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行為

7/2 台灣U=U Day愛滋權促會揭「五大U=U迷思」

7/2 台灣U=U Day愛滋權促會揭「五大U=U迷思」#安全性行為

「醫生說我U=U,是不是代表痊癒了?」、「若我已經U=U,是不是可以停藥?」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在7月2日台灣U=U Day公布常見五大U=U迷思,其中也包含了HIV感染者的真實故事「我即使U=U,也能生小孩嗎?」,一位HIV感染者小冰(化名)穩定治療達到U=U,卻仍被伴侶與其母親猜疑,認定會把病毒傳染給孩子,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今年我們將小冰的故事拍成『不分手擂台』,以國人熟悉的綜藝題材製作成好看易懂的衛教影片,希望破除這些迷思,讓大眾正確了解U=U。」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U=U是疾管署近年重點推廣的觀念之一,2024年台灣愛滋防治3個95指標達成『92-96-95』(92%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6%已知感染者接受治療、95%接受治療者病毒量成功抑制),成效優於全球平均。」台灣愛滋病學會林冠吟醫師坦言:「透過規律及穩定的治療,將U=U視為治療的目標,達到『測不到病毒就是傳不出去』的階段。然而除了社會大眾,也仍有不少感染者對U=U因資訊落差而有不同認知,不是測不到病毒就自認痊癒而停藥,這也有賴醫事人員的衛教努力!」 對「測不到病毒」的兩大迷思:「變成陰性?」「痊癒了?」 錯!U=U仍屬於陽性,且仍應持續治療避免病毒反彈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從第一線工作接觸的提問中,統整出「五大U=U迷思」的觀察: 1.測不到病毒,是不是代表變成陰性了? 2.U=U是否等於痊癒、不需再服藥? 3.既然U=U就是不具傳染力,那我可以不戴套性愛嗎? 4.即使U=U,是不是不能生小孩,會害他有HIV呢? 5.我已U=U,就不用向伴侶說我是HIV感染者的身分? 其中的「測不到病毒,是不是代表變成陰性了?」「U=U是否等於痊癒、不需再服藥?」, 林冠吟醫師說,「這兩題可以一起回答,的確根據醫學實證只要病毒量低於200 copies/mL,即可被定義為『測不到病毒』,病毒是被抑制到低到不具傳染力,並非清零消失,也不等於痊癒,驗血檢測抗原抗體仍屬於陽性,若擅自停藥,可能會引發病毒反彈或抗藥性,而影響後續治療選擇。」 對「不具傳染力」的兩大迷思:「不用戴套?」「會生下愛滋寶寶?」 錯!不等於能肆意無套性行為,也並非無法生子 「既然U=U就是不具傳染力,那我可以不戴套性愛嗎?」雖然醫學上病毒量測不到確實等於無傳染風險,但安全性行為還是很重要,保險套不只是預防HIV病毒,也能預防所有其他性病傳染風險,至於另一個常見誤解「即使U=U,是不是不能生小孩,會害他有HIV呢?林冠吟醫師說,「針對HIV感染者的生子問題,目前已有相關的醫療流程與藥物使用,讓感染者可以自然懷孕並成功避免母嬰傳染!」如同《不分手擂台》影片中小冰的故事,男友母親一度質疑「U=U根本是場騙局」而要求分手,誤以為會生下愛滋寶寶。 「我已U=U,就不用向伴侶說我是HIV感染者的身分」 錯!建議感染者揭露前審慎評估,也期盼HIV不再需隱瞞 秘書長林宜慧強調:「U=U是醫學實證,我們希望有朝一日HIV也能像其他慢性病一樣,不再被汙名化,也不需隱瞞。」7月2日台灣U=U Day,由第三年擔任U=U衛教大使的沈玉琳與陳漢典一起主持的《不分手擂台》(https://youtu.be/iC7egWDBNxE),取材自HIV感染者真實故事,即將在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YouTube頻道播放,期許U=U未來能為感染者們改寫命運結局,像一般人一樣擁有完整而平等的關係與生活。 圖/7月2日台灣U=U Day,沈玉琳與陳漢典一起主持《不分手擂台》,期許U=U未來能為感染者們能像一般人一樣擁有平等的關係與生活 圖/7月2日台灣U=U Day,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將推出《不分手擂台》衛教影片,破除HIV迷思,讓大眾正確了解U=U。 圖/台灣愛滋病學會林冠吟醫師指出:「透過規律及穩定的治療,將U=U視為治療的目標,達到『測不到病毒就是傳不出去』的階段

