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血壓飆破300殺了小羅斯福 你不可不知的寧靜殺手

血壓飆破300殺了小羅斯福 你不可不知的寧靜殺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常會聽到「高血壓」這個病名,即使現在高血壓的盛行率很高,但更多患者並不習慣規則控制血壓,只要一量到血壓變高,就會說「啊,剛剛可能太匆忙了」或「現在剛好比較緊張」等解釋血壓變高的情境,總認為自己「血壓高只是暫時性的」,而沒把高血壓當成是需要注意的長期狀況。今天我們就來回歸最原始的情景,了解什麼是高血壓,以及為什麼大家需要注意血壓。血壓首先,什麼是血壓呢?古代常有戰爭,想要在戰爭中打敗騎兵隊,對手會將長矛指向奔跑的馬,企圖撂倒壯碩的馬。當馬兒倒下,隨後再補上一刀,拔出後人們注意到,血整個像噴泉般往上噴的好高。這時,人們就想到:「哇!血在體內流動,是有很大的力量的。」這就是大家注意到「血壓」的開始。簡單來說,我們的血管裡有血液流動著,流動的血液對血管管壁就會產生壓力,而這個壓力就被稱為血壓。高血壓講到血壓,你可能有印象大家會講到137/86 mmHg這樣的數字,還會聽到兩個名詞「舒張壓」和「收縮壓」,究竟137代表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呢?收縮壓,就是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而舒張壓是「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因此,心臟收縮出力時,血管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大,因此收縮壓的數值是寫在前面,比較高的那個,所以137/86的血壓是指:收縮壓137毫米汞柱,後面那個數字則代表舒張壓86毫米汞柱。目前認為正常的收縮壓是小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寫在一起,紀錄為120/80毫米汞柱,是目前認為健康的血壓值。若是「高血壓」,就代表著血管承受著比平常人還要來的高的壓力。過去較多的高血壓標準設定在140/90mmHg,然而現在多數共識會將高血壓的標準下修到130/80mmHg。也就是說,血壓量起來超過130/80mmHg時,就算高血壓。被誤解的高血壓通常患者偶爾到醫院測量到超過130/80mmHg的血壓後,會說:「真的嗎?我怎麼不知道?」或「可是我都沒有什麼不舒服?高血壓不是會讓人頭痛嗎?」嗯,這真的是個很常見的誤解。第一,高血壓通常不會讓人有什麼樣的症狀,如果沒有測量,很少人會知道自己血壓高。第二,頭痛雖然是可能是高血壓造成的,但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會造成頭痛,不一定是血壓高。第三,許多人都以為血壓高的時候應該出現頭痛、頭暈、肩頸痠痛等症狀,不過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通常沒什麼感覺,高血壓就像悄悄蟄伏的「寧靜殺手」,一旦出事,病人往往非死即殘。如果沒有控制血壓,會怎麼樣?多數患者剛開始被診斷為高血壓時,會傾向拒絕承認高血壓是個問題,也拒絕改變生活型態來改善血壓,因此我們最好要先問問,萬一沒有控制血壓,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嗎?想想看,所有的器官都需要血流經過才能運轉,但血流經過時若是帶有極高的壓力,那對器官是有好處的嗎?不會。就會像電壓過高會傷害電器,水壓過高會傷害管路那般,血壓過高就是會讓器官損傷,因此被忽略的高血壓會持續傷害身體各個器官,最終導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中風、視力變差、腎臟衰竭。所以若問:「為什麼需要控制血壓?」大家請務必記得,長期失控的血壓會導致身體多重器官受損,最後容易死在相關併發症。現代人才有高血壓嗎?許多人會以為「高血壓是現代醫學的騙局」,或問:「以前的人沒有高血壓嗎?」嗯,應該這麼說,以前的人也會血壓高,只是過去大家還不懂高血壓會帶來一堆問題,因此沒有控制血壓的概念。怎麼證實以前人也會血壓高呢?我們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國「小羅斯福」總統留下的血壓變化紀錄一窺究竟。小羅斯福第二次參選總統時是54歲,血壓162/98毫米汞柱;第三次任期時血壓為188/105毫米汞柱;到了第四度參選,小羅斯福的收縮壓已經衝破200毫米汞柱大關,大約都是維持200到240毫米汞柱之間,後來突然倒下時,收縮血壓衝破300毫米汞柱,是大片的腦出血中風,昏迷兩個多小時後死亡,身亡時63歲。你可能會想:「這個血壓也太誇張了!竟然收縮壓平時都超過200毫米汞柱!身為美國總統竟然都不用控制血壓嗎?」其實,那時候的醫學觀念不一樣,大家以為高血壓是「自然的回饋機制」,身體老化後血壓就「必須」變得這麼高。因此在1940年代,許多人在40出頭血壓就極高,平時雖然沒有什麼症狀,但漸漸會因為心絞痛、心臟衰竭、中風、腎衰竭而住院,旋即喪命。小羅斯福即使是總統,仍舊走上這條因失控的高血壓而中風、器官衰竭的路。直到後來,醫學臨床發現患者在血壓降下來之後,能大幅改善血尿、頭痛等症狀,大家才漸漸明白高血壓對於心臟、肝臟、腎臟、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的負面影響,才發現我們需要好好控制血壓,減少因為血管疾病死亡或傷殘的機會。預防高血壓生活中許多不健康的型態會讓人血壓變高,像是喜歡吃大魚大肉、油膩速食、或吃重鹹、醬料不停加。身體活動很少,經常久坐,或本身肥胖,血壓也會比較高。另外,抽菸、使用菸草、與過量飲酒都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因此,想要預防高血壓,最好每周選個5天做運動,每天運動個30分鐘。平時採取健康飲食,盡量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少調味的新鮮原型食物,要限制鹽分和酒精的攝取量,不要抽菸,減少生活的壓力。(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6旬婦腹部腫大像懷胎8月 竟是感染C肝!

