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

孩子跌倒「撕裂傷」要縫合嗎?醫教1招判斷:「2種傷口」恐會留疤

孩子跌倒「撕裂傷」要縫合嗎?醫教1招判斷:「2種傷口」恐會留疤#受傷

隨著暑假來臨,小孩出門玩常帶各種不同的傷口回家,也讓爸媽焦急不已。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孩子常見的傷口包括擦傷、撕裂傷,家長可透過簡單方式來做傷口處理;不過建議受傷後還是要就醫諮詢,因為疤痕是很常見的問題,在受傷初期就要盡量謹慎處理,才能盡量減少後續的問題。

受傷後「馬上冰敷」可能愈弄愈糟?專家教「5步驟」冰敷也要看狀況

受傷後「馬上冰敷」可能愈弄愈糟?專家教「5步驟」冰敷也要看狀況#受傷

我們受傷時,為了怕傷口發炎紅腫,第一個反應可能就是「冰敷」,但若不小心弄錯,可能會使傷口發炎更嚴重,間接延長傷口癒合的時間。對此,物理治療師表示,若傷口外觀上沒明顯的紅、腫、熱,只要感到「疼痛」就開始冰敷,冰敷帶來的壞處可能大於好處。因此,一般民眾可透過一些步驟來判斷是否要冰敷。

運動後 如何分辨是痠痛還是受傷?

運動後 如何分辨是痠痛還是受傷?#受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看診時,常常聽到病人說:「這個痛已經很久了,原本想說休息一陣子就會自己好起來,所以就沒有看醫生,也沒有接受治療⋯⋯但過了幾個月下來,發現根本沒有好,所以『只好』來看醫生了。」從病人的說法中可以聽得出來,他並非不想儘早治療,而是無法儘早發現一個事實:「這不是單純的運動後痠痛,而是已經受傷了!」很多運動員的病人都是因為這樣,才導致延誤就醫時機。受傷時拖越久,復原時間就越長!運動傷害最忌諱的就是「拖」,因為治療運動傷害就是要「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如果可以越早治療,至少損傷的範圍就不會繼續擴大,而且損傷的範圍越小,修復的速度就越快,復健訓練就可以越早開始進行。如果復健訓練可以及早開始,肌力就能夠比較快恢復到受傷前的水準,因為肌力通常會在休息期間快速流失,如果可以縮短休息的期間,肌力流失越少、就更容易練回來。所以,受了傷卻忍著不休息不治療,或者是害怕一旦休息不動肌力會下降,其實這都是最笨的想法,「拖」只會讓傷勢越來越嚴重,讓復原的時間越拉越長。舉例來說,發現大腿輕微拉傷三天了,如果可以立即休息好好治療,可能一週後就會完全復原;但如果忍住痛、繼續訓練運動,拉傷撕裂的範圍就會越來越大,等到肌肉真的出現撕裂破洞的時候,通常都是選手已經痛到影響運動表現,無法正常比賽的時候,如果等到這種時候才要休息治療的話,那就不是幾天的事情了,常常都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夠復原。因此,小傷小痛就要儘早治療,當機立斷停止練習,不要等到拖到大傷大痛,就要休息更長更久的時間,甚至造成無法復原的傷害。不過,到底要如何儘早發現小傷小痛?什麼樣的痠痛是正常的?什麼樣的痠痛又是不正常的呢?從位置和持續時間,分辨是否為運動傷害運動傷害和一般痠痛有五個最大的不同,只要留意以下的疼痛特徵,就可以早期發現,並盡早治療。(1) 疼痛不對稱出現。運動傷害剛開始的時候,通常是單側先發生,身體兩側同時發生運動傷害的機率其實不高。相反的,運動後的痠痛則通常會在身體的兩邊對稱出現,而且疼痛的程度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運動後感覺身體的某一邊特別不舒服,那就很可能不是一般的痠痛,要盡早處理。(2) 疼痛集中在某個點。運動傷害因為是某個特定組織受傷,因此疼痛的感受比較明顯且集中,也就是可以用一個手指頭指出來到底疼痛在哪裡。而運動後的痠痛感則是比較大範圍,不會集中在某個點,比較難用一個手指確切地指出痛點,疼痛的範圍是一整片。如果你的疼痛是很明確的一個點,那麼就比較可能是受傷,而不是運動後的痠痛而已。(3) 痛在關節附近。當痛點非常接近關節,或者就在關節的韌帶或者周圍的肌腱上,甚至就在關節腔裏面,那通常表示有問題,因為運動後的痠痛,絕大多數會表現在肌肉上,所以只要痛點越靠近關節、就越不妙,有很高的機率是已經有運動傷害了。(4) 疼痛沒有逐漸減輕。正常運動後的痠痛,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減輕,如果疼痛感沒有減輕,而是持續、甚至逐漸加重的話,那就不是單純的痠痛,而是運動傷害。另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是痠痛的時間,如果痠痛超過兩天,也就是48小時之後還持續疼痛的話,那就是有問題囉!(5)動作形態因痛而改變。正常運動後的痠痛大多不會改變動作的形態,如果已經痛到必須要改變動作,那就表示有問題。不過,如果受傷不嚴重的話,動作形態的改變很細微,不是很容易發現,可能要請專業人員來診斷。舉例來說,當棒球投手的手肘開始受傷發炎的時候,可以發現他們投球的姿勢開始改變,例如:身體重心變高、手肘往外開、動作變得不流暢等等,甚至會出現一些多餘的奇怪小動作,例如:投每個球與球之間出現甩手的動作、拖延投球的間隔時間等等,當出現這些以前都沒有的怪異小動作,那就表示這個投手已經受傷了!以上五項有關疼痛的類型和位置,對於判斷早期的運動傷害非常有效,當然一般人也可以用於判斷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疼痛,是普通的緊繃痠痛,或是已經有部位發炎了。建議大家可以熟記這五點,就不會忽視一些小徵兆,避免因誤判而拖延了治療的時機,對於各位運動員來說,儘早發現傷害、儘早治療,才能儘早回場喔!(本文摘自/運動功能修復全書/幸福文化)

