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貝多芬夏日音樂響宴》溫暖落幕 65位聽損兒童攜手 8%ice男子弦樂團,用音樂自信發聲,感動全場

《聽見貝多芬夏日音樂響宴》溫暖落幕 65位聽損兒童攜手 8%ice男子弦樂團,用音樂自信發聲,感動全場

由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主辦的《聽損兒童音樂會》,於2025年8月9日(六)下午,在台北植物園旁的南海劇場圓滿落幕。本屆主題為【聽見貝多芬夏日音樂響宴 – I’m proud of you!】,邀請來自台北、桃園、宜蘭與花蓮的66位中重度聽損兒童**登台演出,透過音樂傳遞他們的堅持、自信與光芒。 節目多元、感動連連,觀眾掌聲不斷 活動於13:30開放觀眾進場,現場...

臺灣四大機構聯手破解偏頭痛之謎!血液指標精準診斷,五年研究開啟神經疾病液態切片新時代

臺灣四大機構聯手破解偏頭痛之謎!血液指標精準診斷,五年研究開啟神經疾病液態切片新時代

主講人:陳世彬醫師 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偏頭痛長期困擾全球數億人口,卻因無明確影像異常或生物指標,一直被視為「看不見的病」。臺北榮民總醫院聯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央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研究團隊,歷時五年完成具突破性的研究,成功找出可透過血液檢測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為未來精準診斷與個人化...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獲頒2023年TCSA永續報告「醫院類白金獎」 及四項「永續單項績效獎」殊榮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獲頒2023年TCSA永續報告「醫院類白金獎」 及四項「永續單項績效獎」殊榮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昨(15)日於圓山飯店舉行頒獎典禮,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第三度榮獲永續報告「醫院類白金獎」首獎;在「永續單項績效獎」部份,並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獲得「社會共融領袖獎」、「創意溝通領袖獎」、「永續供應鏈領袖獎」三座獎項,與雲林長庚紀念醫院獲得「高齡友善領袖獎」,亮眼成績突顯長庚醫院持續推動永續的理念與決心。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創立至今47年,深耕醫療本業,致力落實ESG(環境...

群星守護兒少身心 輔醫與你以愛同行

群星守護兒少身心 輔醫與你以愛同行

小衛星單位合作簽約儀式,輔醫是全臺唯一與縣市政府合作,協助社區單位建立兒少健康資料庫的醫院,此儀式象徵輔大醫院走出醫療領域,深入社區,與 遍布新北市各地的小衛星單位合作,擴大提供預防性、支持性及發展性服務方案,促進兒少身心健全發展,同時協助提升家庭照顧功能。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今(14)日舉辦「小衛星兒少全人守護計畫」 簽約儀式於輔大醫院一樓大廳舉行,在新北市社會局督導簡怡全、輔大...

烽火下提供人道醫療服務 長庚醫院表揚洪上凱醫師

烽火下提供人道醫療服務 長庚醫院表揚洪上凱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科醫師洪上凱,加入無國界醫生,上週剛從加薩走廊撤離平安返國,終於讓關心他安危的家屬和國人鬆了一口氣。經過幾天的休息,長庚醫院今日上午特別安排記者會,除了幫洪上凱醫師洗塵,並表揚其人道精神外,也讓他和國人分享在加薩走廊服務期間的經歷和心得。 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部主任詹逸凌表示,林口長庚醫院目前共有三位醫師參加無國界醫生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任務,包括謝岳哲醫師、牛光宇醫師和洪上凱醫師...

「2023腎鬥士永恆保衛戰」電競大賽 全台15支晉級隊伍齊聚爭冠

「2023腎鬥士永恆保衛戰」電競大賽 全台15支晉級隊伍齊聚爭冠

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攜手臺灣阿斯特捷利康以及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以時下熱門的電競賽模式,來傳遞腎臟健康知識,結合電競與腎臟教育,「親子共學」,邀家長或老師與學生一同組隊參賽。賽事於10月開打,集結來自全台21個不同縣市超過1600名選手參戰,於2023年11月11日舉辦總決賽,由15支隊伍共同爭奪冠軍,本次決賽由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吳麥斯董事長、林裕峯執行長、王娟娟董事、吳苡璉營運...

