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今年8歲的偉偉,3歲時突然昏倒送醫,診斷為急性酮酸中毒,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治療。媽媽回憶起當孩子準備升小學時,曾有學校以照顧不易為由而婉拒入學,讓她相當難過,所幸目前的校護有相關照護經驗,學校師生也溫暖接納。醫師提醒,第1型糖尿病和大家所熟知的第2型糖尿病是完全不同的狀況,6成患者為兒童及青少年。
兒科人力流失問題日益嚴重,醫學中心不僅住院醫師招不滿,完訓後的年輕醫師也難以留住。衛福部2026年預計投入新台幣249億元兒童醫療保障照護品質,除幼兒專責醫師適用年齡擴大,也將提升4大兒童重症醫療健保給付包括住院診察費,為醫院兒科留才,最快12月公布。
台中市食安處2日公布台糖安心豚梅花豬肉片驗出罕見瘦肉精「西布特羅」0.002ppm,引發軒然大波,但農業部、衛福部食藥署抽驗都未檢出,雙方看法不同。然而事件最新進展出現翻車局面,食藥署7日上午公布原檢體複驗結果,證實檢出西布特羅0.001ppm。行政院食安辦公室下午2點召開記者會則指出,「此次應為單一事件。」(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7 15:32,更新複驗結果。)
隨著年關將近,除了採買年貨,家家戶戶也正忙著大掃除,在有限的時間內,反覆的做著清潔工作,不少人全身也跟著痠痛起來!想要遠離掃除症候群,汐止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李昌翰表示,只要謹記6個基本原則,事先規畫掃除的方式及區域,就可以遠痠痛、舒舒服服過好年。
每個人都會經歷老化過程,身體各器官也會出現變化,其中,心血管系統所產生的影響最大,而當腦部血液循環不良,易造成認知減退、失智症。緻宸中醫診所院長高羿宸表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失智是指痰濕阻遏氣血運行,改善血管阻塞是治療重點,傳統上可採穴位針灸療法,具有延緩大腦退化的效果。
隨著農曆新年接近,民眾也開始採買年貨,其中「瓜子」是過年必吃的零食之一,瓜子不但有很多種類,每種口味都有獨特的香氣,讓人唰嘴到停不下來!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瓜子相關知識,包括瓜子種類、瓜子禁忌、瓜子挑選、瓜子保存,過年瓜子也要健康吃啦!
春節年假即將到來,這段期間尾牙、聚餐不斷,餐餐好料大吃大喝、暴飲暴食,常會導致脹氣、消化不良、排便不順等胃腸道問題,若又遇到過年時節醫院診所休息,這時中醫穴位按摩或中藥茶飲等保健妙方,就能派上用場,有助自救舒緩不適症狀。此外,針對放假時容易長時間用眼過度、久坐肌肉痠痛等困擾,中醫師也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
車禍或不慎跌倒撞到頭,別以為沒流血或外傷就不需要檢查,很可能因此引發生活中的大問題!尤其,在機車密度超高的台灣,高達7成的腦創傷患者因機車事故引起,醫師警告,輕度腦創傷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但實際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職涯,甚至會因此出現退化性神經病變。
準備好春節的水果了嗎?每逢過年,客廳桌上總會出現一盤切片蘋果,橘子和棗子也很受歡迎,這些水果除了吃不膩之外,對健康幫助也很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過年必吃水果」供民眾參考,只要吃對水果就能替健康加分,過年也能健康又平安啦!
立春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象徵著冬天結束,春天正式到來。2024年2月4日是立春,此時期天氣忽冷忽熱,該如何養生?中醫師表示,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之際,需注意防寒護陽氣,避免身體受風寒侵襲,引發呼吸道疾病。春天是「養肝健脾」的好時節,可透過茶飲、湯品、穴位按摩來保養身體,有利去除體內濕氣。
理財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就是「先存錢再花錢」,這觀念需要從小培養,每到過年就是讓孩子練習支配金錢、學習預算分配的最好時機。《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育兒專家茜茜所撰此文,她分享讓孩子練習理財,可及早培養金錢自律概念,也建議爸媽透過「詢問慾望」的方式,了解孩子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透過練習與引導,幫助他們下決定。
走春拜年有哪些禮數要注意?不管是初二回娘家還是拜訪親戚朋友,不能空手進門是基本原則,必須買些伴手禮才行,此外還有一些時間、穿著、談話上的小眉角要注意,《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新春聚會必知的5點拜年技巧,或許就能避免冒犯他人,在禮數的應對進退上也能更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