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中醫治失智症 按摩2穴位緩腦部退化

中醫治失智症 按摩2穴位緩腦部退化#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衛生環境改善、醫藥進步,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大幅成長,失智症的人口也快速增加。一名80多歲老太太,1年多來因罹患失智症、情緒不穩定、嘴亂碎碎念停不下來,就醫至中醫科診療。經密集以針灸治療3個多月後,老婦病況明顯改善。阿茲海默症 佔所有失智症中高達6成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人有失智困擾,80歲以上再提高為每5人中有1人。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指出,許多醫學研究已發現,在失智症的常規治療中,再輔以針灸治療,可有效幫助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失智症依病因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失智症。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約占所有失智症60%;血管性失智症,是腦血管疾病後導致的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可逆性失智症,則是由某些原因,例如營養失調造成,治療後可恢復。家人可幫忙按摩百會穴、四神聰穴 促進氣血循環康鍾禧主任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研究證實,中醫療法對失智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來看,比起單純使用西藥治療,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針灸合併西藥治療後,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都比較好。中西醫合併治療雖可延緩失智症病程的發展、改善病人的認知及日常生活能力,但不論是中醫或西醫都無法治癒,預防就成為重要關鍵。康鍾禧主任建議,讓失智症患者多參加團體活動,養成規律生活作息,家人在家中也可幫忙患者做穴位按摩,例如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直上的交叉點)和四神聰穴(距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的4個穴位)多加按摩,促進頭部的氣血循環,有助減緩腦部退化。

愛穿露肚裝 當心寒氣侵入傷脾經!

愛穿露肚裝 當心寒氣侵入傷脾經!#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脾經像媽媽一樣守護我們,我們也要記得守護脾經,關於脾經的保養,大家只要記得一個原則:包覆它!保護小腿部的三陰交 對於女性朋友尤其重要許多婦科問題,都來自風寒邪氣客於胞中(就是子宮)。而風寒進入胞中的主要管道就是小腿的三陰交穴。建議盡量穿著長褲,而且是褲管能蓋過三陰交的長度。如果必須穿裙子,也盡量穿上襪子蓋過三陰交。保護下腹的肚臍及腰部的命門穴脾經經筋的遊子衣,其實很像女性的連身衣,如馬甲,或小嬰兒的包屁衣。有一段時間年輕人流行穿低腰褲和垮褲,女生露出白嫩嫩的肚臍,男生露出粗壯壯的腰部,看在中醫師眼裡,很為這些年輕人未來的健康憂心。因為在腹部及腰部坦露出來的部位有兩個重要穴位;腹部肚臍為「神闕穴」,腰部為「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下方(中醫稱為十四椎。對於脊椎數的算法,中醫是從胸椎一路累積算到薦椎。扣除胸椎十二椎,十四椎即第二及第三腰椎之間),這兩個位置剛好前後相對應。光看名字中有「神」和「命」,就應知道是重要穴位,兩穴對生殖泌尿系統和腸胃系統有重大影響,應該避免曝露在外。若長期受寒,讓寒氣由肚臍及腰部侵入體內,不僅傷脾,更會傷了元氣,百病叢生,狀況比三陰交受寒嚴重許多。建議天冷時,把衛生衣紮進褲頭,或穿著高腰褲,別讓冷風有機會趁縫而入。從肚臍到命門穴這一圈是養生保健圈既然說到肚臍及命門穴,就跟大家進一步介紹中醫養生觀點。周左宇老師上課時講過一個案例:將熱飯加上胡椒,揉成一小團,填在肚臍中,是治療急性腹部脹氣疼痛的秘方,立刻見效。(這個方法治療寒性腹痛應該也很有效)中醫非常重視肚臍神闕穴和命門穴,除了穴名有特色外,穴位位置也是關鍵。肚臍肌肉少而薄藥物易通過 中醫師常在肚臍做灸療肚臍屬於任脈,內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被歷代醫家視為治病保健要穴,才有「神闕穴」之稱。這裡的肌肉少而薄,藥物易於通過臍部,進入細胞間質迅速佈於血液中,所以中醫師常在肚臍做灸療,防治百病,養生保健。「命門穴」位在腰椎上,屬於督脈,但與腎關係更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藏有人體生命的元陰與元陽,腎經貫穿脊椎,連結命門穴,因此命門穴兼具有腎的特性,包括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源,能固本培元,也是中醫很重要的保健穴。屬於任脈的神闕穴與屬於督脈的命門穴,兩穴前後相對,若將之連結成一圈,就成為「保健養生圈」。早年婆婆媽媽們照顧嬰幼兒時,都會在腹部前後圍上一圈毯子,將小朋友包裹起來,或者穿比較長的上衣,紮進內褲裡,避免受寒而出現腹痛、腹瀉、抽筋、夜哭等。這一圈保護毯同時包裹了神闕穴與命門穴,當然可以防寒。基於中醫理論,這個保健方式不限於嬰幼兒,我也經常如此穿著,老人家的智慧真的很棒!(本文摘自/經絡解密 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大塊文化)

