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讓雙眼明亮有神,唇型鮮紅,許多女性出門之前總習慣畫上眼唇彩粧,相關產品眾多,如眼影、眼線、睫毛膏、唇膏、唇蜜、卸粧油、卸粧乳等,皮膚科醫師提醒,想要適當卸粧清潔,務必選擇適合膚質的產品,如果洗後肌膚乾澀,就代表過度清潔,可能洗出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皮膚科醫師教你正確挑選卸粧產品。
根據近年來資料統計,台灣攝護腺癌的患者仍以高齡男性為主,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醫師表示,1995~2022年間,患者診斷時的中位數年齡從75歲下降至72歲,而攝護腺癌的死亡年齡則從76歲增加至82歲,近年死亡年齡的上升意味著患者存活期延長,關鍵是在於有效治療(如荷爾蒙治療、放射治療、根治手術、標靶藥物)及較優的照護。 攝護腺癌發展慢,排尿障礙即警訊不應忽略 歐宴泉院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有1萬多人確診罹患乳癌。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沈陳石銘教授表示,乳癌治療包含開刀、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視患者身體狀況、腫瘤特性決定治療方式。台灣近8成乳癌病人的腫瘤有雌激素受體,這類腫瘤生長與女性雌激素有很大關係,適用於荷爾蒙療法。 停經前乳...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田柏升報導】 夏日來臨,水上及戶外活動盛行,但近視族卻好困擾,戴有框眼鏡活動卡卡,隱形眼鏡又要攜帶瓶瓶罐罐出門很麻煩,更要擔心角膜感染問題,許多民眾轉而尋求雷射近視矯正手術,盼找回健康視力及生活便利性。 近視患者周媽媽表示,以前不管是夏天吃飯、吃麵、運動,一動一流汗都很想把眼鏡拿掉。現在他開車也都不需要戴眼鏡,所以都還滿方便的,術後剛復...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 過敏問題讓許多人困擾,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學會日前提出「過敏保健專家調查計畫」,提出五大常見過敏症狀、腸胃不適原因與相關迷思,強調過敏防治之道與日常保健重要性。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學會理事長謝邦昌教授表示,調查中發現,有超過七成民眾不知道過敏是一種慢性疾病,近六成民眾不知道過敏無法完全根治,體現國人對過敏迷思多。 過敏迷思多 腸胃保健可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50歲的王姓男子,自己摸到右側下巴冒出一顆2公分大的腫塊大約有3週之久,雖然沒有疼痛感,但在太太的要求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醫師建議接受切片檢查,診斷是轉移性鱗狀上皮癌,之後再進一步接受相關分期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口腔癌 大部分屬「鱗狀細胞癌」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大部分屬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在台灣地區以舌癌與頰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42歲溫先生雖四肢健全,但手部無法控制地抖動,難以執行夾菜、倒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造成家中經濟負擔,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經神經學的評估與檢查,診斷為「原發性顫抖症」。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 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雙和醫院神經內科洪千岱醫師表示,「原發性顫抖症」因為神經退化的因素,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的顫抖,沒有具體的潛在原因,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已有十多年吸菸的習慣,每天得抽上2包菸,一天睡3個小時,生活作息不正常的廖先生,才剛邁入30歲。有天晚上突然出現右半身癱軟、臉部歪斜流口水、右手無力,原以為是太累的他,在休息一晚後竟陷入昏迷狀態,隔天才被家人發現送至醫院,因「出血性腦中風」立即開刀且轉至加護病房,經治療返家後仍無法言語和走路。中風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 臨床發現中風患者都是老菸槍年輕型中風常指發生在4...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27歲未婚男性近月來有失眠、情緒高亢、多話、瘋狂投資、有暴力破壞行為及亂花錢等,家人不勝其擾,帶他去就醫,診斷為「躁鬱症」。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邱俊達醫師說明,躁鬱症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分高昂或低落的精神疾病,這種情緒波動起伏較一般人大,持續時間亦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覺行為及日常生活功能表現。躁鬱症患者會出現的症狀包含二大部分:「躁病時」:容易出現情緒過度興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長時間使用電腦打字、使用滑鼠、滑手機、上網聊天、購物,再加上姿勢不良及過度疲勞,導致手麻及下背疼痛等問題,誤以為是血液循環不佳,卻不知此為神經病變引起的「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 可簡單自我檢查「腕隧道症候群」是常見的神經病變。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教你簡單方法自我檢查。運用法倫氏檢查(Phalen test)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出國前碰到生理期,不能玩得盡興、生理期碰上大考,身體超級不舒服恐影響考試實力。生理期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所總是不規律的來訪,讓女性朋友困擾不已。為此,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建議,如在既定規畫行程前,提早到婦產科就診,醫師可協助用藥物將經期提前或延後,就能避開生理期來攪局的痛苦。影響人體黃體素的藥物 可控制催經或延經生理期一開始時,卵巢會產出卵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寶寶沐浴保養產品這麼多,到底選哪種才安心?」寶寶肌膚缺乏完整皮脂膜屏障,較成人敏感脆弱,沐浴保養品的溫和抗敏非常重要。但你知道「抗敏」其實有專業「認證標章」嗎?小兒科阿包醫生(巫漢盟)特別傳授三招,讓你看懂抗敏認證!阿包醫生指出,美規抗敏認證機構以美國氣喘及過敏基金會(AAFA)為主,歐規部分則有來自英國的英國過敏基金會(BAF)、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