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長期咳嗽竟是肺阻塞 菸齡越長越要小心

長期咳嗽竟是肺阻塞 菸齡越長越要小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3歲的鄭先生菸齡37年,10年前雖已戒菸,但4年前仍因長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檢查發現是嚴重的肺阻塞,所幸在穩定服藥和持續進行肺復原療程下,鄭先生目前病情控制良好。醫師指出,長期吸菸已被證實是罹患肺阻塞的高風險因素,且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跟吸菸時間成正比,越是老菸槍越要小心。症狀容易和感冒搞混 經常很喘未必是肺活量不好肺阻塞是「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簡稱,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濃痰、運動易喘等等,因症狀容易和一般感冒搞混,許多人患有肺阻塞,自己卻完全不知情,就算經常感覺很喘,也以為只是缺乏運動、肺活量不好。「最關鍵的仍然是戒菸。」花蓮慈濟醫院個管師侯惠娟說,肺阻塞患者絕大部分都有吸菸習慣,身為個管師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讓患者遵從醫囑、確實戒菸,提高患者對療程的配合意願,「每個人的難處都不同,單純要求患者做這個、做那個,有時候效果並不好,所以才需要個管師介入了解,提供最合適、客製化的治療辦法。」患者專屬運動處方 訓練心肺功能「除了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還要還要幫患者設計適合的運動處方。」呼吸治療師陳宜榛表示,肺復原運動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體力允許範圍內,盡量完成醫師及呼吸治療師設定的目標,達到心肺訓練的效果;同時需要監測心電圖、血壓及心跳是否異常,因此必須有呼吸治療師在旁協助。肺復原室內也備有純氣,必要時提供給進行肺復健的患者使用。由於肺阻塞是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若沒有及早發現、妥善治療,當肺部功能損壞和惡化,除了可能導致日常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有性命危險;國人十大死因中長期佔據第七名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就包含肺阻塞。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高麗菜 減輕肺部負擔胸腔內科醫師劉迪塑醫師說,慢性疾病的療程通常都是持續且漫長的,即便對於症狀同樣嚴重的病患投以相同的處方藥,根據對醫囑的配合程度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有像鄭先生這樣入院時雖然已經嚴重肺阻塞,但後續病況控制良好的個案;也有始終無法戒菸,導致病情惡化快速的患者。個管師侯惠娟表示,除了治療肺功能本身,營養師也會教導患者如何吃得健康,比如避免產氣性食物,像豆類、高麗菜、洋蔥、玉米,以減輕肺部負擔。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躲過死劫卻夜夜噩夢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躲過死劫卻夜夜噩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歷重大事故,別以為毫髮無傷就沒事!工程師江先生某天上班開車行經快速道路時,冷不防地被後車撞擊,江先生驚慌下衝到對向車道,一台貨車恰好迎面而來,一瞬間差點以為自己要去見閻羅王了,所幸兩台車及時剎住因而逃過這場劫難。江先生被送急診,檢查生理狀況無恙後返家休養,不過後續就有讓他困擾的症狀開始滲透進生活中。 重大壓力事件後一個月 急性壓力症找上門安南醫院精神科醫師姚祺宇表示,江先生回診時訴說腦海中不時會出現驚悚的車禍畫面,每次都伴隨心悸、焦慮跟不安感,晚上睡覺做夢也都跟車禍有關,因此整天都在極度壓力下生活。在其休養一周後開車上班時,卻發現自己坐在車上腦袋一片空白,甚至旁邊有車子經過時,江先生瞬間產生驚恐並且想要奪門而出,此外,更不知何故對妻子感到憤怒,經評估為急性壓力症,經門診持續醫療協助後,江先生這揮之不去的夢魘才漸漸退散。 急性壓力症是指經驗到如瀕死威脅、身體或性暴力等重大壓力事件後一個月內所產生的困擾症狀,江先生不斷被侵入性的創傷經驗苦惱,因此身體還持續處在警戒狀態中,故對事件產生負向的情緒跟認知,也會逃避跟事件相關之刺激,甚至可能有失去現實感的解離反應。以上這些狀況隨時間和壓力事件的處理後,若仍持續存在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建議趕緊至醫院精神或身心科尋求協助。尋求支持協助 少走些冤枉路看到生命曙光姚祺宇強調,面對壓力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然課題,但當壓力程度已超出負荷時,便有可能對身心產生不良影響,不要一個人獨自面對,尋求支持跟接受幫助也是度過考驗的重要支撐力量,少走一些冤枉路方能早些看到生活曙光。