6旬婦腹部腫大像懷胎8月 竟是感染C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0歲的黃阿姨近3個月腹部越來越大,宛如挺著7至8個月大的「孕肚」,日前覺得腹脹、食欲差、咳嗽,連走路都有點喘,在女兒攙扶下就醫。女兒表示,家人一直認為是媽媽年紀大又愛喝啤酒產生的「啤酒肚」,不料檢查發現竟有C肝、肝硬化併脾腫大、腹水胸水等症狀,經服用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後,已恢復健康。啤酒肚其實是累積大量腹水 投藥12周已無C肝病毒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建賢表示,黃阿姨是慢性C型肝炎病人,卻沒有固定做追蹤檢查,此次抽血檢查發現,白蛋白指數比正常人低很多且膽紅素偏高、超音波發現肝硬化,而大家認為的「啤酒肚」其實是累積大量的腹水,若肚子裡有積水,是健康出了問題,必須積極處理病因。經整體評估並協助積極申請健保「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療程」,黃阿姨遵從醫囑持續12周連續口服藥及配合相關監測,治療期間歷經腸疝氣手術、貧血、發燒住院等,在停藥3個月後抽血確認體內無C型肝炎病毒量。吳建賢提醒,統計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在經過20到30年後,約有20~30%的人會轉化肝硬化,約有5%的人會併發肝癌,慢性C型肝炎一旦進入肝硬化階段,其衍生肝癌的機率會增高,因此治療與定期追蹤檢查是相當重要的。而服用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效果很好,而且可以避免肝臟進一步惡化。治癒後並非終生免疫 需戒酒、定期追蹤及補充蛋白質BC肝個管師諶思樺表示,這次治療讓黃阿姨與家人深深了解到疾病不可能放著就會自己好、也不可能肚子放著就會消,自己的健康要主動愛護及保護;經由消滅C肝病毒而免除病毒複製造成肝臟反覆發炎,對延緩肝硬化惡化等級是有效益的。她也提醒,治癒後不是終生免疫,黃阿姨仍須戒酒與定期追蹤,飲食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補充,並配合服用醫師開立的利尿劑治療,改善腹水產生的速度與增加排除。

