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

腸癌儼然成新「國病」 及早篩檢就醫

腸癌儼然成新「國病」 及早篩檢就醫#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逾1萬5千人,平均每5分06秒就確診一位罹癌患者,大腸直腸癌更是連續11年蟬聯發生率第一名,大腸直癌儼然已成為台灣新「國病」。台灣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 恐與飲食、壓力有關對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暨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陳鴻華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發布之癌症統計資料,2012年南韓大腸癌發生率排名第一,平均每10萬人中有45名患者 ;但相較於我國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同年度國人平均每10萬人中就有45.1名患者 ,發生率高於南韓,成為實質的全球第一;然而罹患大腸癌成因很多,除家族病史、高齡化、飲食不健康為高危險族群外,也可能因工作時數長、壓力大,導致免疫力下降,讓大腸癌有機可乘,提醒民眾需多加注意。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推測,近年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且逐漸年輕化的原因,可能與飲食西化,醃製、燒烤、油炸、紅肉等攝取過多有關,加上食安問題不斷引爆破壞腸道健康。另外,國健署及各醫療院所積極推動糞便潛血檢測,也使大腸癌發生率數據攀升,以臨床診斷資料顯示,過去初期大腸癌的發現率約佔15%,現則提升至25%,若民眾定期篩檢及積極治療,未來可望降低致死率。善用健保免費篩檢 早期發現治療成效高王輝明榮譽理事長說明,自我篩檢是發現早期大腸癌的方式,民眾可多觀察排便狀況,若出現血便頻便、腹部絞痛或是異常的排便習慣改變,應立即就醫檢查,若無症狀者則應配合國健署提供的定期篩檢,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可免費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依臨床數據顯示,約三成民眾呈陽性反應卻未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可能導致病情惡化卻不自知,枉費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的目的,因此呼籲民眾務必遵從醫囑進行相關檢驗。陳鴻華理事長進一步指出,台灣大腸癌治療成效顯著,透過手術能將腫瘤完全清除,尤其近年來微創手術技術發達,不僅傷口小,術後的疼痛也較傳統手術輕微,可大幅縮短術後復原時間,加快回復正常的生活,醫師也強調開刀未必損及肛門,希望病人不要畏懼開刀而延誤治療。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宣導大腸癌預防關鍵之道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希望提升民眾病識感,持續推動衛教宣導,預防大腸癌呼籲民眾平時應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加工肉品及油炸燒烤食物,搭配規律運動且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減少致癌物停留腸道時間,降低腸癌發生機率,最重要的則是主動篩檢,建議50歲以下年輕民眾,應自行進行糞便潛血檢查,50歲起配合國健署提供之免費定期篩檢,以期能早期發現並儘早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腸癌發生率居冠 基因檢測助精準治療