45歲後免費驗C肝 健保幫你出藥費

45歲後免費驗C肝 健保幫你出藥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常占據第一、二位,死於肝癌的患者中,約有70%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就算沒有得肝癌,B、C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肝硬化及其併發症仍嚴重影響國人健康。新藥治癒率9成以上 2025年前滅絕C肝過去數十年來,台灣在國家公衛政策讓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後,大幅減少B肝患者的數量,可是C型肝炎尚無有效的疫苗可用來預防,以前C肝治療療程需注射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副作用多且停藥半年後測不到病毒的治療成功率約7~9成,直到近年藥廠研發出治療C肝的全口服抗病毒藥物,降低藥物副作用,同時提升了C肝的治癒率到9成以上,療程也只需要8到12周,儘管新藥上市藥價不斐,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喊出2030年滅絕C肝的目標,台灣經健保介入和藥廠協商後,現在每年衛服部提供一定名額全程給付C肝的全口服抗病毒藥,期望提早於2025年滅絕台灣的C肝。什麼樣的人會得到C肝?怎麼知道有沒有C肝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奕霖表示,以C型肝炎來說,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血液傳播,例如輸血、共用針頭、未適當消毒的醫療器材等方式傳播,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有可能發生感染。C肝患者 約有1/4會發展到肝硬化得到C型肝炎後有些人有疲累、虛弱、腹部不適、沒胃口、體重減輕、精神沮喪或是有輕微的黃疸等症狀,但許多患者都是無症狀而不自覺,如果這期間肝臟有發炎,發炎之後肝細胞再生,就會有纖維組織產生,纖維化厲害就容易得到肝硬化,約有1/4的人會發展到肝硬化。陳奕霖提醒,目前健保提供篩檢管道,45歲到79歲一般民眾、40歲到79歲原住民終身有一次B、C型肝炎篩檢的機會,檢驗出C型肝炎後,醫師會進一步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肝臟殘存功能,和其他藥物有無交互作用而後選擇適合的用藥,用藥過程中也會監測療效及副作用,民眾只需配合定時服藥定期返診抽血追蹤,數十萬的藥費由健保給付。

咬合不正困擾多 正顎手術幫你重拾顏面

咬合不正困擾多 正顎手術幫你重拾顏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顎手術"是用來矯治"顎骨(頷骨)-包覆齒列的顏面骨"及"齒列"的不正常或不美觀,可以改善咀嚼、咬合、發音、及呼吸。除了以上功能變好之外,患者的外觀也可以獲得非常大的改善。什麼狀況一定需要搭配正顎手術?生活家牙醫的陳建霖醫師表示:一個齒顎顏面發育異常的人,程度嚴重到無法單純用牙齒矯正來達到較精緻協調外觀的人,就應該被建議接受正顎手術。常令人混淆的是,"牙齒矯正"可以矯正你的牙齒咬合(牙齒不整齊),而"正顎手術"是矯治你的"上-下顎骨之間的不協調",除了讓咬合功能變好之外,也大大改善顏面外觀的協調與美感。如果你有以下的情況,你有可能需要評估正顎手術:● 骨性暴牙● 下巴後縮(沒下巴)● 發音異常、口齒不清● 咬合不良,導致咬東西及吞嚥不方便● 開咬(咬起來的時候,嘴巴還是開開的,上下齒列中間還有空間)● 顏面外觀從正面或側面看起來不協調● 上下嘴唇無法"輕鬆"閉緊(用力閉的不算)● 在發育過程中有受過顏面外傷● 慢性口呼吸(嘴巴常常覺得很乾)● 慢性顳顎關節(下顎骨關節)或顎骨疼痛● 睡眠呼吸中止症或打鼾正顎手術前一定要搭配矯正?答案是肯定!在做正顎手術前,除了需進行齲齒(蛀牙)及牙根的檢查及治療外,齒顎矯正醫師亦需開始做準備,患者的全口牙齒需上矯正裝置移動牙齒,幫助在正顎手術中顎骨移動時,牙齒才可以有適當咬合及功能。矯正所需的時間依每個病人的咬合狀況及矯正醫師的治療方式而有所不同,平均約為一到六個月之術前矯正治療。幾歲施行正顎手術最好?通常是建議在顏面骨發育完成以後再進行手術。女性約16歲以後、男性約18歲以後,在停止生長之後進行手術,才能保證骨骼不會因為繼續發育而又改變了位置。再來是很多人會搞混的問題,常常下巴脫臼,做正顎手術後會好嗎?其實兩者是無關聯,正顎手術原則上是不會去動到關節的,所以不予保證正顎手術後,下巴常常脫臼的問題會因此解決。最後如果決定要做正顎手術,那麼患者個人需要作怎樣的預備?手術前必須保持身體健康,因為術後會有一個月的時間僅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體重會減輕2~5公斤。術前一個月開始執行健康的生活習慣:維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多作運動、不要抽煙喝酒嚼檳榔、不要吸二手菸、保持飲食營養均衡,會對整體免疫力的提升和術後消腫略有幫助,在這之前也須合併諮詢專業的矯正專科醫師幫您釐清適合的治療,聽從醫師的建議及指示,才可以得到妥善的牙科治療。合併正顎手術、矯正治療患者 (由陳建霖醫師提供)

