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豬油饅頭 丟了三品烏紗帽

為一個豬油饅頭 丟了三品烏紗帽

2021/2/15(2022/3/15 3:20更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也周張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階,合入三品,已團甲。因退朝,路旁見蒸餅新熟,遂市其一,馬上食之,被御史彈奏。則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遂落甲。

這個故事記載在唐代筆記小說《朝野僉載》中,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還有點匪夷所思。

武周時期,朝廷有位官員叫張衡,雖是令史出身,卻已官列四品,倘若再升一階,就是三品官員。在唐朝,宰相一般也才至三品。所以在唐朝的官場上,從四品到三品是個相當難闖的險關。

現在,「官吏」二字常常連用,而在古代,官與吏的地位卻相差懸殊,吏遠遠不及官。杜甫的《石壕吏》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記述,詩中提到夜裡來強制徵兵的差役就叫吏。吏員出身的張衡在官場幾經摸爬滾打,終於位列四品。通常,如此出身的人要爬到四品高位確實是難乎其難。張衡不僅官拜四品,而且吏部已把他列為三品官員的候選人,著實讓人嫉妒。

然則值此緊要關頭,張衡卻不慎踩了地雷:一日退朝途中,他看到路邊有人出售新鮮出籠的蒸餅,還熱氣騰騰的。此時,饞蟲早已被引上喉嚨,他禁不住誘惑就購得一份充飢。糟糕的是,這個偷吃的鏡頭正好被一位御史捕捉到了。於是,這位御史便在武則天駕前彈劾張衡的行為有損官儀。

古代臣子們上朝,天不亮就得出門,估計沒有時間吃早點,碰到冗長的朝會要耗上幾個小時方告結束。退朝之後,他們時常還得處理公務,所以餓上大半天也是家常便飯。

唐代貞觀四年,太宗下詔在朝堂外廊下設食,為參加朝會的全體官員供應一頓工作餐,稱「廊下食」,從而成為唐代的常制。唐朝前期,廊餐的伙食肯定不至於太過寒磣,所以張衡退朝之後還飢腸轆轆並非因工作餐過於簡陋所致。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張衡退朝回府時依然腹中空空如也。武則天接到御史的檢舉後,揮毫批了幾個觸目驚心的字眼:「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眼看就要到手的三品烏紗就這樣因為一個蒸餅而功虧一簣。

何為流外?唐代九品以上,包括九品的品級官員都可統稱流內官。而介於品官與庶民之間的吏員,則被歸為流外官。流外官是在朝廷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擔任低級職務的吏員。一旦成了吏,由吏入官者堪稱鳳毛麟角。當然,也有少數佼佼者鴻運當頭,由吏升遷至品官的行列,即為入流。

與張衡相比,中唐時期的宰相劉晏就沒那麼倒楣了。清晨冷風刺骨,寒氣逼人,上朝途中他買了幾塊熱餅捧在手中取暖,還沾沾自喜道:「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那麼直接導致張衡悲劇的蒸餅究是何物呢?

這個問題得從最具東方特色的飲食生活傳統之一──蒸食技術開始說起。早在八千年前,先民們就已經用蒸法烹製穀物。後來,隨著小麥的傳入以及麵粉磨製技術成熟後,人們也將蒸法借用到麵食的烹飪中。

前述的蒸餅與它的近親──籠餅,都是蒸食技術在麵食打造時的成功典範。

籠餅,顧名思義是放在蒸籠裡蒸製的麵食,相當於現代的饅頭或包子一類的食物。宋代陸游的《蔬園雜詠.巢》記載:「昏昏霧雨暗衡茅,兒女隨宜治酒餚,便覺此身如在蜀,一盤籠餅是豌巢。」陸游自注曰:「蜀中雜彘肉作巢饅頭,佳甚。唐人正謂饅頭為籠餅。」毫無疑問,陸游所說的蜀地饅頭,是以肉末為餡所製作的鳥巢型的麵點──肉包,也正是唐人口中的籠餅。

對於蒸餅,不同的時代似乎有不同的定義。譬如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石虎好食蒸餅,這種蒸餅「常以乾棗、胡桃瓤為心蒸之,使拆裂方食」。而唐代的蒸餅,做法稍有差異。《酉陽雜俎》中記載,「蒸餅,法用大例麵一升,練豬膏三合」。從段成式的描述來看,唐代的蒸餅是一種以麵粉和豬油膏為主要原料的麵點。

如此,禍害張衡的蒸餅只是一個不含肉餡的豬油饅頭而已……

(本文摘自/辦一桌大唐饗宴:唐朝廚房有什麼?從西域胡食到帝王御膳,兼容天下的美食文明初體驗/麥田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