避免患者跨科門診就醫的不便。

每周運動90分 延壽3年

每周運動90分 延壽3年#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年國民幸福指數統計,國人臨終前平均高達8.7年處於失能狀態,為了讓國人享有健康的長壽生活,新北市提出「新北動健康」計畫,從老人健康檢查作為突破口,自今年起在免費健檢項目增加肌耐力檢測,透過衛生所、運動中心等給予專業處方介入,成效卓著。長者失能 慢性病率達88.7%長者長年失能,主因慢性病,比例高達88.7%,而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又是衰弱症老人的共病症,研究分析,國人65歲以上長者衰弱症盛行率5.4%,而雙溪、平溪、瑞芳及貢寮為13.3%,尤其是衰弱症前期盛行率將近一半,高達48.8%。設計運動內容、輔導營養飲食今年新北市老人健檢項目新增肌耐力檢測,希望儘早發現異常個案,協助安排到醫療院所、衛生所、國民運動中心,評估可能導致失能的身體狀況,再透過專業團隊設計運動內容、輔導營養飲食,來減緩或預防衰老,進一步推廣到社區,讓大家活得長壽、吃得營養、動得健康。老人健檢 異常率45.9%新北市老人健檢今年累計20,419人,完成衰弱症檢測17,923人,異常個案8,234人,異常率45.9%,透過醫療團隊鼓勵下參加計畫者2,322人,在經過3個月專業運動處方介入,完成1,080分鐘的運動量後,衰弱前期者,有50%的長者能改善回復至正常檢測值,成效非常顯著。每周運動90分鐘 降14%死亡率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指出,長壽不等於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建議,每周運動80至90分鐘,可以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罹患率,甚至可以減少14%死亡風險並延壽3年,英國長期研究也發現,每週1次慢跑、有氧運動或登山健行等強度運動,可以減少罹患癌症及慢性病3.5倍,說明運動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握力減弱、走路慢、平衡感異常林奇宏局長表示,運動永遠都不嫌晚,長者只要一衰弱,就容易導致握力減弱、走路變慢、步態變差及平衡感異常,造成容易跌倒而一發不可收拾,呼籲擴大銀髮運動,協助養成自我健康管理概念,達成預防及反轉衰弱、減緩失能。

醫訊/泌尿衛教講座

醫訊/泌尿衛教講座#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夜尿、頻尿、想尿尿不出來等泌尿問題,一直是許多中年男性的頭痛問題,許多男性在步入中年後泌尿風險增加,除了跟身體新陳代謝疾病、情緒因素,或是膀胱、尿道的生理病理學變化都有關係,近年來泌尿問題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為提供民眾全方位的照顧,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從8月開始,每周三下午1點30分,將在泌尿科門診舉辦門診衛教講座,第3周講座由泌尿部醫師李政霖分享「熟男隱形殺手-攝護腺癌淺談」,講座主題富知識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泌尿部門診衛教講座(熟男隱形殺手-攝護腺癌淺談)時間:105年8月17 日 星期(三) 下午:13:30~13:50地點: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3段707號)洽詢:新聞聯繫電話:03-8561825 轉 分機3470、5202或3548行動電話:0935-232419、0953- 509588

醫訊/泌尿健康講座

醫訊/泌尿健康講座#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治療排尿障礙,是一門充滿挑戰與富變化的醫學領域,許多男性在步入中年後泌尿風險增加,近年來泌尿問題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另外,泌尿障礙的起因有可能是源於慢性病。為提供民眾全方位的照顧,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從8月開始,每周三下午1點30分,將在泌尿科門診舉辦門診衛教講座,首次講座由泌尿部醫師柯千升分享「碎石新紀元-鈥雷射」,衛教講座主題多元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泌尿部門診衛教講座時間:105年8月10 日 星期(三) 下午:13:30~13:50地點: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洽詢:新聞聯繫電話:03-8561825 轉 分機3470、5202或3548行動電話:0935-232419、0953- 5095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