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

全肉食飲食該怎麼吃?健身教練提醒:別犯「15點常見錯誤」才有效

全肉食飲食該怎麼吃?健身教練提醒:別犯「15點常見錯誤」才有效#紅肉

健身減肥只吃肉,常被視為極端傷身,然而活躍於台灣生酮社團,有近20年專業運動重訓輔導經驗的Martyn教練陳世修出版《第一本全方位機能提升肉食生酮全攻略》詳細解析動物性蛋白質如何更適合人類,但並不是單純一昧吃紅肉就夠了,他列出了全肉食飲食的15個常見錯誤,提醒讀者應該注意的細節。以下為原書摘文:

降大腸癌風險 8撇步告訴你

降大腸癌風險 8撇步告訴你#紅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腸癌在歐洲及美洲已成為最常見之惡性腫瘤之一,過去10年間,在臺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快速的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1年大腸直腸癌位居臺灣10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3位,且在民國98年之癌症登記資料中顯示,大腸直腸癌是人數增加最多之癌症,因此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漸漸變成全民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高脂肪、低纖維 增大腸直腸癌風險許多國內外的文獻明確指出飲食與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性,飲食中紅肉、高脂肪、低纖維、低葉酸及維生素D和鈣缺乏等,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近來熱烈討論紅肉攝取與大腸直腸癌直接相關,許多民眾可能因過量攝取紅肉,造成減少蔬菜、水果和纖維質攝取,間接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性,究竟應該如何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讓我們從飲食出發。1) 充足的纖維/蔬果5(3份蔬菜+2份水果)、7(4份蔬菜+3份水果)、9(5份蔬菜+4份水果),主食以全穀類根莖類取代精緻主食。2) 避免高油脂食物/舉凡糕餅類、冰淇淋、零食點心類都為高油脂食物,淺嚐即止,另外油炸和肥肉也應儘量避免。3) 避免過量紅肉攝取(含加工肉品)/紅肉有豐富的鐵質,也是人體最好吸收的形式,不需完全避免,但也不應過量攝取,每天建議最佳蛋白質攝取量為4~5份,紅肉可佔1~2份。(1份約3根手指=1盎司)4)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幫助控制體重,研究指出太過靜態的生活模式和肥胖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且運動有助於舒緩緊繃的情緒。5) 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及鎂的攝取/牛奶、起司、小魚乾等食物有大量的鈣質可每天適量攝取(例:1~2杯低脂奶、1~2匙小魚乾),另堅果類有豐富的鎂,可每日攝取1~2湯匙,而維生素D可經由照射太陽獲得活化。6)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7) 避免過多刺激性食物(辛辣)和抽菸酗酒。8) 早期發現/醫院有提供免費糞便篩檢,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日吃紅肉100克 罹癌率增17%

日吃紅肉100克 罹癌率增17%#紅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一篇來自美國癌症研究中心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紅肉與加工肉品可能會增加發展成結腸癌的風險。少吃紅肉 降低癌症發生率這項研究提出一個強力的證據「少吃紅肉與避免加工肉品能減少結腸癌發生的風險。」如果再將這個建議結合其他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調整,如喝酒、增加纖維攝取、運動與維持健康的體重時,就可能預防所有的結腸癌發生的風險達45%。該研究小組分析所有結腸癌風險、飲食、運動與體重方面的文獻,從中發現每週不要吃超過512公克的紅肉就能大大地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哪些肉會被歸類為紅肉呢?牛肉、羊肉或豬肉等均是紅肉。日吃超過100公克紅肉 罹結腸癌率增36%相較於不吃紅肉的人,每天吃100公克或是每週695公克紅肉的人,結腸癌罹患風險將會增加17%,而每天吃198公克或每週1,390公克的人罹患風險將增加34%,跟避免攝取加工肉品的人相比,每天吃超過100公克加工肉品的人,發展成結腸癌的風險增加36%,加工肉品吃越多,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越高。每天吃超過100公克的紅肉很困難嗎?排骨便當裡的排骨很輕易就能超過這個量,如果吃的是吃到飽的燒烤,那麼隨隨便便就能吃超過半公斤的紅肉,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裡面其實是有很高的結腸癌罹患風險,而這確實也反應的台灣大腸癌罹患率上,民國100年因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人數4,921人,99年則是4,676人,排名癌症死因第3名。硝酸鹽轉換成亞硝胺 增癌症風險實際上紅肉與加工肉品如何增加結腸癌風險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目前有幾個理論,有些研究認為一種名為雜環狀胺(Heterocyclic amines,簡稱HCAs或HAs)的化合物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肉類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HCAs,而加工肉品是經由煙燻、固化、鹽漬等加步驟製成,並可能添加防腐劑(如硝酸鹽),人體會把硝酸鹽轉換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會增加癌症的風險。紅肉(加工肉品可能更糟)與結腸癌風險可能是有關連的,或許你會抱持著僥倖的心態來吃繼續大吃這些食物,又或者你想要減少結腸癌的罹患風險,那麼可以參考這份研究結果來吃適當量的紅肉,然後試著減少或是以其他種類的肉與蔬菜取代紅肉與加工肉品。‧ 食在健康小秘訣 /研究也發現飲酒可能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還有過多的腹部脂肪可能也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那麼適量喝酒、保持身材、多吃纖維與規律運動等有助降低結腸癌的罹患風險。(本文摘自/營養的真相/凱特文化出版)