春節後變大腹翁?DIY蔬食沙拉幫腸道大掃除

春節後變大腹翁?DIY蔬食沙拉幫腸道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節假期多吃、少動,成為大「腹」翁、大「腹」婆了嗎?台中慈濟醫院營養科慶祝2月22日營養師節,推出地中海式蔬食料理「巴薩米克油醋佐馬茲瑞拉起司」,方便準備又能健康吃,讓發福的朋友做腸道大掃除,一起享「瘦」健康輕盈新生活!過年體重平均胖1.7公斤台中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虹雯引用衛福部國健署曾做過的調查表示,「4成1的受訪者覺得『春節期間體重會增加』,而且體重增加幅度平均約為1.7公斤」。營養科團隊趁著營養師節,推出蔬食餐點,講求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最重要是方便準備、健康又營養。陳虹雯推薦的「巴薩米克油醋佐馬茲瑞拉起司」,屬於蔬食地中海式生菜沙拉,食材有蘿美、紅火焰和紅橡木等生菜,補充維生素C及花青素;搭配根莖類的馬鈴薯及地瓜填補膳食纖維;還有水果類的小番茄和柳丁補充的維生素A與果膠,再加上水煮蛋、馬茲瑞拉起司、橄欖油等優質蛋白質及健康油脂。「膳食纖維可讓人有飽足感,而且低熱量,有助控制進食量,促進腸道蠕動,還可幫助順暢排便,豐富的維生素及花青素可增加抗氧化能力。」不需要烹煮技巧 只需洗淨蔬菜和蒸煮陳虹雯強調,享受美食不需要昂貴食材,「巴薩米克油醋佐馬茲瑞拉起司」的食材在生鮮超市就買得到,也不需要太多烹煮技巧,只需要洗乾淨蔬菜,豪邁手撕到適合入口的大小,蒸熟或川燙切塊的地瓜、馬鈴薯,加上一顆水煮雞蛋,柳丁及番茄切片,搭配烤過的馬茲瑞拉起司,最後淋上自製油醋醬,就完成簡單清爽的健康餐。陳虹雯表示,生菜沙拉的菜色搭配,可以隨喜好變化,從營養師節開始,歡迎DIY蔬食主廚,創造屬於自己的健康餐盒,迎接蔬食健康新生活。