腸癌發生率居冠 基因檢測助精準治療#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位居國內十大惡性腫瘤首位,其成因恐與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工作壓力等因素有關。然而現今醫學進步,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可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病患身體狀況,藉以量身打造最佳治療方式,進而提升疾病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透過RAS基因檢測 精準治療提升生活品質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陳鴻華理事長分享,一位高齡80歲且確診為第四期的大腸癌患者,過去因經歷兩次換腎手術失敗,導致需長久接受腹膜透析治療,同時兩種病症使其身體狀況不佳,又擔心腸癌治療引發的副作用對老翁負擔太大,建議先透過RAS基因檢測,確認基因分型,再配合單一藥物使用。透過精準治療後,他的癌細胞指數從一萬多降至四百,不僅副作用小,且帶給病患良好的生活品質。標靶輔助治療 增加手術治癒機會陳鴻華理事長說明,目前針對轉移性(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手術切除癌細胞為最佳的治療方式,將惡性腫瘤切除乾淨,可提升治癒率,五年的存活率可達40%至50%。然而若腫瘤過大無法透過手術切除,則需使用化療合併標靶治療,將其腫瘤細胞縮小再進行手術。他進一步指出,晚期腸癌患者治療方式較為複雜,但若藉助基因檢測確認基因類型,再投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就能事半功倍。腸癌標靶治療指引 基因檢測為大宗基因檢測之所以重要,肇因於越來越多疾病與基因相關,透過基因檢測,癌症治療更具專一性。陳鴻華理事長補充,目前大腸直腸癌基因檢測主要以RAS及BRAF基因為大宗,透過檢測基因是否突變,能幫助醫師更精準的對症治療;不過,並非所有大腸直腸癌的患者都要進行基因檢測,建議第四期要接受治療之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作為後續標靶治療的指引,且能有效改善病症與維持術後生活品質、延長壽命。預防勝於治療 定期篩檢揪出癌細胞陳鴻華理事長最後建議,預防勝於治療,除定期篩檢外,平時排便或是身體出現異狀應及早就醫,一旦確立病症則要與醫師擬定後續治療方式;若是第四期的患者,除了接受標靶治療之外,也可自己向醫師提出基因檢測的要求,以增加治療成效。(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燒烤肉品少吃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燒烤肉品少吃#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什麼世界第一?大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大腸癌的發生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有關,愛吃香腸等燒烤食物的民眾尤其要警惕,肉品內含的亞硝酸鹽,讓色澤看起來鮮亮、防腐,美味好吃,進入體內卻也徒增腸胃道的罹癌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李冠德副院長指出,因為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大約一成二病人確診就發現已經轉移了。糞便出血連環臭屁?具家族史者應每年篩檢大便莫名出血以為痔瘡發作,或是放出連環屁,血腥腐臭味道難聞,腹瀉與便秘情況交替等等,部分早期大腸癌患者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醫師表示,家族病史是最重要的罹病因子,若出現異樣就該儘速檢查,每年做大腸鏡及糞便篩檢,才能有效提早發現。直腸癌最怕轉移 她面臨無藥可醫一名六十幾歲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發現罹病時,癌症已經轉移肝臟,再轉移到肺臟。曾嘗試一線健保用藥,到二線標靶治療用藥接連無效,一度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李冠德副院長說,透過衛生福利部的專案進口藥物申請,幫病人從日本申請了新一代口服化療藥,服用一陣子後,病人腫瘤確實得到控制。從去年到現在為止,病人又多活了將近9個多月。腸癌治療趨勢報你知 新一代口服化療副作用低大腸直腸癌第四期一旦轉移,五年存活率不到15%,想要延長壽命,傳統化療可以延長將近18個月;標靶藥物則可以延長達26個月;再來就是口服化療。李副院長補充,如果能讓病人接受越多線的治療,病人五年的存活率就能有更好的延長。而新一代的口服化療藥,在血液方面可能會造成60%的病人白血球容易降低,但掉頭髮、噁心、嘔吐、手腳脫皮等,這種副作用都非常低,跟目前健保給付第三線口服標靶治療比起來,整體毒性還是偏低的。50歲以上族群易好發 持健保卡可做免費檢查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50-74歲民眾可持健保卡到衛福部特約醫療院所,進行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透過檢查,發現糞便中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是否帶有癌細胞組織,提早診斷發現,趁早進行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腹脹、血便別輕忽!翁患第3期直腸癌

