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寒風刺骨尿尿真辛苦 攝護腺肥大嚴重引發腎衰竭

寒風刺骨尿尿真辛苦 攝護腺肥大嚴重引發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寒流一波波來襲,不只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注意,熟男經常面臨的攝護腺肥大問題也別大意!一名男子近日出現排尿障礙及發燒,送醫急診檢查發現竟然已腎臟衰竭第四期,經緊急手術治療後,已恢復腎臟功能,同時也解決惱人的排尿之苦。膀胱出口阻塞且內膜纖維化 造成收縮力不足難排尿這名60歲林先生在郵局工作,平時生活作息正常,身體也相當健康,但在5年前開始出現解尿困難,雖然長期服藥控制,但排尿障礙、尿不乾淨、尿道發炎等症狀卻反覆出現,讓他苦不堪言。就在這陣子天氣寒冷,身體惡化加劇,除了無法排尿,更高燒不停,家屬嚇得趕緊送往醫院。經過一周的抗生素治療後,安排攝影尿動力學檢查,發現兩側性的膀胱輸尿管逆流,導致腎臟衰竭,所幸經由綠光雷射氣化手術後,即時救回腎臟功能,免於終身洗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翁慧鈴表示,患者有長期排尿障礙,檢查發現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出口阻塞,一般正常的攝護腺體小於40ml,但患者的卻有86ml,且膀胱內膜纖維化,造成膀胱收縮力不足,排尿困難。一般治療攝護腺肥大以藥物為主,但若是出現急性尿滯留、反覆性血尿、反覆性尿道發炎、膀胱結石等症狀,而用藥物無法得到改善時,則建議手術。綠光雷射氣化手術疏通 免除終身洗腎翁慧鈴表示,由於天氣冷,身體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也讓攝護腺的甲型受體活性增加,導致攝護腺緊繃,解尿難度增加,有的則會因膀胱敏感度增加、無法裝太多尿,所以容易引起頻尿與急尿的情形。對於手術治療部分,近年來發展出的綠光雷射氣化手術,主要以532奈米的高能量綠光雷射,將攝護腺氣化,使膀胱出口、尿道暢通,不僅出血量少,約兩天後即能出院返家休息。翁慧鈴提醒,55歲以上熟男若有尿滯流、尿不出來問題,就應到醫院找專科醫師做超音波、尿流速檢查,若是任由尿道反覆發炎、膀胱結石、膀胱無力,嚴重時將導致腎衰竭,甚至終身洗腎。

可重複使用的月亮杯 怎麼用不NG?

可重複使用的月亮杯 怎麼用不NG?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女性一生約40年的生理期大約要用掉一萬片衛生棉!環保且比買衛生棉還划算的月亮杯,在歐美是常見的女性生理用品。相較於衛生棉的悶熱不適,月亮杯是乾爽又兼顧環保的經期好朋友。月亮杯又稱為月經杯、月事杯,由矽膠、乳膠或者熱塑性塑料製成、可置放在陰道內使用的經期用品,觸感柔軟富有彈性。一般多為鐘形,下方為短柄環。鐘形部分收集由子宮內流出到陰道的經血,短柄便於取出月經杯;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食藥署已開放藥商於網路、電視購物、郵購等管道販售,方便消費者取得。洗淨雙手後可使用C字折、7字折以及壓折的方式將杯口折疊月亮杯,保持坐姿或蹲姿,張開雙腿放進陰道內即可,因材質柔軟有彈性能,與陰道壁貼合且不會掉出來。月亮杯放超過24小時 可能造成感染想取出月亮杯,務必先將手洗淨再伸入陰道拿取月亮杯,捏住短柄或月經杯底部解除壓力即可往外拿出來,但切記不要用蠻力拔取。用清水或無香洗潔劑或專用的消毒片洗淨可再次使用,月經結束後放入沸水中消毒,切記不要用酒精消毒。曾有民眾急性膀胱炎,腹痛到掛急診,過幾日才發現原來是月亮杯卡在自己體內長達一周,拉出時甚至有「伴隨異味而來的發黑經血」。陰道內有很多細菌、黴菌,使用月亮杯一定要6小時就取出清洗一次,若放置超過24小時就會有感染風險,嚴重可能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另外,不管是放入或取出月亮杯,手都必須要放入陰道內,使用前要記得修短指甲,保持指甲乾淨,避免指甲刮傷陰道壁,或帶入其餘細菌,造成感染流血。使用月亮杯的優點1.收納經血的容量大於衛生棉條。2.能重複使用,更環保。3.經血沒有和空氣接觸,故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產生臭味。4.不會感覺到經血流出來。5.與衛生棉和棉條相比,月經杯的花費較少。6.方便進行水上或登山等活動。使用月亮杯可能會遇到的問題1.手是否會沾到血:因必須伸進陰道裡拿取,所以手或多或少會沾到經血。2.會不會很難塞:一開始使用可能會有異物感、覺得很難,多練習幾次就會上手。3.是否會掉進子宮內:女性的陰道與子宮間有一個有彈性的環狀結構叫做子宮頸,只有生產時才會張開,所以不用擔心月量杯掉進子宮裡。

