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

病友醫護共同見證!巴金森氏症「做這件事」有效延緩

病友醫護共同見證!巴金森氏症「做這件事」有效延緩#巴金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除了定期回診穩定服藥,若能積極配合適當而持之以恆的運動,更能延緩病情、舒暢身心、改善生活品質,與病和諧共處。在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照顧無數病友,以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病友的訪談經驗中,無論是病患本人、家屬或照顧者,以及巴金森氏症專科醫護人員,都一致認同「運動」對病友的幫助。巴金森氏症病友都受惠於哪些「運動」呢?其實答案五花八門,依據每個人的興趣、病情、生活型態之不同,各自有一套運動養身法。有不少人打太極拳改善平衡感、有些參加舞蹈社柔軟筋骨兼交友、有些騎單車挑戰自我等;也有些病友只是養成簡單的日常散步、居家伸展、坐姿復健,不論哪種運動,只要能持之以恆,都能對病情有所幫助。延伸閱讀看到「魔神仔」出現?專家籲:小心是巴金森氏症作祟運動4大好處,台大物理治療師這麼說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黃正雅表示,運動可廣泛帶來以下4大好處,且無論生病前是否有運動習慣,只要生病後能開始運動,都不會太遲。更提供每個人都可以馬上做的「睡前放鬆小運動」:1、 維持較佳的功能狀況:運動可提升或維持肌力、骨質密度、認知功能,有助於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尤其是走路、跑步、跳舞、太極的效果更佳。此外,運動可保護腦神經血管組織、促進大腦排除有毒物質,延緩疾病的退化速度。2、 維持較佳的精神與心理狀況:運動可降低巴金森氏症病友的焦慮、憂鬱程度、提升睡眠品質,進而提升自信心與生活滿意度。她建議病友可從「放鬆運動」入門,動作簡單、效果不錯。3、 促進社交活動:參與團體性的運動活動因為會與其他病友、家屬來往,可互相學習鼓勵,強化病友的社交連結。4、 降低因疾病帶來的危險性:特別是降低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一項202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分析比對了上萬名巴金森氏症病友罹病前後的運動狀況,並追蹤發病後的死亡率。結果發現,維持足夠的運動量可有效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後的死亡率。「睡前放鬆小運動」3步驟步驟1. 坐在床上,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步驟2. 躺下,繼續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步驟3. 躺下,冥想放鬆法長照政府在做,運動要靠自己隨著人口迅速老化,政府的各種長照措施正逐步到位。雖固然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改善巴金森氏症病友與家庭的生活困境。但從更積極的層面觀之,病友如何透過自身的作為,讓病情控制更有成效、抗病的日子過得更好,是值得努力的。台大醫院巴金森中心吳瑞美主任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理事長戴春暉,共同呼籲病友們一起走出戶外,養成運動好習慣,鼓勵巴金森氏症病友們開始規律運動,更積極面對改善病情。

睡眠不自覺揮舞大叫 竟是巴金森前兆

睡眠不自覺揮舞大叫 竟是巴金森前兆#巴金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李小姐因壓力性頭痛至神經科就診,醫師問診後發現李小姐是長期睡不好造成,起因是先生在睡覺中會不自覺的手舞足蹈,常常踢到她以致長期下來睡眠不足而為頭痛所苦。安排先生也就醫診斷,原來是是巴金森氏症的前驅症狀「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作遂,經治療後夫妻才得以安心入睡!巴金森氏症會合併或提前有非運動障礙 但常被忽略巴金森氏症是腦部慢性退化疾病,致病機轉主要是因腦幹中黑質分泌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一般人印象中的巴金森氏症,是年長者身體僵硬、動作緩慢、雙手顫抖、面無表情、走路時身體前傾合併小碎步前進易跌倒,其實這只是巴金森氏症的外顯的運動障礙而已。台東馬偕神經科林慧琦醫師提醒民眾:其實巴金森氏症更大一部分是會合併或提前有非運動障礙,但卻為一般人所忽略。常見的有:睡眠障礙、自律神經障礙、精神認知功能障礙、知覺障礙。「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 是巴金森氏症的前驅症狀在快速動眼期睡眠時,全身的肌肉無法自我控制,且常出現生動但通常是不愉快、令人害怕的或恐怖的夢;例如與人爭吵、扭打、被人或動物追趕等,四肢不自主地揮舞、大叫,影響枕邊人或造成自己跌倒受傷,嚴重至骨折、腦部出血等狀況。建議「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患者的改善方式1)  作息正常2)  睡眠定量3)  睡前勿喝咖啡或酒等刺激性飲料4)  避免睡前運動5)  可藉由看書、聽音樂幫助入睡6)  為避免受傷可睡在睡袋裡或鋪床墊睡於地上7)  移除床邊尖銳物品8)  於床週邊固定軟墊9)    單獨睡10) 至神經科就診接受藥物治療另一種易被一般人忽略的症狀是不寧腿,約有15-20%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不寧腿症候群有四大症狀:莫名的腳不適或疼痛、不適感在靜止時更嚴重、動一動腿部後可緩和症狀、多發生於夜間會有間歇性的腿部抽動,常造成患者睡眠中斷,也影響睡眠品質。原發性不寧腿症候群常因巴金森氏症、懷孕誘發;次發性不寧腿症候群則與長期洗腎、缺鐵性貧血、脊髓或周邊神經病變、多發性硬化症相關。出現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者 10-20年後恐發生神經退化性疾病約40%出現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患者,10-20年後發生神經退化性疾病,所以需持續追蹤治療,以延緩巴金森氏症神經退化之產生。醫師呼籲,若枕邊人半夜有四肢不自主地揮舞狀況,不要以為只是做惡夢而已,應儘早尋求醫療的診斷及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