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運動習慣?專家公開3個「持續運動祕訣」:每天深蹲5次就好
2025/10/22
運動對血壓與血糖的雙重好處
許多研究已證實,運動能有效降低血壓。其原因包括:
- 減少循環血液量:運動促進多餘水分與鈉的排出,使血壓下降。
- 促進一氧化氮分泌:一氧化氮能擴張末梢血管,降低血壓。
- 放鬆神經系統:運動帶來的放鬆感可抑制交感神經活動,進一步穩定血壓。
在血糖控制方面,運動能消耗肌肉能量來源葡萄糖,就像汽車消耗汽油一樣,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但這種效果是暫時的,因此必須持續進行,才能對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延伸閱讀:
飲食超清淡,膽固醇仍偏高?三高藥物會吃上癮嗎?家醫科醫師這樣說
3個讓運動持續的祕訣
- 找人一起行動:與家人、朋友或運動夥伴一起運動,比單打獨鬥更能堅持下去。例如與家人跑步、牽狗散步、打高爾夫,或在健身房請私人教練等。
- 營造必須動起來的環境:透過生活動線的設計,讓自己被迫多活動,例如選擇需要繞路才能到達的廁所、使用會晃動雙腳的椅子、或在家中放置運動器材等。
- 比平常多動一點:如果平時晚餐後習慣躺著看電視,不妨改成坐著看;若已經坐著,試著去洗碗;洗完碗再做幾個伸展,或在一小時內沖澡前做幾次深蹲。即使是微小的改變,也能逐漸培養運動習慣。
延伸閱讀: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左手?量血壓「6大NG行為」:準不準看這件事
推薦的下半身運動
下半身擁有多塊大肌肉,包括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臀大肌、大腿後側(腿後肌群)及小腿肌。運動這些部位能高效提升血壓與血糖控制效果。以下是幾個能在生活中實踐的簡單動作:
- 爬樓梯:不論家中、公園或車站,只要有樓梯就能做。
- 墊腳尖:抬起腳跟,保持腳尖著地,連續5〜10次。
- 深蹲:每天從5次開始,逐漸增加。
運動要見效,關鍵在於持續而非強度,循序漸進才能長久。從「自己能做到」的程度開始,3個月後身體就會出現正向變化。運動不必一開始就高強度,從每天一點點改變做起,便是養成健康血液與年輕血管的第一步。
(本文獲元氣網授權轉載,原文為:飯後只想躺平看電視懶得動?心外醫教將運動自然融入生活3個技巧)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