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季小心鼻過敏!醫揭「免疫重塑」最佳時機:把握●●歲前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表示,台灣兒童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達37.8%、高居世界第1,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每5人就有2人罹患鼻過敏;成人盛行率也有26.3%,換算每4人就有1人。
延伸閱讀:
「過敏性鼻炎」讓人半夜鼻塞睡不著?中醫揭「2穴位」一按就通暢
5~11歲是過敏性鼻炎好發年齡
姚宗杰說明,過敏性鼻炎不僅會造成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還可能引發頭痛、嗓子癢或咳嗽,嚴重時甚至影響睡眠與學習專注力。統計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病童合併有過敏性結膜炎、2~4成病童可能合併氣喘、1~2成合併有異位性皮膚炎,且容易引發感染共病,如鼻竇炎、中耳炎等。
「一項亞洲回顧性研究也顯示,7成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青春期以前就發病,其中5~11歲正是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年齡,但此時免疫力尚未完全定型,正是重塑免疫的絕佳機會,若能透過科學方式訓練免疫系統應對過敏原,病情可望獲得長期穩定控制,更能提高根治機率。」姚宗杰指出。
延伸閱讀:
鼻過敏「5大原因」你中哪一項?中醫:善用「6種食材」可緩解
傳統療法對中重度病患效果差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呂克桓表示,澳洲一項針對千名兒童與青少年的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不僅會影響睡眠的品質與時長,讓孩子陷入「難以入睡、睡眠不穩、白天仍感疲倦」的惡性循環,也會對學業造成影響。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如果過敏性鼻炎沒有得到妥善治療,患者的專注力會下降,成績表現也會明顯變差。
然而,傳統的治療方法如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只能暫時抑制免疫反應、緩解症狀,無法真正根治疾病。呂克桓指出,即使調高劑量及給藥頻率,治療成效難以滿足中重度病患的需求,一旦停止或減少用藥,症狀往往會再次出現甚至加劇,患者迫切地需要治療新選擇。
新式舌下減敏療法5~11歲適用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王敬瑜表示,若是使用一般藥物無效後,目前已有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自2025年7月23日起,衛生福利部擴大適應症對象,除了原本12~65歲病患,新增5~11歲也在適用範圍,只要確認過敏原為塵螨就有機會用藥。
王敬瑜說明,舌下減敏療法是透過每日服用1次藥物的方式,達到長期接觸少量塵螨萃取物的效果,重塑免疫系統以對抗過敏原。重塑免疫的過程如同馬拉松,所需時間較長,且需要長期穩定的訓練,目前建議至少治療1.5年,治療前期可能會先出現水腫等副作用,約在治療8~14週時會明顯看見症狀減輕。
王敬瑜提醒,該新式藥物目前尚未納入健保,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為例,患者每月的自費藥費約在新台幣6,000元上下。他補充,當完成1.5年的治療後,可望長期控制疾病;若進一步持續治療達2~3年,整體效果甚至可維持5~6年,達到穩定控制的目標。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