防疫團圓飯怎麼吃?多吃這7種營養素免疫力UP

防疫團圓飯怎麼吃?多吃這7種營養素免疫力UP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肺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新型變種病毒趁勢而出,春節期間和家人、朋友團聚時,除了做好防疫動作,確實戴好口罩、勤加洗手,減少病毒攻擊的機會外,身體本身的免疫力也顯得格外重要,如何吃得盡興又吃出免疫保護力,彷彿金鐘罩保護身體,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呢?調節免疫的重要營養素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指出,免疫系統需要免疫細胞共同合作,身體氧化壓力高時容易啟動免疫反應,攝取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於降低體內氧化壓力,常見抗氧化及調節免疫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植化素、鋅等。鞏固免疫力重要營養素功能及常見食物來源蛋白質功能:免疫細胞的原料,若攝取不足會影響免疫功能。食物來源:海鮮、各式肉品、豆製品、蛋品。維生素A功能:具抗氧化力,維持上皮細胞健康,阻擋病菌入侵。食物來源:紅蘿蔔、木瓜、蛋黃、動物肝臟等。維生素C功能:具抗氧化力,促進身體產生干擾素破壞病毒、增加抗體產生對抗外來物。食物來源:蔬菜、水果。維生素D功能:參與免疫反應。食物來源:深海魚、蛋黃、乳製品、動物肝臟。維生素E功能:具抗氧化力,可促進淋巴細胞成熟。 食物來源:堅果、植物油。鋅功能:具抗氧化力、參與DNA及RNA合成進而影響免疫細胞及作用。 食物來源:牡蠣、南瓜子等。 植化素功能:具抗氧化力,清除自由基。 食物來源:各式蔬果。 向破壞免疫力的NG飲食說不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會成為鞏固免疫軍隊的豬隊友,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會增加發炎反應而消耗免疫力!因此採購年貨時,應以新鮮、原型食物、低油脂、低精緻糖類的食物為優先,例如:以肉片、魚片、蔬菜等取代火鍋料,以無糖茶類取代含糖飲料,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以清蒸方式取代油炸等。團圓飯怎麼可以馬虎呢?提供蛋白質的大魚大肉絕對不會缺席,但別忘了具有滿滿抗氧化力及維持完善免疫系統的防疫食材,也要一起入菜,打造好吃又好健康的年夜飯!1.象徵年年有餘的整尾魚料理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有助於免疫細胞合成,而魚油屬於具抗發炎功能的ω-3脂肪酸,然而魚料理的方式很多種,如糖醋、酥炸、紅燒、清蒸等,要選對正確的料理法才可彰顯魚肉豐富的營養價值,建議選擇清蒸的方式,減少過多的烹調用油增加身體氧化壓力,可鋪上蔥絲、彩椒絲等蔬菜增加色彩及植化素。2.代表全家團圓的全雞料理年夜飯桌上的雞湯大多會加入香菇、干貝、中藥材等乾貨,因應防疫,為免疫力超前部署,今年不防試試看蒜頭雞湯吧!大蒜富含大蒜素,可殺菌及抗氧化,幫助抵禦病菌侵襲。3.祈求招財進寶的水餃利用不同顏色的蔬菜汁液揉進麵糰,製作五彩繽紛的水餃皮,餡料部分可增加咖哩粉、薑黃調味,享用年菜時同時獲取到各種植化素,強化免疫保護力。4.盼望步步高升的年糕年糕大多會額外添加糖,建議可選擇甜度較低的店家,且適量購買並趁當天新鮮吃完,避免再使用麵糊油炸方式,高溫油炸且過多的油脂容易讓身體產生自由基增加發炎機會。5.象徵長長久久的長年菜過年吃長年菜就是要一口氣吃掉整株蔬菜,代表著長長久久,可選擇各種不同的蔬菜,如常見的刈菜、菠菜都是攝取維生素、植化素的食物來源。6.一家團圓圍爐的火鍋具圍爐意象的火鍋是年夜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往多以大骨湯、市售鍋底做為湯底,改使用富含鋅的蜆仔、蛤蜊蒸煮的湯汁作為鍋底,再加上富含維生素、植化素的蔬菜,就是一道防疫鍋物。