腦瘤兒神經受損 職能物理治療助恢復肌力

腦瘤兒神經受損 職能物理治療助恢復肌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歲女童罹患腦瘤,開刀後腦神經受損,必須做中樞神經的復健,父母焦急求診復健科,驚醫師建議給予女童職能與物理治療,透過治療師協助平衡軀幹,訓練肌肉能力強度,保持關節活動度,排除關節僵化問題,協助盡快恢復正常肌力和活動力,目前靠著定期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維持生活品質。身心發展遲緩、骨骼肌肉異常等可透過兒童職能物理治療改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表示,兒童職能物理治療室主要服務對象包含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性痲痹症、腦腫瘤、動靜脈畸形、創傷性腦傷後遺症等,以及心智或動作發展遲緩、智能不足、過動兒、感覺統合異常、其他各種先天性疾病導致之心智異常及發展障礙,包含唐氏症、各種遺傳疾病,自閉症、注意力不足合併過動、亞斯伯格症等。還有小兒骨骼肌肉異常,如斜頸、足內、外八,O型、X型腿、扁平足、先天性肢體畸形、先天性肌肉病變、兒童運動傷害、小兒臂神經叢損傷等,或是小兒語言溝通困難與構音障礙、情緒調節困難、人際互動技巧不佳、學習困難、動作協調障礙、進食與吞嚥困難、等其他發展遲緩,都可透過兒童職能物理治療改善進步。透過遊戲或學習活動 提升孩童專注力及控制力賴宇亮指出,兒童復健為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行為改變、動作學習、認知治療與神經發展理論等,設計適合孩子遊戲或學習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經驗中進步,以提升孩童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基本學習能力。先前還有一名兩個月大嬰兒,父母發現她的頭老是歪一邊,就醫才發現是斜頸,目前也在進行職能和物理治療,由於嬰兒的頭頸比較脆弱,治療師也協助牽拉動作,讓小嬰兒修正斜頸,同時治療師也教導父母親協助改變餵食和遊戲動作等,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小嬰兒斜頸症狀。賴宇亮說明,兒童職能物理治療內容包括物理、職能與語言三面向,物理治療主要以改善大肌肉群肌力、耐力、平衡、協調、張力等為主;職能治療提供精細動作、手眼協調、日常生活功能及感覺統合訓練等。語言治療則提供語言表達、理解訓練、矯正構音異常或口吃等。

急性子長輩易得恐慌症 有這些警訊要注意

急性子長輩易得恐慌症 有這些警訊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照顧老人除了生理,也要關注心理健康。年近八旬的李媽媽習畫、練書法多年,逢年過節紅白事,都吸引朋友上門索取字畫,忙得不亦樂乎,但家屬發現數十年應付自如的事,卻開始讓老人家情緒異常起伏。起初常說「心情差」,接著憂慮友人請託字畫無法完成,而發生恐慌,甚至喘不過氣送急診。家屬懷疑母親要求太高,性子急又壓力過大,婉拒親友索求字畫,沒想到,李媽媽症狀不但沒減輕,反而三天兩頭送急診。掌握三不四多原則 陪長輩一起度過身心症李女士輾轉到台中慈濟醫院神經科門診,郭啟中醫師聆聽病程,先安排神經學檢查,排除腦神經疾病後,仔細調整用藥,逐步緩解病情。郭啟中表示,心理或部分腦神經生理症狀病徵,都會伴隨焦慮、恐慌症狀,而且老人發生焦慮、恐慌機率其實不低。建議發現長輩個性或情緒反常,先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腦神經生理疾病引起的情緒反應,再做治療。郭啟中確認李女士病情關鍵在心理,依據身心狀況,選擇適合的抗憂鬱藥物,逐步調整到最適當的劑量,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更改善患者不安的心理症狀,但解決之道還是在於自身的生活調適與家人陪伴。該院身心科主任許峰碩表示,憂鬱、焦慮、恐慌症狀類似腦力不足、無法思考的狀態,因此,建議家有憂鬱、焦慮、恐慌長輩的人,掌握「不澄清事實、不指責、不比較;多支持、多傾聽、多陪伴、多鼓勵」的「三不四多」原則,才能一起度過。家人陪伴重拾書法興趣 學會凡事「慢慢來」李女士透過家人鼓勵陪伴,重拾書法興趣,還學習鋼琴、爬山、當環保志工;家屬表示,媽媽最大改變就是面對一切事務都「慢慢來」,靠著自己努力,打敗焦慮、恐慌糾纏,遠離惱人的身心症狀。

