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現正熱血上映,不僅正式揭開《無限城篇》的序幕,更聚焦於人氣反派「上弦之參」猗窩座的強勢回歸與震撼對決,令無數觀眾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優活健康網》特摘諮商心理師林仁廷分享「鬼滅之刃心理學」,其實炭治郎對決猗窩座時的無我境界,在心理學上是有對照說法的,那就是「ZONE」。
45歲後女性可能出現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記憶力變差等更年期症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所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馬光中醫中醫師劉宗昇提醒,更年期是自然歷程,卻常被忙碌生活忽略,導致壓力累積、症狀加劇。透過日常飲食調養與穴位按摩,有助緩解不適、穩定身心。
未老就掉牙,恐是心血管健康拉警報!口腔健康與多種疾病息息相關,牙齒數目不僅可能與壽命長短相關,近來研究發現,缺牙數目還能用來預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65歲以前缺牙5顆以上,風險更是明顯提高。醫師呼籲,做好口腔保健,養「牙」也能存健康。 為了提醒國人正視口腔健康,台北市牙醫師公會今(30)日於北市林森公園舉行「2022全齡護齒園遊會」,號召民眾不分年齡...
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AbbottWMM)萬達分齡冠軍資格賽台灣站–日月潭環湖馬拉松今日(30日)盛大展開,受疫情影響睽違三年再度開跑,參賽人數創新高,國內外超過六千位選手報名。醫療保健領導者亞培之永續發展計畫,目標在2030年前改善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此次亞培除贊助活動賽事,呼籲大眾透過運動與攝取良好營養活出健康,對抗糖...
一名35歲OL近期工作壓力大又睡不好,某日早上盥洗漱口時竟發現水含不住會從嘴角漏出,一照鏡子驚覺自己嘴巴歪且左眼也無法閉起來,擔心自己是中風趕緊到急診就醫,經診斷為「貝爾氏麻痺」,服用類固醇搭配中醫針灸治療後,後續恢復良好。
15歲高中女生小澄踩飛輪10分鐘,竟出現可樂尿、站不起來等症狀立刻就診,診斷為過度激烈運動所造成的「橫紋肌溶解症」。醫師提醒,不論是重量訓練或是運動強度,都應計畫性逐步提升,先適當的暖身做好防護,才能避免運動傷害。
大家都會抱著遲疑、內疚的口氣尋求同溫層:「如果可以,我其實一點都不想生小孩,有人跟我一樣嗎?」、「有人跟我一樣,覺得自己一點都不愛小孩嗎?」小心翼翼的說出心聲,就像是做錯事怕被人發現一樣,羞愧又痛苦。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減肥、復胖、再節食,之後反彈又更胖!減重者肯定都經歷過這種痛苦循環。美國知名營養師海莉.潘洛依(Haylie Pomroy)曾幫助數千人在4週內減重達9公斤,靠食物激發人體遲緩失調的新陳代謝,把身體變成燃燒脂肪的火爐。她首先要揭穿2大迷思,整頓存在於大眾腦中的錯誤觀點。以下為原書摘文:
許多人害怕對安眠藥形成依賴,以為改買「天然的尚好」,不過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部教授拉斐爾・佩拉約(Rafael Pelayo,MD)在著作《好好睡一覺》中談到,現今一些非處方安眠藥,往往比處方安眠藥有更危險的過量反應,而天然助眠藥物其實並不全然有實驗證據能支持其效果。以下為原書摘文:
同住是讓愛情升溫,還是讓激情降溫的開始?根據性健康領導品牌TENGA調查日本同居伴侶狀態,發現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有性生活溝通上的問題,高達4成以上的人至今尚未解決或改善狀況。由此可見即便是同居伴侶,「親密關係」仍舊是無法開口的難題。
BA.5次世代疫苗終於來了!食藥署26日宣布,BNT BA.5次世代疫苗及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均取得EUA核准。指揮中心則表示,首批60萬劑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最快11月上旬就會抵台。
一名男大生日前在家如廁突昏倒,母親聽到碰撞聲推門一看發現兒子橫躺在地板,緊急拍打他臉頰後才稍稍恢復意識,醒來一臉矇問:「怎會躺在地上?」送醫後,醫師研判應是「迷走神經性昏厥」,儘管這病症多數情況都會自然恢復,但要注意可能延伸的頭部撞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