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無痛血尿」竟是癌!醫揭「泌尿上皮癌」恐致腎衰竭:3類人要小心
泌尿上皮癌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手術、化學治療、免疫療法與標靶治療。醫師會依腫瘤期別、位置與腎功能等綜合評估,決定是否手術或採取其他治療策略。許竣凱提醒,由於症狀並不明顯,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如出現血尿應盡早尋求醫療診斷,降低腎功能惡化與癌症擴散風險。
延伸閱讀:
腎臟裡「長水泡」超危險!小心「多囊腎」腰酸背痛、血尿都不放過
無痛血尿恐是警訊
輸尿管是連接腎臟和膀胱的重要通道,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泌尿上皮癌發生率每10萬人中約有40~50例,臨床上,醫師會利用尿液檢驗、膀胱鏡、超音波及電腦斷層等方式診斷。若排除泌尿道感染、輸尿管結石等會伴隨疼痛的血尿後,便應高度懷疑腫瘤的可能性。
許竣凱指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症狀並不明顯,常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但若忽略初期症狀,腫瘤可能造成阻塞及腎衰竭,或是逐漸擴散,甚至出現遠端轉移,威脅生命。
延伸閱讀:
泌尿道感染會自己好嗎?該看什麼科?吃蔓越莓有用嗎?女性必知5QA
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
泌尿上皮癌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手術、化學治療、免疫療法與標靶治療。以手術而言,又有腹腔鏡及達文西手術等選擇。雖腹腔鏡手術具備傷口小、恢復快等優點,但受限於視野與操作難度,目前醫界多以視野清晰、操作靈活的達文西手術為主,能在三維立體高解析視野下精準切除腫瘤,並同步進行輸尿管與膀胱重建。
許竣凱進一步解釋個案,因腫瘤位於下段輸尿管,在化療成效良好情況下,僅需切除病灶,再將膀胱提起與輸尿管重新銜接即可完成重建。若能完整切除,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成,但仍須定期追蹤以防復發。
許竣凱提醒,若出現血尿,應儘速就醫,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才能避免腎功能惡化與癌症擴散的風險。高風險族群包括:
- 吸菸者
- 長期暴露於環境污染
- 有家族病史者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