4成5可接受約炮!最新調查揭:台灣人「這年齡」不愛戴套:認不會懷孕

4成5可接受約炮!最新調查揭:台灣人「這年齡」不愛戴套:認不會懷孕#安全性行為

你的性觀念開放嗎?越年輕就越愛玩?為了解現今Z世代(18歲~27歲)及Y世代(28歲~43歲)族群對於安全性行為的認知程度,一項針對性健康觀念的千人問卷調查發現,年輕一代比起中年族群,在性觀念上更加具備健康意識,反觀Y世對於性病篩檢、安全性行為及HIV感染等相關迷思,認知程度有待加強。

9是要保護你!高風險HPV感染年輕化 佐登妮絲攜手國民媽媽-林美秀、臺灣年輕病友協會、雙和醫院 共同呼籲趁早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9是要保護你!高風險HPV感染年輕化 佐登妮絲攜手國民媽媽-林美秀、臺灣年輕病友協會、雙和醫院 共同呼籲趁早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安全性行為

近年台灣子宮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佐登妮絲長期關注女性議題,攜手關心癌症防治,邀請國民媽媽林美秀擔任公益大使,以及臺灣年輕病友協會、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共同呼籲「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三管齊下,提升防護力!另外也呼籲大家認明「HPV衛教友善診所」標章,佐登微爾健康管理醫美診所就有取得認證,可提供民眾諮詢和接種疫苗,安心有保障。為了宣導子宮頸癌防治,佐登妮絲將於5/4(六)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公益篩檢活動,只要完成挑戰,就能獲得應援夥伴啾啾妹的限量專屬束口袋,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9是與你有關!HPV感染風險達9成、無症狀且年輕化,提早接種疫苗防護6癌1病 WHO指出,HPV為常見的性傳染病毒,只要曾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持續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前病變,也可能罹患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腔癌等癌症或者生殖器疣(俗稱「菜花」),其中子宮頸癌就佔全球女性HPV相關癌症的90%以上 。臺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提醒,HPV不只與女性相關,有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男性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逾9成,高於女性的8成3,而且感染後產生抗體的比例更低於女性 。 此外,雖然近年因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癌早期患者減少許多,但仍因部分民眾不願意篩檢、疏於追蹤等原因,導致第三、第四期子宮頸癌患者人數並未下降,甚至出現年輕化趨勢。同時,據國健署「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國中學生曾經發生過性行為者已占1.4%、高中職學生占 11.6% 。如沒有安全性行為觀念,後果不容小覷。理事長潘怡伶更分享近期一名癌友年僅20幾歲,因不舒服就醫經確診已為第三期,不僅需要負擔龐大的醫藥費,後續更帶給家庭無盡的傷痛,藉此呼籲大眾重視子宮頸癌防治,打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馬漢平指出,政府自民國84年開始補助30歲以上婦女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發現病變就能即早處理,如發現潛在的前癌病變,透過即時治療,就能預防子宮頸癌發生。這個政策已經成功使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約7成,可見其成效。如為「有過性行為、有HPV感染史或者免疫抑制」者,更應定期篩檢。此外,如為接受過子宮頸癌或前癌病變治療的女性,更別忘了定期篩檢,如發現復發或新的病變,即時治療就可提高治療成功律。如覺得醫院不方便,其實現在也有許多社區篩檢車,符合公費篩檢資格者,可就近篩檢。 除了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疾病,佐登微爾健康管理醫美診所郭彥妤醫師也建議,無論男女都應該要接種HPV疫苗,越早接種效果越好。目前國民健康署已經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施打HPV疫苗,民國107-110年入學國中女生完整接種2劑之涵蓋率,最新年度已達91.3%,朝接種率穩定達90%以上之目標前進。民國113年起,各縣市衛生局也陸續推出公費施打第二劑,顯現趁早接種疫苗及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9是要保護你!林美秀呼籲接種疫苗認明「HPV衛教友善診所」標章 公益大使林美秀長期關懷癌友,不僅曾演出癌症相關戲劇,自身也有過婦科疾病治療經驗,讓她對於疾病的警覺性提升,日前也接種了HPV疫苗。她於記者會現場分享親友罹癌經驗,感嘆的表示「癌症離大家都很近,提早防範才能避免遺憾」。也於記者會上通關「HPV大會考」,並由郭彥妤醫師擔任「解題官」,攜手破解民眾常見迷思,提醒民眾有關性傳染病、HPV相關問題別害羞,認明「HPV衛教友善診所」就能諮詢,也能接種疫苗。 目前市面上共有2價、4價、9價三種HPV疫苗,價數越高,防護病毒種類越多。最新且預防9種HPV型別的疫苗(9價疫苗)男女都可接種、越年輕接種越有效!也提醒民眾,建議依照接種時程完成,如果無法按期完成,應諮詢醫師是否繼續完成接種。 佐登妮絲暖宮課程、疫苗接種、公益篩檢活動 提供女性全面照護 佐登妮絲集團深耕台灣35年,長期關懷女性並深耕CSR,全方位呵護女性健康。佐登妮絲集團總經理陳佳琦表示:「我們致力打造佐登妮絲為一個有溫度、呵護女性的企業,期盼能透過這一系列公益活動,讓大眾了解定期篩檢和接種HPV疫苗的重要性。全台的佐登妮絲SPA提供暖宮課程,七間的『HPV衛教友善診所』佐登微爾也提供接種疫苗服務,共同與民眾一起攜手預防癌症。」 在服務女性的過程中,發現會員經常因生活、工作壓力等造成身體疲倦、心情煩悶,透過按摩、腹部保暖可放鬆、舒緩身心。因此旗下佐登妮絲SPA美容館推出暖宮腹活SPA,透過獨家專業手感暖腹按摩,搭配植萃調理精油、深層手技放鬆腹部壓力,適合女性長期保養。 佐登微爾健康管理醫美診所為「HPV衛教友善診所」,可提供民眾相關諮詢,也能接種HPV9價疫苗。為宣導HPV疫苗、子宮頸癌防治的重要性,集團也將於2024/5/4(六),在華山藝文特區舉辦「5200挑戰 一起安心愛」公益篩檢活動,活動期間只要和現場工作人員互動,完成挑戰就能獲得本次應援夥伴啾啾妹限量專屬束口袋。符合公費篩檢資格者,也可現場於雙和醫院行動篩檢車進行篩檢。