脊損罹患憂鬱症比例高 籲多注意情障

脊損罹患憂鬱症比例高 籲多注意情障#受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脊髓是人與其它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為生命中樞-腦幹之延伸,負責腦部和軀幹與四肢間的神經信息傳遞。脊髓損傷可能會發生在交通意外、跌倒或工作意外等。在損傷的急性期,病人會因為脊髓損傷的節數而有不同之症狀與表現,越高位的損傷症狀越是嚴重。除了在醫療層面的努力之餘,脊髓損傷病人的情緒問題往往容易被忽略。脊髓被保護在脊椎管腔內,是中樞神經控制四肢活動的唯一神經傳遞路徑,故脊髓若受到損傷即可能造成不同嚴重程度的神經傷害。頸椎屬於脊髓的最高部分,損傷時,除了可能造成四肢癱瘓外,高位頸椎的損傷更可能引起呼吸衰竭而有立即之生命危險,其嚴重程度比胸椎和腰椎更加倍。脊髓損傷後的併發症多且複雜脊髓在損傷後,可能會引起脊髓性休克,是指受傷的部位以下的運動與感覺功能喪失、脊髓反射喪失。亦會引起神經性休克,造成交感神經衝動無法傳遞而引起周邊血管擴張、心輸出量減少,病人會有低血壓、心跳變慢,甚至需急救的風險。脊髓損傷後的併發症多且複雜,如神經性膀胱(排尿困難)、四肢無力、麻痛、肌肉痙攣疼痛、因長時間坐臥導致壓瘡、呼吸衰竭、感染症、體溫調節和性功能障礙等,即使於醫療上積極治療,這些併發症的產生仍會嚴重影響病人之生活品質。脊髓損傷後產生焦慮或憂鬱的比例高達1.3倍佳里奇美醫院運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3,556名脊髓損傷病人追蹤三年以上,發現在損傷後產生焦慮或憂鬱的比例佔8.8%,為非脊髓損傷者的1.3倍。因低落的情緒失去積極復健的鬥志,錯失了可以藉由復健而恢復的黃金時間;也可能因為食慾不振、嚴重睡眠障礙而缺乏復原所需要的體力與精神,甚至影響其免疫能力。亦可能由於心理障礙導致神經疼痛感增強,即使使用了多種止痛與神經穩定劑也難以控制,日夜的疼痛造成病人的情緒與失眠進入了惡性循環之局面。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思維感性的呼籲:面對脊髓損傷病人,無論是醫療人員或是家屬,都需要注意病人是否有情緒上的障礙,必須適時的進行心理評估,甚至鼓勵他(她)們接受心理治療,才能夠讓病人在艱難的復健之路上有更好的復原成果,協助再次尋回生命中的那一道曙光!