腹脹、血便別輕忽!翁患第3期直腸癌#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2歲的陳姓老翁半年前因腹脹、便血到直腸外科門診就醫,在離肛門不到3cm處發現一顆腫瘤,檢查確診為直腸癌第3期。陳老先生原本憂懼大腸癌開刀後要裝人工肛門損害面子及尊嚴,並且給家人添麻煩,而以自己年歲已高、不願多活為由拒絕開刀治療。經醫師詳細溝通治療計畫後才同意手術,目前每月按時回診追蹤。腹脹、血便就醫 查出超低位直腸癌阮綜合醫院直腸外科醫師蔡達基表示,陳先生接受放射與化學治療縮小腫瘤後,利用3D影像系統,經肛門微創手術成功切除直腸癌,並在腹部置裝暫時性人工造口,等腸吻合處傷口癒合好以後,再安排手術把暫時性人工造口關閉,保留患者肛門、能正常排便,照平常步調過生活。過去罹患「超低位直腸癌」的患者,多採傳統的腹部會陰聯合切除手術,傷口約有20至25公分,病人術後恢復時間較長,而且必須做永久性人工肛門來排泄,對工作、活動、社交等日常生活等確實影響很大。經剛門微創切除手術 降低裝人工肛門機率「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由肛門口進入,從腫瘤下緣開始切除,徹底、安全切除腫瘤,病人傷口比傳統腹腔鏡手術傷口還小,骨盆腔神經血管不易受損,最重要是保留病患肛門。病患雖需裝置暫時性人口肛門,但手術後3到6個月,能關閉暫時性人口肛門,讓病患可從肛門排便,術後7天後就可以出院。蔡達基醫師說明,「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比較起來,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少,大大的提高免裝人工肛門的機率、減少大便失禁的窘況。目前「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有健保補助,患者僅需自費手術耗材。

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破裂致死率達9成!

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破裂致死率達9成!#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名86歲老翁癌症篩檢發現糞便潛血陽性,檢查發現罹患直腸惡性腫瘤,建議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但是電腦斷層檢查又發現腹部主動脈有約6公分主動脈瘤,考量病人年齡大及手術風險後,決定同時施行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及微創腹腔鏡直腸切除手術。病人術後復原良好,住院1週後順利出院。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若破裂致死率高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林明賢表示,腹主動脈瘤非惡性腫瘤,好發於年長、男性病患。生成原因為腹主動脈長年高血壓、血管壁粥狀硬化造成血管脹大膨出,破裂死亡率高達90%。腹主動脈瘤幾乎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往往接受健康檢查或其他腹部器官檢查才無意間發現。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及微創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是常見手術,單項手術執行沒什麼大問題。但是,這位患者因同時罹患直腸癌及腹主動脈瘤若要成功救治,需接受兩項重大手術。決定於1次全身麻醉中同時進行2項重大手術,皆採微創手術。年長患者1次麻醉2項手術 縮短復原時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直腸肛門外科沈名吟主任表示,如此不但避免分次手術的全身麻醉風險,還能減少住院天數,使用微創手術也可以減輕患者疼痛、縮短身體復原時間、降低術後併發症,對高齡86歲的老翁是最適的治療方式。依病人罹癌位置選擇結合腹腔鏡的「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比一般腹腔鏡手術優點更多,包括腫瘤周圍組織完整切除、減少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的破壞、增加腫瘤切除的安全遠端距離,提升直腸癌微創手術品質及成功機率。

講座/大腸直腸癌

講座/大腸直腸癌#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腸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及有家族病史成人,危險因子包含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吸菸、酗酒、缺乏運動。若經癌症篩檢發現,95%以上的病人是屬於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五年存活率可達70%以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防治大腸直腸癌有一定的成效。有鑒於此,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於12月9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外科部副主任葉重宏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王怡婷主講大腸直腸癌。免費健康講座報名即日起至12月1日止,限額60名,額滿為止。請撥打下方電話洽詢,或親至地下一樓社會服務科報名。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常愛俱樂部─『腸』伴你我時間:106年12月9日(六)9:00-12:30地點: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11樓1101會議室洽詢:(05)-275-6000轉1856、1858(黃乃琪社工師)