匿名愛滋篩檢 15分鐘可得結果

匿名愛滋篩檢 15分鐘可得結果#安全性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截至105年底,新北市愛滋感染人數7,666人,深入分析發現,15-34歲高達7成,且9成以上均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14日是西洋情人節,衛生局提醒民眾,情侶在共同分享親蜜感情享受性福的同時,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且全程依「撕、捏,套、取、丟」五步驟使用合格保險套與水性潤滑液。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至105年底,本國籍愛滋感染人數為33,428人,新北市除了佔全國百分之23的比例以外,再深入分析,年齡層15-34歲的感染人數達7成最多,且該年齡層每年新增感染人數從民國95年的276人增至105年的405人,成長近1.5倍,9成以上均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疾病管制科長許玉芬呼籲,西洋情人節是情侶的好日子,但在激情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保護自己也可讓親密的伴侶免受傷害。若萬一有不安全性行為,可於3個月後接受衛生局設點的免費匿名篩檢。若為陽性,衛生局亦有個案管理師陪伴就醫確診並提供相關後續服務。許玉芬表示,衛生局兼顧個人隱私及可近性,結合29區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與檢驗所及健身場域等,提供超過55個免費的匿名愛滋篩檢諮詢服務,另為縮減等待結果的時間,也有指尖採血的快速篩檢服務,15-20分鐘即可得到結果。

推動安全性行為 桃園愛滋新增人數降

推動安全性行為 桃園愛滋新增人數降#安全性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桃園縣衛生局在積極推動安全性行為的宣導下,今年至6月的新通報感染愛滋人數較去年下降13.6%,低於全國下降幅度。衛生局也將持續加強推廣安全性行為衛生教育,以有效降低愛滋疫情推動校園保險套自動服務機設置衛生局分析103年新增愛滋感染者中,年齡15至24歲者占23.6%,為降低年輕族群愛滋感染發生率,衛生局積極於大專院校推動校園保險套自動服務機的設置,103年計有中央大學、元智大學及開南大學完成設置,全縣保險套自動服務機設置則達15台,今年統計已販售1,999盒保險套。 衛生局提醒青少年朋友,網路和社群交友風氣興盛,且學生族群對娛樂性用藥的誘惑較沒有戒心,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在危險情境中受到愛滋病毒感染,建議應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愛滋感染者 正確心態保陽光生活