不理會健檢報告 5年後甲狀腺結節變癌症

不理會健檢報告 5年後甲狀腺結節變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透過健檢掌握身體狀況。醫師提醒,出現異常時應做詳細檢查及追蹤,若不理會健檢結果,不僅延誤治療時機,也浪費健檢費用及用意。一名65歲陳姓婦女,五年前在子女安排下做健檢,意外發現甲狀腺結節,她收下報告但未追蹤,過年前再次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有變化,至新陳代謝科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切除後目前接受治療中。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 大多為良性甲狀腺是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素來掌管代謝,影響全身器官,而甲狀腺結節則是甲狀腺內腫塊,通常小且無症狀,好發於女性,大多為良性。衛福部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永新表示,甲狀腺結節雖然多為良性,不過仍有少部分患者會變成惡性腫瘤,因此需定期追蹤。 蔡永新指出,陳女士的甲狀腺素(T4)及甲狀腺刺激素(TSH)檢測功能正常,但超音波檢查發覺其結節從1公分變大至1.5公分,並有鈣化現象,且形狀不規則,故安排細針穿刺抽取甲狀腺細胞,病理檢查報告為惡性。健檢可揪出潛在疾病或癌前病變 及早治療提高治癒率健檢不能保證身體健康,如同汽車定期保養仍會有突然故障的風險,不過健檢仍可以揪出一些潛在疾病或癌前病變,減少疾病的嚴重度,提高治癒率。當發現報告出現紅字時,不一定就代表疾病,建議就醫與醫師討論,針對個別狀況安排檢查或治療,並調整日常生活習慣,減緩、改善病程的發展。