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減少 小兒腸胃炎卻升溫

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減少 小兒腸胃炎卻升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全民防疫戴口罩,冬季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但小兒科醫師發現小兒腸胃炎卻增加了!提醒家長,放寒假與春節期間,聚餐機會大增,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安全。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觀察,往年每到冬季,來看診的十名病童,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近六人。今年最特別的是,腸胃炎病童變多,跟呼吸道病患比例呈現五五波,甚至有時腸胃道的病童還超過呼吸道感染人數。孩童與父母共吃火鍋 蛋、肉未煮熟感染分析小兒呼吸道感染減少的原因,李敏駿表示,應是全民依新冠病毒疫情規定戴口罩,使得小朋友的呼吸道保護力大增。而腸胃道感染疾病發生率上升,則與寒流一波接一波報到,吃鍋禦寒脫不了關係。李敏駿指出,一名4歲女童發燒逾38℃且上吐下瀉,經收治住院檢查,在摻雜血液跟黏液的糞便中檢驗出沙門氏菌,確診為沙門氏菌感染腸胃炎。同時,孩子的爸媽也有腹痛腹瀉症狀。追問發現,原來是氣溫太低,全家人共吃火鍋,可能是吃到沒有完全煮熟的肉、蛋,隔天就出現不適症狀。病童腹瀉嚴重,家人在清理他的排泄物時沒有做好清潔消毒,相互傳染,結果變成一家人都感染。許多人愛吃半生不熟蛋黃 幼兒腸胃道未發育完全應避免許多人愛吃半生不熟的蛋黃、微微帶血的肉,認為鮮嫩有口感。李敏駿表示,三分、五分、七分、八分熟度對大人可能沒問題,但學齡前的幼兒腸胃道還沒有發育完全,所有食材都必須清洗乾淨,而且不能只涮個兩下,還半生不熟就讓幼童吃下肚,就容易產生細菌腸胃感染。李敏駿也提醒,寒假與春節期間,飲食與生活作息都跟平時不一樣,糖與含糖飲料吃太多,不只正餐吃不下,含糖飲料會抑制生長,造成肥胖,未注意口腔清潔還會有蛀牙風險。另外在家玩3C手遊,適量即可,一定要讓孩子至少每天睡足八小時,避免作息不正常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及生長發育。

2/5前預約春節長照2.0喘息服務 暫放照顧重擔

2/5前預約春節長照2.0喘息服務 暫放照顧重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節將至,家庭照顧者在除舊布新的同時,仍需肩負照顧失能家人的責任,備感壓力,新北市衛生局提醒,可於2月5日前向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各分站及1966長照服務專線申請預約長期照顧服務,讓辛苦的家庭照顧者能暫時放下照顧重擔。年邁奶奶獨自顧病夫 面露疲憊難喘息93歲的劉爺爺是一生歲月都奉獻給國家的榮民,退休後與劉奶奶住在新店,兒女皆在外縣市工作,年邁的爺爺因罹患帕金森氏症行動緩慢需要人協助,無法獨自在家,由劉奶奶照料生活起居。獨自一人兼負著照顧壓力的劉奶奶申請長照服務,在照顧管理中心的照顧管理專員進行訪視時,發現奶奶面露疲憊,建議申請居家喘息服務,由照顧服務員至家中照料劉爺爺,分擔劉奶奶的照顧壓力。經照服員照料 劉爺爺失能從6級降至5級6個月後照顧管理專員至劉爺爺家中訪視時,在專業團隊照顧下的劉爺爺,失能等級從6級降至5級,劉奶奶的神情也從原本的疲憊感轉變成笑容,新年來臨也和住外縣市的兒女一起團圓,和樂融融的談笑風生。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長照服務可依民眾需求量身打造,請於2月5日前,向各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衛生所、區公所提出申請,或至新北市政府E服務https://service.ntpc.gov.tw/eservice/Index.action申請,相關問題可洽長照服務專線1966。

