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問問》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

《優活問問》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

2025/10/17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根據疾管署統計,自10月1日開打以來短短兩週內,已經有約212萬人次完成接種,由於施打需求超出預期,疾管署也緊急增購20萬劑疫苗,確保供應充足。不過,許多人也好奇:流感疫苗該怎麼挑?保護力能維持多久?會不會有副作用?Podcast《優活問問》將帶大家深入了解今年的流感現況,以及如何挑選最適合的疫苗,幫助民眾安心面對流感季。

本篇文章目錄

2025年台灣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期,目前疫情持續升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估,10月將現罕見的流感高峰,呼籲民眾盡早接種疫苗。為此,《優活健康網》訪問新光醫院感染科醫師黃建賢,帶大家進一步認識流感現況、流感疫苗挑選、流感疫苗副作用等常見問題。

歡迎收聽Podcast【EP5.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feat.黃建賢醫師

延伸閱讀:
7歲童染「A型流感」併發腦病變險喪命⋯中醫揭流感重症「9大徵兆」

隨著疫情解封,民眾戴口罩與勤洗手的習慣鬆懈,新冠肺炎與流感疫情逐漸走向全年化。以往流感多集中於每年11月~隔年3月,但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流感病例,尤其6~8月不僅有流感,還有新冠病毒流行,而9月底又出現新一波流感疫情,與往年10月底才進入流感季的情況不同,代表今年流感疫情需特別注意。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流感病毒型別出現變化,早期以H1N1為主,近期則以H3N2為主。由於病毒型別改變,民眾缺乏對新型病毒的免疫力,導致感染人數增加。特別是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如糖尿病患者、肝硬化病人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以及50、60歲的中壯年族群,得到流感的風險更高。

流感跟感冒如何分辨?

不少人說,「今年流感比新冠還難受。」其實這與流感病毒型別不同有關,以目前流行的H3N2為例,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沙啞等呼吸道症狀,並伴隨肌肉痠痛、發燒、發冷等情形,且這一波病人病程通常較長、恢復時間也更久一點。

流感跟感冒如何分辨?流感病毒分為A、B、C、D類型,其中A型(如H1N1、H3N2)症狀最為嚴重,其次為B型,C與D型則多為輕微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若感染A型或B型流感,與普通感冒會有明顯差異,例如,流感不只會高燒到40度,還可能出現劇烈的肌肉痠痛,甚至「痛到無法行走」。因此,若出現高燒、劇烈痠痛等症狀,建議儘速就醫並接受檢測。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疫苗的保護作用有2個:

  • 第1,能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
  • 第2,即使感染,症狀通常也會比較輕微。

因此,建議民眾在流感季開始前就儘早施打疫苗,別等到症狀出現才想要接種,此時已來不及發揮保護效果。

流感疫苗打完多久才有保護力?流感疫苗接種後,身體需要2週才能建立足夠的保護力。不過,2025年的情況比較特殊,9月底已經有不少流感病例出現,顯示流感季節提早報到。因此,建議民眾把握時機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延伸閱讀:
流感新增16例死亡!5歲女童發病到過世「僅10天」疾管署籲做1事

流感疫苗怎麼挑?

目前流感疫苗有7種不同的選擇,包括6款針劑疫苗及1款免挨針的鼻噴式疫苗,目的是讓民眾根據身體狀況挑選適合的疫苗。雖然疫苗選擇多元,但也可能讓人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挑選,下面提供一些建議。

例如,傳統流感疫苗多使用雞蛋製成,但部分人對雞蛋或疫苗中成分會產生過敏反應,「細胞培養疫苗」則避免了這個問題,效果與其他疫苗差不多,但過敏機率較低,因此對容易過敏,尤其是對雞蛋過敏的人來說較為合適。

今年也新增了「鼻噴式疫苗」,這是一種直接噴灑在鼻黏膜的疫苗,不需要打針,透過鼻腔吸收來產生免疫反應。特別適合怕打針或容易暈針的人,尤其是孩童可以減少接種時的恐懼與不適,讓整個過程更輕鬆。

總結來說,如果是容易過敏的人,建議選擇細胞培養疫苗;如果是孩童或是怕打針的人,則建議選擇鼻噴式疫苗。

流感疫苗能維持多久?

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期大約4~6個月。以往這段時間其實就很足夠了,因為流感的流行季節大多集中在每年11月~隔年3月,剛好和疫苗的效期重疊,能有效提供防護。

流感疫苗為什麼只有三價?過去幾年的流感疫苗為四價疫苗,內容包含兩株A型病毒(H1N1、H3N2)和兩株B型病毒。但自2020年起,B型流感中的「山形株」已不再流行,因此多數專家認為,三價疫苗已足以提供良好保護。

以台灣目前流行情形來看,三價疫苗的涵蓋率:

  • A型(H1N1):約90%
  • A型(H3N2):約80%
  • B型:約94%

雖然,接種疫苗後仍然有可能感染流感,但症狀會比沒有接種疫苗者來得輕微。如果有先打疫苗,即使不小心感染,症狀通常都比較輕微,身體也比較能撐住,至少還能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不至於被拖垮。

流感疫苗會有副作用嗎?

流感疫苗確實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因為它是將病毒的一部分(不是整個病毒)注射進體內,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反應,這種反應的機轉和感染流感時類似。

不過,真正感染流感時,病毒會在體內繁殖,症狀通常會拖上1~2週,而疫苗只是單次刺激,不具繁殖力,所以引起的症狀較輕微,像是鼻塞、輕微咳嗽、發燒或注射部位痠痛,大多在1、2天內就會緩解,就像一場小感冒,卻能幫身體建立保護力。

這些副作用雖然會有一點不舒服,但實際上,身體有產生反應反而是好事,表示疫苗確實刺激到免疫系統,開始建立保護力;反過來說,如果打完疫苗完全沒有反應,有可能是身體免疫力較差,疫苗效果可能就沒那麼好。

打流感疫苗不舒服該怎麼辦?通常會建議使用普拿疼來舒緩症狀,如果對普拿疼過敏,也可以改用其他退燒止痛藥物。其實,大部分人的症狀都不會太嚴重,大多數不需要吃藥,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就能很快緩解。

流感會自己好嗎?

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是兩回事。一般感冒大多由其他病毒引起的,症狀像是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有時發燒,但整體病程較輕,也較少出現併發症,死亡率幾乎可以忽略。通常多喝水、多休息就會自然痊癒。

流行性感冒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狀比較明顯,像是高燒、全身痠痛、疲倦等,而且風險在於「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會併發肺炎,甚至可能引發重症或死亡」。根據病毒株的不同,死亡率可能從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到五不等,尤其是當碰上新的病毒株,身體沒有既有的免疫記憶時,風險會更高。

面對流感千萬不能像感冒一樣掉以輕心,「絕不能忍一忍就過去了」,仍需盡早就醫、投藥,並且事先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預防重症或降低死亡風險。尤其今年情況特別不一樣,9月中下旬開始流感疫情就明顯升溫,整體比往年提早。面對這樣的狀況,民眾更要有預防的意識,盡早做準備。

本文為錄音精華整理,本集內容由《優活健康網》總編輯林筱庭主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