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自行研發的「清冠一號」作為抗疫治療藥物,從國外紅回國內,疫情大流行時掀起搶購熱潮,不少人在服用時易有迷思:若與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合併使用,豈不是威力無窮、更能加速康復?如今負責研發出「清冠一號」的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終於給出答案。
由台灣自行研發的「清冠一號」作為抗疫治療藥物,從國外紅回國內,疫情大流行時掀起搶購熱潮,不少人在服用時易有迷思:若與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合併使用,豈不是威力無窮、更能加速康復?如今負責研發出「清冠一號」的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終於給出答案。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台灣仍是大流行高原期,每天確診數持續破萬,因此社群媒體、各種討論平台上,充斥著疫情相關訊息,其中不乏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和不實內容,反而讓民眾陷入焦慮與不安,影響個人在預防治療、用藥觀念的錯誤選擇,非但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反而危害了健康。
台灣新冠疫情稍降溫,但民眾更擔心染疫康復後,仍會引發新冠併發症、後遺症,而近日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MIS-C)的個案明顯增加,也讓家中有確診兒童的爸媽人心惶惶!醫師就提醒,若兒童要與病毒共存還需面對4大關卡,也一語道破「該不該打疫苗」的利弊。
新冠確診者在解除隔離後快篩陰性,一般就認為自己可以恢復以往正常上班上課、自由進出公共場所的生活,但快篩陰性就等於已恢復健康了嗎?要如何殺死體內殘存的病毒並自我修復?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提醒,其實快篩陰性後,真正的問題才剛剛開始。以下是陳潮宗解答:
兒童確診新冠康復後,若再次出現持續性高燒、腹痛、嘔吐、腹瀉、皮疹等症狀,就有可能是罹患「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尤其好發於21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千萬不能輕忽!而猶如疫後未爆彈的MIS-C到底是什麼?症狀治療、預防方法又有哪些?《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6大QA一次看。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有可能再次持續發燒!兒科醫師示警,若伴隨著皮膚疹、眼睛發紅、草莓舌、腹痛或休克等症狀,當心「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應盡速就醫,萬一拖延未處理,恐併發休克和視覺幻象症狀。
懷孕期間若不小心確診新冠,許多準媽媽都會擔心是否能正常哺乳,也常常擔憂病毒會藉由母乳傳播,導致寶寶也染疫。兒科醫師表示,其實以上2種擔心都是迷思,目前證據顯示新冠肺炎的病毒不會透過母乳傳遞,而且曾確診或確診中的產婦若哺乳,更能將自身抗體傳給寶寶,哺乳反而可增加寶寶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
新冠病毒不只會咳嗽、發燒、嗅味覺改變,還有4個罕見症狀!隨著新冠變異株的出現,新冠症狀也不斷在演變,常見頭痛、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涕等都屬於初期新冠症狀,但現在越來越多新數據表明,染疫跡象還包括皮膚病變、聽力受損等較模糊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