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

三成兒童確診後久咳不停、易疲倦,醫: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的長遠影響

三成兒童確診後久咳不停、易疲倦,醫: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的長遠影響#馬偕紀念醫院

新冠肺炎在進入3月後一直處於高原期,確診與死亡人數仍起伏不穩,疾管署在3月12日公布上一週新增了408例確定病例與60例死亡病例,死亡個案當中有一名1歲沒有接種XBB疫苗的孩童,發病到不治的病程僅有短短5天。疾管局持續呼籲民眾盡快接種XBB疫苗做好防護,另一方面,兒科門診感染人數同樣也有增加趨勢,更有住院個案,醫師也呼籲家長務必留心孩子狀況。 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紀鑫醫師表示,門診觀察到孩童感染新冠肺炎的數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明顯增長,兒童一旦染疫,比較嚴重的表現會有像是咳嗽出現哮吼聲、聲帶發炎(燒聲)、呼吸急促等,如果孩子有上呼吸道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另外,急診病患也有增加情形,以馬偕醫院來說,從去年秋冬至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直很多,進一步檢驗後,約有5~10%是新冠肺炎患者,如果發現是新冠肺炎患者就會集中照護,避免發展成重症的風險。 不可忽視新冠肺炎對兒童的長遠影響 接種疫苗仍舊是降低感染、重症風險的最好方法,隨著疫情再度升溫,疫苗保護刻不容緩,紀鑫醫師指出,以門診中年滿六個月至十二歲的孩童來看,打疫苗的孩童數量確實有微幅增長,但疫苗覆蓋率仍不足。 3月初有2名分別為1歲及6歲兒童的新冠肺炎死亡案例,都沒有接種XBB疫苗,為今年首見,疾管署特別提醒,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JN.1比其他變異株更具殺傷力,但家長仍不能忽略新冠肺炎這個難纏的「兒童隱形殺手」。 有不少民眾以為即便確診新冠也只像小感冒一樣,而輕忽了長期影響力,紀鑫醫師提醒,以兒童來說,從臨床觀察確診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長期咳嗽、明顯疲倦感的狀況。除臨床發現之外,根據國際研究統計數據來看,確診後的個案中有30%在三十天甚至延續到九十天都還存在咳嗽與疲勞的症狀,因此,絕不可小看新冠肺炎的病毒的長遠影響。「長新冠的症狀在沒有施打疫苗的個案身上更明顯,有打疫苗者確實發生長期症狀的機率較低。」 學生群聚確診風險高,籲配合校園接種計畫 紀鑫醫師強調,即便已確診過或是先前有施打舊版疫苗的民眾,當超過三個月,體內中和抗體濃度就會慢慢降低,因此需要再接種XBB疫苗才能延續保護力。XBB疫苗已被證實保護力達50至70%,預防重症、住院風險更達70%。如果不滿12歲的孩童想要接種疫苗,則需依照疫苗的適應症核准規定接種疫苗。 紀鑫醫師也提醒,如果身邊有發燒狀況者,就可能發生群聚感染。為提升學童群體免疫力,目前一些縣市都有結合教育處調查,持續提供民眾便利接種服務,媒合疫苗合約院所入校接種,疾管署也鼓勵家長讓孩童接種XBB新冠疫苗來提供保護。 (圖/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 紀鑫醫師)

北榮馬偕簽署合作意向書 強強聯手共榮共好 「榮登大屯、馬躍關渡、榮馬齊鳴、造福臺灣」

北榮馬偕簽署合作意向書 強強聯手共榮共好 「榮登大屯、馬躍關渡、榮馬齊鳴、造福臺灣」#馬偕紀念醫院

臺北榮民總醫院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兩家醫學中心強強聯手,於112年12月12日由陳威明院長與張文瀚院長,共同簽訂合作意向書,展開雙方深化合作關係,合作內容初步包含重粒子轉介合作、雙向綠色通道建立及特殊醫療技術交流等。 馬偕醫院深耕台灣醫療已經超過140年,在台北、淡水、新竹、台東都設有院區多年來對於偏遠和弱勢族群的關懷,包括小金門、蘭嶼、綠島,及2001年起承接「新竹尖石鄉IDS計畫」等,是醫界學習的典範。 臺北榮總則有桃園、新竹、員山、蘇澳、鳳林、玉里、臺東等7家分院,同屬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北榮2005年起承作「金門地區IDS計畫」;兩家醫學中心有諸多相似之處。馬偕精神:「寧願燒盡,不願朽壞」,就是「焚而不燬」的利他思維,與臺北榮總秉持「視病猶親、追求卓越」的無私服務理念相契合。未來強化雙方在新竹、台東等地區醫療合作,共同照顧偏鄉弱勢的民眾,串聯淡水、金山、萬里等地區廊帶醫療,建構更完整的轉診模式,攜手共同照護民眾健康。 北榮日前剛完成重粒子癌症治療100例,初期成效令人驚艷 對於胰臟癌、攝護腺癌、肺癌、肝癌、骨肉癌、頭頸癌、婦科癌症等疾病的治療,超過預期目標。未來對於需要接受重粒子放射治療的病人,也會透過合作模式轉介治療,讓更多病人受惠,充分利用資源。 陳威明院長在上任時提出「五好」,其中第五好「與人共好」,臺北榮總會和其他醫療體系密切合作,以國家隊的概念一起為台灣醫療打拼,此次能與同屬醫學中心層級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建立實質的合作關係,陳威明院長特別以「榮春馬鳴、馬蹄榮歸」八字,紀念臺北榮民總醫院和馬偕醫院醫療體系於今日簽署合作協議,期待透過雙方的深化合作,讓更多的病人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共創台灣的美好未來。

