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

骨質疏鬆暗藏危機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致死率

骨質疏鬆暗藏危機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致死率#骨密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根據2013發表的研究指出,台灣超過50歲的低骨量者,女性佔47.5%,男性佔57.1%,若以高雄市50歲以上人口數換算,低骨密者恐高達38.1萬人,換句話說,在高雄每3人中就有超過1人,即將面臨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風險。定期篩檢骨密度 預防骨鬆發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陳芳萍醫師表示,骨密度過低問題對年長者影響重大,據研究顯示45~64歲停經後婦女中,每3人有近1人曾脊椎骨折,而65歲以上更是每2人就超過1人。雖然民眾對於骨鬆疾病已不陌生,但台灣成年國人骨折率卻仍然高居不下,甚至拿到亞洲第一、全球第七,除了日常飲食鈣質攝取、適量負重運動、良好的生活型態之外,定期的篩檢非常重要卻被民眾所忽視,為有效預防骨鬆,提醒民眾應每年定期篩檢骨密度,以預防骨鬆發生。篩檢率提高 可降低近4成髖骨骨折率從過去研究中已發現骨鬆教育搭配骨密篩檢,在骨密度表現能有顯著改善,不僅如此,有做骨密度檢測者,未來髖骨骨折率更能大幅降近4成。骨鬆是困擾許多中老年婦女的疾病,但等到骨折才就醫往往都太晚,一旦老年骨折臥床,更容易導致活動力快速下滑,老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有鑑於此,檢率應該盡速提高,以因應老齡化社會。補充鈣質搭配維生素D 可提升鈣吸收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一但沒有妥善控制、照護,出現髖骨骨折症狀,致死率恐提升,因此,想要避免骨鬆問題,骨折風險評估與骨密度篩檢是預防骨鬆的重要步驟。最後陳芳萍醫師提醒,要預防骨鬆「補鈣、運動、日曬、篩檢」4大項目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平常也透過日常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來攝取鈣質,只是在攝取鈣質的同時,有效的鈣質吸收是需要維生素D協助,根據近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國人鈣質攝取量普遍不足,可考慮搭配有添加維生素D3 和鎂鋅銅錳鈣片,來加強每日的鈣質攝取量。

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

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骨密度

很多復健專家認為,游泳可以幫助復健,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是一種不錯的運動,但是很多的研究都認為游泳對於骨頭的健康沒有幫助,但是根據中央社最新的報導指出,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副教授黃滄海研究發現,游泳可以讓骨頭組織對抗外力的能力增加,使骨頭不容易斷裂。(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RoxRox。)黃滄海教授表示,過去的研究都認定游泳對骨骼健康沒有幫助,甚至不利於骨質密度(BMD)及骨質含量(BMC),但是較高的BMD 和BMC 是否等於骨骼健康,沒有還是明確定論。很多骨密度值正常的人,一樣會發生骨折,這表示骨密度和骨含量不完全代表骨頭是否健康。黃滄海教授表示,他已經利用大鼠進行游泳增益骨頭韌性的研究,結果是游泳可以讓骨頭不容易斷裂,而且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所發行的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期刊上。黃滄海教授用雄性大鼠當做實驗對象,每天1小時,每週5天,持續8週讓大鼠進行游泳訓練,結果發現到游泳訓練後的大鼠,體重、肌肉、股骨質量及尺寸都變輕變小,BMD 和BMC也變低;但是游泳訓練後的大鼠,股骨可承受更多的變形,吸收較多的能量,讓骨頭不容易骨折。黃教授強調,目前只是初步成果,是否適用於人類,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但游泳不只對骨骼健康有幫助,對心血管、氣管及復健也有助益,是一項很棒的運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