酒醉外還會「食醉」?飲食快又多傷身

酒醉外還會「食醉」?飲食快又多傷身#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早期讀中醫書,看到「食醉」一詞,還以為印錯了,因為曾看過「酒醉」,但沒聽過「食醉」。仔細看後面的說明,原來是指脾胃氣虛的人,當食物進入中焦脾胃之後,由於脾胃的消化與運化功能不良,導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以致進食後,肢體無力,頭部昏沉而想睡。從中醫理論看「食醉」 脾胃氣虛、飲食習慣不良所致依據現代醫學的說法,是因為進食後大量血液進入消化系統,致使頭部血液供應不足,出現短暫的缺氧,才會頭暈想睡。有趣的是,中醫竟然使用「醉」這個字來形容頭部的昏沉感和無力的嗜睡感,就好像酒醉之後的身體反應,真的非常傳神。臨床上,也常聽到病人說吃飽飯後四肢無力、昏昏欲睡的情形,連我們自己也有這種現象。依據現代醫學的說法,飯後稍微想睡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明顯疲倦感與昏沉感的「食醉」,就要小心了。為什麼呢?從中醫理論來看,「食醉」除了起因於脾胃氣虛之外,還包括吃飯速度過快、所吃的食物較難消化,還有飲食過量等不良習慣所致。脾胃氣虛屬於內在因素,飲食習慣則屬外在因素。當我們吃下食物之後,脾胃就開始繁重的消化與運化工作。對於一個本來脾胃就虛弱的人,脾胃之氣一旦被拿去消化食物,身體其他部位的氣機就會不足,當然容易出現疲乏困倦的情況,這就像平日收入不豐的人,到了月底繳房租時,都會有一種口袋被掏空的感覺。另一方面,即使脾胃功能正常的人,若以飛快的速度將食物塞入肚中,脾胃的工作量驟增,氣機耗損量大,無法及時消化食物而停滯在脾胃,中焦氣機升降失調,也會出現腹脹、身重、頭昏嗜睡的情況。所以無論是脾胃氣虛的內在因素或是飲食習慣的外在因素,都會導致中焦氣機升降失常,出現清氣不足的四肢無力,以及濁氣不降,致使頭部這個清竅失於濡養而昏沉嗜睡,很像喝醉酒的「食醉」現象。「食醉」現象如果偶而出現,還好!如果頻頻出現,就要了解是來自內在或是外在因素,加以改善。若不趕緊改善,反覆發作,未來很可能出現後面所述的「食填太陰」急症。中醫師不傳之祕 可怕的「食塡太陰」中醫有一個病名「食填太陰」,最初看到這個名詞,也跟「食醉」一樣,因為很生動馬上記住了。臨床後真的遇到此證,病情有輕有重,但對病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經驗。為何會出現「食填太陰」?簡單的說,算是「食醉」病情的升級版。脾胃位於人體的中焦部位,為氣機上下通行的要道。如果飲食不節,消化不良,食物填塞於中焦,就會阻滯胸腹氣機而出現痞悶脹痛;脾胃主四肢,陽氣阻於胸腹,不能敷布於四肢而手足逆冷,甚則氣機難達下焦,下焦隔絕而尺脈全無。病情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像「食醉」的加強版,實則更為恐怖!臨床上遇過的案例,輕者胸腹痞悶脹痛,頻頻搥胸也無法緩解,呼吸不利,飲食難下,二便難出,濁陰盤踞於上,頭暈欲吐,心情煩躁。重者甚至當場昏厥。曾有一位老婦人,太晚用膳過度飢餓,食物上桌後吃得太急,加上吃進不易消化的食物,才吃幾口,突然告訴身旁的家人:眼睛模糊、頭昏、想吐……接著眼神渙散,馬上癱軟暈倒、四肢冰冷。家人當場嚇壞了,緊急叫救護車送急診,途中甚至還小便失禁。入院後病人意識漸漸恢復,各項西醫檢查均無異常,可是全身虛弱、頭暈、胸悶,後來轉到中醫科,經治療後頭暈改善,再經二三天後才恢復元氣。臨床上的體會是:食填太陰者過去都有傷食史,亦即因飲食習慣不良而傷及消化機能。通常以飲食不節為前提,例如飲食過於寒涼或油膩,加上吃太快又過量,導致食物難消化,積滯在脾胃,脾失運化,致使氣機上下痞隔不通而見諸證。治療方面:當以消食化積,疏通中焦氣機為主。中藥藥方:一般性食積可用半夏天麻白朮湯為主,過食寒涼可用吳茱萸湯為主,飲食厚味可用保和丸和溫膽湯為主。針灸部分:太白穴合豐隆穴(原絡配穴:脾白隆),內關穴和公孫穴(八脈八法交會穴:內關公孫善治胃心胸疾病),甚者再加足三里穴、陷谷穴、合谷穴、曲池穴、神門穴等,以加強療效。食冷者,宜加灸。「食填太陰」重症者,也算臨床急症,務必趕緊救治。(本文摘自/經絡解密 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大塊文化)