糖友過年吃大餐 先吃這5種蔬菜穩血糖

糖友過年吃大餐 先吃這5種蔬菜穩血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新年期間,與親友團聚大吃大喝,犒賞一年來的辛勞好不快樂!醫師提醒,往年遇到不少糖尿病患者在年後因糖化血色素飆高,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緊急就醫,因此,如何在過年期間享受節氣氛圍,又能維持血糖的控制?對患者是很大的挑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筱芳表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因胰島素分泌及功能異常(胰島素阻抗),造成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異常。第一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缺乏,第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及功能異常,造成血中葡萄糖濃度增高。注意隱藏澱粉類食物,包括紅豆、綠豆、蓮子、薏仁、小米、大麥等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以第二型糖尿病為最大宗,達16萬人,第二型糖尿病的胰島素作用逐漸降低,胰臟內細胞功能不斷惡化,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降低。因此喪失進食後立即輸出的胰島素,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開始降低,餐後抑制肝醣輸出的功能降低,餐後血糖濃度逐漸升高。最新研究也顯示,腸道分泌的腸促胰素也逐漸減少。餐後血糖升高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多之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清除減少,葡萄糖自主氧化增加,纖維溶解減少,餐後初期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代謝增加,血液凝固增加,血管斑塊穩定度下降,內皮細胞功能障礙使一氧化氮釋放減少,及游離脂肪酸增加。潘筱芳指出,糖尿病的飲食是均衡飲食,各類食物都有,只是份量需要控制。要好好的控制血糖,首先要知道自己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別人吃一碗飯,血糖還好。你吃一碗飯,血糖會升高多少?通常檢測餐前血糖與餐後血糖可以告訴你這資訊。其他會升高血糖的澱粉類食物也可以這樣測出來。這樣就可以自己斟酌澱粉類食物要吃多少。特別要注意隱藏的澱粉類食物,包括:玉米、芋頭、番薯、山藥、馬鈴薯、湯圓、紅豆、綠豆、蓮子、薏仁、小米、大麥等。先吃富含纖維質的綠葉蔬菜、白花菜、青花菜、高麗菜等增加飽足感另外,吃大餐前先吃富含纖維質的綠葉蔬菜、白花菜、青花菜、高麗菜、山東大白菜,都可以增加飽足感,更能減緩餐後的血糖上升。過年期間請多加利用。有人認為吃蛋白質的食物,不會增加血糖。但是大多數的人也發現,不吃澱粉,只吃大量的蛋白質的人,很少有低血糖的發生。其實,吃大量的蛋白質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因為肝臟需要將過多的蛋白質進行醣質新生,仍舊會增加血糖。而且大量的蛋白質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糖尿病患者仍需小心蛋白質的份量。潘筱芳提醒,平常有做運動的人,也請保持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協助人體肌肉攝入血中的葡萄糖,由此幫助降血糖。但須注意運動前血糖在150-300 mg/dl之間比較安全。若血糖不夠高,在開始運動後容易發生低血糖。若開始運動時血糖太高,則在開始運動後,自主神經系統的啟動,會導致血糖更高,造成危險。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測血糖可以避免危險。農曆新年期間,請糖尿病病友小心選擇食物及份量。盡量控制血糖在安全範圍。平平安安且快快樂樂的過農曆年。