最新研究:薑黃+穀胱甘肽配方 打造女性保健新高度

最新研究:薑黃+穀胱甘肽配方 打造女性保健新高度

在女性平均壽命高達86.5歲的趨勢下,迎接每階段生理變化的健康狀態相當重要。(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生理階段對女人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蛻變,從青春期、成熟期、更年期到老年期,荷爾蒙變化都細微地影響到身心狀態。也因此,女性更要能充分理解健康對活力延續的重要性。在女人的階段性養生當中,40歲是成熟期邁向更年期的分野,這段時間「抗老」是很重要的軸心。抗老指的並非抵禦外在自然老去的樣貌,而是讓生理機制維持在良好的狀態。在台灣平均壽命統計,女性高達86.5歲的趨勢下,以健康的方式迎接人生下半場是相當重要的課題。脾胃為女性氣血活力關鍵從中醫的角度看女性健康變化,每逢七倍數的年齡就是關鍵,在保養上都會提醒女性,順時養生非常重要。康欣中醫診所李佳築院長特別提醒,女性的氣血、活力、肌膚狀態與脾胃息息相關,「陽明之脈營於面」,與脾胃相關的陽明脈會表現在面部,當脾胃功能不佳,氣血、精神連帶受影響,看起來也會憔悴蒼老。李佳築中醫師也提醒營養均衡的重要性,門診上發現有些女性可能體脂高但卻貧血虛弱,不少人就是營養失衡導致。她提醒蔬果絕對必須,水果要控制量與糖分,盡量在白天活動時間吃;多吃鮮豔葉菜類,對應五行(黃、紅、綠、白、黑)顏色多樣化攝取,像是青椒、洋蔥、茄子、胡蘿蔔、黑木耳等都很好。中醫師建議,可以透過五行顏色來挑選蔬果攝取。面對生活繁忙壓力,現代女性容易有焦慮情況,李佳築中醫師表示,補充B群、鎂、鈣等對情緒壓力調解都有幫助,至於近期躍升保健指標的薑黃能促進脾胃保養作用,若體質適合也可以補充。為何薑黃為女人之寶?為何薑黃對女性特別重要?國外醫學網站Greenmedinfo曾發表一項研究,每日一茶匙的薑黃等於運動三次60分鐘運動。這部分除了顯示薑黃對於代謝有正面效益之外,但其實好處更不僅於此。 薑黃在全球健康領域的運用已有六千年的歷史,對女性來說更是重要。女人的身心狀態與荷爾蒙息息相關,中醫學上薑黃主要作用是破血、行氣,也因此薑黃能促進子宮循環,改善經前症候群與經期疼痛問題。在知名全球頂尖健康專家Jonny Bowden《地球上最健康的150種食材》書籍當中就提到,薑黃在印度醫學當中被譽為普世良藥,《本草綱目》更早已記載為百藥之王。醫聖希波克拉底曾說「食物是良藥」。這個21世紀的超級食物薑黃在全球運用已經有六千年的歷史,美國最權威的國家機構(NIH)更將薑黃素用於對付癌症的臨床實驗。在全球養生風潮下,薑黃已經是抗氧化、抗發炎、抗腫瘤的指標。加乘穀胱甘肽 教授認證的活性效益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顯示,對抗自由基、老化的穀胱甘肽如果與薑黃配方整合,將更能發揮效益。嘉義大學生科系陳政男教授便指出,女性族群邁向中年,除了從飲食均衡來維持健康狀態,睡眠品質更是關鍵。適時補充薑黃或是穀胱甘肽產品,可以改善因為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身體發炎,對初期失眠也有效益。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薑黃產品眾多,能夠大幅保留薑黃素活性,才能讓保健效果發揮效益。在台灣,為讓薑黃素能有效被運用,交大生科系教授陳文亮引領一群團隊打造無毒健康的AI薑黃,以5G智慧農場獨特的栽種法,萃取出5倍的優質薑黃素來照護健康。此外,更以專利卵磷脂包覆薑黃素分子不被胃酸破壞的方式,讓活性機能加倍,達到真正有的效益。身心靈平衡 女性最重要課題「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李佳築中醫師在門診上也會特別提醒女性朋友,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多關照自我起心動念狀態;除了調理、營養補充外,保持心情愉快,透過運動來鍛鍊身體也是關鍵。另一方面,平時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養生,像是大拇指的「婦科穴」、無名指的「還巢穴」,以及小腿的「三陰交」都與內分泌、骨盆腔循環、婦科保健有關,常常按壓保養對女性都有很好的幫助。穴位按摩也是日常養生之道,女性有幾個與婦科保健相關可以多關注。圖片來源/zh.pngtree.com對於敏感纖細的女性來說,身心靈的平衡是健康關鍵,回歸自我需求、探索內在潛力,才是啟動養生的關鍵動力。更多內容請見:交擎生技https://ciaoxy.com/