月經、懷孕調理 養好婦科關鍵在脾經

月經、懷孕調理 養好婦科關鍵在脾經#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內經》有關月經失調的論述是:「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二陽是指同屬陽明的腸胃。由於心主神志,脾主思,心脾有病可以因情緒問題;另一種說法是,脾主化血,心主血脈,心脾有病也可以因氣血生化不足,營養失調。消化功能異常、情緒失調 月經閉而不來綜合論之,腸胃為大胃王組合,功能差則營養吸收不足,脾病則養分無法輸送給心,心的氣血不足導致心病,心不能主神志,心火不能助脾土,脾也因思慮過度而情志鬱結,消化功能異常加上情緒失調,致使大小便不利,女子月經閉而不來。脾主運化,卻與女性的婦科問題有關聯,可見飲食及情緒對於女性的影響很大。《內經》同時也指出心脾胃與婦科的關聯性:女性的經血屬於血分,心脾胃都與血分有關,胃主受納腐熟水穀,提供製作氣血的材料,脾主運化,是血液的來源,心主血脈,是血液的展現,一旦心脾胃生病,氣血的生產化源不足,衝、任兩條經脈失於濡養,就會讓人形體消瘦,月經量逐漸減少,嚴重者,無血可出就變成閉經了。現代女性常以減少飲食做為減肥的手段,殊不知月經之血來自脾胃與心,如果飲食嚴重錯亂,脾胃心功能跟著失調,不僅月經不來,甚至還會出現厭食症而死亡。女性4大生理特質 經、帶、胎、產了解脾與女性的關係之後,接下來介紹女性的生理特色。女性的生殖特色與男性大不相同,女性四大生理特質分別為經、帶、胎、產。【經】:代表月經。【帶】:代表帶下,指陰部分泌物。【胎】:代表受孕及懷胎。【產】:代表生產過程及產後的照護。脾主生血統血 與女性婦科密切相關女性這四項功能都在脾經經筋的簍子裡運作,因為脾經經筋結在陰器,前後包覆骨盆腔,女性的生殖器包括陰道、子宮及卵巢都在其中,其功能當然深受脾經經筋影響,所以脾臟對於女性一生的影響至為巨大。加上脾主生血統血,又能祛濕,「血」與「濕」都跟女性密切相關。月經週期及血量質地等都與氣血有關,不正常的帶下與濕有關,胎產的過程與脾經經筋更為密切。脾經經筋所形成的簍子,與胚胎在母體內成長的型態很相似(如下圖),脾經經筋的簍子也像懸吊起來的搖籃,給予胚胎安全的生長環境,緩衝外來的衝擊;而且向上提升的力量也能避免滑胎流產。當胎兒足月將要臨盆時,脾經簍子會向下滑墜,脾經經筋附著在腰椎的地方,會有強烈的酸楚沉重感,好像快要折斷一樣,許多準媽媽都有這類經驗。接下來脾經簍子開始收縮(現代稱子宮收縮),將胎兒推至陰道分娩而出。(本文摘自/經絡解密 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大塊文化)