台灣胸重醫學會攜手國健署簽署ESG宣言 保護國人肺健康,醫提醒:肺阻塞不可逆 透過自我評估問卷早篩早治療

台灣胸重醫學會攜手國健署簽署ESG宣言 保護國人肺健康,醫提醒:肺阻塞不可逆 透過自我評估問卷早篩早治療

全球醫療溫室氣體排放平均占比4.4%,為響應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於今日(13日)發表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宣言,並攜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共同簽署。宣言中呼籲臺灣企業與各醫療體系應積極採取減碳和環保措施,促進綠色能源使用,也能進一步保護國人呼吸系統的健康。  本次簽署的ESG宣言中提及,全世界溫...

腦膜瘤成功移除 花店老闆重拾手藝自製花束贈醫護

腦膜瘤成功移除 花店老闆重拾手藝自製花束贈醫護

42歲陳先生晚上突然感覺右側身體不適,尤其右手變得很不靈活,過了三天反而更嚴重,右手已無法施力,到鄰近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部疑似有腦膜瘤,陳先生與家屬都非常擔憂,經親友介紹到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就醫。 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柯宗伯主任安排患者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確認陳先生左腦頂葉長出一顆約6公分大小的腦膜瘤,所以影響了身體右側的運動神經中樞,建議進行開顱手術移除。經由柯宗伯主任專業解說病況與腫...

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 邁向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

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 邁向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

今年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主辦,主題為「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開幕儀式由衛生福利部周志浩次長、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醫策會王拔群執行長、協辦單位台灣醫院協會(以下簡稱醫院協會)李飛鵬理事長、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以下簡稱醫管學會)洪子仁理事長、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與4位國際嘉賓共同點燈,期能持續照亮我國醫療成就,展現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之精神與價值。 國內醫...

晚期比例高、死亡人數多  肺癌連續19年居國內頭號奪命腫瘤

晚期比例高、死亡人數多 肺癌連續19年居國內頭號奪命腫瘤

新國病肺癌拉警報!肺癌已連續19年為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奪命腫瘤,不僅對國人健康造成巨大威脅,也對醫療健保造成沉重負擔。對此,國內肺癌權威、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攜手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免疫暨腫瘤醫學會、台灣肺癌研究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及台灣醫學會等六大醫學會,今(12日)首度發表台灣肺癌防治共識。楊泮池院士呼籲,政府應設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整合行政資源、加大肺癌防治力道...

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展 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

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展 疫後韌性醫療新時代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如今Covid-19已從第五類傳染病下修為第四類,正式宣告進入與疫情共存的時代,台灣醫療機構在這次疫情中扛起重責大任,配合政府防疫成為民眾健康守護者,在防疫過程中醫療機構展現了強度與韌性、成功的防疫,疫後台灣出現缺藥危機、醫護人力荒缺工造成醫院關床、新藥與癌藥納入健保時間較鄰近國家延遲等現象,解決健康政策議題除了是政府須面對問題外,醫療院所若能增加營運韌性則可與政府共同優...

全民健保的現況  挑戰與未來,COVID-19防疫工作之檢視與未來整備規劃

全民健保的現況 挑戰與未來,COVID-19防疫工作之檢視與未來整備規劃

今年「全民健保的現況,挑戰與未來」論壇,由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擔任主持人,討論「全民健保的未來」。另一主題為「COVID-19防疫工作之檢視與未來整備規劃」。由臺灣大學張上淳副校長、衛福部疾管署莊人祥署長共同擔任主持人,演講內容包含「醫療系統之應變與整備」、「防疫物資之整備」、「疫苗、藥物及檢測試劑之整備」、「疫情監測與預測」、「後疫情時代醫療面對之問題」。COVID-19的大流行雖已經過去,以此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