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大機構聯手破解偏頭痛之謎!血液指標精準診斷,五年研究開啟神經疾病液態切片新時代

臺灣四大機構聯手破解偏頭痛之謎!血液指標精準診斷,五年研究開啟神經疾病液態切片新時代

主講人:陳世彬醫師 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偏頭痛長期困擾全球數億人口,卻因無明確影像異常或生物指標,一直被視為「看不見的病」。臺北榮民總醫院聯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央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研究團隊,歷時五年完成具突破性的研究,成功找出可透過血液檢測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為未來精準診斷與個人化...

AI機器人陪診新突破!長效針劑控制思覺失調症,凱旋醫院創新療法助病友重生穩定人生

AI機器人陪診新突破!長效針劑控制思覺失調症,凱旋醫院創新療法助病友重生穩定人生

中年男子阿華(化名),過去曾經是一名遊民,推著載滿回收物的手推車穿梭街頭,是鄉民口中的傳說人物,但無人知曉的是,他其實深陷思覺失調症的折磨,常出現被害妄想、幻聽干擾,直到一次街頭衝突事件後被強制送醫。經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團隊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接受專業治療與照護,阿華才真正展開人生的轉捩點。過程中,他從最初抗拒接受診斷,到接受長效針劑等藥物治療,逐步穩定情緒與思緒,配合職能復健與心理治療,情況顯著改善...

第50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大會:全球頂尖專家齊聚台北,共同探討最新皮膚醫學進展

第50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大會:全球頂尖專家齊聚台北,共同探討最新皮膚醫學進展

皮膚免疫疾病在台灣有著高盛行率,然而民眾對於此類疾病的理解仍然有 限。許多人因為對醫療資訊的不完全理解,容易陷入偏方的陷阱,不僅未改 善病情,甚至因此惡化健康。國際醫學界在皮膚免疫疾病的研究上已取得多 項突破,並且有新穎的治療技術逐漸問世。為促進國內外專業知識的交流, 第 50 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大會將於 11 月 15 日至 17 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登場,由臺...

1112世界肺炎日 流感季 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 慎防肺炎鏈球菌侵襲

1112世界肺炎日 流感季 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 慎防肺炎鏈球菌侵襲

台灣感染肺炎鏈球菌概況 與談貴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李秉穎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醫師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政府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 ,截至今年10月台灣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同期新高,65歲以下民眾也超過6成 ,事實上,尚未在公費...

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

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

探索罕見疾病的展覽「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今(11/12)起至11/17在南港瓶蓋工廠免費公益展出。展覽以動態體驗、裝置藝術、紀實攝影、文件紀錄、影像、生活輔具、行動支持等七大展區,生動且立體的呈現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的生活處境,期盼增進公眾對罕病群體的理解並更多支持。而此次展覽也將於每日下午15點進行公眾導覽活動,邀請民眾、學校團體踴躍報名參加。...

肺癌第三代EGFR標靶健保擴大給付   最大宗病人群體受惠

肺癌第三代EGFR標靶健保擴大給付 最大宗病人群體受惠

一名科技老董高齡九旬的母親,一年前突然嚴重喘咳,送醫檢查意外發現已是第4期肺腺癌無腦轉移,選擇自費第三代標靶近7個月,原本幾乎占據肺部的腫瘤大小縮小剩局部,也不喘了,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從事文創產業的42歲小寧,平日不菸不酒,且幾乎不下廚,前陣子莫名出現顏面抽搐,持續3-4個月,就醫檢查竟診斷為第4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8月底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幾週後腫瘤縮小,且幾乎無副作用,治療後的生活與過往無異。...

「2024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促進產學研醫跨域交流 見證臺灣 mRNA 創新巨大潛力 創造本土共好研究環境

「2024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促進產學研醫跨域交流 見證臺灣 mRNA 創新巨大潛力 創造本土共好研究環境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與莫德納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舉辦「2024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延續去年首屆所激發之 mRNA 科研動能,第二屆持續收到來自產、學、研、醫等領域的多件優秀研究案件踴躍參與評選,再次證明臺灣本土的創新研發潛力,不容小覷。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指出,期待此獎項帶動臺灣 mRNA 創新產研交流,發掘本土生醫研究潛力,並促進臺灣生技領域發展 ...

菸味問題無所不在! 台灣健康聯盟調查近7成民眾有生活菸味困擾且女性自認難避免!

菸味問題無所不在! 台灣健康聯盟調查近7成民眾有生活菸味困擾且女性自認難避免!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07年至111年成年人吸菸率整體提升1%,對此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籌備會7日舉辦「我的生活菸霧瀰漫,誰為健康買單? 生活菸味困擾與政策建言」記者會,公佈調查發現,民眾日常經歷菸味困擾的比例高達68.5%,甚至有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不太能透過自己的力量解決。會中邀請民進黨林月琴委員、國民黨林沛祥委員、民眾黨黃珊珊委員、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祕書長孫銘宗、理事陳佳煌及台灣醫界菸...

晚期肝癌治療 免疫治療成標準療法 延伸至中期肝癌

晚期肝癌治療 免疫治療成標準療法 延伸至中期肝癌

台灣在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控制下,肝癌的發生率仍高居男性十大癌症的第四位,死亡率更位列第二。主要是在目前的高危險群篩檢下,仍有一半的肝癌新個案在確診時已處於中晚期甚至末期,這使得治療更加困難。 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方式有限,然而,近年來免疫治療的進步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療已逐漸成為晚期肝癌的標準療法,透過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不僅能延長患者生命,也能提高生活品質。這一變革為...

Discovery《醫療先鋒:再生醫學》一探尖端醫學的現在與未來

Discovery《醫療先鋒:再生醫學》一探尖端醫學的現在與未來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醫學領域的變革也接踵而至。再生醫學—這個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領域,正逐步進入主流醫療舞台。許多曾被認為「無法治癒」的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神經退化等疾病,透過幹細胞療法、外泌體技術和基因療法等手段,竟然有望翻轉病情!Discovery 全新節目《醫療先鋒:再生醫學》,帶領觀眾一探醫學最先進領域之一的再生醫學,如何借助細胞和基因的力量,為令人絕望的疾病帶來治療突破!《醫...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在台北松菸 蔡淑臻首次進入開刀房 強忍淚水:謝謝顱顏孩子給予我勇氣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在台北松菸 蔡淑臻首次進入開刀房 強忍淚水:謝謝顱顏孩子給予我勇氣

每一個微笑背後,都是一段勇敢的旅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2024年11月06日上午10點,假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開幕記者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宗旨是幫助唇腭裂暨顱顏患童接受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全人醫療照顧,並於1998年跨足海外展開「唇腭裂」國際援助,推動國際服務至今 26 年,累積走進9個國家,進行92次義診服務,培育183...

孩子總是抱怨又累又渴? 醫:有可能是「這疾病」 醫界、病友團體共同呼籲提升疾病認知與友善環境

孩子總是抱怨又累又渴? 醫:有可能是「這疾病」 醫界、病友團體共同呼籲提升疾病認知與友善環境

家長注意!若學齡兒童常讓老師抱怨孩子上課疲倦、喝水又喊口渴、一直上廁所,小心別誤下判斷,認為是孩子逃避上課!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提醒,這可能是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身體缺乏胰島素,無法有效調節血糖,孩子正在經歷高血糖時的症狀!由於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多在兒童期和青春期前後(10~19歲) ,醫師提醒若有上述症狀,再加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就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 每年約有近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