呼吸方法錯了 難怪自律神經失調

呼吸方法錯了 難怪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楊在公司跑業務,不但要解說產品,還要送貨及收款。小楊有許多困擾,產品不好自己黑臉,業績不好老闆會臭臉,薪水不好老婆更會變臉,每件事都讓他壓力很大。這天客戶抱怨產品有瑕疵要求退貨,小楊耐心解釋,客戶依然無法接受。滿頭大汗的小楊,忽然呼吸急促,一陣暈眩,他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重新學習呼吸 背痛和失眠居然不藥而癒後來類似的狀況常常發生,小楊白天會覺得吸不到氧氣,呼吸又急又淺,夜晚則是腰痠背痛,無法入睡。小楊去看醫師,做了很多檢查,心肺功能沒有問題,醫師說他是自律神經失調。服藥之後許多症狀確有改善,但是他發現藥袋上寫的藥物副作用,他全部中鏢。尤其算術能力都變差了,與客戶談話時,無法組織句子,甚至會說出不是自己想說的話。醫師說,看起來小楊不適合藥物治療,改介紹他去做「行為治療」。顧名思義,小楊原本想像需要學習很複雜的行為,沒想到第一堂課,老師教他呼吸,第二堂課也是呼吸,第三堂課又是呼吸。交學費學呼吸,小楊實在不可思議,不過在學會腹式呼吸、學會深呼吸、學會放鬆肌肉後,困擾他許久的問題,包括吸不到空氣、背痛和失眠等,居然全部不藥而癒了。我們總認為呼吸是與生俱備的本領,人的一天大約呼吸25000次,除非你懂得如何正確呼吸,否則你不算是健康。研究顯示呼吸方法會影響體重、運動、體力、過敏、氣喘、打鼾、情緒、壓力和專注力等。1/3的人用嘴呼吸 易形成口臭、牙周病鼻子有纖毛可以幫空氣保濕、調溫、過濾;可是三分之一的人是用嘴呼吸,尤其台灣鼻過敏的學童很多,鼻塞張嘴呼吸會蒸發水分,造成口臭、牙周病。而且空氣直接進入肺部,容易感染。鼻塞的人應該尋求治療,並訓練閉嘴呼吸。鼻孔的呼吸,讓我們能吸飽吸滿。不僅能吸到較多的氧氣,吸入的一氧化氮濃度也較高。一氧化氮能放鬆血管,使血液循環運送氧氣,營養的效率提高,因而體重、免疫、情緒,甚至性功能都能改善。常見人緊張或頭痛時,急促呼吸想要增加氧氣。快而淺的呼吸,心臟有壓力,脖子及肩頸肌肉緊張,使人身體僵硬處於慢性的壓力狀態。呼吸是反射動作,我們可以學習控制。西洋的運動,強調有氧,亞洲的運動包括瑜伽、氣功、太極等,強調養身,都有一套訓練呼吸方法。所謂腹式呼吸又稱橫隔膜呼吸。一般人每次呼吸只用到10%的橫隔膜,學會腹式呼吸可以訓練自己深吸,使肺能吸入更多氧氣減少壓力。作者由於長年在手術室工作,經常腰痠背痛。2018年美國整外醫學會提供人體工學的課程,號稱可以讓外科醫師身體更舒適,工作更有效率,整堂課除了講解解剖結構,指導怎麼彎腰及搬重物以外,大部分時間在解釋呼吸。外科醫師手術時如果身體前傾,會壓縮肋骨到骨盆之間的身體空間,使主要呼吸肌肉減少50%強度,結果是呼吸變淺,大量使用次級的呼吸肌肉,造成腰痠背痛。所以外科醫師手術時,不應委曲身體配合手術檯,而應儘可能調整燈光、手術,注意自己的姿勢,只要能控制呼吸,就能放鬆肌肉,對抗壓力。作者身體力行之後,受益良多。所以建議每個人都該重新學習呼吸,增進健康。(文章授權提供/林靜芸醫師)