過敏性鼻炎影響入睡 中醫2穴位安神

過敏性鼻炎影響入睡 中醫2穴位安神#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陰虛陽亢的體質,對環境或食物的反應度特別高,休息和放鬆都有助於改善敏感度。生活中有兩個時段如果大腦不放空,過敏幾乎都會上身,就是吃飯和睡覺。 一般我們都認為只要打噴嚏、流鼻水就是鼻子過敏,其實真正的過敏性鼻炎是接觸到「過敏原」才引發,在國外最常見的是「花粉熱」,遇到百花盛開的季節,空氣中充滿各種花粉,如果對花粉過敏,吸入之後就會引起過敏性鼻炎。 台灣則是由於空氣汙染,或季節轉換,尤其是濕度變得很大的時候,塵蟎生長快速,許多小朋友接觸到就會開始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甚至眼睛發紅、發癢、流淚。從接觸過敏原到發作的時間通常只有幾分鐘,一般不會超過幾個小時。發作時所流出來的鼻水是很清澈的,和鼻竇炎那種黏稠鼻涕顯然有區別。 延伸閱讀: 失眠睡不好?就吃水果吧!營養師教你吃「3大助眠水果」一覺到天亮 睡不好又頭鈍鈍,過敏性鼻炎痛苦誰人知 過敏性鼻炎最大的痛苦是會影響睡眠,因為鼻塞無法好好入睡,隔天頭昏腦脹,專注力變得很差,以至於影響課業學習和工作能力。由於長期鼻塞缺氧,加上睡不好,自律神經失調,又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對抗感染的功能降低,變得容易感冒,或發展成為「慢性鼻竇炎」。所以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常常混雜在一起,而過敏性鼻炎才是引發一切的根本病因。 過敏性鼻炎不只影響鼻子而已,也容易合併氣喘、過敏性結膜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甚至還使很多小朋友產生了「過動」現象,這些都是極為難治的毛病。在外觀上,因為鼻過敏的關係,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也不順暢,造成黑眼圈,甚至出現眼袋。 延伸閱讀: 長者睡覺老是抽筋?5方法可預防 中藥調理加足夠休息,降低過敏機率 我們身體的反應度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一些變化,例如過敏原檢驗出來強度很大,但碰到時卻沒事,原因就在於身體的反應度很低,也就是說,過敏反應被身體抑制下去了,所以當事人完全沒有感覺。那要如何讓身體對過敏的反應度降低呢? 1)陰虛體質要用中藥調理/ 第一就是要改善「陰虛陽亢」的體質,因為這種體質的反應度特別高,不只對過敏原,就連對燥熱的食物也會有很大反應,一碰到就容易打噴嚏、鼻塞、流鼻水,雖然發作時間很短暫,不像過敏性鼻炎要一兩個星期,但這就代表身體的反應度太高。此種陰虛的易感體質可用中藥來調理。 2)要多休息,別過度消耗精、氣、神/ 第二就是要「多休息」。過度忙碌容易造成陰虛體質,也會大量消耗精、氣、神,讓身體的敏感度加劇。現代人真的太忙了,學業、事業、家庭、人際各方面,都讓我們終日不得閒,如果很多事放不開,無形中給自己很多壓力,最後身體都會變得非常敏感。 休息足夠,放鬆得法,過敏好一半 而有些人明明就可以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但成天想東想西,擔心這煩惱那,還不時讓一大堆無意義的事情卡住自己,一刻也不得清閒。殊不知大腦使用過度會「耗陰」,形成陰虛陽亢體質,若還不知休息,隨後會「耗氣」、「耗血」、「耗精」,一路消耗下去,最後身體變得極端敏感,百病叢生。如果再加上老是吃得太飽、吃得太快,或是隨便亂吃,還會衍生出各種奇病、難病和怪病,日子就真的不好過了。 所以,休息和放鬆都有助於改善身體的敏感度,尤其是吃飯和睡覺兩個時段一定要絕對放空。如果覺得很難做到常常放空,至少要能做到每兩個小時強迫自己「暫時」清除大腦雜念兩分鐘,這段時間閉眼放鬆做深度腹式呼吸,並告訴自己這兩分鐘是「真正做自己,為自己人生而活」的時間,讓身心進入暫時的舒緩狀態,這樣對改善敏感體質會非常有幫助。 良好的睡眠就是在「養陰」,這是改變陰虛體質的第一步,也是改善身體敏感度的首要任務。生病,雖說是身體上的問題,但其實心理層面的影響更大。心理影響生理的結果,在此可見一斑。 改善過敏性鼻炎的兩大穴位 每天早起時,先將兩手搓熱,再按壓迎香穴和印堂穴各3分鐘。 迎香穴:兩側鼻翼外緣,與法令紋的交叉處。 印堂穴: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 (本文摘自/五代中醫救命之方:保心臟、斷焦慮、抗血糖、去肝炎,急慢症實證病案大解析/幸福文化)

女性白帶多 麵粉、糖吃過量養黴菌!