愛滋感染者 正確心態保陽光生活#安全性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關於國小男老師疑似蓄意將愛滋病毒傳染他人,而判刑13年的新聞,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表示,並不樂見感染者遭受法律制裁,建立正確心態接受治療、維持安全性行為,感染者的生活也可以很陽光。感染愛滋者 積極治療、心理建設 生活能和常人無異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呼籲,愛滋感染並非絕症、也非不能發生性行為,只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就可進行,除了能保護伴侶免於愛滋感染外、亦可讓自己免於遭受愛滋病毒再度感染,降低愛滋病毒交叉感染的風險;愛滋感染者透過治療降低體內病毒量、提升免疫力,生活作息依然可與一般人無異,切莫過於灰心,如果得知感染愛滋後,心理產生任何疑慮或負面情緒,都能向愛滋民間團體尋求協助,獲得諮商服務、減少恐懼。毒品氾濫,使得感染愛滋風險大增,近年來因毒品感染愛滋的情況,已從過去施打毒品、共用針頭傳染轉變成娛樂性藥物(如K他命、搖頭丸)搭配不安全性行為,因此紅絲帶基金會提醒民眾,性派對中可能參雜違法藥物的使用,容易因使用藥物後進而發生危險性行為,導致感染風險增加,應避免參加藥物性派對,且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使用保險套。愛滋潛伏期長 定篩、避免危險行為防愛滋 基金會指出,愛滋傳染有特定途徑,與愛滋者相處、一般生活並不會有任何感染風險,民眾無須過度驚慌;感染愛滋病毒後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潛伏期長達5-10年,常會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除了避免危險性行為和共用針頭施打毒品等危險行為外,可透過定期篩檢確認身體健康狀況。若呈現陽性反應者,應及早前往醫院治療,不但可延緩發病、增加存活時間,還能使感染者減少危險行為,同時避免愛滋感染疫情擴大。

安全性行為避免愛滋 記得戴上保險套!

安全性行為避免愛滋 記得戴上保險套!#安全性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愛滋病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不過罹患愛滋卻會使患者身心備受煎熬,所以,愛滋預防、正確性行為的觀念仍須不斷推廣。前衛生署署長、同時也是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的創辦發起人涂醒哲醫師表示,雖然他投入愛滋防治工作多年,屢屢聽到感染者深刻、痛徹人心的故事,但始終沒有機會讓更多人知道。涂醒哲表示,現今醫學發達,罹患愛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愛滋防治、歧視愛滋病。罹患愛滋病15年的患者黎樟(化名)現身說法,因為過往沒有戴保險套的觀念、不知道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導致自己受到愛滋病毒的感染。發病期間面對愛滋病藥物混合副作用的折磨,讓他全身的皮膚幾乎快要爛光,痛苦得經歷也曾經讓他失去活下去的信念。然而,透過改變與轉化,以及持續的服藥,15年來他的病毒量降至低點,並且加入紅絲帶講師的行列。五年內黎樟用三百多場演講傳播他以生命換取的智慧,期望病友們都能樂觀積極,活出更精彩的未來。當然,黎樟也因著自身的痛苦經歷,他特別強調,年輕朋友們在愛火高漲時,一定要記得使用保險套,尤其是女孩子,一定要記得要求男生使用保險套,以保護自己的安全;另依據2011年WHO(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指引顯示:肛門的單層黏膜構造與陰道的多層黏膜構造不同,加上肛門的黏膜下淋巴球,具有愛滋病毒的受器,因此肛交的性行為更容易傳染愛滋病毒,所以肛交時更應該戴上保險套。紅絲帶基金會這次與出版社合作,邀請了十位愛滋感染者、家屬,將他們最真實的人生經歷著作成書,也邀請了相關專業醫師與專家,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洪林瓊照表示,保險套的使用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像是:一次用兩個反而容易脫落、不能使用油性的潤滑劑,容易使保險套變質破裂、避免放在後側口袋、男性保險套使用時有看、拆、捏、轉、套、握、丟的方式,希望傳達愛滋的正確知識,並透過每個真實故事呼籲大家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愛滋。(圖/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攝)

宣導安全性行為 重視防治逆轉愛滋

宣導安全性行為 重視防治逆轉愛滋#安全性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上周六(12/1)是世界愛滋病日,疾病管制局為推動「逆轉愛滋,從我做起」的防治觀念,並邀請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藝術大學、Go Gym健身俱樂部共同參與,會中將由疾管局張局長峰義及知名有氧教練帶領參與人員及現場民眾為愛滋防治共舞,及動員500名學生排列人型紅絲帶,展現防治愛滋行動力。12月1日下午於台北車站大廳舉辦「響應2012世界愛滋病日—Stop AIDS,邁向3零」活動圓滿落幕,當天還有防疫天使及聖誕老人發送保險套、糖果、氣球等「愛的禮物」,響應安全性行為,並於疾管局防疫宣導點(台北車站大廳旅客服務中心)舉辦有獎徵答,獎項有「永保安康」紀念車票及彎彎傳染病防治撲克牌等,場面熱鬧歡騰。  截至今年10月底,本國籍累計2萬3870名愛滋感染者,其中有六成皆因不安全性行為所致,每位新感染者都將面對長期醫療及健康之威脅,預期醫療支出也將大幅增加,顯見愛滋防治刻不容緩,活動當日宣示及簽署「Stop AIDS,  I Promise,零新增、零歧視、零死亡」願景布條,希望全民了解愛滋、重視愛滋防治概念,疾管局呼籲大眾一起來拒絕毒品與性誘惑,如發生性行為時,務必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保障自身安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