年終大魚大肉又應酬 濕疹纏身癢不停

年終大魚大肉又應酬 濕疹纏身癢不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冷氣團來襲,不少人皮膚出現搔癢難耐的狀況,中醫提醒「當心是濕疹惹的禍」。擁有多年看診與臨床經驗的平安中醫診所院長袁國山表示,這陣子有許多皮膚乾癢、紅腫,甚至脫皮結痂的患者上門,大多都是濕疹所造成,像是最近來看診的上班族李先生,每年進入秋冬之際,天氣開始轉冷後,就會出現濕疹的症狀,今年在幾次應酬與聚餐的隔天,濕疹的狀況變本加厲,不但搔癢劇烈,還一抓就破皮流血,本來長年看西醫的李先生,經朋友的介紹才嘗試透過中醫改善。中醫改善體內濕氣 十天即見效袁國山表示,冬季發癢的皮膚病大多為濕疹。工作的壓力疲勞、年終聚餐的飲酒與暴飲暴食,體內濕氣太重,都會造成濕疹,濕疹常會讓患者出現劇烈搔癢且反覆發作,也會顯現出各種外觀,外表赤紅而濃淡不一,且大部分以小丘疹形態發病。李先生過去以類固醇藥膏治療濕疹,但病情反反覆覆,濕疹的病因在中醫學理上屬於外邪侵淫,即外受潮濕,或感受風熱,採用中藥材配方來祛風、清熱、利濕,改善體質,大約10天就有療效,3個月後便痊癒。避食刺激性食材 冬季保養是王道袁國山也提醒,濕疹患者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進食刺激性的食物,如未熟的蛋、蒜、魚、蝦、蟹、牛、羊肉等易過敏性食材,另外,衣著方面盡量選擇棉質衣物,羊毛衣物切勿直接接觸皮膚。建議民眾天氣變冷時,多擦油脂性的保濕乳液來滋潤皮膚,以減少皮膚搔乾癢,且均衡飲食,多吃肉類、五殼、奶類、蔬果類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預防皮膚感染。

立春迎吉祥 新年轉運10心法

立春迎吉祥 新年轉運10心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宇宙本身即是一個很大的旋轉系統,裡頭除了極少數沒有在軌道上的彗星會到處亂噴之外,包括太陽、地球、月球……大家都不停在轉。相應天上自轉、公轉、旋轉……各種轉,地上也有一群人特別能轉,那就是最愛轉山轉水轉佛塔的西藏人。你去藏地旅遊,一定會看到藏族老人家在轉經輪,或是拿個小經輪在手上一邊轉,一邊又繞著佛寺轉幾圈。轉經輪的意思就是念經,轉一圈等於念一遍,藉此祈願天下太平、人人幸福安康。身為藏族的我,感到很幸運,因為藏人似乎天生就很會「轉」,另一方面,也由於佛學善慧思想深植人心的緣故,因此藏人不太會有什麼過不去的事,跟人過不去、跟自己過不去,都比較不會。比方說看著山,就知道山不會轉本來就是如此,想要移山只是讓自己很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自己繞過去不就得了,沒什麼好糾結的。我深信,轉心轉念,運就轉。這世上沒有天生的倒楣人,就算有,衰事一直來一直來,學會輕巧轉身、轉禍為福,什麼都能化解。種下善的種子「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好的開始很重要。迎接一年當中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我們應當慎始迎吉祥。不管以前發生什麼、過得如何,從今天開始,心裡只想著好事情, 那麼接下來的一切,都會是好好的。以下提供十個轉念心法。看一看、想一想,將善的種子在心裡種下。◎遭人嫉妒時別著急生氣:要知道自己是很有福氣的人,肯定是享受到了種種別人沒有的好處,所以才會讓人眼紅、遭人嫉妒。無須爭辯解釋,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然後再更低調一點就好。◎他人之惡,不上我心:人會犯錯、會有不厚道的時候,只因人人靈性成長的程度,皆有不同。有人是博士生、大學生,然而有人只有幼稚園程度。遇到三歲小孩、五歲的狗,誰又會認真與他們計較呢?他人所犯下的惡,與你無關,你的心是聖地,你只讓好東西進來。◎苦樂全收,盡情體驗:與其追求只有快樂的人生,不如活得豐盛!有冷有熱、有喜有悲、有起有落、有盈有虧,這樣劇本才精彩。若所有角色都一帆風順、沒經歷過半點風霜半點無奈,這樣的電影,誰還看啊?票房肯定很差。苦與樂,都值得好好體驗,才不枉在這人世間走一遭。◎寡欲清心,天天開心:去清點、感謝自己擁有什麼,是快樂的。相較於寡欲,貪多則時時受欲望控制,去計較、比較自己沒有什麼,是難過、焦慮的。可能忿忿不平、自覺被虧待, 或落入瞎忙的窘境。人啊!還是活得自在優雅一些才好。◎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人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特異功能」。關注富足,富足就會來到。把「我沒有什麼。」、「我最討厭什麼。」換成「我想要什麼。」、「我喜歡什麼。」。否定句換成肯定句,請常常這樣想。◎人說你壞話,如同幫你念經:遭人毀謗,心中難免不舒服,會想要澄清。但若澄清時遇上了癡愚瘋癲之人,縱使你說到全身是嘴,也是白搭,他根本聽不懂。還是交由宇宙最高智慧來決斷吧!被黑了,你仍大度,日後福氣終會加倍返還。◎世上沒有敵人這種人:二元對立是幻相,無二無別,人我實為一體才是真的。「我絕對是對的,你肯定是錯的」,這是幻覺。爭論對錯引起戰爭,戰爭一旦開打,所有人都是輸家。唯有寬容理解,真正天下無敵!◎放下恨意,不為別人為自己:西藏有個觀念是這樣,即便過錯是別人的,但業障肯定是自己的。遇到一些不妙的處境,安忍度過為上策。氣誰、恨誰、惱誰、不願意原諒誰,那個誰說不定還在逍遙呢!結果痛苦的是自己、抑鬱生病的是自己,這樣超不划算的。◎戒無知,避免好心做錯事:善意要有智慧同行,否則容易好心做錯事,不如不要做。願意予人關懷是高貴的情操,但要進入對方的生命情境裡,才做關懷這個動作。不能太自以為是,你以為的藥,可能是他人的毒。◎能解決事情的方法,永遠不只一種: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困境,真正被困住的,是自己的心。找不到方法時,與其汲汲營營向外探詢、求神問卜,不如靜心、向自我內心深處找尋, 每個人出廠時皆已內建全知觀點的智慧導航。能靜,答案自在我心。小常識為什麼「春分」這個節氣會在2月3或4或5日,沒有固定? 是因為國曆一年訂為365天,但事實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得花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這個規律周期稱為「回歸年」。國曆為修正這每年多出來的5個多小時,於是累積四年就會多出2月29日這一天,這第四年就稱為閏年,這多出這一天的2月,就稱為閏月。正因為有閏年閏月,且節氣每年都往後頭推遲幾小時的緣故,所以不只是春分,所有節氣年年在國曆上起始的時間點都略有差異。(本文摘自/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