大腸直腸癌精準用藥 救21歲女大生

大腸直腸癌精準用藥 救21歲女大生#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為10萬3147人,其中約有1萬5千人為大腸直腸癌,約佔所有癌症的10%。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因素眾多,每位患者的成因皆不盡相同,診斷及治療的方式也會因人而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蘇祐立醫師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已走向「精準醫療」時代:治療時不僅只專注症狀本身,而必須直搗癌症發生的源頭,也就是基因突變,找出最適當的標靶用藥,把握寶貴黃金治療時機。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腫瘤縮小、手術切除 21歲女大生重獲新生蘇祐立醫師指出,門診曾碰到一位年僅21歲即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女大學生,確診時就發現有肝臟轉移的情況,若要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十分困難;後經過基因檢測發現她的腫瘤為RAS基因未變異,因此在評估後,治療策略上決定先採用化療合併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經過三個月的持續用藥後,檢查時發現腫瘤體積大幅縮小,因為這個讓人振奮的病情進步,醫療團隊決定進行手術切除,術後追蹤到現在已兩年,無復發且穩定控制,透過精準基因用藥進行術前降階的治療策略,成功讓這個21歲的年輕人重獲新生。針對RAS變異與否對症下藥,甚至進而縮小腫瘤已是醫界最新趨勢。蘇祐立醫師說,經大型臨床實驗證實,目前已獲健保給付的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針對RAS基因未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時合併化療一起使用,相較於單用化療可顯著降低疾病惡化風險,縮小腫瘤體積達63~65%,無疾病惡化存活期提升至10~12個月,平均存活期更突破兩年,長達26個月。此外,蘇祐立醫師也提到,研究顯示此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與化療合併使用時,腫瘤反應率可達近6成,在部份受試者中還觀察到腫瘤有快速縮小的情形,如同上述年輕女大生的案例,提供原本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新治療希望,增加手術可能性,改善患者存活效益。除了第一線的治療外,對於已接受過多重化療的患者,亦有臨床試驗證實,使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單一療法,仍可達到10個月的平均存活期,帶給晚期患者一線生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面對大腸直腸癌不用怕蘇祐立醫師表示,現在的醫療技術已非常進步,藉由精準醫療可以讓治療方式與用藥方向更為切中病因,故建議在開始治療前,患者應先檢測RAS(KRAS與NRAS)基因,以及BRAF基因是否突變,也呼籲患者切勿灰心,應盡快接受正規醫療,勿信偏方,如治療時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應與主治醫師適時反應、討論,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追著腫瘤跑!真光刀治療不傷健康細胞

追著腫瘤跑!真光刀治療不傷健康細胞#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8歲陳姓男子14年前曾罹患直腸癌,7年前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2年前癌細胞又轉移到橫隔膜與左腎,經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沒想到去年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肺部,今年年初甚至陸續長出4顆腫瘤。因患者體力不適合動手術,因此以標靶真光刀設備(TrueBeam™STx),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5次後消除腫瘤,沒有副作用,目前患者狀況良好。定期檢查治療 即時發現癌細胞轉移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醫師表示,患者從14年前確診罹癌後,都有定期檢查,並配合醫囑按部就班進行治療,所以都能即時發現癌細胞轉移,再加以症狀方式治療,控制的都不錯。標靶真光刀治療 可保存完整肺功能癌細胞此次轉移到肺部,如果使用傳統的放射治療,一般容易出現喘、咳嗽等肺部功能受影響的副作用,利用標靶真光刀來治療能精準地將放射線瞄準腫瘤,避免腫瘤周圍健康組織受到損害,而將肺部功能保存完全,讓患者治療後不會出現喘與咳嗽情形。追蹤腫瘤的位移 提供精確的放射治療葉啟源醫師指出,治療難度在於肺部腫瘤會隨著呼吸運動而移動,恐會因此影響治療效果,而標靶真光刀可以提供呼吸監控放療,這使得它可以在治療機施行輻射照射的期間,監測呼吸、追蹤腫瘤的位移,提供精確的放射治療,而不傷及其他健康細胞,同時這項技術也可應用在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醫師提醒,若有早期癌變症狀,除了應按部就班治療外,持續定期追蹤也是預防癌細胞擴散或轉移的不二法門。不忽略身體危險信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也會提高。

Menu