「你恨你媽媽,那誰來恨你?」還父母一個愛的位置

「你恨你媽媽,那誰來恨你?」還父母一個愛的位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她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上有五個姊姊,下有一個弟弟。家裡上上下下都把聚光燈照在最小的弟弟身上。弟弟出生以來,就是家裡最閃耀的星星。媽媽把最好的、最完美的都留給弟弟。而她的衣服卻是姊姊穿過的、玩具是姊姊玩過的,甚至連書包都是姊姊背過的。小小的她,一直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媽媽親生的。為什麼弟弟與她的遭遇竟然有天淵之別?她中學畢業後,媽媽很坦白地對她說:「弟弟想要出國深造,所以,我們要留點錢給他。何況你爸爸也退休了。你畢業後,應該開始出去工作,像姊姊們一樣,給我一些家用。」這樣的坦白一點也沒有照顧她的感受、她的未來。這樣的坦白,讓她更加相信媽媽不但不愛她,還利用她來成就弟弟的未來。而她,還是一貫地壓抑自己對媽媽的憤怒,還有對弟弟的鄙視。長大後,她結婚了,育有一男一女。她無意識地,繼續與弟弟爭寵。她希望媽媽喜歡她的孩子,多過喜歡弟弟的孩子。她希望媽媽多來探望她,多過探望弟弟。她希望媽媽問候她,多過問候弟弟。一次的農曆新年聚餐,她與弟弟醞釀多年的不定時炸彈終於爆發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全因一支雞腿而引爆。外婆夾了一支雞腿給外孫(她的兒子)。可是,內孫(弟弟的兒子)吵嚷著也要吃雞腿。偏偏,飯桌上的雞腿都被吃完了。結果,外婆把原來夾給外孫的那一支雞腿,從外孫的飯碗中夾到內孫碗中!她忍無可忍,怒火沖天。放下筷子,拍桌子說:「為什麼連一支雞腿都要讓給弟弟?!」她衝口而出,「媽,你太過分了!」飯還未吃完,她就收拾行李,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家鄉。開車回城市的時候,她告訴自己:以後再也不回這個家!叛逆,是記憶在呼喚後來,無論姊姊們如何想要說服她,已死的心決意要徹底地恨媽媽!五年後,住在老家隔壁的四叔去世,她回家鄉奔喪。雖然看到媽媽偷偷地站在家門後望著她,她卻不回以任何表情;腳,一步也不踏進家裡。她不知道她的媽媽有多想念她。她更不知道,她也漸漸地變成了媽媽的複製品。她從媽媽身上學到重男輕女,也從媽媽身上學到不重視孩子的感受及期待。當初不喜歡、厭惡的,她竟然也傳給了下一代。結果,她的女兒逃學、抽菸、頂撞她;甚至偷她的錢去買昂貴的手機。正因為這樣,她帶著女兒來到輔導中心,希望我能夠「修理」她的女兒。我很清楚,我無法「修理」她的女兒。因為她是人,不是機器。幾次對談之後,我更清楚,最主要的根源是:她恨她媽媽。所以,她的女兒也恨她。起初,她一點也不相信那是她一手造成的。我當然也不敢學老師那麼直接地告訴她;況且,我也沒有如此深厚功力,只需花兩分鐘就可以點醒她。可是,一步一步沉住氣與她一同抽絲剝繭後,她終於接受女兒的叛逆行為只是一種呼喚記憶的提醒──提醒她要回家去,與媽媽完成一些遺憾之事。女兒的內心經歷,還有媽媽的內心經驗;做為媽媽,做為女兒,她都經歷了,也終於明白了……●●●各位讀者,別一廂情願以為你與父母的關係不會影響現在你和孩子的關係。你曾指責的,將會吸引別人指責你。你曾恨過的,也將會吸引別人來恨你。當你經歷了這兩極狀態,你才會有能力看到完整的生命。而我深信,過去的生命不但可以繼續發現,還可以重新創造。如果我們要恨我們的父母,我們可以有千百種理由不斷地重複加強我們對父母的恨意。可是,一旦我們願意給父母一個愛的位置,我們便會因此找到解決親子關係的出路。那麼,你就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繼續上路,活在一個更寬廣的視野裡──不只你在成長,你的孩子、你的家庭也將同步成長。(本文摘自/允許自己選擇愛/寶瓶文化)

