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可逆轉!台大醫研究證實「這款開心手術」成功恢復認知能力

失智症可逆轉!台大醫研究證實「這款開心手術」成功恢復認知能力

2022/7/27
老年失智證實可逆轉!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統計156位、平均年齡82歲的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合併失智患者,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前有近4成屬輕度失智患者,術後持續追蹤1年,有超過1成病人改善至脫離失智症。此研究成果近期已在國際頂尖老年醫學期刊《老化》(AGING-US)公開發表。

本篇文章目錄

心臟疾病恐致失智!但有逆轉機會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8%有輕微認知障礙者,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等於平均每13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更達到每5人就有1人。失智症成因除了退化性如阿茲海默症之外,約有10%是因曾發生腦中風或心衰竭的血管性失智症,好發病症例如:主動脈瓣膜狹窄。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許榮彬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年長者常見的退化性疾病,病患可能會出現胸悶、昏倒、心衰竭等症狀,例如:喘、水腫等,會影響腦部血液灌流循環不良,造成認知功能障礙。

此外,由於傳統開心臟手術的過程中,皆需全身麻醉並使用體外循環,亦會產生心臟血流量降低、提高腦神經認知功能退化的術後風險。臨床研究顯示,有26%的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會發生神經認知障礙的症狀。

延伸閱讀:
久患「高血壓」出現呼吸易喘、心悸⋯恐因心臟「2片瓣膜」合不起來

術後1成患者脫離失智!可正常運動、算數都沒問題

林茂欣表示,近年針對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長者進行「經導管主動脈辦膜置換」(TAVR)手術,採有別於傳統開心手術的微創技術,傷口小、時間短,不需要全身麻醉及體外循環,相較傳統手術風險大減,同時更增進心臟輸出量及腦部血流量,顯著改善神經認知功能。

「以往對於失智症的認知都是無法逆轉、只能延緩,這次研究成果可說是國際上首次證實失智症可被逆轉。」林茂欣解釋,該研究追蹤1年患者術後復原情況,發現失智症患者比例從原先的39.1%,進步到只剩27.7%,即約逾1成患者好轉,甚至通過再次簡短智能測驗(MMSE)、巴氏量表(BarthelIndex)等失智症量表測試,透過測試對於語意、邏輯、色彩辨識能力的進步,證實脫離失智症狀。

延伸閱讀:
最新研究》肥胖真的會加速失智!若還有「這病」憂鬱症風險再翻倍

病友家屬代表、台灣大學心理系主任周泰立也現身分享經驗,他的89歲岳父在出現失智症狀後,幾年前開始有明顯易喘、下肢水腫等情形,檢查發現為主動脈瓣膜狹窄;術前是坐輪椅由家人推進診間看診,但術後不僅可自行走路,且不喘也很有精神;最明顯的改變是現在連買東西要找多少錢,都能馬上算出正確金額,參加社區運動也都跟得上並很快做出反應,認知功能幾乎恢復到與常人無異。

此次成果除在國際上失智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外,林茂欣也補充自去年2月起,台灣已開放TAVR手術有條件納入健保給付,免除以往病患接受治療需自費上百萬的困境,手術成功率更是達到9成以上,只要經醫師討論評估後符合資格就可進行,期待能改善更多血管性失智症患者的病情,協助回復正常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