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前要先加鹽,還是起鍋前再加?日本鹽專家教你「1招」完美調味

炒菜前要先加鹽,還是起鍋前再加?日本鹽專家教你「1招」完美調味

2025/9/9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炒菜時加太多鹽巴,結果要吃的時候卻覺得很鹹?日本鹽品鑑協會代表理事青山志穗、醫學博士白澤卓二於《提高免疫力的鹽》一書中,分享鹽巴的相關研究,解說選擇與使用鹽巴的方法,並提倡在家也能實踐的「適鹽生活」,幫助讀者輕鬆提高免疫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鹽巴調味要在烹調後、食用前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煮飯時嘗一下味道,發現不夠鹹就追加了更多調味料,結果要吃的時候卻覺得很鹹?或者是:你覺得「調味的剛剛好」的料理,家人們吃起來卻抱怨「太鹹」、「味道太濃」?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也是因為每個人需要的礦物質不一樣。而且鹽巴溶解在水中之後,也會感覺不那麼鹹。這種作用被稱為是「去掉鹽巴的稜角」(譯註:精製的鹽巴中,氯化鈉含量在99.5%以上,天然鹽的氯化鈉含量則在80%左右,其餘成分為氯化鎂等鹽滷,有軟化鹹味的作用)。

如果想要一次替整道菜調味,最後往往會添加比預期還要多的鹽巴。因為就像「外觀好看,食物才好吃」這句話一樣,人類透過眼睛確認到的狀態,會影響食物的味道。但是鹽巴溶解到食材後,就無法用肉眼確認究竟添加了多少分量。焦慮地不斷調整味道,反而會不小心就加了太多鹽巴。

這樣的話,究竟該怎麼辦才好?答案很簡單。只要盡可能地不加鹽巴,要吃的時候再添加進去就好。煮湯的時候,也是要喝的時候再撒鹽巴,並等到鹽巴溶解後再享用。

延伸閱讀:
有食譜》日本超萬能調味料!自製「鹽麴」只需5步驟:發酵1週就能吃

適鹽生活也能各自美味

根據這樣在料理上撒鹽巴的方式,我將這稱為「鹽巴撒撒」。透過「鹽巴撒撒」這種方法,就可以看到自己調味時使用了多少鹽巴,而且還能夠透過舌頭與鹽巴的直接接觸,更容易感覺到鹹味,進而減少鹽巴的用量。

透過自己的手指捏出需要的分量後添加到食物中,就可以知道加了多少鹽巴,如此一來就不會吃進過多的鹽巴了。一旦添加了鹽味,之後就很難掩蓋或加以調整,所以建議一開始的用量不要太多。如果味道不夠,就一邊品嘗一邊慢慢地一點一點添加。

「鹽巴撒撒」這種方法的好處很多,但我最想強調的一點是:全家人可以在享用相同餐點的當下,獲得每個人需要的適量鹽分。

負責烹飪的人很難根據每個人的需要,同時製作出清淡口味的菜餚與濃厚口味的料理。透過「鹽巴撒撒」這個方法的話,就可以只做一道菜,每個人卻都能享用到美味與健康。

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中途更換使用的鹽巴。如果是炸雞塊,就可以用鹽巴帶出雞油的甜味,也可以用鹽巴提出鮮味。兩種口味還可以交替著吃。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使用附帶口感的鹽巴,來享受口感變化的樂趣。

如果在餐桌上準備好幾種具備不同特色的鹽巴,還能一邊享受「適鹽生活」,一邊熱烈地討論:「哦,加這種鹽巴味道更好」、「不不,加這種鹽巴吃起來更好吃」等等。

延伸閱讀:
鹽是血壓升高的主因嗎?日本研究揭真相:「鹽巴敏感度」因人而異

實踐「鹽巴撒撒」的方法

以前,吃飯是為了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現在可不一樣了。現代人會在飲食中尋求「樂趣」和「美味」。如果不滿意料理的調味料,可能會覺得飽卻不覺得滿足,所以往往會在飯後吃些不必要的零食,尋求「樂趣」或「美味」。

如此一來,就無法好好控制鹽分的攝取量,反而多吃進額外的熱量和糖分,這樣其實並不健康。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請務必充分利用「鹽巴撒撒」的調味方法,烹煮出美味健康的餐點。

實踐「鹽巴撒撒」的方法:

  • 容易控制鹽巴的分量
  • 舌頭直接與鹽巴接觸, 更容易感受到鹹味, 進而減少用量。
  • 可以看到鹽巴的用量, 就不會過度調味。
  • 讓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 都能享用相同的料理,並加入適合每個人的鹽巴量。
  • 改變鹽巴就能改變料理的味道, 享受料理的方式也變得多元。
  • 不同鹽巴帶來的味道差異, 讓餐桌上的談話更加開心。

(本文摘自/提高免疫力的鹽/出色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