為何在巔峰選擇自殺?窺看三島由紀夫的完美主義

為何在巔峰選擇自殺?窺看三島由紀夫的完美主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作家三島由紀夫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這一點可以從他作品中近乎完美的一字一句以及極高的作品完善度上看出來。而實際上,正如人們所知曉的,他本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滲透著強烈的完美主義色彩。眾所周知,三島先生極其看重約定。不管是寫哪一部作品,他都會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據說他對時間的要求也非常嚴格,自己從來沒有遲到過,也從來沒有等候別人超過十五分鐘。據說三島先生還是單身的時候,有一次他約女方吃飯,對方遲到了,於是三島先生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請慢用」,在離開之前他甚至連飯錢都付了。從這件事情便可以看出三島先生對於不守約定的人是如何蔑視與諷刺。還有一次,三島先生與作曲家黛敏郎一起進行歌劇創作。黛敏郎因為沒有按約定時間完成作曲,向三島先生道歉並申請上演時間延期,三島先生卻直接取消了作品的演出。這件事也導致之後兩人關係決裂。如若沒有按最初約定的進行,三島先生寧願放棄也不會有一絲妥協。這樣的完美主義,大概也是三島最後選擇自殺的淒慘結局原因之一吧。無法釋放本能具有完美主義特質的人總是被束縛在正直善良的義務感中,無法將自己的本能隨心所欲地釋放出來。他們認為本能和欲望是汙濁邪惡的。在性生活上,完美主義者通常表現得僵硬,動作呆板拘謹,無法做到真正從內心去享受。這也是因為完美主義者的內心太過束縛,無法自由地釋放自己的本能和欲望。這樣的人,理性思維太過發達,壓制了自己真正的感覺和想法,他們常常拘泥於表面形式,太過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原本期待的是什麼了。完美主義者總是能在虛幻的理想世界中找到自己所憧憬的愛人,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假想世界中,他們才能找到完美無瑕的對象,所以他們也常常會把偶像和明星看成自己理想的另一半。而當現實中那位異性出現在自己面前時,完美主義者又會覺得眼前這位是如此滑稽、醜陋,愛情的幻想也隨之破滅。完美主義者即使真正遇到了理想中的異性,也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因為對於盡善盡美的追求,使得他們無法如實地坦露自己的欲望。如實說出「我想看到你的肌膚,想和你一起做愛」這樣的話,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太傷自尊,因為親口說出這樣的欲望,等於是把自己性的缺乏以及渴望真實地展現出來,這無疑是對自身完美的自我否定。(本文摘自/怪癖心理學/寶瓶文化)

逆轉頭頸癌!免疫治療助力抗癌戰役

逆轉頭頸癌!免疫治療助力抗癌戰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他們只是生了場病,讓面部改變。但他們依舊努力,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理事長楊政杰表示。四月是頭頸癌關懷月,台灣頭頸癌發生率排名第四,近七成五病友為中壯年藍領。因社經地位及工作性質,多半接觸檳榔、菸酒等致癌危險物質時間較早,發生年紀較其他癌別更為年輕。由於外觀因病灶或治療有明顯改變、說話與吞嚥功能受到損害,讓癌友失去自信且回歸職場十分困難。免疫治療的出現不僅為病友帶來存活希望,生活品質提升更迎來生活新曙光。六成頭頸癌確診已晚期  癌友家庭面臨分崩離析頭頸癌較複雜,又分為口腔、口咽、下咽、喉癌等四大類,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說明,因健康意識缺乏、畏懼治療副作用而延誤就醫,近六成病患確診時已為第三、四期。其五年存活率相較第一、二期(70-90%)僅剩約40%,下咽癌更僅有20%,復發率與死亡率皆相當高!楊政杰醫師表示,頭頸癌影響外觀、說話、吞嚥、呼吸等重要身體機能,在療程期間副作用大,如牙齒受損、口腔黏膜損害、白血球低下、噁心嘔吐、掉髮,甚至接受淋巴切除區域的手術後遺症導致無法提取重物,生活品質改變讓病患苦不堪言、治療服從率低,更面臨被解雇、換工作等經濟壓力,家庭常因此分崩離析。免疫新藥迎來頭頸癌新曙光  助力癌友延長新生 婁培人醫師表示,過去十年間,許多癌症因標靶治療問世而得到革新進展,頭頸癌卻不然。直至免疫新藥出現後,透過免疫節控點抑制劑再度活化被腫瘤細胞抑制的免疫鎖鏈,持續並長期對癌細胞進行攻擊,不僅副作用更少,且具長尾效應。根據國際臨床試驗研究顯示,免疫新藥為病人 存活獲得更佳改善,帶給病患機會與希望。因此,美國腫瘤治療指標已將免疫治療列入轉移/復發頭頸癌第一線治療建議。婁培人醫師進一步分享,診間一名40歲男性患者,因口腔腫瘤包覆大血管而無法開刀切除,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仍有妻兒與長輩需照顧,一旦被擊倒,恐陷入長期不可逆負擔。歷經十多次化療療程反應不佳、萬念俱灰的情況下,嘗試免疫治療,腫瘤終於得以獲得控制。病患重拾希望,陪伴最愛的孩子與妻子度過平凡的每一天。頭頸癌關懷月癌友許願「活下去」 醫盼治療接軌國際婁培人、楊政杰醫師感嘆說,頭頸癌病友多為經濟弱勢,聲量小且不易受民眾同理相待,許多困境連帶拖垮整個家庭。四月頭頸癌關懷月,中華民國頭頸愛病友協會與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共盼大眾給予病患更多鼓勵與關懷,少些異樣眼光,多些平常心。癌友的微小心願不過是如「平凡人般地活下去」,希冀台灣醫療接軌國際免疫治療趨勢,嘉惠癌友延長生命、擁抱希望。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  婁培人  理事長                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  楊政杰  理事長