挑選年貨注意!減少加工、紅肉「腸」保健康

挑選年貨注意!減少加工、紅肉「腸」保健康#紅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節將近,家家戶戶忙辦年貨,其中香腸、臘肉、醃肉、傳統牛肉乾、豬肉乾、熱狗、火腿、罐頭肉品等加工肉品,是許多家庭常吃的年貨,然而專家提醒,這些食品固然美味,卻潛藏著罹癌危機。逾2成民眾 每日吃超過100克紅肉以煙燻、鹽漬、加入防腐劑或化學物質處理過的加工肉品,因加入了為肉品添色或延長保存期限的化學物質,恐產生致癌物質,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於去年10月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品,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紅肉,則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根據調查,民眾過去1天紅肉攝取量超過100公克者就高達24.3%,而加工肉品與紅肉攝取量過高,除了與癌症有密切關係,同時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疾病。選擇新鮮食材 減少油炸等高熱量烹調國健署指出,大腸癌已連續第七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數首位,居癌症死因第3位,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邱淑媞署長建議,年菜的選擇應儘量均衡,並選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水果、減少加工肉品,改以汆燙水煮取代不健康又高熱量的烹調方式(如油炸、油煎、油炒、油酥、糖醋、蜜汁、茄汁等),把握少油、少鹽、少糖的要訣。另外,4分之1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無規律運動等。新春假期飽足美味佳餚之後,要消除多出的肥油,必須透過適度的運動,才能消耗掉,邱淑媞署長建議,運動不限於刻意去打球或慢跑等,可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闔家出遊或與親朋好友相約出外走春,不只能達到適度運動的目的,更有助預防腸癌。定期篩檢、多運動 預防腸癌上身邱淑媞署長提醒,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等到臉色很差,或者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出血、腹脹、腹痛、體重減輕、裏急後重(排便後仍有便意,但只是一些黏液或少量糞便)等症狀才就醫,通常已非早期。因此定期接受篩檢才是預防之道。預防大腸癌等於預防了所有的文明病,減少攝食紅肉(牛羊豬)、減少油炸、燒烤、醃漬及加工肉類等食物,多攝取五顏六色彩虹蔬果,多運動,定期篩檢,才能腸保健康迎新春!

