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最近愛上跑步,每週至少跑10公里。這幾天阿麗發現腳踝內側動了會腫痛, 暖身後好些,但是跑起來之後又會繼續痛。阿麗想說自己又沒扭到腳,應該不久後就會好,然而沒有好轉的跡象,不要說跑步,阿麗連走路都一拐一拐的。
阿麗最近愛上跑步,每週至少跑10公里。這幾天阿麗發現腳踝內側動了會腫痛, 暖身後好些,但是跑起來之後又會繼續痛。阿麗想說自己又沒扭到腳,應該不久後就會好,然而沒有好轉的跡象,不要說跑步,阿麗連走路都一拐一拐的。
近日又濕又冷的天氣,讓許多人覺得常肌肉、關節痠痛,更有不少民眾表示,身體舊傷處變成氣象台,很無奈也很痛苦。物理治療師指出,天冷時,活動意願降低,而久坐的機會則相對增加,尤其是家中老人家,若本身有退化性關節炎,或是原來的舊傷未完全痊癒,便容易有痠痛增加的趨勢,此時可用3招簡單居家運動訓練。
沒日沒夜的趕完專案後,小蔡發現體重直線上升,他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決定恢復運動習慣,一天慢跑10公里,晚上再跟三五好友打籃球。但1個月後,小蔡發現上樓梯、從椅子起身的動作都覺得膝蓋內側疼痛,輕輕按壓更是劇烈疼痛。
人若身體出現痠麻疼痛,多數會尋求專業醫師治療,但有些民眾做過電療、熱療甚至是體外震波等方式,卻感覺僅有短暫效果,過了一陣子又開始痛,因此認為復健作用不大。究竟復健或物理治療到底有沒有效?仁生復健科診所醫師陳渝仁解析6種常見物理治療法,以及適用和不適用的情況。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帶來許多好處,像是幫助身體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血糖降低,又可減少體脂肪,降低血壓、強化心肺功能等,因此規律運動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反之,若運動方式不正確,可能引起運動傷害,更嚴重甚至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糖尿病友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若出現症狀也要盡速就醫。
小邱常常工作一整天幾乎沒離開辦公桌幾次,如果不翹二郎腿的話就覺得渾身不對勁。作為舒壓,小邱下班一定會到健身房報到,拳擊有氧、跑步至少1個小時。這天小邱工作到一半覺得右邊接觸到椅子的地方越來越痛,渾身不對勁,只要一坐下來就坐立難安。
農曆節即將到來,你已經開始居家大掃除了嗎?不過復健科醫師提醒,為了除舊佈新迎接春節,家家戶戶都忙著年度大掃除或年節吃食準備,但要小心過節前的大量家務容易過勞,不良姿勢引發肌腱發炎、關節受損、神經壓迫。更建議特定族群在打掃、搬運東西時,可善用工具及技巧。
許多民眾每天工作都有久坐問題,長久下來不免感到身體僵硬、筋骨痠痛。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可運用「運動零食」(activity snacks)方法,利用零散時間做少量運動,即使只做2~3分鐘都有差,可保護肌肉不流失,對身體活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