國際酒糟月:玫瑰斑誤診多 過度醫美反而使病況惡化

國際酒糟月:玫瑰斑誤診多 過度醫美反而使病況惡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4月為「國際酒糟月」。酒糟即玫瑰斑,好發於女性,因為大多民眾不理解該皮膚疾病成因,加上沒有單一方法診斷,也因此常常延誤治療。為讓更多病患能面對疾病找到改善方法,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舉辦玫瑰斑巡迴衛教講座,高雄場邀請到成大醫院皮膚部陳郁蓁醫師以及黃輝鵬皮膚科診所院長黃輝鵬前來參加。台灣有1~5%罹患率 大多不自知成大醫院皮膚部陳郁蓁醫師提及,酒糟是一種慢性發炎的臉部皮膚疾病,台灣民眾罹患率大約為1~5%,大多屬於紅斑血管擴張型態,從鼻樑、臉頰到下巴都有泛紅的狀況,第二種就是屬於像是青春痘的的膿皰,第三種會在鼻子出現組織增厚、有凹凸不平的狀況,第四種則是可能出現會伴隨或是獨立發生眼睛不舒服如刺痛紅腫、長針灸情況。玫瑰斑目前沒有明確成因,必須透過臨床表現來進行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玫瑰斑長期下來會造成皮膚敏感,因此有些病患常誤以為自己是濕疹,而錯誤的治療都會讓情況變得更嚴重。儘管玫瑰斑目前沒有具體成因,但會導致惡化的因素很明確,如日曬、塵蟎、辛辣食物、情緒、使用不適合的清潔用品或保養品等。臨床發現蠕形蟎蟲過度增生黃輝鵬皮膚科診所院長黃輝鵬表示,玫瑰斑目前沒有單一檢驗方法可以診斷,但觀察患者臉中央部位有持續不退的紅斑且持續性週期惡化,或者是鼻瘤,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可判定是玫瑰斑。值得注意的是,在九成的玫瑰斑病患臉上發現有蠕形蟎蟲過度增生情況,這樣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症狀:像是毛孔粗大呈現淡棕色或是橘皮樣,或者是有白色阻塞物,也可能會發展到丘疹、膿皰等,甚至有些長針眼也可能是蠕形蟎蟲造成。2017年玫瑰斑全球大多皆以症狀導向的治療原則處理,黃輝鵬皮膚科診所率先以抗寄生蟲藥成功治療酒糟紅斑,而今年針對酒糟紅斑合併蠕形蟎蟲過多者,以外用依維黴菌合併口服藥,也發現相當有成果。黃輝鵬強調,門診上就遇到誤診以為青春痘做了很多醫美轉而來治療,後來進行診斷發現蠕形蟎蟲相當多,從除蟲先下去搭配合併治療,會讓症狀明顯改善。隨著技術面的精進,原來玫瑰斑需要至少一、二個月才能治療完成,現在門診已經有兩週就能明顯改善的個案。小標:搭配皮膚狀況合併治療效果佳玫瑰斑除了正確治療,日常保養也很重要。像是臉部不可過度清潔造成乾燥,以清爽為原則,保養品可根據其他皮膚問題來配合使用,例如玫瑰斑合併脂漏性皮膚炎,可以使用抗皮屑芽孢菌的產品;合併皮脂腺增生,具控油選擇就很好;合併青春痘問題,就要避免含致痘性成分。保養品盡量不要複雜,也要注意防曬、以SPF30以上為原則。黃輝鵬特別提醒,玫瑰斑除了有正確治療,維持情緒穩定也很重要,更要避免高溫環境、辛辣食物、酒等,只要找對方法,就能揮別困擾的肌膚問題。更新消息關注,請搜尋尋找玫瑰女孩活動官網:www.rosegirl.com.tw 酒糟Byebye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osaceaBye?locale=zh_TW