人工智慧精準追蹤 中華電信欽點農譯AI薑黃進軍國際

人工智慧精準追蹤 中華電信欽點農譯AI薑黃進軍國際

薑黃如何以AI概念切入?傳統農作物將顛覆你的想像。圖片提供 / 交擎生技(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只會灑水控溫的農場不叫「AI農場」!想像你在美療中心進行全身精油按摩,千里之外,你在花東縱谷一畝薑黃田,從播種、灌溉、光照、病蟲害解決、收割、剔除不良品等環節,按部就班自動完成。偶爾,你可以透過視訊觀賞綠油油的薑黃田,不論起風、作風颱、做大水,AI農場已經判斷並執行完所有防禦步驟。你給AI農場取個暱稱,就叫做「mini me」,它是數位分身的你,不需要你「叫」它做事,「它」會做「你」要做的事!電信龍頭也成自耕農!控股5G智慧農場 研發團隊深具期待台灣有個秘密智慧農場,正突破以往農業的4.0思維,提供民眾真正在地無毒、的產品。而這樣的務農團隊,包括交大生科系教授陳文亮、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林一平等人,共同打造無毒智慧農場。因為「凡吃進嘴裡的,越新鮮越好」,這個由教授等級組成的團隊,種出功效與安全性足以晉升國際,屬於MIT的「AI薑黃」。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華電信醞釀已久5G智慧農場概念的實踐。電信龍頭加上教授級的團隊所打造的農場,可能顛覆你的想像。走進中華電信學院板橋的「秘密基地」,原是一個大樓,但轉角後,卻見科技感十足的農田。圓弧狀的高架燈管,感測器、滴管灑水系統等設施景觀,這是一個全自動化的AI智慧農場。仔細看,培育的是一個個袋裝土壤整齊排列、綠油油的薑黃及丹參作物。透過app系統,不僅能精準灌溉,更能掌握土壤菌相來打造無農藥的「生物抑制劑」。圖片提供 / 農譯科技中華電信在去年所舉辦的資通訊技術研討會就提及台灣傳統農業面臨的困境,因此希望能以邁向5G世代的智慧農場,扶持並深耕台灣產業。透過身經百戰的交通大學生科團隊,激撞出要降低農業門檻,為返鄉青農打造新一代的務農雄心。保健食品越吃越毒?把握兩關鍵「產地」與「土壤」薑黃深具原料市場潛力,也是高經濟產值作物。數十年來在全球保健食品使用排行榜上,從未掉出十名外。原料多來自印度、日本、泰國、美國等地,台灣也不乏種植的農民。薑黃產地影響品種,如同紅景天在台灣本地品種是刺五加,雖種源不同但各有優勢。以薑黃素比較,紅薑黃是含量最飽滿的種源,加上AI系統檢測,保證每批種源不變質,有優秀的品種與不斷篩選,在栽種的第一線就贏得關鍵優勢。交大生科系教授陳文亮說明「AI薑黃」的培育:除了透過手機app系統,就能進行有效益、精準的水分灌溉、溫度、光線掌握,重要的是,還能透過深入土壤的sensor來知道微生物的菌相以提升薑黃品質及維持土壤健康。除此當中還有另一關鍵,就是找出病蟲害防治方向,打造非農藥的「生物抑制劑」,解決蟲害問題。透過土中的sensor能感測各項生物與環境數據,推測病蟲害發生機率及土壤健康狀況,搭配研發的病蟲害配方及獨家研發的益生菌複合液施肥,讓智慧農場產出無毒健康的薑黃,優化薑黃素的量使其可以高出一般五倍。AI數據化的延續成果,更能預測收成量,讓種植成果更有依歸。務農團隊是由教授等級團隊帶領,包括交大生科系教授陳文亮、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林一平等人,共同來打造無毒智慧農場。圖片提供 / 農譯科技透過智慧農場系統所種植的薑黃,打破了原本種1年休3年的農收模式,能每年持續耕種、土壤也不會酸化。栽種出來的「AI薑黃」更通過SGS各項檢驗,無重金屬、無毒,無農藥,乾淨天然。透過最新生物科技研發出來的「生物抑制劑」是一種胜肽,隨著雨水降落進入土壤時便成為蛋白質,不但能夠有效的抑制害蟲生長,分解後還能變成肥料。延緩農地營養耗損,有機質增加,有強壯土壤才能長出活力農作,真正吃到健康薑黃。後疫情時代保健要有更高效率 薑黃素後勢強勁看好透過科技數據帶入的栽種法,智慧農場產出薑黃素的量高出一般五倍。圖片提供 / 交擎生技在後疫情時代來臨,薑黃之所以成為保健要角,最主要就是薑黃素被證實為抗老、排毒、抗發炎、免疫力調節影響因子之一。SPINS市場數據顯示,就健康關注點而言,2018年薑黃銷量佔比較大的仍然是緩解疼痛和炎症類別產品。截至2018年11月4日的52週內,美國食品通路的銷售增長20.9%。在緩解炎症和疼痛方面,薑黃在美國傳統通路和有機店舖,關節健康類產品中也位居榜首,銷量分別增長了32.2%和12.2%。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 LLP在2020年04月發表的「薑黃素的全球市場 - 成長率,趨勢,預測(2020年~2025年)」報告指出,全球薑黃素市場在2019年到2024年間,預測將以12.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健康意識的高漲,及薑黃素的健康作用,纖維及化妝品領域之用途的擴大等成為促進這個市場成長的主要原因。結合Scoby益生菌發酵釀造 薑黃飲品從此甘口好喝陳政男教授以專利超音波水精萃方式,不僅大幅保留薑黃素活性,更以卵磷脂微脂體包覆薑黃素分子不被胃酸破壞。圖片提供 / 交擎生技打造優質的原料,再來就是產品化。台灣薑黃產品不少,但萃取濃度普遍不足且未標準化。同樣一罐薑黃粉,來自印度與台灣紅薑黃品種,有效成分薑黃素差距可達數十倍。為此,負責原料產品化的交擎生技與嘉義大學合作,採用陳政男教授開發的多國專利超音波水精萃,以非化學試劑萃取薑黃素,並且持續運作達到每批商品標定濃度。此外,自然粉狀薑黃在口感上的嗆辣感,適口性不佳。為解決此問題,陳政男教授團隊與交擎生技採用農譯科技AI薑黃,在測試過數十種菌種組合後,進一步以多國專利Scoby益生菌來發酵純化後的薑黃素,不但去除了薑黃素入口的苦澀嗆辣感,轉化為甘醇的辛香氣息,打造出薑黃界大吟釀等級的「黃肽吉」。這就是我們看到由智慧農場生產出的獨特薑黃產品。多國專利卵磷脂包覆 有效保護不被胃酸破壞為讓薑黃素不被胃酸破壞,以卵磷脂微脂體包覆的示意圖。圖片提供 / 交擎生技為提高活性,更以卵磷脂微脂體包覆薑黃素分子,有效保護薑黃素不被胃酸破壞,避免薑黃素被快速排出體外,大幅提高了腸道吸收率、讓人體吸收。目前「黃肽吉」薑黃不僅是交大唯一指定的AI智慧農場直送產製,防疫期間更是研發人員親身見證的優質營養補充品。在農業轉型的發展下,智慧農場系統目前已建置於寶山、南庄農場等各地,持續進行研發與實務工作。在邁向農業4.0的同時,更需要返鄉青年來創造新一代的務農環境,協助農民推廣種植無毒高經濟作物,除保證民眾食安無虞,也能讓台灣農業價值得到真正的傳承。更多內容請見:農譯科技https://www.agritalktech.com/交擎生技https://www.facebook.com/ciaoxy/

