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時說起,女人一旦嫁進男方家中就會有冠夫姓的傳統,因此古時候許多女性的名字都會是老伴的姓氏再加上自己的名字。雖然現代社會,冠夫姓的傳統不再普及,不過結了婚後的女人,還是需要做出極大的改變,像是要離開自己原先舒適自在的家庭、與生養自己多年的原生家庭分開住,或是婚後協助照顧公婆、可能需包辦夫家的家務事、自己婚後組織家庭的家務事,或是最常見的帶娃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女人不婚的5個原因。
「好漂亮的青蘋果啊!」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顆顆肥美的棗子。過去曾經有日本客來台灣,以為水果攤上綠色水果是青蘋果,吃了之後才知道是棗子。棗子營養價值極高,熱量低、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有助腸道順暢;新鮮棗子維生素C及鉀含量超越蘋果,有助血壓調節、防止便秘。
50歲的葉先生在某天下班後跑步時,突然因眩暈倒地,經診斷確診為「病竇症候群」,心跳不僅過慢,甚至每天多次出現心搏暫停,最長達2.85秒,雖醫師建議裝設人工節律器,但他心中仍有疑慮,最後轉至奇美醫院中醫部就診,經調整體質與生活作息後,他免於裝設人工節律器,且經近1年追蹤,未再出現心臟不適。
國人用血量居高不下,雖然捐血率逐年提高,捐血者年齡層保持在中壯年者居多,意味著血庫需要更多的新血加入,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截至2022年底24歲以下首次捐血人數下降逾4成,已創下10年新低,加上近月來頻頻出現多起血庫存量告急警訊,充裕醫療用血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Research-Based Pharmaceutical Manufa...
隨著冬天即將到來,疾管署指出COVID-19恐在12月達到高峰,但診間卻有不少年長者詢問醫師有打過疫苗是否可以不用再打?台大醫師提醒,免疫力低下族群仍有一定程度的重症風險,施打疫苗後的發燒與輕微疲勞都屬正常反應,建議還是要施打COVID-19疫苗才能做好防護。 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醫師表示,COVID-19目前XBB病毒株表現的症狀與感冒相似,一開始會發燒,接著喉嚨痛、肌肉痠痛、流鼻水,再來...
白內障非老年者專屬!國人高度近視族群不少,隨著年紀增長,眼科診所就發現不少高度近視者一到40~50歲,以為自己度數又加深,檢查卻發現其實是白內障。醫師也提醒,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甚至也有30幾歲的個案已有白內障。 龍潭眼科診所院長陳財賜醫師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主要是發生在眼睛的水晶體會隨著時間慢慢從透明變得混濁,而導致光線無法穿透,因此會發生看東西變得模糊不清。不少來門診的患者一開...
一名71歲老婦,退休後轉從事縫紉工作,由於長時間使用手指,逐漸加劇了她的拇指根部疼痛情況,導致拇指運動受限,甚至感到僵硬並伴有關節摩擦聲。後續至衛福部苗栗醫院影像暨疼痛治療門診就醫,經過與醫師討論後,老婦決定接受「動脈灌注微血管清除術」微創治療。
人與人相處中少不了「溝通」,然而我們總會用錯誤的方式表達情緒。《優活健康網》特摘心理師張榮斌所撰此文,分享「情緒管理」的方法,在關係中如果想要指責對方的時候,就說一句「我需要你!你對我很重要!」;若被對方指責的時候,就反問對方「你是不是很累?」相信能有效化解自己、對方的情緒。
「果然想要趕快吃到晚餐,還是到超商買最快了。」余華到了晚上8點才走出公司電梯門,想也不想地就前往路口轉角的便利超商,選了個青醬義大利麵到櫃台加熱。沒多久,余華就捧著熱騰騰的餐盒坐下,拿起餐具看著起司融化,幸福地撕開餐盒外層包裝⋯⋯
膝關節退化、行動力受損不是老人病!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15%,全台約350萬人正飽受行動力退化與疼痛之苦,近年來亦有年輕化的趨勢,部分患者年齡甚至低見40多歲!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據此發布最新調查,發現40歲以上的壯世代族群中、近7成會針對關節或骨骼健康,採取積極行動或治療,其中卻有近9成壯世代族群仍不知曉關節與骨骼需要雙管齊下的保養。 前台南榮總骨科主任-陳建宏醫師...
最近從韓國流行來的「媽蟲」一詞,再度引起廣大網友熱議,起因是一名自稱離婚律師的網友,以「媽蟲真的不要鬧」為主題在《Dcard》發文,諷刺婚後婦女在家當寄生蟲,花老公的錢爽當貴婦,該文章也引起律師呂秋遠發文討論,《優活健康網》特摘呂秋遠所撰此文,他點出女人結婚在台灣社會結構中,其實是多麽「穩賠不賺」的一件事⋯
41歲劉小姐,右腰以下從臀部到大小腿疼痛已經好幾個禮拜了,且近日疼痛感加劇,連輕觸皮膚都有明顯的痛感,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活動及翻身轉側都需要小心翼翼,連帶晚上睡眠也受到嚴重影響,她到診間就醫時詢問:「這是不是坐骨神經痛呀?」但經中醫師觸診及理學檢查後發現,判斷主要是「梨狀肌症候群」在作怪,也會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的情形。
46歲黃姓女患者,3年前出現經期不正常、量大等症狀,到鄰近的醫院檢查發現子宮底部長出約2公分的息肉,經醫師建議進行傳統子宮鏡電燒切除術,確認是良性息肉,但在切除後約半年左右,又長出不到1公分息肉,再次切除後近1年後,再度在子宮頸口長出息肉⋯不只反覆手術相當困擾,也因此導致經期紊亂、貧血,讓患者感到相當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