飛越9千英哩 非洲媽媽來台捐腎救子

飛越9千英哩 非洲媽媽來台捐腎救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Taiwan Can Help再添佳話!西非甘比亞一名59歲母親,不畏新冠肺炎疫情及語言障礙,今年2月飛越9千英哩來台,捐腎拯救在台工作的40歲兒子。手術由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進行,過程順利,母子術後穩定出院,在她返回甘比亞前夕,長庚特別為他們舉行慶生會,祝福母子未來都有「腎」利人生。40歲的傑先生(Mr.Jarjusey)8年前來台念書,畢業後留在台灣工作,3年前發現有血尿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雙側多囊腎合併蛋白尿」,已進展到慢性腎病變第五期,在定期追蹤下腎功能仍持續退化,因此於去年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洗腎)。僅會說甘比亞方言 外交部找到留學生當翻譯傑先生洗腎後想繼續工作及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至林口長庚腎臟移植門診進行評估,了解目前法規及台灣移植水準,並與在非洲的家人商量後,決定接受親屬活體腎臟移植,並由傑媽媽捐贈一顆腎臟給他。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各國邊境封鎖,來台就醫不易,傑媽媽必須透過申請「特殊或緊急專案入台簽證」才能入境台灣。所幸在外交部及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與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的協助下,克服簽證申請、國際親屬關係證明等法律文件的跨國認證手續、新冠疫情隔離程序等問題,讓傑媽媽於今年2月抵台,並在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前往林口長庚由腎臟科郭彥志醫師安排捐贈前評估。郭彥志醫師表示,依我國規定,腎臟移植需經過詳盡檢查後由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而捐贈前的單獨會談對於僅會說甘比亞當地母語「曼丁卡語(Mandi'nka kango)」的傑媽媽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國內翻譯社也未提供此語言的服務。最後在外交部亞非司協助下,找到在台北醫學大學就讀的甘比亞留學生擔任翻譯,克服語言難關。兒子腎臟功能穩定進步 下個月重返工作崗位3月中旬,由基隆長庚泌尿科主任劉冠麟以腹腔鏡手術摘取傑媽媽的左腎(有兩條腎動脈),同時由林口長庚一般泌尿及腎臟移植科主任王敘涵進行腎臟血管顯微重建移植手術後,將腎臟移植給傑先生。手術後母子恢復順利,傑媽媽術後第2天即恢復進食及活動;傑先生於術後第13天出院,定期門診追蹤,每周抽血報告顯示腎臟功能穩定進步,目前透析管路已經移除,下個月即能返回工作崗位。劉冠麟主任指出,腎臟移植不僅摘取器官時為了減短缺血時間,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小心地保留腎臟及其血管輸尿管組織外,腎臟植入受贈者時也須非常仔細地重建動靜脈及輸尿管,盡快讓腎臟恢復功能。術後病患必須規律服用抗排斥藥物來預防排斥反應發生,在輸液平衡、感染預防、藥物濃度調整、血壓血糖控制、營養調整各方面都必須精準,需要結合內外科的專業。林口長庚近5年來,平均每年進行47例腎臟移植手術,佔全國腎移植數量的1/8,且腎臟移植後病患存活率為:一年95.5%、三年93.8%、五年92.4%;腎臟存活率為:一年90.3%、三年85.7%、五年81.9%,成績與歐美並駕齊驅。