阿嬤輕跌就骨折 原來是骨鬆性骨折釀禍

阿嬤輕跌就骨折 原來是骨鬆性骨折釀禍#馬偕紀念醫院

八旬阿嬤因為骨折而送進急診室,看起來非常疼痛,細問之下原來阿嬤凌晨起床上廁所,因為地板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就造成嚴重的髖關節骨折。醫師緊急安排手術把阿嬤骨折的部位固定後,趕緊進行骨密度檢測,發現是因骨質疏鬆症才讓阿嬤輕輕一摔就這麼嚴重! 發生骨鬆性骨折,後果通常相當嚴重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資深主治醫師柳宗廷感慨,在醫院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將近50名類似的患者前來急診求助,95%出現髖關節骨折的,經檢查都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髖關節骨折真的極度疼痛,連躺著都無法翻身,一定得先開刀,不然就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動。若長期臥床就容易出現如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等併發症。」不僅病患痛苦,照顧的家人也不輕鬆。 他指出,髖關節骨折發生後,一年的致死率高達22%,等於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骨鬆平常可能不痛不癢,一旦發生骨折就非常嚴重。」而且,骨鬆性骨折發生後,有將近一半的人會再次骨折,且二次骨折的死亡率更高,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放著骨鬆不治療,再次發生骨折機率高 骨鬆性骨折特別容易發生在脊椎、髖關節、手腕及肋骨等部位,只要是大於65歲的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都要有所警覺。柳宗廷醫師說,骨鬆有幾個可以判斷的徵兆,像是經常會喊腰痠背痛,或者身高有越來越矮、駝背越來越嚴重的狀況等,都有可能是壓迫性骨折的徵兆。「此外,如果只是因為低衝擊力的傷害就產生骨折,例如由站立的姿勢跌倒,那就能判斷必定是骨鬆性骨折。」 發生骨鬆性骨折後,臨床除了治療骨折外,也會進行DXA骨密度檢測。若確定骨密度小於負2.5、又是髖關節、脊椎骨折的長輩,就須同時接受骨鬆治療,「骨鬆治療的方式很多,絕大部分都有健保給付,不用擔心。如果放著骨鬆問題不治療,不僅骨折後的復健困難,也可能再次發生骨折。」 骨鬆治療不能中斷,否則等於前功盡棄 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可區分為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這兩類藥物就是開源(促進骨質生成)與節流(減少骨質流失)的概念,「開源比節流更為重要!」柳宗廷醫師提及,根據2020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骨質疏鬆治療指引建議,對於骨密度小於負3、接受過骨鬆藥物治療仍發生骨折、有兩處骨折或兩次骨折的極高風險患者,建議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能減少再次骨折的發生機率。 他也提醒,治療骨鬆前,患者應與醫師討論並評估用藥方式,選擇最適當的藥物並堅持用藥,「一旦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就不能自行中斷,若要中斷治療請務必先跟醫師討論,因為一旦中斷很可能會讓治療前功盡棄,因此務必定期回診持續治療,以降低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 (圖/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資深主治醫師 柳宗廷醫師)

《年節休診資訊》-馬偕紀念醫院(北區)

《年節休診資訊》-馬偕紀念醫院(北區)#馬偕紀念醫院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這週六就是除夕夜了!春節休假期間醫院的門診僅部分看診,年節期間若需要看門診的民眾要盡快準備了!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以及淡水院區過年期間2月10日(初一)及2月11日(初二)全日休診。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以及淡水院區2月9日(除夕)、2月12日(初三)及2月13日(初四)皆提供部分看診,2月14日(初五),恢復正常門診,部分開放門診詳細資訊可上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以及淡水院區網站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