女性白帶多 麵粉、糖吃過量養黴菌!#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知道嗎?白帶可能是自己「養」出來的,就像養寵物一樣,決明子茶有緩瀉的效果,幫助排除腸道黴菌、毒素,好處多。有句俗話說「十女九帶」,可見白帶是婦女最常見的疾病,白帶是陰道被黴菌感染,為何女性特別容易遭受黴菌感染?麵粉和糖是鰴菌最愛的食物例如澱粉(尤其麵粉)和糖,就是最常見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取這類東西的比例太高了,腸道裡的黴菌得到充足的養分供應,當然會大量孳生,最後破壞了身體的組織,導致目前一連串的問題。吃肉確實不會讓黴菌滋長。我舉個例子就會知道,大家應該聽過釀酒是用酒麴吧!酒麴就是酵母菌,酵母菌也是屬於黴菌的一種。我們釀酒可以用穀類釀,例如糯米釀成米酒、紹興酒,高粱釀成高粱酒,小米釀成小米酒,這些都是穀類,也就是碳水化合物。而水果也可以釀酒,最普遍的就是葡萄酒,因為水果裡面含有大量的糖,糖也是碳水化合物。釀酒時只要丟進一點酒麴,酵母菌在充滿碳水化合物的環境裡高興極了,因為它可以肆無忌憚的啃食這些碳水化合物,然後大量繁衍後代,生生不息。陰道裡的黴菌也是一樣,「若是平常吃大量的澱粉和糖,不就等於是在腸道裡餵養黴菌嗎?」至於肉和脂肪,我們從來沒聽過可以拿來釀酒,就是因為黴菌不吃這兩種東西。決明子茶幫身體掃毒殺菌有道簡單的茶飲治療白帶很有效,就是決明子茶。我推薦她平常泡決明子來喝,盡量多喝沒關係,因為決明子有緩瀉作用,可幫助腸道排除黴菌,又能清熱平肝、降脂降壓、潤腸通便、明目益睛,好處很多,一般的中藥店很容易買到。決明子茶 材料:決明子茶的泡法十分簡單,只要用十五∼二十克決明子用熱開水沖泡即可,當茶飲用,或買現成的決明子茶包來泡。 服法:每日數次,也可以配上枸杞子或加幾朵菊花,風味更佳。 功效:決明子具有清肝火、祛風濕、益腎明目等功能,而它的潤腸通便功能也能解決現代人腸胃壞菌太多,以及便秘的問題。醫師小提醒雖然決明子茶幾乎適用一般人來飲用,但還是有些小禁忌要注意一下:1)決明子性微寒,胃寒容易拉肚子、腹瀉、胃痛的人,不宜飲用此茶。2)孕婦禁用。3)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者不宜服用。(本文摘自/五代中醫救命之方:保心臟、斷焦慮、抗血糖、去肝炎,急慢症實證病案大解析/幸福文化)

天熱易頭重倦怠 中醫「生脈飲」緩解

天熱易頭重倦怠 中醫「生脈飲」緩解#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大暑」節氣將到來,氣溫屢創高溫,容易發生中暑或是熱感冒。暑邪有3個特點:(1)暑性炎熱,出現身熱、煩渴、汗多、小便短赤、脈洪數等火熱炎盛症狀;(2)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常見多汗、心煩、口渴、疲累、小便少等氣津兩傷的症候;(3)暑多挾濕,於暑熱見證同時,可見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悶、泛噁、大便溏膩、舌苔厚等症。台灣常見暑濕感冒 輕微發熱、頭重倦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吳宛容說明,「中暑」指因高溫引起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感冒」則是夏季感冒,往往是從高溫悶熱的室外進入到冷氣房內或暴食冷飲引起,中醫觀點認為,熱感冒又因病因、病機是否夾濕,分為「暑熱感冒」和「暑濕感冒」兩類。台灣夏天濕氣重,較容易造成暑濕感冒。暑濕感冒症狀有輕微發熱、頭重倦怠、胸悶欲嘔、大便黏膩、咳嗽痰黏,鼻流濁涕等,若屬這類型的感冒,通常病程較長,大多需數日治療才能痊癒,常用清暑祛濕,健脾益胃方法治療。「生脈飲」益氣生津 三味藥熱水沖即飲用藥可選擇中藥方劑如新加香薷飲、藿香正氣散或清暑益氣湯等。治療可食、藥結合。建議暑濕感冒的患者平時多吃一些祛暑利濕的食物,如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等,飲食宜清淡、多休息。吳宛容醫師提醒,容易中暑或熱感冒的民眾,夏天可以多飲用「生脈飲」來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生脈飲的成份很單純,就只有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可補元氣,麥冬滋陰潤燥,五味子收斂止汗且酸味可生津,三者搭配保持元氣、生津止渴。生脈飲材料如下: 藥材:西洋參3-5片、麥冬3錢,五味子1.5錢。 水量:以熱水500~8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高澱粉比例」飲食 恐老年癡呆症