吼叫1分鐘+全身僵硬 妥瑞兒靠電刺激重生

吼叫1分鐘+全身僵硬 妥瑞兒靠電刺激重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美國勵志感人電影《叫我第一名》,描述一名自小受妥瑞症所苦的患者,不自主的動作和嗝嗝聲,在成長路上受到許多誤解與嘲笑,但終能克服逆境,成為一名春風化雨的老師。但對於許多嚴重複雜性妥瑞症患者來說,人生可能因此卡關找不到出口,如何有效改善妥瑞症狀,一直是神經精神醫學努力的目標。如今妥瑞症治療出現重大突破!台北榮總率先以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成功治療兩名患者,其中一人進步90%以上,已回復正常工作,另一人有50%以上症狀改善,且經過一年追蹤情況穩定。每天發作20次被迫休學 手術後重新融入社會就業北榮精神部醫師陳牧宏表示,妥瑞症是一種源於兒童時期的神經精神疾病,盛行率大約為千分之3~8,特徵是會出現動作和聲音的抽動,1885年法國醫生吉勒妥瑞發現此症狀而將這種疾病稱之為抽動症。其真正病因不明,可能和基底神經核多巴胺或血清素有關,也可能和基因遺傳或自體免疫有關。妥瑞症主要臨床表現是面部、肢體和軀幹的異常抽動,同時伴隨不自主的發聲。例如眨眼睛、裝鬼臉、噘嘴巴、聳肩、肢體不自主抽動等。此外會合併有不正常的怪聲音,如咳嗽、清喉嚨、擤鼻涕、吞嚥、尖叫、犬吠、吸氣或喘息聲,分為簡單型及複雜型抽動症,大部分是5~7歲發病,隨著年齡增長,妥瑞症會逐漸減輕或消退。青春期後,約有1/4的孩子會變得不再抽動,幾乎一半的孩子抽動會減到最輕微程度,近1/4孩子仍會有持續性抽動。20歲黃先生10歲時發病,症狀為眨眼、扮鬼臉、聳肩、扭動脖子、跺腳及發出怪聲。16歲時症狀加劇同時有大聲吼叫的症狀,每次吼叫持續約1分鐘且合併有全身僵硬,每天約發作20次,尤其是吃飯拿餐具、坐車、與人講話或緊張時特別容易發作。病情嚴重影響學業只能在家休息,手術後幾乎完全正常(進步90%以上),目前已找到正職工作。深層腦部晶片植入術 也適用於巴金森氏症、癲癇等北榮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表示,妥瑞症如以藥物及行為控制無效,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是唯一治療方式。將晶片導線植入到大腦同時可以控制運動及情緒的蒼白球前內側核區,以調控大腦不正常的迴路,手術成效佳且持久。手術治療並非要操控患者情緒,而是要杜絕傷害自身的行為,提升生活品質及增加自尊心,重新融入家庭及社會,甚至正常就學及就業。自1999年首位妥瑞症患者接受此手術至今,國際間文獻發表已超過200個病例,但是手術成效差異頗大,平均統計能改善約50%的抽動症狀。北榮2004年開始發展深層腦部晶片植入手術,至今累積超過250個病例,其中80%為巴金森氏症,其餘包括了顫抖症、肌張力不全症及癲癇病患等。除了妥瑞症外,強迫症也是被允許在人道立場考量下,接受此一治療方式。目前健保對於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僅給付於巴金森氏症,對於妥瑞症和一些特殊的肌張力不全症仍需自費,醫界期望未來能納入健保,減輕患者家庭及社會負擔。

台南特有款早餐 鹹粥、牛肉湯這樣吃不怕胖

台南特有款早餐 鹹粥、牛肉湯這樣吃不怕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南的美食小吃讓人回味無窮,許多在地人會在早餐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鹹粥或牛肉湯,營養師表示,台南傳統早餐種類豐富,如鹹粥、牛肉湯、羊肉湯、菜(肉)粽、肉燥飯、沙茶蛋餅、杏仁茶等,都是獨特的「台南款」,但熱量都不低,要掌握「三有、一沒有」原則,才不會有了小確幸,卻多了不必要的熱量。牛肉湯不要沾醬 來盤燙青菜均衡飲食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表示,台南的鹹粥不是熬爛的米粒而是湯飯,一碗粥約含有8 分滿至1碗的飯量,配料有虱目魚、土魠魚、蚵仔、芹菜、韭菜末、蒜頭酥,熱量大約400大卡,如果再來一根油條,熱量約270大卡,一頓鹹粥吃下來,總熱量進逼700大卡。建議可以選擇虱目魚鹹粥搭配燙青菜,或是白飯、魚皮湯、燙青菜,這樣的組合大約是450大卡,營養均衡又不會吃下過多熱量。除了鹹粥,牛肉湯也是排隊美食之一,產地直送的溫體牛肉鮮甜美味,建議選擇小碗牛肉湯,約2 兩肉,不要沾醬;肉燥飯油脂高,請改選擇白飯,再來盤炒青菜或燙青菜,就可達均衡飲食的一餐。素粽的花生及素料熱量也不低至於菜(肉)粽可以快速解決又可以吃飽,一顆粽子熱量約450~700大卡,有人覺得肉粽太肥改吃素粽,張麗娟指出,儘管肉粽有肥肉,但素粽的花生及素料熱量也不低,因此,吃菜粽熱量也會飆高。早餐是一天活力的開始,如何選擇飲食內容及食物的份量?張麗娟建議掌握「三有、一沒有」原則,有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如全穀類;有優質蛋白質的活力,如肉、蛋類;有蔬菜水果的均衡,如燙青菜、水果沙拉,沒有不利健康的高脂肪食物、油炸食物,如油條,才能吃得營養又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