大腸癌人數激增!高纖飲食、定期篩檢降風險

大腸癌人數激增!高纖飲食、定期篩檢降風險#紅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腸癌在歐洲及美洲已成為最常見之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十年間,在臺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快速的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1年大腸直腸癌位居臺灣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且在民國98年之癌症登記資料中顯示,大腸直腸癌是人數增加最多之癌症。因此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漸漸變成全民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許多國內外的文獻明確指出飲食與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性,飲食中紅肉、高脂肪、低纖維、低葉酸及維生素D和鈣缺乏等,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近來熱烈討論紅肉攝取與大腸直腸癌直接相關,許多民眾可能因過量攝取紅肉,造成減少蔬菜、水果和纖維質攝取,間接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性,究竟應該如何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讓我們從飲食出發。1)充足的纖維/蔬果五(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七(四份蔬菜+三份水果)、九(五份蔬菜+四份水果),主食以全穀類根莖類取代精緻主食。2)避免高油脂食物/舉凡糕餅類、冰淇淋、零食點心類都為高油脂食物,淺嚐即止,另外油炸和肥肉也應儘量避免。3)避免過量紅肉攝取(含加工肉品)/紅肉有豐富的鐵質,也是人體最好吸收的形式,不需完全避免,但也不應過量攝取,每天建議最佳蛋白質攝取量為4~5份,紅肉可佔1~2份。(1份約3根手指=1盎司)4)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幫助控制體重,研究指出太過靜態的生活模式和肥胖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且運動有助於舒緩緊繃的情緒。5)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及鎂的攝取/牛奶、起司、小魚乾等食物有大量的鈣質可每天適量攝取(例:1~2杯低脂奶、1~2匙小魚乾);另堅果類有豐富的鎂,可每日攝取1~2湯匙;而維生素D可經由照射太陽獲得活化。6)養成良好排便習慣。7)避免過多刺激性食物(辛辣)和抽菸酗酒。8)早期發現/醫院有提供免費糞便篩檢,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捐血後擔心大失血?多吃紅肉、菠菜、葡萄乾助造血

捐血後擔心大失血?多吃紅肉、菠菜、葡萄乾助造血#紅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捐血除了怕針扎的一剎那會痛之外,不少人拒絕捐出熱血的原因,有一部分會擔憂捐血後,血量是否會不夠?是不是會貧血?但事實上,這都是錯誤的迷思,以一次捐出250cc的血量,僅僅只占全部血量的二十分之一,所以捐血並不會影響個人健康,更不會捐完血後昏昏欲絕,臉色轉為慘白,民眾可大為放心!一次捐血量僅占小部分 身體很快能造回來台北捐血中心醫師謝輝和解釋,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全身的血量大約是體重的1/13,如果體重 65 公斤的人,全身血量約 5,000 cc,假如一次捐血 250cc,只占全身血液的1/20,此外,人體很快就能將這些捐出去的血再造回來。 捐血後不妨多吃高鐵食物不過,若真的害怕亦或擔憂,會因此大失血,其實捐完血後可以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加以補充,謝輝和說,由於鐵質是血紅素主要成分,所以有機會可以適量補充含鐵的食物如鴨肉、牛肉、鴨血、豬血糕及各類海鮮等。謝輝和也提醒,攝取時請注意膽固醇的含量,尤其豬肝、雞肝雖含鐵量最高,但也含大量膽固醇,注意適量攝取,另外,植物性高鐵食物如菠菜、豆類,杏果乾及葡萄乾等,如果擔心食用大量豆類會引起痛風,可搭配攝取大量水份或清湯,也要避免攝取油炸豆類食物,來減少引發痛風。

多外食、愛吃紅肉!每天39人得大腸癌

多外食、愛吃紅肉!每天39人得大腸癌#紅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大腸癌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也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據統計,100年全國大腸癌發生人數達1萬4,087人,較10年前增為2倍,平均每天有39位國人罹患大腸癌,因此,呼籲發生率較高的50歲~74歲民眾,記得去做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避免癌症上身。 北市13萬人腸癌篩檢 揪出226人罹病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都會市民外食比例愈來愈多,且飲食習慣偏向高脂肪、低纖維及多紅肉,加上缺乏運動,導致臺北市大腸癌發生人數不斷增加。據103年臺北市共計13萬3,883人接受大腸癌篩檢,其中,發現大腸癌226人、癌前病變3,191人。由於大腸癌在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解血便或大便型態改變等異常現象發生時,常為時已晚,呼籲應在沒有症狀時,就定期接受篩檢,若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檢查,且0期到1期大腸癌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因此,定期篩檢可及早發現治療,而預防大腸癌的健康秘訣就是「勤運動、多蔬果、少紅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