那些傷人的話 試著不在意反而更受傷

那些傷人的話 試著不在意反而更受傷#受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的確一直處於各種評價中,有些人會因為在意而受到傷害,有些人則不會。一般來說,大家會認為「受傷的人是因為太過在意」。然而會被別人說「太在意」而努力嘗試不去在意的人,一定知道,「試著不在意」根本是沒有用的想法。為什麼會這樣?理由很簡單。因為別人下了「太在意」這個評價,又會造成一個「小創傷」。別人說你「太在意了」,你就會把人的定義強化成「果然他人會評價並傷害自己」啊,結果變得更加在意他人眼光。因此就算試著要「不在意」也無法順利;相反的,你還會注意到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太過在意的人」。另一方面,不在意他人評價者,則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對於他人的評價,他們可以明確區分為:「那只是他個人的見解而已。」「他是他,我是我。」這類型的人,在生長過程中便體會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在「小創傷」環境下長大的人、以及對於什麼觀念都是被強制灌輸的人而言,很難體會這樣的想法。在別人對自己做出評價時,有些人會直接回應:「事實不是你說的這樣。」「你這樣說讓人很不舒服,可以不要這樣說嗎?」這種人知道評價只是一時的、主觀的、可以修正的;就算不能修正,他也知道自己擁有拒絕的自由,會請對方不要再如此。這也是因為這類型的人生長在平等的人際關係中,所以能夠自然地學到應對方式。但對於一直處於「小創傷」環境的人而言,這是很難學到的一種態度。如果能夠知道評價只是一時的、主觀的東西,對於「他人眼光」的感受也就會一直變化。由於知道「他人眼光」是基於對方主觀產生的相對評價,所以不會拘泥於「非得到好評價不可」。因為他知道對方再怎麼評斷自己,也僅只是「對方」在「該時間點」的評價而已。「對方」在「該時間點」的評價反映了對方當下的問題;而且根據我們自身的表現,評價也是可以被修正的。但如果覺得評價是絕對性的東西,就會認為「對方對我的評價很差,一定是我自己的問題」,而陷入一定要讓自己更好的漩渦裡。因此,在意或不在意「他人眼光」,本質上的差別就是對評價的想法吧。一旦別人說在意「他人眼光」是因為沒自信,你就會陷入要讓自己更好更有自信的無盡漩渦中;但若是知道了評價的本質,對應的方式也就能夠改變了。POINT理解評價只是「一時的、主觀的」的人,不會在意「他人眼光」(本文摘自/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時報出版)

受傷哭喊是自然反應 卻受社會制約

受傷哭喊是自然反應 卻受社會制約#受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類對疼痛的記憶無與倫比。從惡作劇的傳統和人生的各種階段性儀式,到生產、受傷或罹病,那些帶有深刻痛苦的事件讓我們刻骨銘心。依照我們對苦痛的解釋,它們通常會被當成轉捩點,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種經驗讓我們變成現在的樣子。當我坐在急診室等著小腿被縫合時,我一直在想,當時可以怎麼做,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千思萬緒在我腦中翻騰。當意外發生時,想像其他的作法是人類的本性。壓力作為正面或適應的力量 催促克服眼前的挑戰儘管教訓不是很顯著,但我們總想從疼痛中學到點什麼。當我說疼痛有正面的意義時,總會嚇壞某些病人,但這種思維對生存很重要,沒有疼痛的後果更可怕。在凱莉.麥高尼格的著作《輕鬆駕馭壓力》中,她對壓力也有類似的論調。利用壓力作為正面的或適應的力量,可以催促你克服眼前的挑戰,長期來看,這遠比避免壓力來得健康許多。我們感到壓力,是因為我們做的事對我們有意義。這種說法在疼痛上也說得通。事實上,壓力會加重疼痛感,反之亦然,但有了正確的思維,你可以將這些感覺視為催化劑,讓自己打起精神,全心專注於手頭上的任務。從許多方面來看,在錯誤中學習指的是從疼痛中學習。錯誤讓我們付出疼痛的代價──生理的和心理的──但我們從中學習,並利用它來改善自己的狀況。在進一步瞭解疼痛的旅程中,我開始相信,疼痛是豐富且重要的學習源泉。哭喊是需要協助的自然反應 卻被社會眼光制約我終於被帶到檢查室,他們要我坐在一張輪床上。熟悉的消毒過的環境伴隨著酒精和不鏽鋼的氣味,每件事都宣稱著這裡是醫院。一位醫師助理用嚴肅的口吻和我打招呼。「我要幫你麻醉、清理傷口,然後把傷口縫合,」她說。「準備好了嗎?」我側躺下來。她幹活時,我完全沒喊疼,也沒有表現出不適的樣子,真讓我自豪。想到現代社會多麼強烈地制約著我們,不可以表現出疼痛的樣子,就讓我覺得好笑,其實,想要哭喊是一種適應性反應,這個行為讓別人知道,我們需要協助。「你最後一次打破傷風是什麼時候的事?」「我不記得了。」我回答得有點難為情。為了預防萬一,她幫我補了一針。(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寶瓶文化)

一句話就傷到你?可能隱藏這個原因!

