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

全球醫療減碳挑戰下,如何科學看待麻醉藥選擇並兼顧病患權益?

全球醫療減碳挑戰下,如何科學看待麻醉藥選擇並兼顧病患權益?#全球暖化

近年來,全球積極推動減碳,醫療體系也開始被關注。新聞中不時出現「某種麻醉氣體會造成暖化」的標題,讓人擔心開刀是否也會加重環境負擔。這其中,被點名最多的就是一種吸入性麻醉藥—地氟醚(desflurane)。 麻醉氣體會加劇暖化?事實上微乎其微 地氟醚因為具有較高的全球暖化潛勢(GWP)數值,曾被形容為「使用1小時等於開車數百公里」,這類說法確實引發環保關注,不過,英國氣象局前首席科學家 Julia Slingo女爵以及哥倫比亞大學能源政策專家 Robert Kleinberg 教授早在多年前就指出,GWP是1980年代為了國際環保談判便利而使用的指標,並不適合用來評估醫療這類短效、微量的應用情境。 事實上,從2016年聯合國馬拉喀什氣候峰會(COP22)以來,全球已經沒有國家或國際政策再單以GWP作為減碳依據。整體來看,全球醫療系統的碳排放約佔全球總量的4.4~4.6%,這些排放主要並非來自麻醉藥物,而是集中於醫院建築使用的電力與空調(約佔17%)、藥品製造與供應鏈(高達71%)、病人與醫護人員的交通移動,以及廢棄物處理等日常運作。而地氟醚雖因高GWP數值受到討論,實際上使用所產生的碳排僅佔整體0.01%以下,對整體醫療碳排的影響微乎其微。 從空氣到水系,對環保有比較好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醫院開始改用俗稱「牛奶針」(propofol) 注射型麻醉藥,然而,改用注射麻醉有比較環保嗎? 與氣體麻醉不同,注射型麻醉如propofol需要用到大量一次性耗材,包括注射器、藥瓶、導管等,這些塑膠與玻璃耗材在製造與銷毀時都會耗能並產生碳排,除此之外,propofol本身為乳劑型藥物,對耗費水資源、土地,對環境有不小影響。 不僅如此,手術剩下的propofol無法被醫院的污水處理設施完全清除,導致藥物殘留進入水系,部分研究已發現多條河川與部分海洋樣本中均有檢出,而propofol對水中生物,尤其是藻類更具有毒性;藻類是水中「小肺」,能吸收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藻類受損,代表整個水域的生態平衡也受到衝擊,讓溫室效應更嚴重。改用注射藥雖然減少了空氣中的氣體排放,卻把問題轉移到水系中,並非真正「零排放」。 醫療系統永續需要整體改革 因此,從減碳角度看,醫療系統的永續需要的是整體改革,而不是單靠一種藥品的更換;從提升醫院的能源效率、減少耗材浪費、強化廢水處理系統,甚至讓供應鏈更透明,才是更實際、全面性的努力方向。 面對氣候變遷與醫療安全的雙重挑戰,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藥品的替換,而是一場更全面的轉變。從臨床醫師、政策制定者、供應商到產業供應鏈與一般民眾,每一環都扮演關鍵角色,唯有跨界共同參與,理解彼此的限制與需求,才能推動出真正可行、科學且穩健的減碳策略。 本文章內容僅為醫療永續與政策探討之一般性資訊,臨床應用應由具專業資格之醫師評估個別病患狀況後決定,若有相關醫療問題,應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全球暖化危機 埃及斑蚊恐襲擊全台

全球暖化危機 埃及斑蚊恐襲擊全台#全球暖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南部登革熱疫情趨嚴重,民眾熟知,登革熱是藉由病媒蚊傳染,根據研究顯示,溫度是影響蚊子存活的主要因素,然隨著全球暖化,疾管署針對斑蚊在國內擴散的情形一直保持高度警戒,以防堵疫情蔓延。溫度為影響病媒蚊存活原因因全球化及氣候變遷等因素,英國牛津大學團隊蒐集全球4萬件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調查資料,結合環境資料進行種類模式分析,繪製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全球分布預測圖。疾管署透過英國牛津大學提供台灣病媒蚊分布監測資料,與美國、巴西、瑞典、比利時、印尼等國家合作,共同發表「節肢病毒病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全球分布」之結果,發現溫度為影響病媒蚊疫情最重要的因素,且預測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的分布可擴及至南極洲外之所有大陸,包括北美及歐洲,而台灣埃及斑蚊可擴及至高山外之所有區域。全球暖化 病媒蚊死亡率恐下降依據2009年至2011年的全國調查,白線斑蚊分布較為普遍,海拔1760公尺以下的地區都有分布;而埃及斑蚊則侷限於南部地區,包括高雄市、臺南市、屏東縣、臺東縣台東市、澎湖縣望安鄉、馬公市及西嶼鄉。從過去研究得知埃及斑蚊在台北寒冷的冬天死亡率較高,約有54%至71%,白線斑蚊僅有13%至30%,到了3月底兩種斑蚊死亡率均有降低情形。為因應全球暖化現象,疾管署針對斑蚊在國內擴散的情形保持高度警戒,持續進行病媒蚊密度監測及防治作為,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合作強化防治效能,以防堵疫情蔓延,維護國人健康。

全民集創意 一齊救暖化

全民集創意 一齊救暖化#全球暖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全球持續發生極端氣候事件,如熱浪、水災不斷影響我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該如何才能免於氣候變遷與暖化的衝擊與威脅,需要你我一同發揮創意。氣候嚴重變遷 天災不斷釀大損失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夏威夷測站,今年5月測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已超過400ppm,這個紀錄創下300萬年來歷史上的最高峰,8月英國知名科學自然(Nature)雜誌更有篇研究報告指出,在2005年全球因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0億美元。面對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勢必要想方設法終結地球暖化,因此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學習正確知識、培養關懷環境的態度,建立減緩暖化及氣候變遷調適的能力;環保署徵求全台民眾一同發想,將對抗暖化的理念與創意設計結合,透過文字、圖像、影片和工藝作品等方式,呈現人類「終結暖化」的決心。望全民一同對抗暖化 集思廣益愛地球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止,主辦單位將提供總獎額超過14萬元、共計116個獎項來鼓勵民眾多發揮創意,參賽者最高有機會獲得價值3萬元的等值商品,詳細活動辦法可上環保署「綠網節能減碳平台」網頁查詢(http://ecolife.epa.gov.tw/cooler)。面對全球暖化的議題,環保署希望能和全民一同創造和地球環境共存的藝術,同時大家在創作發想的過程中,能進一步學習、瞭解到全球暖化的全貌,進而積極參與地球村的抗暖化之路,替自己和下一代扭轉局勢,創下美好的永續家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