「高澱粉比例」飲食 恐老年癡呆症#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澱粉是主食,多吃無害。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項東西應該被列為主食,所有的食物都要均衡攝取,尤其大腦非常需要好的油脂,太高比例的澱粉會傷害大腦。最近明顯感受到記憶力減退怎麼辦?記憶力惡化的狀況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到底如何改善記憶力的問題呢?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在所有的食物當中,碳水化合物看起來最「貌似無害」,甚至給人有天然健康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它是人類最喜歡吃的東西,要他減少攝取,除非疾病已經嚴重到影響生活品質,或是遍尋名醫無藥可治,心裡已經有所覺悟,不得已才會想試看看減少澱粉,否則一直強調這個一定會得罪人,或是和你爭辯個不停。你吃了多少的澱粉?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就是「醣類」,包含「澱粉」和「糖」。澱粉類食物很多,小麥和米是兩大宗。另外紅豆、綠豆、馬鈴薯、山藥、地瓜、南瓜、玉米、薏仁、小米、蓮藕粉、葛粉、樹薯粉也是。這些澱粉當中問題最大的是小麥(麵粉)製品,而最容易讓人疏忽的是白米。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大吃一驚,可能不認同。我不是說完全不能吃澱粉,而是在一餐之中,澱粉類不能占超過一半的比例,最好只占四分之一或多一些,簡單說就是麵粉類和米兩者如果可以選的話,寧可吃米,但不超過一大碗,否則剛開始雖然還不會有甚麼不對勁的感覺,但是最後終究要面臨某些重要的健康問題。「高澱粉比例」對健康的影響,一般人大多會想到糖尿病,但是糖尿病必須兩個條件同時成立,第一是剛剛說的澱粉類吃太多,第二是胰島素的功能比較差。如果你的胰島素功能先天上還不錯,高澱粉比例是不會讓你得糖尿病的,但卻會產生別種健康問題,其嚴重度絕對不亞於糖尿病,當中最厲害的是老年癡呆症。老年癡呆症的前兆老年癡呆症不是一下子就會得到,它有很漫長的前兆,例如:1.判斷力出問題:很難判斷是否合理、常常做不好的決定、做不合宜的處置。2.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3.重複相同問題,每次都彷彿是第一次。4.學習使用新器具有困難。例如:新的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微波爐、遙控器。5.處理複雜的事情覺得有困難。6.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其中最先出現的就是記憶力減退,這樣的案例多到無法勝數。記憶力減退,竟是它惹的禍現在醫學報導都教人要少吃肉、少吃動物油,多吃青菜,但是這樣根本吃不飽,避開了肉類和油脂,蛋白質和脂肪從何而得?蛋白質可以吃蛋獲得,卻又聽說甚麼蛋有毒,膽固醇太高,對人體不好。豆腐也有蛋白質,卻又說豆腐裡面有石膏,又說普林太高會痛風,於是豆類也幾乎不吃。其實,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澱粉是主食」這句話,事實上沒有一項東西是主食,所有的食物都要均衡攝取,尤其大腦非常需要好的油脂。太高比例的澱粉會傷害大腦。改變記憶力的飲食法 澱粉類:第一週:白飯一碗第二週:白飯七分滿/五穀米一碗/十穀米一碗 肉類:從雞鴨鵝肉開始吃,一個月後加上牛羊豬肉,輪流吃,不能去油、不能去皮。蛋:每天至少一粒魚:隨意吃,但不能油煎、不能油炸(本文摘自/五代中醫救命之方:保心臟、斷焦慮、抗血糖、去肝炎,急慢症實證病案大解析/幸福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