一句話就傷到你?可能隱藏這個原因!#受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的人會因為一句「你要是願意做,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感到很受傷,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聽了這句話後,會露出喜色並打起幹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說到底,會被這句「你要是去做,就可以做得很好」而受傷的人,並不是因為被說了什麼才受傷,是因為本來就已經受傷了。被他人的話語傷害可能是你早有傷口許多人都會誤解,其實大多數時,人不會輕易被他人的話語傷害,而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讓我的舊傷口發痛,這才是受傷的真實面貌。會因為「你要是認真做,就可以做得很好」這句話而受傷的人,很可能是小時候有什麼事做不到,媽媽告訴他好幾次:「你要是嘗試看看的話,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不要放棄。」而讓他感到痛苦。他或許有著:「不要講這種不負責任的話,我明明很努力在試,可是就是做不到。」的痛苦經驗。這種經驗深植在心中,直到長大成人,當一有人對他說:「你要是去試,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他就會感到負擔:「不要對我有這種奇怪的期望。」並且認為:「你說這麼不負責任的話,要是我做不到,不就會讓人很失望嗎?」而感到受傷。長輩叮嚀有可能轉化成羞恥的經驗相同的,聽到「趕快去做啦!」這句話,有的人只會單純的說一聲好,便加快動作,但也有人會感到受傷,甚至認為我就是一個拖拖拉拉的人而沮喪。後者很有可能是小時候常被父母叮嚀:「做事不要慢吞吞,動作快一點!」或是「你怎麼不能像你哥哥一樣,動作快一點呢?」而受了傷。又或是曾經有被學校的老師說:「營養午餐吃太慢的人,要留下來繼續吃喔!」只能一邊感到羞恥一邊吃飯的經驗。會因為「動作快一點」這句話受傷的人,會想起這些經歷。請思考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本來就有個舊傷口?因為聽到「你要是願意去做,就可以做得很好」、「動作快一點」這些話受傷的瞬間,就是他們認為現在別人一定覺得我什麼事都做不好、動作很慢的瞬間。我希望你能找到隱藏在這個「一定」念頭的背後,那些「反正我就是什麼事都做不好、反正我就是慢吞吞的」的既定想法。所以當你在職場上受了傷,請思考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本來就有個舊傷口?雖然說是舊傷口,但意外被戳中了還是會痛。(本文摘自/我們總是用惡毒的話傷害最在乎的人/大是文化)

骨鬆患者 逾50%沒受過傷!

骨鬆患者 逾50%沒受過傷!#受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提重物、走樓梯越來越吃力?「顧骨本」不該只是停經後婦女與銀髮族的專利,年輕族群也更應該小心預防!依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14.36%,進入2026年後台灣將成為老年人口達20.63%的超高齡社會,骨鬆警報想必更加嚴重。骨鬆患者超過50%沒有明顯受傷史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指出,近日門診患者中,50歲以上的患者人數有顯著增加的現象,患者大部分皆主訴因提重物致骨折或是最近無法提重物,要小心恐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作祟。許惟傑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是個沉默的殺手,台灣地區流行病統計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之城市婦女,19.8%已有一個以上之脊椎體壓迫性骨折;男性則為12.5%,其中超過50%沒有明顯受傷史,由此可知,骨質疏鬆常在您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找上門。骨鬆容易因輕微受傷造成併發症許惟傑醫師強調,骨鬆症通常無明顯症狀,卻會因輕微受傷造成骨折及其它併發症,並進而引發更大範圍之功能障礙,尤以脊椎體及髖部骨折最嚴重。根據15年來的健保就診資料發現,發生髖部骨折患者,其1年內男性死亡率為22%,女性死亡率為15%,皆因長期臥床引發感染而起。許惟傑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要走在疾病的前面更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透過面對面的互動,更加瞭解民眾的需求,適時介入給予協助,讓預防骨質疏鬆的觀念廣到每一個家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