過年後腰圍胖一圈 喝消脂茶揮別脂肪

過年後腰圍胖一圈 喝消脂茶揮別脂肪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年節大吃大喝攝入過多熱量,加上作息不正常,運動量減少,一不小心腰圍就胖了一圈。年後的診間裡,總是聽到上班族唉唉叫「變胖了」,平均增加1~2公斤以上,因此尋求中醫減重。中醫表示,煮中藥消脂茶當茶喝,可以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適合大多數體質的民眾,不過如果胃弱,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病史的人,則不適合空腹喝。 42歲的王先生體重90多公斤,外表壯實,火氣大,排便不順,臉部長滿青春痘,有頭皮毛囊炎等皮膚問題,容易長口瘡,食欲很好,工作壓力大時喜歡吃東西紓壓。3個月前尋求中醫減重,經診察其舌苔黃膩,脈滑數,屬燥熱體質,遂以清熱瀉火、潤燥滋陰的中藥處方,用大柴胡湯、調胃承氣湯、澤瀉、荷葉加減治療,並且輔助穴位埋線,持續治療2個月後,王先生減輕了6公斤。但由於過年期間大吃大喝,年後體重又回升1公斤,趕快回診繼續接受中藥及穴位埋線治療。中藥調理、針灸、穴位埋線,哪種減重方式好?新富錦中醫診所黃茵婕醫師表示,中醫減重方法分成三類,分別是中藥體質調理、針灸、穴位埋線減重。中藥的減重原理是根據患者的肥胖體質來辯證施治,主要分痰濕、氣血虛損、實熱或濕熱證型。利用中藥方劑對證治療,以祛濕化痰,補益氣血,清除實熱及濕熱,讓失調的身體功能恢復平衡,再配合穴位埋線雕塑體型,加強新陳代謝,抑制食欲,利水消腫,並可輔助運用穴位埋貼耳珠,刺激內分泌、渴點、飢點、胃及神門等穴點,以降低食欲及紓解焦慮感。再搭配少吃多動,多管齊下,就能瘦得健康,瘦得長久。上班族沒時間常常針灸,可以搭配迅速、便利的埋線減重療程,調整失常的內分泌及新陳代謝,提高身體對醣類和脂肪的代謝能力,消除水腫、排除體內積存過多的水份,還能控制食欲及降低飢餓感。每1~2周埋線一次,一次花10~15分鐘,通常3~6個月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即可收到瘦身效果。 年後消脂茶 消脹氣、降血脂、去寒濕針對年節期間吃吃喝喝肥油上身,黃茵婕提供一帖消脂茶,具有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等功效,有助甩掉多餘脂肪。【材料】丹參2錢、山楂1錢、陳皮2錢、決明子2錢、黃耆2錢、生薑3片。【做法】將所有藥材用過濾袋裝好,加入1000cc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稍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丹參:降血壓、降血脂、對抗血栓形成,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不錯的功效。黃耆:補氣,利水消腫。生薑:去寒除濕。山楂:含有解脂酶,去油解膩,消食助消化,降血脂。陳皮:理氣健脾,消脹氣,燥濕化痰。決明子:清肝瀉火,潤腸通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