打造韓劇電眼美人 臥蠶整形有撇步

打造韓劇電眼美人 臥蠶整形有撇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臥蠶,西洋人稱肉捲,即眼睛下方,緊鄰睫毛下緣,微微隆起的部位。微笑時會更為明顯,寬度大約4至7毫米,完美比率佔眼睛大小的0.38-0.41左右。面相學上認為有臥蠶的人易招桃花。東西方都愛臥蠶 桃花緣佳古今中外臥蠶都是迷人的象徵,西方人徵模特兒,眼睛大小不太重要,臥蠶很重要,模特兒走秀,無法說話,靠臥蠶傳達魅力。華人尤其喜歡臥蠶,臥蠶的女孩擁有甜美的笑容,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難怪經常有「桃花」。韓劇的女主角常有臥蠶,台灣有一陣子流行做臥蠶,以自體脂肪、玻尿酸等填充物,注射在下眼瞼睫毛下緣,產生固定型的臥蠶。解剖學上臥蠶是眼瞼眼輪匝肌,眼輪匝肌是眼框周圍輪狀肌肉。分為眼瞼部,中隔部以及眼眶部。眼瞼部負責眨眼,中隔部負責閉眼,眼眶部負責瞇眼,講得直白一點,就是一個人如果生活幸福,表情單純,只需眨眨眼,眼輪匝肌只有眼瞼部會肥厚。眼袋手術 需避免鼻側傷口如果生活困苦,常須用力閉眼,甚至皺眉作出不同意、憤怒、悲哀、苦惱的表情,中隔部眼輪匝肌會肥厚(常讓人誤會是眼袋)。如果整天瞇眼苦讀,常看3C產品、長期熬夜、或咬牙切齒用力瞪人等,眼眶部眼輪匝肌肥厚形成顴骨袋或印第安紋,一付疲累至極,凶剎肅穆的表情,當然不會迷人了。眼袋手術尤其外開時容易傷到臥蠶肌肉的神經,如果想要保留,需避免鼻側傷口,尊重該側的顏面神經,眼袋去除之後,換上迷人的臥蠶,有雙倍加分的效果。(文章授權提供/林靜芸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